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正即位,正也。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葬曰会,其志重天子之礼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薨称公,举上也。

葬我君,接上下也。

僖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

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

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髡。

日髡之卒,所以谨商臣之弑也。

夷狄不言正、不正。

公孙敖如齐。

◇文公二年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

秦师败绩。

丁丑,作僖公主。

作,为也。

为僖公主也。

立主,丧主于虞,吉主于练。

作僖公主,讥其后也。

作主、坏庙有时日,于练焉坏庙。

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不言公,处父伉也,为公讳也。

何以知其与公盟?

以其日也。

何以不言公之如晋?

所耻也。

出不书,反不致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谷,盟于垂敛。

内大夫可以会外诸侯。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历时而言不雨,文不忧雨也。

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大事者何?

大是事也,着祫、尝。

祫祭者,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

跻,升也,先亲而后祖也,逆祀也。

逆祀,则是无昭穆也。

无昭穆,则是无祖也。

无祖,则无天也。

故曰:文无天。

无天者,是无天而行也。

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

◇文公三年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

沈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

叔服也,此不卒者也,何以卒之?

以其来会葬,我卒之也。

或曰,以其尝执重以守也。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螽于宋。

外灾不志,此何以志也?

曰,灾甚也。

其甚奈何?

茅茨尽矣。

着于上,见于下,谓之雨。

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

此伐楚,其言救江何也?

江远楚近,伐楚所以救江也。

◇文公四年四年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

其曰妇姜,为其礼成乎齐也。

其逆者谁也?

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

何其速妇之也?

曰公也。

其不言公何也?

非成礼于齐也。

曰妇,有姑之辞也。

其不言氏何也?

贬之也。

何为贬之也?

夫人与有贬也。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文公五年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

含,一事也。

賵,一事也。

兼归之,非正也。

其曰且,志兼也。

其不言来,不周事之用也。

賵以早,而含以晚。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王使毛伯来会葬。

会葬之礼于鄙上。

夏,公孙敖如晋。

秦人入鄀。

秋,楚人灭六。

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文公六年六年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欢卒。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葬晋襄公。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称国以杀,罪累上也。

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

君漏言也,上泄则下暗,下暗则上聋。

且暗且聋,无以相通。

射姑杀者也。

射姑之杀奈何?

曰:晋将与狄战,使狐射姑为将军,赵盾佐之。

阳处父曰:「不可!

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仁者。

今赵盾贤,夜姑仁,其不可乎!

」襄公曰:「诺!

」谓夜姑曰:「吾始使盾佐女,今女佐盾矣。

」夜姑曰:「敬诺!

」襄公死,处父主竟上事,射姑使人杀之。

君漏言也,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曰:「用我则可,不用我则无乱其德。

」晋狐射姑出奔狄。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不告月者何也?

不告朔也。

不告朔则何为不言朔也?

闰月者,附月之馀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

天子不以告朔,而丧事不数也。

犹之为言,可以已也。

◇文公七年七年春,公伐邾。

三月甲戌,取须句。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

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遂城郚。

遂,继事也。

夏,四月,宋公壬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

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晋先蔑奔秦。

不言出,在外也。

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其曰诸侯,略之也。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莅盟。

莅,位也。

其曰位何也?

前定也。

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文公八年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

丙戌,奔莒。

不言所至,未如也。

未如则未复也。

未如而曰如,不废君命也。

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

其如,非如也。

其复,非复也。

唯奔莒之为信,故谨而日之也。

螽。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司马,官也。

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

宋司城来奔。

司城,官也。

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

来奔者不言出,举其接我也。

◇文公九年九年春,毛伯来求金。

求车犹可,求金甚矣!

夫人姜氏如齐。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京,大也。

师,众也。

言周,必以众与大言之也。

辛丑,葬襄王。

天子志崩不志葬。

举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

志葬,危不得葬也。

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卑以尊致,病文公也。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郑父,累也。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

震,动也。

地,不震者也。

震,故谨而日之也。

冬楚子使萩来聘。

楚无大夫,其曰荻何也?

