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第八回·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话说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说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难道玉贤竟拿我当强盗待吗?

”及至步回店里,见有一个差人,赶上前来请了一个安,手中提了一个包袱,提着放在旁边椅子上,向怀内取出一封信来,双手呈上,口中说道:“申大老爷请铁老爷安!

”老残接过信来一看,原来是申东造回寓,店家将狐裘送上,东造甚为难过,继思狐裘所以不肯受,必因与行色不符,因在估衣铺内选了一身羊皮袍子马褂,专差送来,并写明如再不收,便是绝人太甚了。

老残看罢,笑了一笑,就向那差人说:“你是府里的差吗?

”差人回说:“是曹州府城武县里的壮班。

”老残遂明白,方才店小二是漏吊下三字了。

当时写了一封谢信,赏了来差二两银子盘费,打发去后,又住了两天。

方知这柳家书,确系关锁在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族中人,亦不能得见。

闷闷不乐,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一绝道: 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媛饱蠢鱼!

题罢,唏嘘了几声,也就睡了。

暂且放下。

却说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玉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

玉公端茶送出。

东造回到店里,掌柜的恭恭敬敬将袍子一件、老残信一封,双手奉上。

东造接来看过,心中慢慢不乐。

适申子平在旁边,问道:“大哥何事不乐?

”东造便将看老残身上着的仍是棉衣,故赠以狐裘,并彼此辩论的话述了一追,道:“你看,他临走到底将这袍子留下,未免太矫情了!

”子平道:“这事大哥也有点失于检点。

我看他不肯,有两层意思:一则嫌这裘价值略重,未便遂受。

二则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狐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

大哥既想略尽情谊,宜叫人去觅一套羊皮袍子、马褂,或布面子,或茧绸面子均可,差人送去,他一定肯收。

我看此人并非矫饰作伪的人。

不知大哥以为何如?

”东造说:“很是,很是。

你就叫人照样办去。

” 子平一面办妥,差了个人送去,一面看着乃兄动身赴任。

他就向县里要了车,轻车简从的向平阴进发。

到了平阴,换了两部小车,推着行李,在县里要了一匹马骑着,不过一早晨,已经到了桃花山脚下。

再要进去,恐怕马也不便。

幸喜山口有个村庄,只有打地铺的小店,没法,暂且歇下。

向村户人家雇了一条小驴,将马也打发回去了。

打过尖,吃过饭,向山里进发。

才出村庄,见面前一条沙河,有一里多宽,却都是沙,惟有中间一线河身,土人架了一个板桥,不过丈数长的光景。

桥下河里虽结满了冰,还有水声,从那冰下潺潺的流,听着像似环佩摇曳的意思,知道是水流带着小冰,与那大冰相撞击的声音了。

过了沙河,即是东峪。

原来这山从南面迤逦北来,中间龙脉起伏,一时虽看不到,只是这左右两条大峪,就是两批长岭,冈峦重沓,到此相交。

除中峰不计外,左边一条大溪河,叫东峪。

右边一条大溪河,叫西峪。

两峪里的水,在前面相会,并成一溪,左环右转,湾了三湾,才出溪口。

出口后,就是刚才所过的那条沙河了。

子平进了山口,抬头看时,只见不远前面就是一片高山,像架屏风似的,迎面竖起,土石相间,树木丛杂。

却当大雪之后,石是青的,雪是白的,树上枝条是黄的,又有许多松柏是绿的,一丛一丛,如画上点的苔一样。

骑着驴,玩着山景,实在快乐得极,思想做两句诗,描摹这个景象。

正在凝神,只听“壳铎”一声,觉得腿档里一软,身子一摇,竟滚下山涧去了。

幸喜这路,本在涧旁走的,虽滚下去,尚不甚深。

况且涧里两边的雪本来甚厚,只为面上结了一层薄冰,做了个雪的包皮。

子平一路滚着,那薄冰一路破着,好像从有弹鐄的褥子上滚下来似的。

滚了几步,就有一块大石将他拦住,所以一点没有碰伤。

连忙扶着石头,立起身来,那知把雪倒戳了两个一尺多深的窟窿。

看那驴子在上面,两只前蹄已经立起,两只后蹄还陷在路旁雪里,不得动弹。

连忙喊跟随的人,前后一看,并那推行李的车子,影响俱无。

你道是甚么缘故呢?

原来这山路,行走的人本来不多,故那路上积的雪,比旁边稍为浅些,究竟还有五六寸深,驴子走来,一步步的不甚吃力。

子平又贪看山上雪景,未曾照顾后面的车子,可知那小车轮子,是要压倒地上往前推的,所以积雪的阻力显得很大,一人推着,一人挽着,尚走得不快,本来去驴子已落后有半里多路了。

申子平陷在雪中,不能举步,只好忍着性子,等小车子到。

约有半顿饭工夫,车子到了,大家歇下来想法子。

下头人固上不去,上头的人也下不来。

想了半天,说:“只好把捆行李的绳子解下两恨,接续起来,将一头放了下去。

”申子平自己系在腰里,那一头,上边四五个人齐力收绳,方才把他吊了上来。

跟随人替他把身上雪扑了又扑,然后把驴子牵来,重复骑上,慢慢的行。

这路虽非羊肠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头路径,冰雪一凉,异常的滑,自饭后一点钟起身,走到四点钟,还没有十•里地。

心里想道:“听村庄上人说,到山集不过十五里地,然走了三个钟头,才走了一半。

”冬天日头本容易落,况又是个山里,两边都有岭子遮着,愈黑得快。

一面走着,一面的算,不知不觉,那天已黑下来了。

勒住了驴缰,同推车子商议道:“看青天已黑下来了,大约还有六七里地呢,路又难走,车子又走不快,怎么好呢?

”车夫道:“那也没有法子,好在今儿是个十三日,月亮出得早,不管怎么,总要赶到集上去。

大约这荒僻山径,不会有强盗,虽走晚些,到也不怕他。

”子平道:“强盗虽没有,倘或有了,我也无多行李,很不怕他,拿就拿去,也不要紧。

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

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车夫说:“这山里虎到不多,有神虎管着,从不伤人,只是狼多些。

听见他来,我们都拿根棍子在手里,也就不怕他了。

” 说着,走到一条横涧跟前,原是本山的一支小瀑布,流归溪河的。

瀑布冬天虽然干了,那冲的一条山沟,尚有两丈多深,约有二丈多宽,当面隔住,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

子平看见如此景象,心里不禁作起慌来,立刻勒住驴头,等那车子走到,说:“可了不得!

我们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

”那车夫把车子歇下,喘了两口气,说:“不能,不能!

