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忏悔·第三节

“何名圆满报身?

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

善恶虽殊,本性无二。

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

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

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

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

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

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

回一念善,智慧即生。

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

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

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什么叫圆满报身?就像一盏灯能够除去千年的黑暗,一点智慧能够消灭万年的愚昧。不要总是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就不能再得到了。要经常想以后的事,让每一个念头都圆满和融,通达明亮,这就能自我认识自己的本性。善和恶虽然很不相同,人的本性却没有两样。这种没有区别的本性,叫真实的本性(也就是如来佛性),在这种真实的本性中,不会沾染善,也不会沾染恶,这就叫圆满报身佛。自己的本性中只要产生一个坏念头,就消灭了经历万劫而来的善因。如果在本性中产生了一个好念头,就能让恒河里的沙那样多的恶业除尽,直到获得无上的觉悟。每一个念头中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不失掉本来的善念,这就叫圆满报身佛。”“什么叫千百亿化身?如果什么都不思想,人的本性本来像虚空一样。只要产生了一个念头的思想,就叫变化,想坏事,就变为地狱;想善事,就变为天堂。想恶毒伤害就会变成凶恶的龙和蛇,想慈善悲悯就会变成救苦的菩萨,想智慧就会变成上界,想愚蠢就会变成下界。自我的本性变化很多,迷惑之人不能反省察觉,每一个念头都会产生恶的意向,就会常做坏事。如果幡然改想一个善念头,智慧就立刻产生。这就叫自性化身佛。”“善知识们,人本来具有佛法之身,因此在每一个念头中都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报身佛。从报身佛的角度考虑,就是化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积累自己本性的功德,就是真正的归依。皮和肉构成人的色身,色身就像房屋一般,并不是归依。只要能觉悟自己本性中的三身佛,就是认识了自己本性中真正的佛。我有一篇《无相颂》,如果能诵读修行,就能让你积累下的劫数迷惑罪孽立刻消除。颂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慧能大师说:“善知识们,大家都要诵读理解这篇偈语,按照它来修行,就能在念诵中认识自己的本性,这样的话,即使和我相距千里之遥,也能像常在我身边一样。如果诵读它仍然不能觉悟,那么就是面对面,也和相距千里远一样,又何必辛劳地远道而来听我说法呢?大家各自珍重回去好自为之吧。”大家听了慧能大师讲说佛法后,没有不豁然开朗的,都欢欢喜喜,遵嘱修行。


