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果部·石蜜
释名 白沙糖(即白糖)。
气味 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 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释名 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
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
莲蕊须:佛座须。
莲花:芙蓉、芙蕖、水华。
莲房:莲蓬壳。
荷叶:荷叶中的嫩者名“荷钱”,贴水者名藕荷,出水者名芰荷,叶蒂(按:即荷叶中央近梗处剪正气叶片)名“荷鼻”。
气味 荷叶:苦、平、无毒。
莲房:苦、涩、温、无毒。
莲蕊须:甘、涩、温、无毒。
莲薏:苦、寒、无毒。
藕节:涩、平、无毒。
藕:甘、平、无毒。
莲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莲实: 小便频数。
用莲实半升,酒浸二宿,取出放入洗净的猪胃中,缝好煮熟,晒干,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送下。
白浊溃精。
用石莲子、龙骨、益知仁,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
又方:用莲子、白茯苓,等分为末,开水调服。
久痢禁口。
有石莲子(炒)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米汤调下。
加服香连丸更好。
脾泄肠滑。
治方同上。
干呕不止。
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产后咳逆,呕吐,心忡目昏。
用莲子一两半、白茯苓一两、丁香五钱,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双目红痛。
用莲子去皮,研为末,取一碗,加粳米半斤,常煮粥吃。
反胃吐食。
用石莲子为末,加少量肉豆蔻粉,米汤调服。
藕: 时气烦渴。
用生藕汁一碗、生蜜一合,和匀细服。
吐泻。
用生藕捣汁服。
上焦痰热。
用藕汁、梨汁各半碗,和匀后服下。
小便热淋。
用生藕汁、生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
每服半碗,加蜜,温服。
跌作瘀血。
用干藕根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脚冻发裂。
把藕蒸熟后,捣烂涂患处。
藕节: 鼻血不止。
用藕节捣汁饮服。
突然吐血。
用藕节、荷节、荷蒂各七个,以蜜少许捣烂,加水二杯煎至八成,去渣温服。
大便下血。
用藕节晒干研成末,每服二钱,人参、白蜜煎汤调下。
一天服二次。
遗精白浊。
用藕节、莲花须、莲子、芡产、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二两,共研为末。
另用金樱子二二斤,捶碎,加水一斗熬于八成,去渣,再熬成膏,把膏药和药末调匀,再调一点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名“金锁玉关丸”。
鼻渊。
和藕节、芎焙过,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关下。
莲薏: 劳心吐血。
用莲薏七个、糯米二十一粒,共研为末,酒送服。
小便遗精。
用莲薏一撮,研为末,加辰砂一分。
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莲蕊须:清心通肾,益血止血。
亦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三则亦可除根)。
用莲蕊须、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五镥,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
忌食热物。
几天见效。
莲花: 坠跌呕血。
用干荷花为末,每次用酒冲服一匙,有特效。
天泡湿疮。
用荷花贴上。
莲房: 月经不止。
用陈莲房烧存性,研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此方名“瑞莲散”。
血崩不止。
用莲房、荆芥穗,各烧存性,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漏胎下血。
用莲房烧存性,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开水或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小便血淋。
用莲房烧存性。
研为末,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半,米汤调下。
一天服二次。
荷叶: 浮肿。
用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一天服三次。
各种痈肿。
用叶蒂不限量,煎汤淋洗患处。
洗后擦干。
以飞过的寒水石调猪油涂搽。
跌打损伤,恶血攻心。
用干荷叶五片烧存性,研为末。
产后恶血不尽或胎衣不下。
用荷叶炒香为末,每服一匙,开水或童便调下。
妊娠胎动(已见黄水)。
用干叶蒂炙研为末,淘糯米水一碗调服即安。
吐血不止。
用嫩荷叶七个,捣汁服。
又方:用干荷叶、生蒲黄,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桑白皮煎汤调下。
又方:用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吐血、鼻血。
用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区性黄,等分捣烂,做成丸子,如鸡蛋在。
每取一丸,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去渣服。
此方名“四生丸”。
崩中下血。
用荷叶(烧过,研细)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空心服三钱,酒送下。
赤白痢。
用荷叶烧过。
研细,每服二钱。
红痢用蜜水,白痢用沙糖水送下。
脱肛不收。
有贴水荷叶焙干、研细,酒送服二钱。
同时在荷叶上铺药末令病人坐治。
牙齿疼痛。
用荷叶蒂七个,加浓醋一碗,煎成半碗,去渣,熬成膏,时时擦牙、有效 漆疮发痒。
用干荷叶落归根煎汤洗。
偏头风。
用升麻、苍术各一两,荷叶一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后温服。
或将荷叶一个烧为末,以升麻、苍术煎汁调服。
阴肿痛痒。
用荷叶、浮萍、蛇床各等分,每日煎水洗。
刀斧伤疮。
用荷叶烧为末涂搽。
释名 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菱、蒍子、水流黄。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小便频数及遗精。
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此方名“四精丸”。
白浊。
用芡实粉、白茯苓粉。
化黄蜡和蜜作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盐汤送下。
此方甸“分清丸”。
附方 芡茎,亦名鸡头菜、菜能止烦渴,除虚热。
生食熟食均可。
芡根,切片煮熟,盐醋调食,能治偏坠气块。
释名 凫茈、凫茨、荸荠、黑三棱、芍、地栗。
气味 (根)甘、微寒、滑、无毒。
主治 大便下血。
有荸荠捣汁大半杯,加好酒半杯,空心温服。
几天后好见效。
赤白痢。
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破损,泡入好酒中,密封收存。
用时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上。
妇女血崩。
按病人年龄一岁用乌芋一个,烧存性,研为末,酒冲服。
小儿口疮。
用乌芋烧存性,研末涂搽。
误吞铜片。
用生乌芋研汁,细细饮服,能将铜消化成水。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下痢禁口。
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
痘不落痂。
用沙糖调水服,一天服二次。
腹中紧张。
用酒煮沙糖饮食。
上气喘嗽。
进食即吐。
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煎开数次,每服半匙。
食韭口臭。
用沙糖可解。
附方 沙糖即现今所称沙糖,亦即红糖。
唐本草说沙糖性寒,李时珍则认为蔗浆甘寒,沙糖性温。
释名 竿蔗、遮。
气味 (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 发热口干、小便赤涩。
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
饮浆亦可。
反胃吐食。
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
干呕不息。
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
加姜汁更好。
虚热咳嗽,口干涕唾。
用甘蔗汁一程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每日二次。
极润心肺。
释名 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
藤名木龙。
气味 (藤、根)甘、平、无毒。
主治 目中障翳。
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
热淋。
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童便三成,空心温服。
一切肿毒。
用野葡萄根晒干,研为末。
加水调涂。
释名 蒲桃、草龙珠。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热淋涩痛。
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
胎上冲心。
用葡萄汤饮服,好不上冲。
水肿。
用葡萄嫩心十四上、蝼蛄七个(去头尾),同研烂,露七日,晒干研为末。
每服半钱,淡酒调下。
暑天服此方,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