这条路影一顺来的,并无第二条路,不会差的。

等我前去看看,该怎么走。

”朝前走了几十步,回来说:“路倒是有,只是不好走,你老下驴罢。

” 子平下来,牵了驴,依着走到前面看时,原来转过大石,靠里有人架了一条石桥。

只是此桥仅有两条石柱,每条不过一尺一二寸宽,两柱又不紧相粘靠,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石上又有一层冰,滑溜滑溜的。

子平道:“可吓煞我了!

这桥怎么过法?

一滑脚就是死,我真没有这个胆子走!

”车夫大家看了说:“不要紧,我有法子。

好在我们穿的都是蒲草毛窝,脚下很把滑的,不怕他。

”一个人道:“等我先走一趟试试。

”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着:“好走,好走!

”立刻又走回来说:“车子却没法推,我们四个人抬一辆,作两趟抬过去罢。

”申子平道:“车子抬得过去,我却走不过去。

那驴子又怎样呢?

”车夫道:“不怕的,且等我们先把你老扶过去。

别的你就不用管了。

”子平道“就是有人扶着,我也是不敢走。

告诉你说罢,我两条腿已经软了,那里还能走路呢!

”车夫说。

“那们也有办法:你老大总睡下来,我们两个人抬头,两个人抬脚,把你老抬过去,何如?

”子平说:“不妥,不妥!

”又一个车夫说:“还是这样罢:解根绳子,你老拴在腰里,我们伙计,一个在前头,挽着一个绳头,一个伙计在后头,挽着一个绳头,这个样走,你老胆子一壮,腿就不软了。

”子平说:“只好这样。

”于是先把子平照样扶掖过去,随后又把两辆车子抬了过去。

倒是一个驴死不肯走,费了许多事,仍是把他眼睛蒙上,一个人牵,一个人打,才混了过去。

等到忙定归了。

”那满地已经都是树影子,月光已经很亮的了。

大家好容易将危桥走过,歇了一歇,吃了袋烟,再望前进。

走了不过三四十步,听得远远“呜呜”的两声。

车夫道:“虎叫!

虎叫!

”一头走着,一头留神听着。

又走了数十步,车夫将车子歇下,说:“老爷,你别骑驴了,下来罢。

听那虎叫,从西边来,越叫越近了,恐怕是要到这路上来,我们避一避罢,倘到了跟前,就避不及了。

”说着,子平下了驴。

车夫说:“咱们舍吊这个驴子喂他罢。

”路旁有个小松,他把驴子缰绳拴在小松树上,车子就放在驴子旁边,人却倒回走了数十步,把子平藏在一处石壁缝里。

车夫有躲在大石脚下,用些雪把身子遮了的,有两个车夫,盘在山坡高树枝上的,都把眼睛朝西面看着。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西边岭上月光之下,窜上一个物件来,到了岭上,又是“呜”的一声。

只见把身子往下一探,已经到了西涧边了,又是“鸣”的一声。

这里的人,又是冷,又是怕,止不住格格价乱抖,还用眼睛看着那虎。

那虎既到西涧,却立住了脚,眼睛映着月光,灼亮的亮,并不朝着驴子看,却对着这几个人,又“呜”的一声,将身子一缩,对着这边扑过来了。

这时候,山里本来无风,却听得树梢上呼呼地响,树上残叶漱漱地落,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

这几个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了。

大家等了许久,却不见虎的动静。

还是那树上的车夫胆大,下来喊众人道:“出来罢!

虎去远了。

”车夫等人次第出来,方才从石壁缝里把子平拉出,已经吓得呆了。

过了半天,方能开口说话,问道:“我们是死的是活的哪?

”车夫道:“虎过去了。

”子平道:“虎怎样过去的?

一个人没有伤么?

”那在树上的车夫道:“我看他从涧西沿过来的时候,只是一穿,仿佛像鸟儿似的,已经到了这边了。

他落脚的地方,比我们这树梢还高着七八丈呢。

落下来之后,又是一纵,已经到了这东岭上边,‘呜’的一声向东去了。

” 申子平听了,方才放下心来,说:“我这两只脚还是稀软稀软,立不起来,怎样是好?

”众人道:“你老不是立在这里呢吗?

”子平低头一看,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坐着,也笑了,说道:“我这身子真不听我调度了。

”于是众人搀着,勉强移步,走了约数十步,方才活动,可以自主。

叹了一口气道:“命虽不送在虎口里,这夜里若再遇见刚才那样的桥,断不能过!

肚里又饥,身上又冷、活冻也冻死了。

”说着,走到小树旁边,看那驴子,也是伏在地下,知是被那虎叫吓的如此。

跟人把驴子拉起,把子平挟上驴子,慢慢价走。

转过一个石嘴,忽见前面一片灯光,约有许多房子,大家喊道:“好了,好了!

前面到了集镇了!

”只此一声,人人精神震动。

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亦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

那消片刻工夫,已到灯光之下。

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

因山有高下,故看出如层楼叠榭一般。

到此大家商议,断不再走,硬行敲门求宿,更无他法。

当时走近一家,外面系虎皮石砌的墙,一个墙门,里面房子看来不少,大约总有十几间的光景。

于是车夫上前扣门。

扣了几下,里面出来一个老者,须发苍然,手中持了一技烛台,燃了一枝白蜡烛,口中问道:“你们来做甚么的?

”申子平急上前,和颜悦色的把原委说了一遍,说道:“明知并非客店,无奈从人万不能行,要请老翁行个方便。

”那老翁点点头,道:“你等一刻,我去问我们姑娘去。

”说着,门也不关,便进里面去了。

子平看了,心下十分诧异:“难道这家人家竟无家主吗?

何以去问姑娘,难道是个女孩儿当家吗?

”既而想道:“错了,错了。

想必这家是个老大太做主。

这个老者想必是他的侄儿。

姑娘者,姑母之谓也。

理路甚是,一定不会错了。

” 霎时,只见那老者随了一个中年汉子出来,手中仍拿烛台,说声“请客人里面坐”。

原来这家,进了墙门,就是一平五间房子,门在中间,门前台阶约十余级。

中年汉子手持烛台,照着申子平上来。

子平分付车夫等:“在院子里略站一站,等我进去看了情形,再招呼你们。

” 子平上得台阶,那老者立于堂中,说道:“北边有个坦坡,叫他们把车子推了,驴子牵了,由坦坡进这房子来罢。

”原来这是个朝西的大门。

众人进得房来,是三间敞屋,两头各有一间,隔断了的。

这厂屋北头是个炕,南头空着,将车子同驴安置南头,一众五人,安置在炕上。

然后老者问了子平名姓,道:“请客人里边坐。

”于是过了穿堂,就是台阶。

上去有块平地,都是栽的花木,映着月色,异常幽秀。

且有一阵阵幽香,清沁肺腑。

向北乃是三问朝南的精舍,一转俱是回廊,用带皮杉木做的阑柱。

进得房来,上面挂了四盏纸灯,斑竹扎的,甚为灵巧。

两间敞着,一间隔断,做个房间的样子。

桌椅几案,布置极为妥协。

房间挂了一幅褐色布门帘。

老看到房门口,喊了一声:“姑娘,那姓申的客人进来了。

”却看门帘掀起,里面出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穿了一身布服,二蓝褂子,青布裙儿,相貌端庄莹静,明媚闲雅,见客福了一福。

子平慌忙长揖答礼。

女子说:“请坐。

”即命老者:“赶紧的做饭,客人饿了。

”老者退去。

那女子道:“先生贵姓?

