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德充符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立不教,坐不议。

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是何人也?

”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

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 常季曰:“何谓也?

”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

物何为最之哉?

”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唯止能止众止。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

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

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

”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

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

其未邪?

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

” 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

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

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

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游于羿之彀中。

中央者,中地也。

然而不中者,命也。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吾之自寐邪?

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

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

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

虽今来,何及矣!

”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

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 孔子曰:“丘则陋矣!

夫子胡不入乎?

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

孔子曰:“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

彼何宾宾以学子为?

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

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

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

闷然而后应,氾而若辞。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

是何人者也!

” 仲尼曰:“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

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

不见己焉尔,不得其类焉尔。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

刖者之屡,无为爱之。

皆无其本矣。

为天子之诸御:不爪剪,不穿耳。

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

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 哀公曰:“何谓才全?

”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是之谓才全。

” “何谓德不形?

”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

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

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吾国。

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 闉跂支离无唇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脰其肩肩。

甕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

圣人不谋,恶用知?

不斫,恶用胶?

无丧,恶用德?

不货,恶用商?

四者,天鬻也。

天鬻者,天食也。

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有人之形,故群于人。

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

” 庄子曰:“然。

”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

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行竟超过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仲尼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常季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从事物千差万别的一面去看,邻近的肝胆虽同处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从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像这样的人,将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适宜何种声音和色彩,而让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外物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却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因而看到丧失了一只脚就像是失落了土块一样。” 常季说:“他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如果达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众多的弟子为什么还聚集在他的身边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独自傲然挺立,无论冬夏都郁郁青青;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为端正。幸而他们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作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赋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着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弟子当成一回事呢!” 申徒嘉是个被砍掉了一只脚的人,跟郑国的子产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在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可以留下吗,抑或是不留下呢?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执政的大臣一样吗?” 申徒嘉说:“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哪有执政大臣拜师从学的呢?