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秋赋

火歇兮秋气生,风起兮秋潦清。

览时兴而自得,聊飞辔而娱情。

遵二条之广路,背九仞之高城。

尔乃登长阪,息余骥。

揽笔舒情,沉吟属思。

草色杂而香同,树影齐而花异。

遥峰迢递,萦沙断绝。

云出山而相似,水含天而难别。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火熄了,秋天的气息开始生长,风起了,秋天的洪水清澈。欣赏时兴的景象,心情愉悦,就让我驾着马车游玩吧,娱乐我的情绪。顺着宽阔的双车道,离开高高的城墙。你就登上长长的山坡,放低疲惫的事物。拿起笔来发泄情感,陷入沉思中。草的颜色混杂在一起,但香味却相同;树影同在,但花却各有不同。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周围的沙丘纷乱断续。乌云从山上冒出来,好像是相互模仿;水面上蕴藏着天空,很难分辨。



春赋

〔萧绎〕 〔南北朝〕

洛阳小苑之西,长安大道之东。

苔染池而尽绿,桃含山而并红。

露沾枝而重叶,纲萦花而曳风。

悔赋

〔萧纲〕 〔南北朝〕

默默不怡,恍若有遗,四壁无寓,三阶寡趣。

月露澄晓,风柳悲暮。

庭鹤双舞,檐鸟独赴。

□岸林宗之巾,凭南郭之几。

玄德之□毛聊萦,子安之啸时起。

静思悔吝,铺究前史吊古伤今,惊忧叹杞。

成败之踪,得失之理。

莫不关此,令终由乎谋始,弃夸言于顿丘,重前非于蘧子。

迹夫履车之人,岂止一途而已。

至如秦兼四海之尊,握天下之富。

混一车书,鞭笞宇宙。

胡亥之寄已危,万代之祀难构。

阿衡失责成之所,赵高秉栋梁之授。

拒谏逞刑,戮宰诛守。

矜上林之戏马,嘉长杨之射兽。

嗫□占禁中之言,欺侮山东之寇。

及其祠崇泾水,作衅夷宫。

徒希与妻子伍,下愿与黔首同。

信殪绝于凶丑,何前谋之不工?

至如下相项籍,才气过人。

拔山靡类,扛鼎绝伦。

声驾盛汉,势压馀秦。

钜鹿有动天之卒,辕门有屈膝之宾。

既元刂有功之印,亦疑奇计之臣。

唱鸡鸣于垓下,泣悲歌于美人。

抱乌江之独愧,分汉骑之馀身。

郭君失位,徒驭而亡。

尚悲残糗,独饮馀浆。

枕畚空卧,伏轼怀伤。

魂飘原野,骨饵豺狼。

楚王刻鹤,播徙南地。

铙管徒鸣,才人空置。

岂辎车之足荣,匪射猎之娱意?

幽泉斯即,白日何冀。

甯喜纳君,恃功肆宠。

卫侯厌黩,忠臣愤勇。

昏迷靡悟,败不虐踵。

商君被执,李斯赴收。

身居阙下,命厄秦囚。

追伤用法之弊,还思不谏之尤。

亦何解于今酷,终无追于昔谋。

伯卓跋扈,豺目为辅。

弑君鸩子,诛李害杜。

鬻恩贩宠,怨庶虐人。

蔽朝政之聪察,害上书之烈臣。

荣昵子于阿尹,肆贪浊之淫威,树奸党于宫禁,察人主之纤微,卒其膏□润铖。

置缠逢徽,闰武关逸。

才为时出,陆离儒雅,照烂文笔。

江东起吞并之筹,幽州著怀远之术。

运钟毁冕,时属倾颠。

铺鸣水阔,日黑山迁。

留卞之谋决,忠良之戮已缠。

台耀之灾虽启,鹪鹩之赋徒然。

士衡文杰,绰有馀裕。

气含珠璧,情蕴云雾。

志阙沉隐,心耽进趣。

倔兹猛众,临此劲兵。

抗言孟玖,肆此孤贞。

笺辞已切,墨幔徒荣。

表殒河上,心忆华亭。

苦夫扬恽狂言,灌夫失志,卒其殒命埋躯,伤形属吏。

周君饮后,裴子酣狂,靳固纪瞻之妾,眠卧季伦之房,亦足以魂惊神爽,悔结嫌彰。

已矣哉!

波澜动兮昧前期,庸夫蔽兮自欺,不远而复幸无嗤,建功立德有常基,胸驰臆断多失之,前言往行可为师。

春赋

〔萧慤〕 〔南北朝〕

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

禁苑至饶风,吹花春满路。

嵓前片石逈如楼,水里连沙聚作州。

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

分流绕小渡,堑水还相注。

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

舞馀香尚在,歌尽声犹住。

麦垄一惊翚,菱潭两飞鹭。

共内人夜坐守岁

〔徐君倩〕 〔南北朝〕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祭古冢文

〔谢惠连〕 〔南北朝〕

东府掘城北堑,入丈馀,得古冢,上无封域,不用塼甓。

以木为椁,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

多异形,不可尽识。

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馀头,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枨拨之,应手灰灭。

棺上有五铢钱百馀枚,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坏。

铭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公命城者改埋于东冈,祭之以豚酒。

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

元嘉七年九月十四日,司徒御属领直兵令史、统作城录事、临漳令亭侯朱林,具豚醪之祭,敬荐冥漠君之灵: 忝总徒旅,板筑是司。

穷泉为堑,聚壤成基。

一椁既启,双棺在兹。

舍畚悽怆,纵锸涟而。

刍灵已毁,涂车既摧。

几筵糜腐,俎豆倾低。

盘或梅李,盎或醢醯。

蔗传馀节,瓜表遗犀。

追惟夫子,生自何代?