来此何事?

”子平便将“奉家兄命特访刘仁甫”的话说了一遍。

那女子道:“刘先生当初就住这集东边的,现在已搬到柏树峪去了。

”子平问:“柏树峪在什么地方?

”那女子道:“在集西,有三十多里的光景。

那边路比这边更僻,愈加不好走了。

家父前日退值回来,告诉我们说,今天有位远客来此,路上受了点虚惊。

分付我们迟点睡,”预备些酒饭,以便款待。

并说:‘简慢了尊客,千万不要见怪。

’”子平听了,惊讶之至:“荒山里面,又无衙署,有什么值日、退值?

何以前天就会知道呢?

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到要问个明白。

”不知申子平能否察透这女子形迹,且听下回分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老残游记·第九回·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刘鹗〕 〔清〕

话说申子平正在凝思:此女子举止大方,不类乡人,况其父在何处退值?

正欲诸问,只见外面帘子动处,中年汉子已端进一盘饭来。

那女子道:“就搁在这西屋炕桌上罢。

”这西屋靠南窗原是一个砖砌的暖炕,靠窗设了一个长炕几,两头两个短炕几,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西面墙上是个大圆月洞窗子,正中镶了一块玻璃,窗前设了一张韦案。

中堂虽未隔断,却是一个大落地罩。

那汉子已将饭食列在炕桌之上,却只是一盘馒头,一壶酒,一罐小米稀饭,倒有四肴小菜,无非山蔬野菜之类,并无荤腥。

女子道:“先生请用饭,我少停就来。

”说着,便向东房里去了。

子平本来颇觉饥寒,于是上炕先次了两杯酒,随后吃了几个馒头。

虽是蔬菜,却清香满口,比荤莱更为适用。

吃过馒头,喝了稀饭,那汉子舀了一盆水来,洗过脸,立起身来,在房内徘徊徘徊,舒展肢体。

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下面却是双款:上写着“西峰往史正非”,下写着“黄龙子呈稿”。

草字虽不能全识,也可十得八九。

仔细看去,原来是六首七绝诗,非佛非仙,咀嚼起来,倒也有些意味。

既不是寂灭虚无,又不是铅汞龙虎。

看那月洞窗下,书案上有现成的纸笔,遂把几首诗抄下来,预备带回衙门去,当新闻纸看。

你道是怎样个诗?

请看,诗曰: 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元篇》。

光阴荏苒真容易,回首沧桑五百年。

紫阳属和《翠虚吟》,传响空山霹雳琴。

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粘满护身云。

情天欲海足风波,渺渺无边是爱河。

引作园中功德水,一齐都种曼陀罗。

石破天惊一鹤飞,黑漫漫夜五更鸡。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野马尘埃昼夜驰,五虫百卉互相吹。

偷来鹫岭涅槃乐,换取壶公社德机。

菩提叶老《法华》新,南北同传一点灯。

五百天童齐得乳,香花供奉小夫人。

子平将诗抄完,回头看那月洞窗外,月色又清又白,映着那层层叠叠的山,一步高一步的上去,真是仙境,返非凡俗。

此时觉得并无一点倦容,何妨出去上山闲步一回,岂不更妙。

才要动脚,又想道:“这山不就是我们刚才来的那山吗?

这月不就是刚才踏的那月吗?

为何来的时候,便那样的阴森惨淡,令人怵魄动心?

此刻山月依然,何以令人心旷神怡呢?

”就想到王右军说的:“情随境迁,感慨系之矣。

”真正不错。

低徊了一刻,也想做两首诗,只听身后边娇滴滴的声音说道:“饭用过了罢?

怠慢得很。

”慌忙转过头来,见那女子又换了一件淡绿印花布棉祆,青布大脚裤子,愈显得眉似春山,眼如秋水。

两腮浓厚,如帛裹朱,从白里隐隐透出红来,不似时下南北的打扮,用那胭脂涂得同猴子屁股一般。

口颊之间若带喜笑,眉眼之际又颇似振矜,真令人又爱又敬。

女子说道:“何不请炕上坐,暖和些。

”于是彼此坐下。

那老苍头进来,问姑娘道:“申老爷行李放在什么地方呢?

”姑娘说:“太爷前日去时,分付就在这里间太爷榻上睡,行李不用解了。

跟随的人都吃过饭了吗?

你叫他们早点歇罢。

驴子喂了没有?

”苍头一一答应,说:“都齐备妥协了。

”姑娘又说:“你煮茶来罢。

”苍头连声应是。

子平道:“尘俗身体,断不敢在此地下榻。

来时见前面有个大炕,就同他们一道睡罢。

”女子说:“无庸过谦,此是家父分付的。

不然,我一个山乡女子,也断不擅自迎客。

”子平道:“蒙惠过分,感谢已极。

只是还不曾请教贵姓?

尊大人是做何处的宫,在何处值日?

”女子道:“敝姓涂氏。

家父在碧霞宫上值,五日一班。

合计半月在家,半月在宫。

” 子平问道:“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

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女子道:“是家父的朋友,常来此地闲谈,就是去年在此地写的。

这个人也是个不衫不履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

”子平道:“这人究竟是个和尚,还是个道土?

何以诗上又像道家的话,又有许多佛家的典故呢。

”女子道:“既非道士,又非和尚,其人也是俗装。

他常说:‘儒、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其实都是卖的杂货,柴米油盐都是有的,不过儒家的铺子大些,佛、道的铺子小些,皆是无所不包的,’又说:‘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

道里子都是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别了,如和尚剃了头,道士挽了个髻,叫人一望而知,那是和尚、那是道士。

倘若叫那和尚留了头,也挽个髻子,掖件鹤氅。

道士剃了发,着件袈裟:人又要颠倒呼唤起来了,难道眼耳鼻舌不是那个用法吗?

’又说:‘道面子有分别,道里子实是一样的。

’所以这黄龙先生,不拘三教,随便吟咏的。

” 子平道:“得闻至论,佩服已极,只是既然三教道里子都是一样,在下愚蠢得极,倒要请教这同处在甚么地方?

异处在甚么地方?

何以又有大小之分?

儒教最大,又大在甚么地方?

