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其一】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 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 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 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 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其二】 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 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 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 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 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 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其三】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句: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句: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句:妻孥(nú),妻子和儿女。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句:遂,是如愿以偿。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杜甫陷叛军数月,可以死;脱离叛军亡归,可以死;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可以死;即如此次回鄜,一路之上,风霜疾病、盗贼虎豹,也无不可以死。现在竟得生还,岂不是太偶然了吗?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句:歔(xū)欷(xī),悲泣之声。这些感叹悲泣声表现了父老们(邻人)对于这位民族诗人的赞叹。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句:夜阑,深夜。“更”读去声,夜深当去睡,今反高烧蜡烛,所以说“更”。这是因为万死一生,久别初逢,过于兴奋,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因事太偶然,故虽在灯前,面面相对,仍疑心是在梦中。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句:晚岁,即老年。迫偷生,指这次奉诏回家。杜甫心在国家,故直以诏许回家为偷生苟活。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金圣叹云:“娇儿心孔千灵,眼光百利,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 忆昔:指上一年六七月间。 追凉:追逐凉爽的地方,即指下句。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句:杜甫回来在闰八月,西北早寒,故有此景象。萧萧,兼写落叶。抚,抚念。抚念家事则满目凄凉,抚念国事则胡骑猖獗,因而忧心如焚。 赖:有全亏它的意思,要是再没酒,简直就得愁死。 糟床:即酒醡。 注:流也,指酒。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句:这是预计的话,因为酒还没酿出。“足斟酌”是说有够喝的酒。“且用慰迟暮”,姑且用它(酒)来麻醉自己一下吧。这只是一句话,并不是真心话。 正:一作“忽”。 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苦,一作“莫”。黍(shǔ),黍子,今北方谓之黄米。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艰难”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句: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不得不叹,不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


简介

《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诗人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


赏析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是一唱三叹之声。 明·鍾惺、谭元春《唐诗归》:此三诗似咏生还之乐耳,以为偶然,以为意外,……流离死亡反是寻常事也。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俱似脱胎于陶。叙述家人及乡邻情景……弥哀婉而弥深厚。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杜诗每章各有起承转阖;其一题数章者,互为起承转阖。此诗首章是总起;次章上四句为承,中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三章,上八句为承中四句为转,下四句为阖。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羌村》只是一真,遂兼众妙。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三诗俱脱胎于陶。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三首哀思苦语,凄恻动人。总之,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也实境实情,一语足抵人数语。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羌村》三首,惊心动魄,真至板矣。陶公真至,寓于平澹;少陵真至,结为沈痛;此境遇之分,亦情性之分。



衰荷

〔白居易〕 〔唐〕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新年作

〔刘长卿〕 〔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途中寒食

〔宋之问〕 〔唐〕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皎然

〔皎然〕 〔唐〕

楚水清风生,扬舲泛月行。

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

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

从来金谷集,相继有诗名。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唐〕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独不见

〔沈佺期〕 〔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已凉

〔韩偓〕 〔唐〕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马嵬坡

〔郑畋〕 〔唐〕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瑶池

〔李商隐〕 〔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隋宫

〔李商隐〕 〔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