你津津乐道执政大臣的地位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吗?我听说这样的话:‘镜子明亮尘垢就没有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便会没有过错’。你拜师从学追求广博精深的见识,正是先生所倡导的大道。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完全错了吗!” 子产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还要跟唐尧争比善心,你估量你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还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申徒嘉说:“自个儿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象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善道来洗刷我的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心灵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却用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子产听了申徒嘉一席话深感惭愧,脸色顿改而恭敬地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鲁国有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名叫叔山无趾,靠脚后跟走路去拜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极不谨慎,早先犯了过错才留下如此的后果。虽然今天你来到了我这里,可是怎么能够追回以往呢!”叔山无趾说:“我只因不识事理而轻率作践自身,所以才失掉了两只脚趾。如今我来到你这里,还保有比双脚更为可贵的道德修养,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苍天没有什么不覆盖,大地没有什么不托载,我把先生看作天地,哪知先生竟是这样的人!”孔子说:“我孔丘实在浅薄。先生怎么不进来呢,请把你所知晓的道理讲一讲。”叔山无趾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努力啊。叔山无趾是一个被砍掉脚趾的人,他还努力进学来补救先前做过的错事,何况道德品行乃至身形体态都没有什么缺欠的人呢!” 叔山无趾对老子说:“孔子作为一个道德修养至尚的人,恐怕还未能达到吧?他为什么不停地来向你求教呢?他还在祈求奇异虚妄的名声能传扬于外,难道不懂得道德修养至尚的人总是把这一切看作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吗?”老子说:“怎么不径直让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样,把可以与不可以看作是齐一的,从而解脱他的枷锁,这样恐怕也就可以了吧?”叔山无趾说:“这是上天加给他的处罚,哪里可以解脱!”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的人已经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多。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唱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于临近败亡的境地,他没有聚敛大量的财物而使他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从没首倡什么,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不过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乐于亲近他。这样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主持政务的官员,我便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经心又好像在加以推辞。我深感羞愧,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掉了,我内心忧虑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整个国家没有谁可以跟我一道共欢乐似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孔丘也曾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弃母猪逃跑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同类已经死去,母猪不能像先前活着时那样哺育它们。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支配那个形体的精神。战死沙场的人,他们埋葬时无须用棺木上的饰物来送葬,砍掉了脚的人对于原来穿过的鞋子,没有理由再去爱惜它,这都是因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的御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婚娶之人只在宫外办事,不会再到宫中服役。为保全形体尚且能够做到这一点,何况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骀它他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有功绩也能赢得亲近,让人乐意授给他国事,还唯恐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的人。”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智完备呢?”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要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春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有一天鲁哀公把孔子这番话告诉闵子,说:“起初我认为坐朝当政统治天下,掌握国家的纲纪而忧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为是最通达的了,如今我听到至人的名言,真忧虑没有实在的政绩,轻率作践自身而使国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关系,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呢。” 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的了。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因而圣人总能自得地出游,把智慧看作是祸根,把盟约看作是禁锢,把推展德行看作是交接外物的手段,把工巧看作是商贾的行为。圣人从不谋虑,哪里用得着智慧?圣人从不砍削,哪里用得着胶着?圣人从不感到缺损,哪里用得着推展德行?圣人从不买卖以谋利,哪里用得着经商?这四种作法叫做天养。所谓天养,就是禀受自然的饲养。既然受养于自然,又哪里用得着人为!有了人的形貌,不一定有人内在的真情。有了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结成群体;没有人的真情,所以是与非都不会汇聚在他的身上。渺小呀,跟人同类的东西!伟大呀,只有浑同于自然。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是没有情的吗?”庄子说:“是的”。惠子说:“一个人假若没有情,为什么还能称作人呢?”庄子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能不称作人呢?”惠子说:“既然已经称作了人,又怎么能够没有情?”庄子回答说:“这并不是我所说的情呀。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惠子说:“不添加什么,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庄子回答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如今你外露你的心神,耗费你的精力,靠着树干吟咏,凭依几案闭目假寐。自然授予了你的形体,你却以‘坚’、‘白’的诡辩而自鸣得意!”