敢求揭示。

”女子道:“其同处在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

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惟儒教公到极处。

你看,孔子一生遇了多少异端,如长沮、桀溺、荷莜丈人等类,均不十分佩服孔子,而孔子反赞扬他们不置:是其公处,是其大处。

所以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若佛、道两教,就有了褊心:惟恐后世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说出许多天堂地狱的话来吓唬人。

这还是劝人行善,不失为公。

甚则说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灭。

不崇奉他的教,就是魔鬼入宫,死了必下地狱等辞:这就是私了。

至于外国一切教门,更要力争教兴兵接战,杀人如麻。

试问,与他的初心合不合呢?

所以就愈小了。

若有的教说,为教战死的血光如玫瑰紫的宝石一样,更骗人到极处!

只是儒教可惜失传已久,汉儒拘守章句,反遗大旨。

到了唐朝,直没人提及。

韩昌黎是个通文不通道的脚色,胡说乱道!

他还要做篇文章,叫做《原道》,真正原到道反面去了!

他说:‘君不出令,则失其为君。

民不出粟、米、丝、麻以奉其上,则诛。

’如此说去,那桀、纣很会出令的,又很会诛民的,然则桀、纣之为君是,而桀、纣之民全非了,岂不是是非颠倒吗?

他却又要辟佛、老,倒又与和尚做朋友。

所以后世学儒的人,觉得孔、孟的道理太费事,不如弄两句辟佛、老的口头禅,就算是圣人之徒,岂不省事。

弄的朱夫子也出不了这个范围,只好据韩昌黎的《原道》去改孔子的《论语》,把那‘攻乎异端’的‘攻’字,百般扭捏,究竟总说不圆,却把孔、孟的儒教被宋儒弄的小而又小,以至于绝了!

” 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只是还不懂:长沮、桀溺倒是异端,佛老倒不是异端,何故?

”女子道:“皆是异端。

先生要知‘异’字当不同讲,‘端’字当起头讲。

‘执其两端’是说执其两头的意思。

若‘异端’当邪教讲,岂不‘两端’要当桠杈教讲?

‘执其两端”便是抓住了他个桠杈教呢,成何话说呀?

圣人意思,殊途不妨同归,异曲不妨同工。

只要他为诱人为善,引人为公起见,都无不可。

所以叫做‘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若只是为攻讦起见,初起尚只攻佛攻老,后来朱、陆异同,遂操同室之戈,并是祖孔、孟的,何以朱之子孙要攻陆,陆之子孙要攻朱呢?

比之谓‘失其本心’,反被孔子‘斯害也已’四个字定成铁案!

” 子平闻了,连连赞叹,说?

”今日幸见姑娘,如对明师。

但是宋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即如‘理’‘欲’二字,‘主敬’‘存诚’等字,虽皆是古圣之言,一经宋儒提出,后世实受惠不少,人心由此而正,风俗由此而醇。

”那女子嫣然一笑,秋波流媚,向子平睇了一眼。

子平觉得翠眉含娇,丹唇启秀,又似有一阵幽香,沁入肌骨,不禁神魂飘荡。

那女子伸出一只白如玉、软如棉的手来,隔着炕桌子,握着子平的手。

握住了之后,说道。

“请问先生,这个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贵业师握住你手‘扑作教刑’的时候何如?

”子平默无以对。

女子又道:“凭良心说,你此刻爱我的心,比爱贵业师何如?

圣人说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孔子说:‘好德如好色。

”孟子说:‘食色,性也。

’子夏说:‘贤贤易色。

’这好色乃人之本性。

宋儒要说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

自欺欺人,不诚极矣!

他偏要说‘存诚’,岂不可恨!

圣人言情言礼,不言理欲。

删《诗》以《关睢》为首,试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至于‘辗转反侧’,难直可以说这是天理,不是人欲吗?

举此可见圣人决不欺人处。

《关睢》序上说道:‘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是不期然而然的境界。

即如今夕,嘉宾惠临,我不能不喜,发乎情也。

先生来时,甚为困惫,又历多时,宜更惫矣,乃精神焕发,可见是很喜欢。

如此,亦发乎情也。

以少女中男,深夜对坐,不及乱言,止乎礼义矣。

此正合圣人之道。

若宋儒之种种欺人,口难罄述。

然宋儒固多不是,然尚有是处。

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愿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

” 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才放在桌上,清香已竟扑鼻。

只见那女子接过茶来,漱了一回口,又漱一回,都吐向炕池之内去,笑道:“今日无端谈到道学先生,令我腐臭之气,沾污牙齿,此后只许谈风月矣。

”子平连声诺诺,却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觉得清爽异常,咽下喉去,觉得一直清到胃院里,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价翻上来,又香又甜,连喝两口,似乎那香气又从口中反窜到鼻子上去,说不出来的好受,问道:“这是什么茶叶?

为何这么好吃?

”女子道:“茶叶也无甚出奇,不过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

却亏了这水,是汲的东山顶上的泉。

泉水的味,愈高愈美。

又是用松花作柴,沙瓶煎的。

三合其美,所以好了。

尊处吃的都是外间卖的茶叶,无非种茶,其味必薄。

又加以水火俱不得法,味道自然差的。

” 只听窗外有人喊道:“玙姑,今日有佳客,怎不招呼我一声?

”女子闻声,连忙立起,说:“龙叔,怎样这时候会来?

”说着,只见那人已经进来,着了一件深蓝布百衲大棉袄,科头,不束带亦不着马褂,有五十来岁光景,面如渥丹,须髯漆黑,见了子平,拱一拱手,说:“申先生,来了多时了?

”子平道:“例有两三个钟头了。

请问先生贵姓?

”那人道:“隐姓埋名,以黄龙子为号。

”子平说:“万幸,万幸!

拜读大作,已经许久。

”女子道:“也上炕来坐罢。

”黄龙子遂上炕,至炕桌里面坐下,说:“玙姑,你说请我吃笋的呢。

笋在何处?

拿来我吃。

”弯姑道:“前些时倒想挖去的,偶然忘记,被膝六公占去了。

龙叔要吃,自去找滕六公商量罢。

”黄龙子仰天大笑。

子平向女子道:“不敢冒犯,这‘玙姑’二字想必是大名罢?

”女子道:“小名叫仲屿,家姊叫伯潘,故叔伯辈皆自小喊惯的。

” 黄龙于向子平道:“申先生困不困?

如其不困,今夜良会,可以不必早睡,明天迟迟起来最好。

柏树峪地方,路极险峻,很不好走,又有这场大雪,路影看不清楚,跌下去有性命之忧。

刘仁甫今天晚上检点行李,大约明日午牌时候,可以到集上关帝庙。

你明天用过早饭动身,正好相遇了。

”子平听说大喜,说道:“今日得遇诸仙,三生有幸。

请教上仙诞降之辰,还是在唐在宋?

”黄龙子又大笑道:“何以知之?

