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尤:怨咎、过失、罪过。


赏析

宋苏辙解:“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丽于形,则于道有间矣,故曰几于道。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故曰上善。”



道德经(第九章)

〔老子〕 〔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第十章)

〔老子〕 〔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一章)

〔老子〕 〔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三章)

〔老子〕 〔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 〔周〕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七章)

〔老子〕 〔周〕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六章)

〔老子〕 〔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 〔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淈,动而俞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四章)

〔老子〕 〔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 〔周〕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