注释

兀:通作“跀”(yuè),断足的刑法。“兀者”指受过跀刑只有一只脚的人。王骀(tái):假托的人名。 常季:鲁国贤人,传说为孔子弟子。 中分鲁:在鲁国平分,意思是在鲁国彼此间差不多,不分上下。 无形:不具有完整的形体。心成:内心世界达到成熟的境界。一说“无形”指不须用形表,“心成”指潜移默化。 直:通作“特”,仅只的意思。后:意思是落在对方的后面。 奚:何。假:已,只。 王:突出、超过的意思;“王先生”即远远超过了先生。 庸:平庸,这里指平常的人。“其与庸亦远矣”,是说他跟平常人相比也就相差很远很远了。 若之何:如何,怎么样。 遗:失。“不与之遗”是说不会随着天翻地覆的情况而丧失。 审:明悉,通晓。假:凭依;“无假”即是“无待”。旧注“假”通作“瑕”,指审度自己没有一点儿毛病;姑备参考。 命:任。“命物之化”就是听任事物的变化。宗:本,主旨。 肝胆楚越:肝胆两种器官紧紧相连,楚越两国相去甚远,喻指邻近的肝胆同于一体之中也像是楚越那样相去甚远。 一:同一,一样的。 耳目之所宜:指适宜于听觉、视觉的东西。 游心:使心灵自由驰骋遨游。和:混同。 所一:同一的方面。所丧: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 遗土:失落土块。 以下四句很不好理解,各家断句也不一致,这里取传统的断句方法。为己:即修己。知(zhì):智慧。“为己以其知”即“以其知为己”,意思是运用自己的才智来修养自己。 得其心以其心:即以其心得其心,大意是,用自己的心智去求取自己的理念。 常心:真常之心,即忘知忘觉,无思无虑的心境。 物:外物,这里指众多的门徒。何为:为何,为什么。最:聚集。 鉴:“鉴”字的异体,照看,审察的意思。远古无镜子,人们对着盛有水的器皿照看就像今天照镜子一样,故有“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的说法。 唯止能止众止:唯有静止之物方能照人,方能使别的什么东西也静止下来。 以下四句有的版本为六句:“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句式要工整得多,姑备参考。 正生:即正己,指端正自己的品行。下句“正众生”即端正他人的品行。 始:本初之态。征:迹象。 九:非实数,“九军”犹言千军万马。一说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故名九军。 要:通作“徼”,求取的意思。 官:主宰。 府:包藏。 寓六骸:把自身的躯体当作寓所。 象:表象。 一知:自然赋予的智慧。 假:通作“格”,陟升的意思。 肎:“肯字之古本字。 郑子产:郑国的大政治家。伯昏无人:假托的人名。 止:停止,留下。 其:还是、抑或。 执政:子产曾是郑国执政大臣,故有此说。违:回避。申徒嘉为一兀者,地位低下而子产位尊,不愿与之同步,故有先出、留止的一段话。 齐:跟……齐一、一样,向……看齐;“齐执政”意思是跟执政大臣齐一,即把自己看得跟执政大臣一样。 固:岂。全句大意是,哪有执掌政务的大臣如此拜师从学的呢?言外之意是,伯昏无人门下没有贵贱之分,要分贵贱就不会到这里来拜师从学。 说(yuè)通作“悦,”喜悦。后人:以别人为后,含有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大者:这里指广博精深的见识。 计:计算,估量。反:反省。这句语意有所隐含,好像是说受过刑断还不足以使自己有所反省吗? 状:陈述,含有为自己的过失辩解的意思。其过:自己的过失。以:认为。亡:丢失、失去,这里指使身体残缺,与下句“存”字表示保全的含义相对应。 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善射者。彀(gòu):张满弓弩。“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喻指人们生活的社会范围。 中(zhòng):地:最易射中的地方。 怫(bó)然:勃然,发怒时盛气的样子。 先生:指伯昏无人。所:寓所。 废然:怒气消失的样子。反:返,指回复到原有的正常神态。 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用善道来教诲我。 夫子:指伯昏无人。 形骸之内:指人的精神世界。“游于形骸之内”即以德相交,精神世界相通。 形骸之外:指人的外在形体。索:要求。 蹴(cù)然:恭敬不安的样子。