”答:“尊作明说‘回首沧桑五百年’,可知断不止五六百岁了。

”黄龙子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此鄙人之游戏笔墨耳。

公直当《桃花源记》读可矣。

”就举起茶杯,品那新茶。

玙姑见子平杯内茶已将尽,就持小茶壶代为斟满。

子平连连欠身道:“不敢。

”亦举起坏来详细品量。

却听窗外远远“唔”了一声,那窗纸微觉飒飒价动,屋尘簌簌价落。

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棘,勃然色变,黄龙道:“这是虎啸,不要紧的。

山家看着此种物事,如你们城市中人看骡马一样,虽知他会踢人,却不怕他。

因为相习已久,知他伤人也不是常有的事。

山上人与虎相习,寻常人固避虎,虎也避人,故伤害人也不是常有的事,不必怕他。

” 子平道:“听这声音,离此尚远,何以窗纸竟会震动,屋尘竟会下落呢?

”黄龙道:“这就叫做虎威。

因四面皆山,故气常聚,一声虎啸,四山皆应。

在虎左右二三十里,皆是这样。

虎若到了平原,就无这威势了。

所以古人说:龙若离水,虎若离山,便要受人狎侮的。

即如朝廷里做宫的人,无论为了甚么难,受了甚么气,只是回家来对着老婆孩子发发标,在外边决不敢发半句硬话,也是不敢离了那个官。

同那虎不敢去山,龙不敢失水的道理,是一样的。

” 子平连连点头,说:“不错,是的。

只是我还不明白,虎在山里,为何就有这大的威势,是何道理呢?

”黄龙子道:“你没有念过《千字文》么?

这就是‘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的道理。

虚堂就是个小空谷,空谷就是个大虚堂。

你在这门外放个大爆竹,要响好半天呢。

所以山城的雷,比平原的响好几倍,也是这个道理。

”说完,转过头来,对女子道:“玙姑,我多日不听你弹琴了,今日难得有嘉客在此,何妨取来弹一曲,连我也沾光听一回。

”玙姑道:“龙叔,这是何若来!

我那琴如何弹得,惹人家笑话!

申公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个乡里迂鼓!

倒是我去取瑟来,尤叔鼓一调瑟罢,还稀罕点儿。

”黄龙子说:“也罢,也罢。

就是我鼓瑟,你鼓琴罢,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

好在山家女儿,比不得衙门里小姐,房屋是不准人到的。

”说罢,便走下炕来,穿了鞋子,持了烛,对子平挥手说:“请里面去坐。

玙姑引路。

” 玙姑果然下了炕,接烛先走,子平第二,黄龙第三。

走过中堂,揭开了门帘,进到里间,是上下两个榻:上榻设了衾枕,下榻堆积着书画。

朝东一个窗户,窗下一张方桌。

上榻面前有个小门。

玙姑对子平道:“这就是家父的卧室。

”进了榻旁小门,仿佛回廊似的,却有窗轩,地下驾空铺的木板。

向北一转,又向东一转,朝北朝东俱有玻璃窗。

北窗看着离山很近,一片峭壁,穿空而上,朝下看,像甚深似的。

正要前进,只听“砰硼”,“霍落”几声。

仿佛山倒下来价响,脚下震震摇动。

子平吓得魂不附体。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刘鹗〕 〔清〕

话说子平听得天崩地塌价一声,脚下震震摇动,吓得魂不附体,怕是山倒下来。

黄龙子在身后说道:“不怕的,这是山上的冻雪被泉水漱空了,滚下一大块来,夹冰夹雪,所以有这大的声音。

”说着,又朝向北一转,便是一个洞门.这洞不过有两间房大,朝外半截窗台,上面安着窗户。

其余三页俱斩平雪白,顶是圆的,像城门洞的样子。

洞里陈设甚简,有几张树根的坐具,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又都是磨得绢光。

几案也全是古藤天生的,不方不圆,随势制成。

东壁横了一张枯搓独睡榻子,设着衾枕。

榻旁放了两三个黄竹箱子,想必是盛衣服什物的了。

洞内并无灯烛,北墙上嵌了两个滴圆夜明珠,有巴斗大小,光色发红,不甚光亮。

地下铺着地毯,甚厚软,微觉有声。

榻北立了一个曲尺形书架,放了许多书,都是草订,不曾切过书头的。

双夜明珠中间挂了几件乐器,有两张瑟,两张琴,是认得的。

还有些不认得的。

玙姑到得洞里,将烛台吹息,放在窗户台上。

方才坐下,只听外面“唔唔”价七八声,接连又许多声,窗纸却不震动。

子平说道:“这山里怎样这么多的虎?

”玙姑笑道:“乡里人进城,样样不识得,被人家笑话。

你城里人下乡,却也是样样不识得,恐怕也有人笑你。

”子平道:“你听,外面‘唔唔’价叫的,不是虎吗?

”玙姑说:“这是狼嗥,虎那有这么多呢?

虎的声音长,狼的声音短,所以虎名为‘啸’,狼名为‘嗥’。

古人下字眼都是有斟酌的。

” 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

玙姑也移了三张凳子,让子平坐了一张。

彼此调了一调弦,同黄龙各坐了一张凳子。

弦己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

那瑟之勾挑,夹缝中与琴之绰注相应,粗听若弹琴鼓瑟,各自为调,细听则如珠鸟一双,此唱彼和,问来答往。

四五段以后,吟揉渐少,杂以批拂、苍苍凉凉,磊磊落落,下指甚重,声韵繁兴。

六七八段,间以曼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子平本会弹十几调琴,所以听得入缀。

因为瑟是未曾听过,格外留神。

那知瑟的妙用,也在左手,看他右手发声之后,那左手进退揉颤,其余音也就随着猗猗靡靡,真是闻所未闻。

初听还在算计他的指法、调头,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无指。

久之,耳目俱无,觉得自己的身体,飘飘荡荡,如随长风,浮沉于云霞之际。

久之又久,心身惧忘,如醉如梦。

于恍惚杳冥之中,铮钅从数声,琴瑟俱息,乃通见闻,人亦警觉,欠身而起,说道:“此曲妙到极处!

小子也曾学弹过两年,见过许多高手。

从前听过孙琴秋先生弹琴,有《汉宫秋》一曲,似为绝非凡响,与世俗的不同。

不想今日得闻此曲,又高出孙君《汉宫秋》数倍,请教叫什么曲名?

有谱没有?

”玙姑道:“此曲名叫《海水天风》之曲,是从来没有谱的。

不但此曲为尘世所无,即此弹法亦山中古调,非外人所知。

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

如彼宫,此亦必宫。

彼商,此亦必商,断不敢为羽为徵。

即使三四人同鼓,也是这样,实是同奏,并非合奏。

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一人弹的,名‘自成之曲’。

两人弹,则为‘合成之曲’。

所以此宫彼商,彼角此羽,相协而不相同。

圣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和’之一字,后人误会久矣。

” 当时玙姑立起身来,向西壁有个小门,开了门,对着大声喊了几句,不知甚话,听不清楚。

看黄龙子亦立起身,将琴瑟悬在壁上。

子平于是也立起,走到壁间,仔细看那夜明珠到底甚么样子,以便回去夸耀于人。

及走至珠下,伸手一摸,那夜明珠却甚热,有些烙手,心里诧异道:“这是甚么道理呢?

