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友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注释

辛大:孟襄阳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山光:傍山的日光。 落:一作「发」。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昇起。 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一作「中宵」,中夜、半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简介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赏析

《王孟诗评》:刘云:起处似陶,清景幽情,洒洒楮墨间。 《批选唐诗》:写景自然,不损天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倒薤垂露书也。大小篆皆出其下,何况俗书!陈继儒曰:风入松而发响,月穿水而露痕,《兰山》、《南亭》二诗深静,真可水月齐辉,松风比籁。 《此木轩论诗汇编》:“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韦诗多似此。 《唐贤三昧集笺注》:“卧闲敞”字甚新奇。“荷风”二句一读,使人神思清旷。 《唐诗别裁》:“荷风”、“竹露”,佳景亦佳句也。外又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一时叹为清绝。 《网师园唐诗笺》:“荷风”、“竹露”亦凡写夏景者所当有,妙在“送”字、“滴”字耳。 《唐贤清雅集》:清旷,与右丞《送宇文太守》同调,气色较华美。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爽朗(“散发”二句下)。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唐〕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除夜作

〔高适〕 〔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无题

〔李商隐〕 〔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塞下曲

〔卢纶〕 〔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桃源行

〔王维〕 〔唐〕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山亭夏日

〔高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咏鹅

〔骆宾王〕 〔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