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直待:直等到。 凌云:高耸入云。 始道:才说。


简介

这首七言绝句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如今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遭到的是同样悲惨的命运。



醉书僧壁

〔杜荀鹤〕 〔唐〕

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

听我吟诗供我酒,不曾穿得判斋钱。

寄李隐居

〔杜荀鹤〕 〔唐〕

自小栖玄到老闲,如云如鹤住应难。

溪山不必将钱买,赢得来来去去看。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杜荀鹤〕 〔唐〕

衲外元无象,言寻那路寻。

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浅,难休一室深。

伏魔宁是兽,巢顶亦非禽。

观色风驱雾,听声雪洒林。

凡归是归处,不必指高岑。

御沟柳

〔杜荀鹤〕 〔唐〕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杜荀鹤〕 〔唐〕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梁王坐上赋无云雨

〔杜荀鹤〕 〔唐〕

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

若教阴朗长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

〔杜荀鹤〕 〔唐〕

九江连海一般深,未必船经庙下沈。

头上苍苍没瞒处,不如平取一生心。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

〔杜荀鹤〕 〔唐〕

贪残官吏虔诚谒,毒害商人沥胆过。

只怕马当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风波。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

〔杜荀鹤〕 〔唐〕

人说马当波浪险,我经波浪似通衢。

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

秋夜闻砧

〔杜荀鹤〕 〔唐〕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