”看黄龙子琴瑟已俱挂好,即问道:“先生,这是什么?

”笑答道:“骊龙之珠,你不认得吗?

”问:“骊珠怎样会热呢?

”答:“这是火尤所吐的珠,自然热的。

”子平说:“火龙珠那得如此一样大的一对呢?

虽说是火龙,难道永远这们热么?

”笑答道:“然则我说的话,先生有不信的意思了。

既不信,我就把这热的道理开给你看。

”说着,便向那夜明珠的旁边有个小铜鼻子一拔,那珠子便像一扇门似的张开来了。

原来是个珠壳,里面是很深的油池,当中用棉花线卷的个灯心,外面用千层纸做的个灯筩,上面有个小烟囱,从壁子上出去,上头有许多的黑烟,同洋灯的道理一样,却不及洋灯精致,所以不免有黑烟上去,看过也就笑了。

再看那珠壳,原来是用大螺蚌壳磨出来的,所以也不及洋灯光亮。

子平道:“与其如此,何不买个洋灯,岂不省事呢?

”黄龙子道:“这山里那有洋货铺呢?

这油就是前山出的,与你们点的洋油是一样物件。

只是我们不会制造,所以总嫌他浊,光也不足,所以把他嵌在壁子里头,”说过便将珠壳关好,依旧是两个夜明珠。

子平又问:“这地毯是什么做的呢?

”答:“俗名叫做‘蓑草’。

因为可以做蓑衣用,故名。

将这蓑草半枯时,采来晾干,劈成细丝,和麻织成的。

这就是玙姑的手工。

山地多潮湿,所以先用云母铺了,再加上这蓑毯,人就不受病了。

这壁上也是云母粉和着红色胶泥涂的,既御潮湿,又避寒气,却比你们所用的石灰好得多呢。

” 子平又看,壁上悬着一物,像似弹棉花的弓,却安了无数的弦,知道必是乐器,就问:“叫甚名字?

”黄龙子道:“名叫‘箜篌’。

”用手拨拨,也不甚响,说道:“我们从小读诗,题目里就有《箜篌引》,却不知道是这样子。

请先生弹两声,以广见闻,何如?

”黄龙子道:“单弹没有什么意味。

我看时候何如,再请一个客来,就行了。

”走至窗前,朝外一看月光,说:“此刻不过亥正,恐怕桑家姊妹还没有睡呢,去请一请看。

”遂向玙姑道:“申公要听箜篌,不知桑家阿扈能来不能?

”玙姑道:“苍头送茶来,我叫他去问声看。

”于是又各坐下。

苍头捧了一个小红泥炉子,外一个水瓶子,一个小茶壶,几个小茶杯,安置在矮脚几上。

玙姑说:“你到桑家,问扈姑、胜姑能来不能?

”苍头诺声去了。

此时三人在靠窗个梅花凡旁坐着。

子平靠窗台甚近,窍姑取茶布与二人,大家静坐吃茶。

子平看窗台上有几本书,取来一看,面子上题了四个大字,曰“此中人语”。

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长短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录,字迹娟好。

看了几首,都不甚懂。

偶然翻得一本,中有张花笺,写着四首四言诗,是个单张子,想要抄下,便向玙姑道:“这纸我想抄去,可以不可以?

”玙姑拿过去看了看,说:“你喜欢,拿去就是了。

” 子平接过来,再细看,上写道: 《银鼠谚》 东山乳虎,迎门当户。

明年食麝,悲生齐鲁。

一解 残骸狼籍,乳虎乏食。

飞腾上天,立豕当国。

二解 乳虎斑斑,雄据西山。

亚当孙子,横被摧残,三解 四邻震怒,天眷西顾。

毙豕殪虎,黎民安堵,四解 子平看了又看,说道:“这诗仿佛古歌谣,其中必有事迹,请教一二。

”黄龙子道:“既叫做‘此中人语’,必不能‘为外人道’可知矣。

阁下静候数年便会知悉。

”玙姑道:“‘乳虎’就是你们玉太尊,其余你慢慢的揣摹,也是可以知道的。

”子平会意,也就不往下问了。

其时远远听有笑语声。

一息工天,只听回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苍头先进,说:“桑家姑娘来了。

”黄、玙姑皆接上前去。

子平亦起身植立。

只见前面的一个约有二十岁上下,著的是紫花袄子,紫地黄花,下著燕尾青的裙子,头上倒梳云髻,挽了个坠马妆。

后面的一个约有十三四岁,著了个翠蓝袄子,红地白花的裤子,头上正中挽了髻子,插了个慈菇叶子似的一枝翠花,走一步颤巍巍的。

进来彼此让了坐。

玙姑介绍,先说:“这是城武县申老父台的令弟,今日赶不上集店,在此借宿,适值龙叔也来,彼此谈得高兴,申公要听箜篌,所以有劳两位芳驾。

搅破清睡,罪过得很!

”两人齐道:“岂敢,岂敢。

只是《下里》之音,不堪人耳。

”黄龙说:“也无庸过谦了。

”玙姑随又指着年长着紫衣的,对子平道:“这位是扈姑姐姐。

”指着年幼著翠衣的道:“这位是胜姑妹子。

都住在我们这紧邻,平常最相得的。

”子平又说了两句客气的套话,却看那扈姑,丰颊长眉,眼如银杏,口辅双涡,唇红齿白,于艳丽之中,有股英俊之气。

那胜姑幽秀俊俏,眉目清爽。

苍头进前,取水瓶,将茶壶注满,将清水注入茶瓶,即退出去。

玙姑取了两个盏子,各敬了茶。

黄尤子说:“天已不早了,请起手罢。

” 玙姑于是取了箜篌,递给扈姑,扈姑不肯接手,说道:“我弹箜篌,不及于妹。

我却带了一枝角来,胜妹也带得铃来了,不如竟是玙姑弹箜篌,我吹角,胜妹摇铃,岂不大妙?

”黄龙道:“甚善,甚善。

就是这么办。

”扈姑又道:“龙叔做什么呢?

”黄道:“我管听。

”扈姑道:“不言臊,稀罕你听!

