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记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曼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睾如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迣,翰音难登。

三曲而至虹桥岩,穴中庋柱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戌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

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

又如禹铸九鼎,罔象、夔魈,轩豁呈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武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甚奇胜,遂即自崖而返。

嘻!

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

无平笔,故峭。

无复笔,故新。

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

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住,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者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眉想。

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累拳石,浚盈亩池,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哉?

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武夷宫:即冲祐万年宫,在大王峰南麓。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名天宝殿。后改会仙观,清名冲祐万年宫。 曼亭峰:即幔亭峰,一名铁佛嶂。其形如幄,顶平旷。相传有神人降此峰,自称武夷君,设宴请众乡人。 九曲:武夷溪水曲折,中有九个较大的弯道,故称九曲。三十六峰即在九曲之内,自宋以来有“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之语。 玉女峰:山形孤峙独秀,如美女伫立,故名。周围有妆镜台、浴香潭等景。与兜鍪峰并立于二曲之溪南。 睾(gāo)如:高的样子。 铁城嶂:亦名挂榜岩。山石黝润,深苍如铁,壁立如板,故名。 翰音:《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也指飞向高空的声音。《易·中孚》有“翰音登于天”之句。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虹桥岩:在三曲,山悬崖洞中架有桥板,历千年而不朽。 文公书院:初名隐屏精舍、武夷精舍,在五曲,为宋朱熹讲学处。宋末扩建为紫阳书院,有仁智堂、隐求室、晚对亭等,今多圯废。 晒布崖:在六曲,崖上平坦,如剑削然,垂直竖立。 戌削:陡峭。 莽苍:指天空。 天游:天游峰,在仙掌岩边。以其高耸入云,人行其上如游天上,故名。峰顶有一览亭。又有天游观、胡麻洞、妙高台等胜,称武夷第一胜地。 周官《王会图》:周公以王城建成,大会诸侯,创朝仪贡礼,史官因作《王会篇》,以纪之,见《逸周书》。后人绘诸侯百官朝拜盛况为《王会图》。 八荒:八方蛮荒之地。 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抱朴子·登涉》:“形如小儿,独足向后。” 轩豁:形象鲜明。 揭炼师:好揭的道士。炼师,对道士的尊称。 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营营:往来盘旋貌。 小桃源:在三仰峰下。宋天圣年间,石崖坍叠,相倚成门,过石门则有田园庐舍,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故名。 伏虎岩:在八曲,状如罗汉伏虎。 自崖而返:语出《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自崖而反。”后常用作送别之辞。这里借用字面意思,意为到此而回头。 遒紧:结构紧凑,语言精炼。 两戒:指南戒和北戒。南戒相当于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带;北戒相当于青海、陕北、山西、河北、辽宁一带。《新唐书·天文志》:“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在两戒外:指与天下名山气势不同。 观止:言所见臻于完美,无以复加。 目论:从表面上揣度。 崆峒:在甘肃平凉市西,为西北名山。 峨眉: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山势雄伟,多石龛洞穴,有云海伟光之胜景。 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喻年老。


简介

《游武夷山记》作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武夷山在福建省崇安县西南,以溪泉山林闻名天下。十里之中、九曲之内,丹山绿水,诡异奇现,有大王峰、幔亭峰、天游峰等名胜。南朝顾野王记山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美哉河山,真人世之希觏。”对武夷九曲,前人记之已多,后人再记,很容易重复;但游武夷又必记九曲,这使游记措笔增加了难度。袁枚这篇游记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先以数语从山的形势与游者的乐趣上概括武夷的迷人之处,然后对九曲一一点染,以溪水的曲折、山的峭拔为中心,进而以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感受来论山的奇特,畅言人生哲理。既把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又激起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清〕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

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

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

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

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

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

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

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

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

亭废,今为龙王祠。

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

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

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

”嗟乎!

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

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馀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

相与慨叹久之。

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

作记以游之明日。

游雁荡记

〔方苞〕 〔清〕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

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鲍甥孔巡曰:“盍记之?

”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蹷然而入人目。

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游栖霞紫云洞记

〔林纾〕 〔清〕

栖霞凡五洞,而紫云最胜。

余以光绪己亥四月,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坟下,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

出拜宋辅文侯墓,遂至紫云洞。

洞居僧寮右偏,因石势为楼,周以缭垣,约以危栏,据栏下瞩,洞然而深。

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

自下仰观,洞壁穹窿斜上,直合石楼。

石根下插,幽窈莫竟。

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

数步以外,微光激射,石隙出漏天小圆明如镜焉。

蝙蝠掠人而过。

不十步,辄中岩滴。

东向有小门,绝黑。

偻而始人,壁苔阴滑,若被重锦。

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洞中廓若深堂,宽半亩许,壁势自地拔起,斜出十馀丈。

石角北向,壁纹丝丝像云缕。

有泉穴南壁下,蓄黛积绿,寂然无声。

岩顶杂树,附根石窍。

微风徐振,掩苒摇扬,爽悦心目。

怪石骈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

坐炊许,出洞。

饮茶僧寮。

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而高啸桐、林子忱突至。

相见大讙,命侍者更导二君入洞。

遂借笔而为之记。

所好轩记

〔袁枚〕 〔清〕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

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

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

其胜群好奈何?

曰:袁子好味,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

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

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

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

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

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

昔曾皙嗜羊枣,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

何也?

从人所同也。

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

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

患得之,又患失之。

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游黄山记

〔袁枚〕 〔清〕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

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

”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

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蒙蒙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

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

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菊梦

〔曹雪芹〕 〔清〕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花月痕·第三回诗

〔魏秀仁〕 〔清〕

冰绡雾谷五铢轻,记访云英到玉京。

苔径晓烟窗外湿,桂堂初月夜来明。

菱花绰约窥新黛,仙果清芬配小名。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识在前生。

银壶漏尽不成眠,乍叙欢情已黯然。

萍梗生涯悲碧玉,桃花年命写红笺。

团香和泪常无语,理鬓薰衣总可怜。

莫话飘零摇落恨,故乡千里皖江边。

玲珑宝髻重盘云,百合衣香隔坐闻。

秋剪瞳人波欲活,春添眉妩月初分。

紫钗话旧浑如梦,红粉怜才幸有君。

杜牧年来狂胜昔,只应低首缕金裙。

黄昏蜃气忽成楼,怪雨盲风引客舟。

水际含沙工伺影,花前立马几回头。

同心小柬传青鸟,偕隐名山誓白鸥。

独看双栖梁上燕,为依私拨钿箜筷。

名花落溷已含冤,欲驾天风叫九门。

一死竟拼销粉黛,重泉何幸返精魂。

风烟交灭愁侵骨,云雨荒唐梦感恩。

只恐乘槎消息断,海山十笏阻昆仑。

鸭炉香暖报新寒,再见人如隔世难。

握手相期惟有泪,惊心欲别不成欢。

青衫旧事殷勤嘱,红豆新词反覆看。

凄绝灞陵分手处,长途珍重祝平安。

金钱夜夜卜残更,秦树燕山记客程。

薄命怜卿甘作妾,伤心恨我未成名。

看花忆梦惊春过,借酒浇愁带泪倾。

恨海易填天竟补,肯教容易负初盟?

珍珠密字寄乌丝,不怨蹉跎怨别离。

芳草天涯人去后,芦花秋水雁来时。

双行细写鸳鸯卷,十幅新填豆蔻词。

驻景神方亲检取,银河咫尺数归期。

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魏秀仁〕 〔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桃花扇·哀江南

〔孔尚任〕 〔清〕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

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

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

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

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哰哰。

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

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

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