注释

宝林:宝林寺,曾名中兴寺、法泉寺,宋朝叫南华寺,在广东韶州(今韶关)南华山。 韶州韦刺史:在韶州任地方行政官的韦琚,刺史是主管当地行政的官员的名称。 大梵寺讲堂:韶州有大梵寺,曾名开元寺、崇宁寺、天宁寺和报恩光孝寺等,慧能在此开山传法。讲堂即讲经说法的厅堂。 开缘说法:缘是梵语意译,即攀缘,发生良好关系。慧能为大众说法,就让大众与佛教结了缘。 儒宗学士:儒家的读书人,学士是尊称。 僧尼道俗:僧和尼是佛教的男女信徒;道指道教徒,俗指信教而未出家的人。 法要:佛法的要义。 善知识:佛教术语,指信仰佛教掌握佛理而一心向善的人。这里是对佛教信众的敬称。 菩提:梵语音译,旧译为道,新译为觉,即觉悟。自性:即本性,禅宗认为每个人本来都有佛性。 直了:即顿悟,这是禅宗主张的修行觉悟法门。 严父:古时候说父严母慈,故称严父。 本贯范阳:范阳在今北京市大兴、宛平一带。据敦煌本,本贯作本官,意谓慧能的父亲原在范阳做官,但从《神会语录》开始,范阳被写成慧能的籍贯。 左降:被贬官降职。左和右表示尊卑之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这里是左卑右尊之意,故称左降。岭南:五岭以南,即今广东地区。 新州:今广东省西南部新兴地区。 父又早亡:据《景德传灯录》,慧能三岁时父亲去世。 南海:今广东省佛山市一带。 《金刚经》:一部印度佛经,汉语版《金刚经》历史上共有六个著名译本并传,最通行的是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年)译出本。 蕲州:今湖北省蕲州西北。 五祖忍大师:慧能之师弘忍被后世禅宗尊为五祖(602—675年),湖北黄梅人,一说江西浔阳(今九江市)人,本姓周。主化:(用佛教)主持教化。 取银十两:敦煌本无客赠银两事,是“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这有违于传统孝道,从惠昕本开始就加上了客赠银十两安置老母的情节。 獦獠:音同“葛僚”,是当时对携犬行猎为生的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可能当时慧能的穿戴像少数民族。 和尚:梵语音译,尚也写作上,本是印度称老师的俗语,中国佛教中是对僧人的尊称,泛化后则指出家的佛教徒,尊义渐减。 作务:干活,劳动。 福田:好像种田会有收获,信佛教行善事也会有福报,故称福田。 根性大利:教讲究慧根,即心性中有信佛的因子,大利指领悟很快,这是赞美语。 行者:方丈的侍者,也指游方僧人,这里指寺院内管理杂务的僧人。 踏碓:碓是过去舂米的器具,一般为石制,配有杠杆原理的木槌,用脚踩木槌将稻碾为米,故叫踏碓。 般若:也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等,是梵语音译,一般读作“波耶”,意译的话,就是智慧的意思。 偈:梵语意译,又译颂,四句整齐韵语,用于表达一种对佛法的理解、赞颂。又偈与竭意通,即摄尽其义之意,也就是完全概括了微言大义。 处分:这里是吩咐的意思。 澄心:清心,使心思进入感悟佛理以便作偈子的境界。 大师:指慧能。 神秀:俗姓李,河南开封尉氏人。当时是弘忍的首席大弟子,后来受唐王朝礼遇,他的禅学流派在历史上号为禅门北宗。 教授师:梵语阿阁梨的意译是教授,即规范正行,教授师是对可以教授规矩仪则而作众僧表率之高僧的敬称。 谩作:胡乱作。意思是自己作的偈子一定水平不高。 依止:仰仗追随。 供奉卢珍:供奉是唐朝皇宫中对有某种技能的人给予的官职名称,供奉卢珍即一个叫卢珍的宫廷画师。 五祖血脉图:将初祖达摩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宗传承过程画成图。 菩提树:印度的一种常绿乔木,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觉悟成佛,故名菩提树。明镜台:即明镜,《大乘起信论》中曾把众生的心喻作镜子。宿业障重:宿即过去、前世;业是梵语羯磨的意译,指人的一切思想言行;障是障碍;重即严重。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第五品中语,原意是佛祖对须菩提说佛祖所有的身相,都是虚妄不实的,意思是一切皆空才是佛门真谛。 恶道:即三恶道,是地狱、饿鬼、旁生(除人之外的一切动物),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罗(即“非天”,有“天福”而无“德”者),三善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就是六道轮回。 炷香:即烧香。炷是动词。 慈悲:《智度论》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所以慈悲就是与众生同乐,救众生苦难的一种所谓菩萨情怀。 念念:每一个念头之间,指极短暂的瞬间。 万法:法是梵语达摩的意译,指一切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道理等,所以万法就是指包罗万象的一切。 无上菩提:最高的觉悟。 童子:还没有正式出家的少年,或小沙弥一类。 上人:本是对德行高者的尊称,这里慧能用以称呼童子,是表示格外尊重的意思。 别驾:官名,刺史的佐僚。 肉身菩萨:虽然还是父母给予的肉身,但在精神上已经达到了菩萨的境界。 腰石:腰里捆绑一块石头以增加身体重量,便于踏动舂米碓。 米熟也未:米舂好了没有。熟是舂好的意思。 犹欠筛在:还差一道用筛子筛的工序,暗示还需要五祖点拨验证的意思。 丈夫:如来有十号,其一叫调御丈夫。 天人师:如来十号之一,意为天和人都尊佛为师。 顿教:禅宗以顿悟相标


简介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机缘·第一节

〔慧能〕 〔唐〕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

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师住九月馀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六祖坛经·机缘·第二节

〔慧能〕 〔唐〕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

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

汝心中必有一物。

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

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

何者因缘?

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

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

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

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

自非上根,未免疑谤。

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

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

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

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

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馀乘。

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

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

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六祖坛经·机缘·第三节

〔慧能〕 〔唐〕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

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

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六祖坛经·机缘·第四节

〔慧能〕 〔唐〕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

’对曰:‘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

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

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

悟法解义是中乘。

依法修行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六祖坛经·机缘·第五节

〔慧能〕 〔唐〕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

色身无常,有生有灭。

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

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

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

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

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

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

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

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

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六祖坛经·忏悔·第二节

〔慧能〕 〔唐〕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

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觅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②。

归依正,离欲尊。

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

佛者,觉也。

法者,正也。

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

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

若不见佛,凭何所归?

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竞,各各志心。

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

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

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

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

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

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

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

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六祖坛经·忏悔·第一节

〔慧能〕 〔唐〕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

云何名忏?

云何名悔?

忏者,忏其前愆。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故称忏悔。

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六祖坛经·坐禅·第一节

〔慧能〕 〔唐〕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

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

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①。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

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六祖坛经·定慧·第一节

〔慧能〕 〔唐〕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一体,不是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

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

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

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

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

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

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六祖坛经·决疑·第二节

〔慧能〕 〔唐〕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除人我,须弥倒。

去邪心,海水竭。

烦恼无,波浪灭。

毒害忘,鱼龙绝。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

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

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

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

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

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