更:更改。 乃:仍。称:说。 踵:脚后跟,这里指用脚后跟走路。叔山无趾被刑断脚趾,所以只能用脚后跟来走路。 何及:怎么赶得上。言外之意怎么能够补救。 不知务:犹言不通晓事理。 尊足:即尊于足,“尊足者”意思是比脚更尊贵的东西,这里指道德修养。 务:务求,努力做到。 无:莫名,没有什么。 陋:浅薄固陋。 全德:保全了道德修养。一说“全德”即全体,指形体没有残缺。从上下文意看,后说更合理些。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聃。 宾宾:频频。学子:即学于子,向老聃请教。 蕲(qí):求。 (chù)诡:奇异。“ 诡幻怪”四字词义相近,都含有奇特、怪异、虚妄的意思。 桎梏:古代的一种刑具,犹如今言脚镣手铐,喻指束缚自己的工具。 一条:一致,一样的。 贯:通。“一贯”即齐一相通。 天:自然。刑:这里讲作“惩罚”的意思。 恶人:丑陋的人。 哀骀(tái)它(tuō):虚构的人名。 丈夫: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称。 去:离开。 唱:唱导,前导;跟下句的“和”相对应。 君人之位:即统治别人的地位。济:救助。 禄:俸禄,这里泛指财物。望:月儿满圆;这里引申用其饱满之义,“望人之腹”即使人人都能吃饱。 骇:惊扰。 四域:四周的邻界。 雌雄:这里泛指妇女和男人。合:亲近。 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 意:猜想,意料。“有意乎其为人”意思是,对于他的为人有了了解。 期(jī)年:一周年。 —宰:主持政务的官员。 闷然:神情淡漠的样子。 氾:这里形容心不在焉,有口无心的样子。辞:推却。 恤(xù):“恤”字的异体,忧虑。亡:失。 使:出使。一说“出使”即出游。 少焉:一会儿。眴(shùn)若:惊惶的样子。走:跑。 使:主使,支配。 翣(shà):古代出殡时棺木上的饰物,形同羽扇。资:送。 刖(yuè):断足的刑罚。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这里泛指鞋子。连续两句都是比喻:战死之人埋葬沙场无须棺木,当然也就用不着棺饰,砍断了脚的人无须穿鞋,当然也就用不着鞋子,意在说明失去了根本外在的东西也就同时失去了可爱的价值。 诸御:宫中御女,即宫女。 剪(jiǎn):“剪”字的异体。联系下一句,不修指甲,不穿耳眼,意在说明不加修饰以显本质。 取:通作“娶”。旧注男女婚娶之后便不再前往宫中服役。 尔:如此。 形:表露在外的意思。 穷:困窘,走头无路。达:通畅、顺利。 命之行:自然的运行,指非人为造成的情况变化。 相代:相互更替。 规:窥。 滑(gǔ):通作“汩”,乱的意思。和:谐和,均衡。 灵府:心灵。 豫:安适。 兑(yuè):悦,欢乐。 郤(xì):通作“隙”,间隙的意思。 接:接触外物。时:顺时,顺应四时而作的意思。 法:仿效,借鉴。 荡:动。 成和之脩: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极高修养。“脩”同“修”。 闵子:人名,孔子的弟子。 纪:纲纪。 说(yuè):通“悦”;喜欢。 脰(dòu):颈项。肩肩:细小的样子。 瓮(wèng)(àng):腹大口小的陶制盛器。“”字亦作“盎”。瘿(yǐng):瘤。颈下的瘤子大如瓮盎,这里也是用畸形特征作为人名。 诚:真实。 孽(niè):祸根。 约:盟誓。胶:粘固,胶着。“约为胶”意思是把盟约当成胶着似的束缚。 德为接:意思是把施德看作交接外物的手段。⑨工:工巧。 斲(zhuó):“斫”字的异体,砍削的意思。 丧(shàng):丢失、缺损。 货:意思是买卖东西以谋利。 天:自然。鬻(yù):通作“育”,养育的意思。 天食:禀受自然的饲养和供给。 眇(miǎo):通作“秒”,微小的意思。 謷(áo):高大的样子。 惠子:即惠施,名家的代表人物。 道: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含义十分复杂,这里与“天”对应,“天”指事物的自然,“道”可能是指事物的本原,即宇宙万物的本体。 益:增添。 劳:耗费。 据:靠,凭依。槁梧:指用梧桐木做成的几案。瞑(mián):通作“眠”,假寐的意思。 天选:自然的授予。 坚白:“坚白”论是古代名家的著名言论,它以石为喻,指石之白色与石之坚质都独立于“石”。庄子对于这一类辩论极不赞赏,斥之为无稽之谈。