以其来,我□之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

葬曹共公。

◇文公十年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历时而言不雨,文不闵雨也。

不闵雨者,无志乎民也。

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文公十一年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

直败一人之辞也。

一人而曰败,何也?

以众焉言之也。

《传》曰:长狄也,弟兄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

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

然则何为不言获也?

曰古者不重创,不禽二毛,故不言获,为内讳也。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文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其曰子叔姬,贵也,公之母姊妹也。

其一传曰,许嫁以卒之也。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

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术来聘。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不言及,秦、晋之战已亟,故略之也。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称帅师,言有难也。

◇文公十三年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邾子蘧篨卒。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大室屋坏。

大室屋坏者,有坏道也,讥不修也。

大室,犹世室也。

周公,曰大庙。

伯禽,曰大室。

群公,曰宫。

礼,宗庙之事,君亲割,夫人亲舂,敬之至也。

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庙坏,极称之,志不敬也。

冬,公如晋。

卫侯会公于沓。

狄侵卫。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

还自晋。

还者,事未毕也。

自晋,事毕也。

郑伯会公于棐。

◇文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邾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帅师伐邾。

夏,王月乙亥,齐侯潘卒。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伯、曹伯、晋赵盾。

癸酉,同盟于新城。

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孛之为言,犹茀也。

其曰入北斗,斗有环域也。

公至自会。

晋人纳捷菑于邾。

弗克纳。

是郤克也,其曰人何也?

微之也。

何为微之也?

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

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

弗克纳,未伐而曰弗克何也?

弗克其义也。

捷菑,晋出也。

犬矍且,齐出也。

犬矍且,正也。

捷菑,不正也。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

为受其丧,不可不卒也。

其地,于外也。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

成舍之为君,所以重商人之弑也。

商人其不以国氏何也?

不以嫌代嫌也。

舍之不日何也?

未成为君也。

宋子哀来奔。

其曰子哀,失之也。

冬,单伯如齐。

齐人执单伯。

私罪也。

单伯淫于齐,齐人执之。

齐人执之叔姬。

叔姬同罪也。

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

来盟者何?

前定也。

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

夏,曹伯来朝。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鼓,用牲于社。

单伯至自齐。

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此其不名,何也?

天子之命大夫也。

晋郤缺帅师伐蔡。

戊申,入蔡。

秋,齐人侵我西鄙。

其曰鄙,远之也,其远之何也?

不以难介我国也。

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

其曰子叔姬,贵之也。

其言来归何也?

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欲其免也。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文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

齐侯弗及盟。

弗及者,内辞也。

行父失命矣,齐得内辞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

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师丘。

复行父之盟也。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毁泉台。

丧不贰事,贰事,缓丧也。

以文为多失道矣。

自古为之,今毁之,不如勿处而已矣。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文公十七年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

诸侯会于扈。

秋,公至自谷。

冬,公子遂如齐。

◇文公十八年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台下,非正也。

秦伯□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冬,十月,子卒。

子卒不日,故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恶宣公也,有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有待贬绝而恶从之者。

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

一曰就贤也。

季孙行父如齐。

莒弑其君庶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孔子〕 〔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第二章

〔孔子〕 〔周〕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篇·第三章

〔孔子〕 〔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第四章

〔孔子〕 〔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第五章

〔孔子〕 〔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维摩诘经·嘱累品第十四

〔释迦牟尼〕 〔周〕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

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所以者何?

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

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

何谓为二?

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

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

若于如是无染无着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弥勒!

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

何等为二?

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

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

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

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

弥勒!

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

何等为二?

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

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

未曾有也。

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世尊!

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

’佛言:‘善哉!

善哉!

弥勒!

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 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

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 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

’阿难言:‘唯!

我已受持要者。

世尊!

当何名斯经?

’佛言:‘阿难!

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

’ 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维摩诘经·法供养品第十三

〔释迦牟尼〕 〔周〕

尔时,释提恒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

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白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

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

降伏外学,摧灭魔怨。

修治菩提,安处道场。

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世尊!

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

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

其未信者,当令生信。

其已信者,当为作护。

’ 佛言:‘善哉!

