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论经络·二十九难

曰:奇经之为病,何如?

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若心痛。

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妇子为瘕聚。

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古人说:奇经之为病,怎么办? 答曰:阳气停留在身体的阳部,阴气停留在身体的阴部,阴阳不能相互调节,就会感到失落和无志向,身体感到疲软无力,无法自我调节。 阳气发散过多会导致寒热病,阴气发散过多会导致心痛。阴气太过紧张会导致病痛,阳气紧张而阴气缓慢也会导致病痛。 两经相冲会导致气息逆流,造成内脏疼痛。两经受损会导致脊椎发僵和血压过高。 肝经受损会导致内脏结块,男性会引发七疝病,女性会引发瘕聚病。膀胱经受损会导致腹部胀满,腰部感觉像坐在水中一样湿润。 以上就是奇经八脉受病的情况。



难经·论脏腑·三十难

〔无名氏〕 〔三国〕

曰:营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

然:经言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知营卫相随也。

难经·论脏腑·三十一难

〔无名氏〕 〔三国〕

曰。

三焦者,何禀何生?

何始何终?

其治常在何许?

可晓以不?

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

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其治在脐傍。

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

其治在脐下一寸。

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难经·论脏腑·三十二难

〔无名氏〕 〔三国〕

曰。

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鬲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气。

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

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独在鬲上也。

难经·论脏腑·三十三难

〔无名氏〕 〔三国〕

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

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

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

其意何也?

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

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

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

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

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

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难经·论脏腑·三十四难

〔无名氏〕 〔三国〕

曰:五脏各有声、色、臭、味、液,皆可晓知以不?

然:《十变》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

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言,其液汗。

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

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声哭,其液涕。

肾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其液唾。

是五脏声、色、臭、味、液也。

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那?

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

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难经·论经络·二十八难

〔无名氏〕 〔三国〕

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

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

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有不能拘之。

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难经·论经络·二十七难

〔无名氏〕 〔三国〕

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

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

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

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留需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

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难经·论经络·二十六难

〔无名氏〕 〔三国〕

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

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

阳络者,阳跷之络也。

阴络者,阴跷之络也。

故络有十五焉。

难经·论经络·二十五难

〔无名氏〕 〔三国〕

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

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

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难经·论经络·二十四难

〔无名氏〕 〔三国〕

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候?

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于骨髓。

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

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

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

无润泽者,骨先死。

戊日笃,己日死。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

口唇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

肌肉不滑泽,则人中满。

人中满,则唇反。

唇反,则肉先死。

甲日笃,乙日死。

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

厥阴者,肝脉也。

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营,则筋缩急。

即引卵与舌。

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

庚日笃,辛日死。

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

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

气弗营,则皮毛焦。

皮毛焦,则津液去。

津液去,则皮节伤。

皮节伤,则皮枯毛折。

毛折者,则毛先死。

丙日笃,丁日死。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

脉不通,则血不流。

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

失志者,则志先死。

死,即(则)目瞑也。

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

旦占夕死,夕占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