龙吟虎啸,你就吟罢。

”黄尤道:“水龙才会吟呢。

我这个田里的龙,只会潜而不用。

”玙姑说:“有了法子了。

即将箜篌放下,跑到靠壁几上,取过一架特磐来,放在黄龙面前,说:“你就半啸半击磐,帮衬帮衬音节罢。

” 扈姑遂从襟底取出一枝角来,光彩夺目,如元玉一般,先缓缓的吹起。

原来这角上面有个吹孔,旁边有六七个小孔,手指可以按放,亦复有宫商徵羽,不似巡街兵吹的海螺只是“呜呜”价叫。

听那角声,吹得呜咽顿挫,其声悲壮。

当时玲姑已将箜篌取在膝上,将弦调好,听那角声的节奏。

胜姑将小铃取出,左手揿了四个,右手揿了三个,亦凝神看着扈姑。

只见扈姑角声一阕将终,胜姑便将两手七铃同时取起,商商价乱摇。

铃起之时,玙姑已将箜篌举起,苍苍凉凉,紧钩漫摘,连批带拂。

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这时黄龙子隐几仰天,撮唇齐口,发啸相和。

尔时,喉声,角声,弦声,铃声,俱分辨不出。

耳中但听得风声,水声,人马蹙踏声,旌旗熠耀声,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

约有半小时,黄龙举起磐击子来,在磐上铿铿锵锵的乱击,协律谐声,乘虚蹈隙。

其时箜篌渐稀,角声渐低,惟余清磐,铮钅从未已。

少息,胜姑起立,两手笔直,乱铃再摇,众乐皆息。

子平起立拱手道:“有劳诸位,感戴之至。

”众人俱道:“见笑了。

”子平道:“请教这曲叫什么名头,何以颇有杀伐之声?

”黄龙道:“这曲叫《枯桑引》又名《胡马嘶风曲》,乃军阵乐也。

凡箜篌所奏,无和平之音,多半凄清悲壮。

其至急者,可令人泣下。

” 谈心之顷,各人己将乐器送还原位,复行坐下。

扈姑对玙姑道:“潘姊怎样多日未归?

”玙姑道:“大姐姐因外甥子不舒服,闹了两个多月了,所以不曾来得。

”胜姑说:“小外甥子甚么病?

怎么不赶紧治呢?

”玙姑道:“可不是么。

小孩子淘气,治好了,他就乱吃。

所以又发,已经发了两次了。

何尝不替他治呢!

”又说了许多家常话,遂立起身来,告辞去了。

子平也立起身来,对黄龙说:“我们也前面坐罢,此刻怕有子正的光景,玙姑娘也要睡了。

说着,同向前面来,仍从回廊行走。

只是窗上已无月光,窗外峭壁,上半截雪白烁亮,下半截已经乌黑,是十三日的月亮,已经大歪西了。

走至东房,玙姑道:“二位就在此地坐罢,我送扈、胜姐姐出去。

”到了堂屋,扈、胜也说:“不用送了,我们也带了个苍头来,在前面呢。

”听他们又喁喁哝哝了好久,玙姑方回。

黄龙说:“你也回罢,我还坐一刻呢。

”玲姑也就告辞回洞,说:“申先生就在榻上睡罢,失陪了。

” 玙姑去后,黄龙道:“刘仁甫却是个好人,然其病在过真,处山林有余,处城市恐不能久。

大约一年的缘分,你们是有的。

过此一年之后,局面又要变动了。

”子平问:“一年之后是甚么光景?

”答:“小有变动。

五年之后,风潮渐起。

十年之后,局面就大不同了。

”子平问:“是好是坏呢?

”答:“自然是坏。

然坏即是好,好即是坏。

非坏不好,非好不坏。

”子平道:“这话我真正不懂了。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像先生这种说法,岂不是好环不分了吗?

务请指示一二。

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

今日遇见先生,以为如拨云雾见了青天,不想又说出这套懵懂话来,岂不令人闷煞?

” 黄龙子道:“我且问你:这个月亮,十五就明了,三十就暗了,上弦下弦就阴暗各半了,那初三四里的月亮只有一牙,请问他怎么便会慢慢地长满了呢?

十五以后怎么慢慢地又会烂吊了呢?

”子平道:“这个理容易明白:因为月球本来无光,受太阳的光,所以朝太阳的半个是明的,背太阳的半个是暗的,初三四,月身斜对太阳,所以人眼看见的正是三分明,七分暗,就像一牙似的。

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 黄龙子道:“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子平道:“这个道理实不能同。

月球虽无圆缺,实有明暗。

因永远是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所以明的半边朝人,人就说月圆了。

暗的半边朝人,人就说月黑了。

初八、对三,人正对他侧闻,所以觉得半明半暗,就叫做上弦、下弦。

因人所看的方面不同,唤做个盈亏圆缺。

若在二十八九,月亮全黑的时候,人若能飞到月球上边去看,自然仍是明的。

这就是明暗的道理,我们都懂得的。

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半个明的终久是明,半个暗的终久是暗。

若说暗即是明,明即是暗,理性总不能通。

” 正说得高兴,只听背后有人道:“申先生,你错了。

”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痴犬流灾化毒龙

〔刘鹗〕 〔清〕

却说申子乎正与黄龙子辨论,忽听背后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错了。

”回头看时,却原来正是玙姑,业已换了装束,仅穿一件花布小袄,小脚裤子,露出那六寸金莲,著一双灵芝头极鞋,愈显得聪明俊俏。

那一双眼珠儿,黑白分明,都像透水似的。

申子平连忙起立,说:“玙姑还没有睡吗?

”玙姑道:“本待要睡,听你们二位谈得高兴,故再来听二位辨论,好长点学问。

”子平道:“不才那敢辨论!

只是性质愚鲁,一时不能澈悟,所以有劳黄龙先生指教。

方才姑娘说我错了,请指教一二。

” 玙姑道:“先生不是不明白,是没有多想一想。

大凡人都是听人家怎样说,便怎样信,不能达出自己的聪明。

你方才说月球半个明的,终久是明的。

试思月球在天,是动的呢,是不动的呢?

月球绕地是人人都晓得的。

既知道他绕地,则不能不动,即不能不转,是很明显的道理了。

月球既转,何以对着太阳的一面永远明呢?

可见月球全身都是一样的质地,无论转到那一面,凡对太阳的总是明的了,由此可知,无论其为明为暗,其于月球本体,毫无增减,亦无生灭。

其理本来易明,都被宋以后的三教子孙挟了一肚子欺人自欺的心去做经注,把那三教圣人的精义都注歪了。

所以天降奇灾,北拳南革,要将历代圣贤一笔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为奇的事。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

即生即死,即死即生,那里会错过一丝毫呢?

” 申子平道:“方才月球即明即暗的道理,我方有二分明白,今又被姑娘如此一说,又把我送到‘浆糊缸’里去了。

我现在也不想明白这个道理了。

请二位将那五年之后风潮渐起,十年之后就大不同的情形,开示一二。

” 黄龙子道:“三元甲子之说,阁下是晓得的。

同治三年甲子,是上元甲子第一年,阁下想必也是晓得的?

