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第四

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简介

“临大事而不乱”,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苏轼时年23岁;“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则出自苏轼在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陕州制》。 早在青年时代,苏轼就主张革新政治。在这篇《策略》中,苏轼认为圣人之道在于诚,因此,为政者应以诚为本,要有古代圣贤的宽深的胸襟,能临大事而不乱,有所决断才能有助于民。故曰:“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后来,他又提出了“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的观点,主张在紧要关头,要保持原有的常态。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苏舜钦〕 〔宋〕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蝶恋花·行湘阴

〔张孝祥〕 〔宋〕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蝶恋花·怀于湖

〔张孝祥〕 〔宋〕

恰则杏花红一树。

拈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

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蝶恋花·送刘恭父

〔张孝祥〕 〔宋〕

画戟游闲刀入鞘。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觚稜月晓期分照。

上元忆大梵明灯二首

〔裘万顷〕 〔宋〕

【其一】 经年不到豫章城,灯火遥闻鼓吹声。

却忆秋屏台上寺,绛纱青玉几长明。

【其二】 突兀招提枕古城,夜深钟磬寂无声。

坐驰灯火笙歌地,知有何人一点明。

资治通鉴·陈纪

〔司马光〕 〔宋〕

周主将视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

……谨起,立于席后,对曰:“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明王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

”又曰:“去食去兵,信不可去。

愿陛下守信勿失。

”又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

资治通鉴•周纪一

〔司马光〕 〔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

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苏轼〕 〔宋〕

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畏事之弊,与生事均。

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

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

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药也。

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

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则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朱熹〕 〔宋〕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学者亦必以规矩。

”朱注:大匠,工师也。

规矩,匠之法也。

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中兴五论·论执要之道

〔陈亮〕 〔宋〕

今朝廷有一政事,而多出于御批。

有一委任,而多出于特旨。

使政事而皆善,委任而皆当,固足以彰陛下之圣德,而犹不免好详之名。

万一不然,而徒使宰辅之避事者得用以藉口,此臣爱君之心所不能以自已也。

臣愿陛下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