善哉!

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

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天帝!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

’ ‘天帝!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

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伎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

天帝!

于意云何?

其人植福,宁为多不?

’ 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

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

’ 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

所以者何?

诸佛菩提,皆从此生。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世界名大庄严,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

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

菩萨僧有十二亿。

天帝!

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

七宝具足,王四天下。

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

’ ‘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

”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

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

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

”天曰:“汝可住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

”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诸供养中,法供养胜。

云何名为法之供养?

”’ ‘佛言:“善男子!

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

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

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

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

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

白佛言:“世尊!

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

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萨行。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

”天帝!

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修习善法。

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

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

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

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

无量众生得生天上。

天帝!

时王宝盖,岂异人乎?

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

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

月盖比丘,则我身是。

’ ‘如是,天帝!

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

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维摩诘经·见阿佛品第十二

〔释迦牟尼〕 〔周〕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

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不此不彼。

不以此,不以彼。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

不在方,不离方。

非有为,非无为。

无示无说。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

非福田,非不福田。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

非取非舍。

非有相,非无相。

同真际,等法性。

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

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

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世尊!

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

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

而来生此?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

而来生此?

”于意云何?

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

’答曰:‘如是!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

云何问言:“汝于何没?

而来生此?

”舍利弗!

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

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

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

日光出时与冥合乎?

’答言:‘不也。

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

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

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 于是维摩结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

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

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际。

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持华鬘,示一切众。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

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

谁取我去!

愿见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

’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

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

’皆曰:‘唯然已见。

’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

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

’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唯然已见,世尊!

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

获神通力,如维摩结。

世尊!

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

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

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

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

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有如来。

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

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维摩诘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释迦牟尼〕 〔周〕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阿难白佛言:‘世尊!

以何因缘,有此瑞应?

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文殊师利言:‘善哉!

行矣!

今正是时。

’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

到已着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

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

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唯然已见。

’‘于汝意云何?

’‘世尊!

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

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阿难言:‘此所从来?

’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 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

’曰:‘此饭久如当消?

’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

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

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

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

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 佛言:‘如是!

如是!

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

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

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诸佛如来功德平等!

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阿难!

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

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 ‘阿难!

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

阿难!

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如是,阿难!

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

所以者何?

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

且止,阿难!

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

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

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

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

所以者何?

诸佛方便,不可思议!

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

唯然世尊!

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何谓为尽?

谓有为法。

何谓为尽?

谓有为法。

何谓无尽?

谓无为法。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 ‘何谓不尽有为?

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

勤供诸佛。

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诸波罗密,为父母想。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

而不舍世法。

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

以乐说辩,演说无碍。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

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

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

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

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诸正士菩萨!

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

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

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维摩诘经·香积佛品第十

〔释迦牟尼〕 〔周〕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不目见。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者!

谁能致彼佛饭?

’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

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

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

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

今此上人,从何所来?

娑婆世界,为在何许?

云何名为乐小法者?

即以问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

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

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

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

’佛言:‘甚大!

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佛言:‘可往。

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

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

十方国土,皆如虚空。

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

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

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薰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

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

来入维摩诘舍,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销也。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

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

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儩。

’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

’彼菩萨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

’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

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

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

是杀生,是杀生报。

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

是邪淫,是邪淫报。

是妄语,是妄语报。

是两舌,是两舌报。

是恶口,是恶口报。

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

是贪嫉,是贪嫉报。

是嗔恼,是嗔恼报。

是邪见,是邪见报。

是悭吝,是悭吝报。

是毁戒,是毁戒报。

是嗔恚,是嗔恚报。

是懈怠,是懈怠报。

是乱意,是乱意报。

是愚痴,是愚痴报。

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

是应作,是不应作。

是障碍,是不障碍。

是得罪,是离罪。

是净,是垢。

是有漏,是无漏。

是邪道,是正道。

是有为,是无为。

是世间,是涅槃。

以难化之人,心如琷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譬如象马,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 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

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

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

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何等为八?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等心众生,谦下无碍。

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

’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