简介

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子笔下的“德”。“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



庄子·内篇·大宗师

〔庄子〕 〔周〕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

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何谓真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嘐然而往,嘐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囗(左上“月”左下“廾”右“页”音qiu)。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

故乐通物,非圣人也。

有亲,非仁也。

天时,非贤也。

利害不通,非君子也。

行名失己,非士也。

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

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

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

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

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

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

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

维斗得之,终古不忒。

日月得之,终古不息。

勘坏得之,以袭昆仑。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肩吾得之,以处大山。

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颛顼得之,以处玄宫。

禺强得之,立乎北极。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及五伯。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恶!

恶可!

子非其人也。

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

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朝彻而后能见独。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其名为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

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胼囗(左“足”右“鲜”音xia

)而鉴于井,曰:“嗟乎!

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 子祀曰:“女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且夫得者,时也。

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

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往问之,曰:“叱!

避!

无怛化!

”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

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

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

人耳!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成然寐,蘧然觉。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穷终!

”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

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

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

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

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囗(“病”字以“丸”代“丙”音hua

4)溃痈。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

虽然,吾与汝共之。

”子贡曰:“敢问其方?

”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

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敢问畸人?

” 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

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

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

回壹怪之。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

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不知就先,不知就后。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

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

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

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

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

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

其梦者乎?

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

”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

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

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 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

”许由曰:“不然。

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

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许由曰:“噫!

未可知也。

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

吾师乎!

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此所游已!

颜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而果其贤乎!

丘也请从而后也。

” 子舆与子桑友。

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

”裹饭而往食之。

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

母邪!

天乎!

人乎!

”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

”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

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庄子·内篇·应帝王

〔庄子〕 〔周〕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

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

有虞氏不及泰氏。

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 肩吾见狂接舆。

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

”狂接舆曰:“是欺德也。

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

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且鸟高飞以避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

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之野。

汝又何为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

郑人见之,皆弃而走。

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

而固得道与?

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嘻!

子之先生死矣!

弗活矣!

不以旬数矣!

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幸矣!

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

全然有生矣!

吾见其杜权矣!

”列子入,以告壶子。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

是殆见吾善者机也。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

试齐,且复相之。

”列子入,以告壶子。

壶子曰:“吾乡示之以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

渊有九名,此处三焉。

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壶子曰:“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

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

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释迦牟尼〕 〔周〕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释迦牟尼〕 〔周〕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

云何降伏其心?

” 佛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 “唯然,世尊!

愿乐欲闻。

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释迦牟尼〕 〔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庄子·内篇·人间世

〔庄子〕 〔周〕

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

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医门多疾。

’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轧也。

知也者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

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

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若殆为人灾夫。

且苟为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

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

国为虚厉,身为刑戮。

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

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曰:“恶!

恶可!

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

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

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

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

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

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

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

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

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

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

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

恶可!

大多政法而不谍。

虽固,亦无罪。

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犹师心者也。

”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

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如此则可以为心斋?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

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

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

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

吾甚栗之。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

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

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是之谓大戒。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夫子其行可矣!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言必或传之。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

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言者,风波也。

行者,实丧也。

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兽死不择音,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

过度益也。

’迁令劝成殆事。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何作为报也!

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

“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

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

戒之,慎之,正女身哉!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虽然,之二者有患。

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

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

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

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

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

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

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

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

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可不慎邪?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

散木也。

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夫楂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

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

若无言!

彼亦直寄焉!

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不为社者,且几有剪乎!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

此必有异材夫!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

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

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

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挫针治繲,足以糊口。

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

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

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

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 山木,自寇也。

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

〔孔子〕 〔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国风·郑风·风雨

〔无名氏〕 〔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庄子·内篇·齐物论

〔庄子〕 〔周〕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 子游曰:「敢问其方。

」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号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

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

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

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

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

乐出虚,蒸成菌。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已乎,已乎!

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

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

汝皆说之乎?

其有私焉?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

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

其递相为君臣乎?

其有真君存焉?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谓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柰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

其未尝有言邪?

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

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道恶乎往而不存?

言恶乎存而不可?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

然于然。

恶乎不然?

不然于不然。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

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

用也者,通也。

通也者,得也。

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

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而其子又以文之论论绪,终身无成。

若是而可谓成乎?

虽我亦成也。

若是而不可谓成乎?

物与我无成也。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

其与是不类乎?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

虽然,请尝言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相对而相反,各异便也,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

辩也者,有不辩也。

曰:何也?

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

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

若不释然,何哉?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 曰:「吾恶乎知之!

」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 曰:「吾恶乎知之!

」 「然则物无知邪?

」 曰:「吾恶乎知之!

」 虽然,尝试言之。

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

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

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 王倪曰:「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

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奚旁日月,挟宇宙?

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

梦哭泣者,旦而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君乎,牧乎,固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

予谓女梦,亦梦也。

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

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

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我与若不能相知也。

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

使同乎若者正之?

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

使同乎我者正之?

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

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

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

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何谓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

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

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

何其无特操与?

」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吾待蛇蚹蜩翼邪?

恶识所以然!

恶识所以不然!

」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唐风·葛生

〔无名氏〕 〔周〕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