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四)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
交甫解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
交甫解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二位贵妃在江滨游玩,自由自在地随风飞翔。 他们互相解下腰间的玉佩,姿态婉娈而充满芬芳。 他们深情且欢爱,这种感觉千年来不曾遗忘。 美丽的下蔡倾城所迷,容貌优美使人心生情愫。 我感激并担忧思虑,像萱草一样繁盛在兰房。 这膏沐是为了谁而使用,它的雨水感慨朝阳。 金石之间如何能够相交,一旦分离就会更加伤感。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叙述刘向《列仙传》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水边),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下请其,二女解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揣之,「趋去数十步,视,空怀无;顾二女,忽然不见。」这里借用此故事来发端起兴:叙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自由逍遥地顺风飘舞,郑交甫遇到了她们便一见钟情,请她们解环相赠以为信物,二女答应了他的请求。交甫把环藏在怀里。那两位神女都年青美貌(婉娈),浑身飘散着香气。以下八句则与《列仙传》记载不合,乃是诗人借题发挥想象,写双方别后的缠绵相思,赞扬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猗靡」,婉曲缠绵之意。「倾城」和「迷下蔡」,皆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曰:「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臣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地名)。」这四句写郑交甫别后对二妃情致缠绵,衷心相爱,永世不忘;二妃那倾城倾国的美好容貌,已深深地印在交甫心中。「感激」四句则写二妃对交甫因相思而产生的离愁别恨。「萱草」即谖草,据说见之可以忘记忧伤,故又名忘忧草。「兰房」,犹言香闺,即妇女居室。「膏沐」,古代妇女用的发油。这四句是从《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北堂阶下)」,「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几句蜕化而来,描写的是二妃因感动于交甫的衷心爱慕而产生思念忧伤,不能自己,欲得萱草栽种到兰房,随时凭窗望见,借以忘忧。「女为悦己者容」,可现在对郑交 甫徒有相思而不得见,因而头发散乱也懒施脂粉,倦于梳理;心中切盼交甫到来,可他偏偏不再来临,就像亟盼下雨而天空却偏偏出现太阳一样,使人怨恨不尽。 诗人在这个神话爱情故事的锺事增华的描述中,自然寄寓了无限深长的感慨,所以结尾二句突转发问:怎么当初像金石一般坚固的情谊,会在旦夕之间,便离异断绝而令人悲伤呢? 阮籍发言玄远,文多隐避。这首诗的主旨亦复如此,以至千古之下,众说纷纭,或言是讽刺爱情不专(如沈约),或言是比喻君臣遭际(如何焯)。而元人刘履解说最详:「初,司马昭以魏氏托任之重,亦自谓能尽忠于国;至是专权僭窃,欲行篡逆,故嗣宗婉其词以讽之。言交甫能念二妃解于一遇之顷,犹且情爱猗靡,久而不忘。佳人以容好结欢,犹能感激思望,专心靡他,甚而至于忧且怨。如何股肱大臣视同腹心者,一旦更变而有乖背之伤也。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借金石之交为喻。」(《选诗补注》)此说认为「金石交」是比喻曹魏皇帝和世为曹魏重臣的司马氏,大致是正确的。所以,这首诗应该说是讽刺司马氏之作。 全诗通篇皆用比兴寄托和反衬对比手法,诗意曲折隐微。本为讽刺现实君臣关系,却借用遥远的神话爱情故事,而又加以想像渲染,这已够「玄远」了;而结尾二句本是读者寻绎其寄托的关键,但诗人又只通过用典发问微露端倪,并不明言;且诗中多用典故,使意旨愈益隐微迷离。此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品》)。以男女情爱喻君臣离合,屈原《离骚》、曹植《七哀》等诗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诗却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为反衬结尾二句的,以形成强烈的反差。至于其所以如比隐微曲折,自然是由于时代和处境使然。
猗欤侍中,远祖弥芳。
公高建业,佐武伐商。
爵同齐鲁,邦祀绝亡。
流裔毕万,勋绩惟光。
晋献赐封,于魏之疆。
天开之祚,末冑称王。
厥姓斯氏,条分叶散。
世滋芳烈,扬声秦汉。
会遭阳九,炎光中蒙。
世祖拨乱,爰建时雍。
三台树位,履道是钟。
宠爵之加,匪惠惟恭。
自君二祖,为光为龙。
佥曰休哉,宜翼汉邦。
或统太尉,或掌司空。
百揆惟叙,五典克从。
天静人和,皇教遐通。
伊君显考,奕叶佐时。
入管机密,朝政以治。
出临朔岱,庶绩咸熙。
君以淑懿,继此洪基。
既有令德,材技广宣。
强记洽闻,幽赞微言。
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何道不洽?
何艺不闲?
綦局逞巧,博弈惟贤。
皇家不造,京室陨颠。
宰臣专制,帝用西迁。
君乃羁旅,离此阻艰。
翕然凤举,远窜荆蛮。
身穷志达,居鄙行鲜。
振冠南岳,濯缨清川。
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我公奋钺,耀威南楚。
荆人或违,陈戎讲武。
君乃义发,算我师旅。
高尚霸功,投身帝宇。
斯言既发,谋夫是与。
是与伊何?
响我明德。
投戈编鄀,稽颡汉北。
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金龟紫绶,以彰勋则。
勋则伊何?
劳谦靡已。
忧世忘家,殊略卓峙。
乃署祭酒,与君行止。
算无遗策,画无失理。
我王建国,百司俊乂。
君以显举,秉机省闼。
戴蝉珥貂,朱衣皓带。
入侍帷幄,出拥华盖。
荣曜当世,芳风晻蔼。
嗟彼东夷,凭江阻湖。
骚扰边境,劳我师徒。
光光戎路,霆骇风徂。
君侍华毂,辉辉王涂。
思荣怀附,望彼来威。
如何不济,运极命衰,寝疾弥留,吉往凶归。
呜呼哀哉!
翩翩孤嗣,号恸崩摧。
发轸北魏,远迄南淮。
经历山河,泣涕如颓。
哀风兴感,行云徘徊。
游鱼失浪,归鸟忘栖。
呜呼哀哉!
吾与夫子,义贯丹青。
好和琴瑟,分过友生。
庶几遐年,携手同征。
如何奄忽,弃我夙零!
感昔宴会,志各高厉。
予戏夫子,金石难弊。
人命靡常,吉凶异制。
此欢之人,孰先殒越?
何寤夫子,果乃先逝!
又论死生,存亡数度。
子犹怀疑,求之明据。
傥独有灵,游魂泰素。
我将假翼,飘飖高举。
超登景云,要子天路。
丧柩既臻,将反魏京。
灵轜回轨,白骥悲鸣。
虚廓无见,藏景蔽形。
孰云仲宣,不闻其声?
延首叹息,雨泣交颈。
嗟乎夫子!
永安幽冥。
人谁不没?
达士徇名。
生荣死哀,亦孔之荣。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