曜质几年?

潜灵几载?

为寿为夭?

宁显宁晦?

铭志湮灭,姓字不传。

今谁子后?

曩谁子先?

功名美恶,如何蔑然?

百堵皆作,十仞斯齐。

墉不可转,堑不可回。

黄肠既毁,便房已颓。

循题兴念,抚俑增哀。

射声垂仁,广汉流渥。

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仰羡古风,为君改卜。

轮移北隍,窀穸东麓。

圹即新营,棺仍旧木。

合葬非古,周公所存。

敬遵昔义,还祔双魂。

酒以两壶,牲以特豚。

幽灵仿佛,歆我牺樽。

呜呼哀哉!

秋兴赋

〔萧纲〕 〔南北朝〕

秋何兴而不尽,兴何秋而不伤。

伤二情之本背,更同来而匪方。

复有登山望别,临水送归,洞庭之叶初下,塞外之草前衰。

攸征人与行子,必承脸而沾衣。

纷吾间居有怡,优游多暇。

乃息书幌之劳,以命北园之驾。

尔乃从玩池曲,迁坐林间。

淹留而荫丹岫,徘徊而搴木兰。

为兴未已,升彼悬崖。

临风长想,凭高俯窥。

察游鱼之息涧,怜惊禽之换枝。

听夜签之响殿,闻悬鱼之扣扉。

将据梧于芳杜,欲留连而不归。

瑞雪咏

〔谢庄〕 〔南北朝〕

玄管洽,豳诗平。

火洲灭,日壑清。

龙关沙蒸,河徼云惊。

晷未沉而井閟,宇方霾而海溟。

山飞白雪,叶中符而掩皇州。

降千□而瑞神世,始□葐蒀以蕤转。

终徘徊而烟曳,状素镜之晨光。

写金波之夜晰,晰景兮便娟,冠集灵兮蔼望仙。

溢迎风兮湛承露,亘临华兮被通天。

幂遥途而界远绮,丽青墀而镜列钱。

及其流彩犹抟。

凝明亟积,郊隰均映。

江峦齐奕,审伊宫之逾丈。

信钘阿之盈尺,洞秋方之玉园。

果仙京之珠泽,若夫贞性贲道。

润德晖经,载途演其楙。

同云宣其灵,既昭化于卫术。

亦阐义于齐庭,结秋竹之丽响。

引幽兰之微馨,窃惟鸿化远洎。

玄风遐施,浃纬称祥。

磬埏作瑞,调露之乐既兴。

大闺之歌已被,春光兮冬泽。

长无愆于平施。

山夜忧吟

〔谢庄〕 〔南北朝〕

庭光尽,山明归,流风乘轩卷,明月缘河飞。

涧鸟鸣兮夜蝉清,橘露靡兮蕙烟轻,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猿惊。

南皋别鹤伫行汉,东邻孤管入青天。

沉疴白发共急日,朝露过隙巢讵赊年。

年去兮发不还,金膏玉液岂留颜。

回ぎ拓绳户,收棹掩荆关。

野鹅赋

〔鲍照〕 〔南北朝〕

集陈之隼,以自远而称神。

栖汉之雀,乃出幽而见珍。

此璅禽其何取?

亦厕景而承仁,舍水泽之欢逸,对钟鼓之悲辛。

岂狗利而轻命?

将感爱而投身。

入长罗之逼胁,怅高缴之樊萦,邈辞朋而别偶,超烟雾而风行,跨日月以遥逝,忽瞻国而望城,践菲迹于瑶涂,升弱羽于丹庭,瞰东西之绣户,眺左右之金扃,貌纤杀而含悴,心翻越而惭惊,若坠渊而堕谷,恍不知其所宁。

惟君囿之珍丽,实妙物之所殷,翔海泽之轻鸥,巢天宿之鸣鹑,鹖程材于枭猛,翚荐体之雕文,既敷容以照景,亦避翮而排云,虽居物以成偶,终在我以非群。

望征云而延悼,顾委翼而自伤,无青雀之衔命,乏赤之嘉祥,空秽君之园池,徒惭君之稻梁,愿引身而剪迹,抱末志而幽藏。

于是流岁遂远,惨节方崇,云缠海岱,风拂崤潼,飞氛驰霰,飘沙舞蓬,视清池之初凅,望绿林之始空,立孤蒲之寒渚,托只影而为双,宛拔喙而掩眦,悲结怅而满胸。

处朝昼而惟念,假外见而迁排,涉修夜之长寂,信专思而知哀,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冰依岸而早结,霜托草而先摧,敛双翮于水裔,翘孤趾于林隈,情无方而雨集,事有限而星乖,在俄顷而犹悼,□穷生之所怀。

闻宿世之高贤,泽无微而不均,育草木而明义,爱禽鸟而昭仁,全殒卵而来凤,放乳麑而感麟。

虽陋生于万物,若沙漠之一尘,苟全躯而毕命,庶魂报以自申。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无名氏〕 〔南北朝〕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

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

中士修之,南宫列仙。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

神升上界,朝拜高真。

功满德就,相感帝君。

诵持不退,身腾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