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其一】 (在昨日)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您的儿子)十岁的韩致尧文思敏捷的就像东晋的袁虎一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 (不久,您将带您的儿子到果州上任了)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您儿子的才情就像雏凤一样一定比你这只老凤凰的声音还清亮)。 【其二】 我在靠近剑门栈道的巴蜀之地,你在有风樯的江南,我们俩天各一方。当初分别正值冰天雪地的时候,没想到,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如果将韩冬郎的诗才比作何逊,将我自己比作沈东阳的话,为了休联句,我就要像沈某人般瘦尽了。


注释

韩冬郎:韩致尧,小名冬郎,是李义山连襟韩畏之子,是晚唐小有名气的诗人,有《翰林集》一卷,《香奁集》三卷。「连宵待坐徘徊久」是残句,原诗已佚。 老成:指冬郎虽年少,但诗风老练成熟。唐·杜少陵《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他日追吟: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李义山将赴梓州柳幕,离长安时,韩致尧父子为之饯行,致尧曾作诗相送,其诗有「连宵……」句。至大中十年,李回长安,因作二首绝句追答。 畏之:韩瞻字。 走马成:言其作诗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可成章。《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唐·李太白《与韩荆州书》:"虽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冷灰:应当是当时饯别宴席上的情景。 桐花:《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史记·货殖传》:「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雏凤:此戏谑韩畏之,并赞其子韩致尧诗才。《晋书·陆云传》:「陆雲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又杜甫有「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诗句,商隐此言「清」、「老」,当即此意。在商隐赴梓幕后不久,韩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韩偓必随行,所以这里说丹山路上,有「雏凤」、「老凤」之声。 瘦尽东阳姓沈人:原注,沈东阳约尝畏何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终未能到。」余虽无东阳之才,而有东阳之瘦矣。


简介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致尧的小名。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李义山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西元八五一年)秋末,李义山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韩致尧纔十岁,就能够在别宴上即席赋诗,才华惊动一座。大中十年,李义山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回忆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其中的第一篇,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在这种惨淡的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速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本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


赏析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此赠冬郎,叹其才之胜父。 《玉谿生诗说》:风调自佳,但无深味耳。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李商隐〕 〔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东阿王

〔李商隐〕 〔唐〕

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过景陵

〔李商隐〕 〔唐〕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板桥晓别

〔李商隐〕 〔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关门柳

〔李商隐〕 〔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题汉祖庙

〔李商隐〕 〔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南朝

〔李商隐〕 〔唐〕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李商隐〕 〔唐〕

昔岁陪游旧迹多,风光今日两蹉跎。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楚吟

〔李商隐〕 〔唐〕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代赠二首·其二

〔李商隐〕 〔唐〕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