”子平答应一声道:“是。

”黄龙子又道:“此一个甲子与以前三个甲子不同,此名为‘转关甲子’。

此甲子,六十年中要将以前的事全行改变:同治十三年,甲戌,为第一变。

光绪十年,甲申,为第二变。

甲午,为第三变。

甲辰,为第四变。

甲寅,为第丑变:五变之后,诸亭俱定。

若是咸丰甲寅生人的人,活到八十岁,这六甲变态都是亲身阅历,倒也是个极有意味的事。

” 子平道:“前三甲的变动,不才大概也都见过了:大约甲戌穆宗毅皇帝上升,大局为之一变:甲申为法兰西福建之役、安南之役,大局又为之一变。

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此都已知道了。

请问后三甲的变动如何?

” 黄龙子道:“这就是北拳南革了。

北拳之乱,起于戍子,成于甲午,至庚子,子午一冲而爆发,其兴也勃然,其灭也忽然,北方之强也。

其信从者,上白宫闱,下至将相而止,主义为‘压汉’。

南革之乱,起于戊戌,成于甲辰,至庚戌,辰戌一冲而爆发,然其兴也渐进,其灭也潜消,南方之强也。

其信从者,下自士大夫,上亦至将相而止,主义为‘逐满’。

此二乱党,皆所以酿劫运,亦皆所以开文明也。

北拳之乱,所以渐渐逼出甲辰之变法。

南革之乱,所以逼出甲寅之变法。

甲寅之后,文明大著,中外之猜嫌,满、汉之疑忌,尽皆销灭。

魏真人《参同契》所说,‘元年乃芽滋’,指甲辰而言。

辰属上,万物生于土,故甲辰以后为文明芽滋之世,如木之坼甲,如笋之解箨。

其实,满目所见者皆木甲竹箨也,而真苞已隐藏其中矣。

十年之间,锋甲渐解,至甲寅而齐。

寅属木,为花萼之象。

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

直至甲子,为文明结实之世,可以自立矣。

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进于大同之世矣。

然此事尚远,非三五十年事也。

” 子平听得欢欣鼓舞,因又问道:“像这北拳南革,这些人究竟是何因缘?

天为何要生这些人?

先生是明道之人,正好请教。

我常是不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甚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甚么呢?

俗语话岂不是‘瞎倒乱’吗?

”黄龙子点头长叹,默无一言。

稍停,问子平道:“你莫非以为上帝是尊无二上之神圣吗?

”子平答道:“自然是了。

”黄龙摇头道:“还有一位尊者,比上帝还要了得呢!

” 子平大惊,说道:“这就奇了!

不但中国自有书籍以来,未曾听得有比上帝再尊的,即环球各国亦没有人说上帝之上更有那一位尊神的。

这真是闻所未闻了!

”黄龙于道:“你看过佛经,知道阿修罗王与上帝争战之事吗?

”子平道:“那却晓得,然我实不信。

” 黄龙子道:“这话不但佛经上说,就是西洋各国宗教家,也知道有魔王之说。

那是丝毫不错的。

须知阿修罗隔若干年便与上帝争战一次,未后总是阿修罗败,再过若干年,又来争战。

试问,当阿修罗战败之时,上帝为甚么不把他灭了呢,等他过若干年,又来害人?

不知道他害人,是不智也。

知道他害人,而不灭之,是不仁也。

岂有个不仁不智之上帝呢?

足见上帝的力量是灭不动他,可想而知了。

譬如两国相战,虽有胜败之不同,彼一国即不能灭此一国,又不能使此一国降伏为属国,虽然战胜,则两国仍为平等之国,这是一定的道理。

上帝与阿修罗亦然。

既不能灭之,又不能降伏之,惟吾之命是听,则阿修罗与上帝便为平等之国,而上帝与阿修罗又皆不能出这位尊者之范围。

所以晓得这位尊者,位分实在上帝之上。

” 子平忙问道:“我从未听说过!

请教这位尊者是何法号呢?

”黄龙子道:“法号叫做‘势力尊看’。

势力之所至,虽上帝亦不能违拗他。

我说个比方给你听: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你试想,若夏天之树木,百草,百虫,无不满足的时候,若由着他老人家性子再往下去好生,不要一年,这地球便容不得了,又到那里去找块空地容放这些物事呢?

所以就让这霜雪寒凤出世,拼命的一杀,杀得干干净净的,再让上天来好生,这霜雪寒风就算是阿修罗的部下了,又可知这一生一杀都是‘势力尊者’的作用。

此尚是粗浅的比方,不甚的确。

要推其精义,有非一朝一夕所能算得尽的。

” 玙姑听了,道:“龙叔,今朝何以发出这等奇辟的议论?

不但申先生来曾听说,连我也未曾听说过。

究竟还是真有个‘势力尊者’呢,还是龙叔的寓言?

”黄龙子道:“你且说是有一个上帝没有?

如有一个上帝,则一定有一个‘势力尊者’。

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罗都是‘势力尊者’的化身。

”玙姑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

‘势力尊者’就是儒家说的个‘无极’,上帝同阿修罗王合起来就是个‘太极’!

对不对呢?

”黄龙子道:“是的,不错。

”申子平亦欢喜,赵立道:“被玙姑这一讲,连我也明白了!

” 黄龙子道:“且慢。

是却是了,然而被你们这一讲,岂不上帝同阿修罗都成了宗教家的寓言了吗?

若是寓言,就不如竟说‘无极’‘太极’的妥当。

要知上帝同阿修多乃实有其人,实有其事。

且等我慢慢讲与你听。

不懂这个道理,万不能明白那北拳南革的根源。

将来申先生庶几不至于搅到这两重恶障里去。

就是玙姑,道根尚浅,也该留心点为是。

“我先讲这个‘势力尊者’,即主持太阳宫者是也。

环绕太阳之行星皆凭这个太阳为主动力。

由此可知,凡属这个太阳部下的势力总是一样,无有分别。

又因这感动力所及之处与那本地的应动力相交,生出种种变相,莫可纪述。

所以各宗教家的书总不及儒家的《易经》为最精妙。

《易经》一书专讲爻象。

何以谓之爻象?

你且看这‘爻’字:”乃用手指在桌上画道:“一撇一捺,这是一交。

又一撇一捺,这又是一交:天上天下一切事理尽于这两交了,初交为正,再交为变,一正一变,互相乘除,就没有纪极了。

这个道理甚精微,他们算学家略懂得一点。

算学家说同名相乘为‘正’。

异名相乘为‘负’,无论你加减乘除,怎样变法,总出不了这‘正’‘负’两个字的范围。

所以‘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思可矣’,只有个再,没有个…… “话休絮聒。

我且把那北拳南革再演说一番。

这拳譬如人的拳头,一拳打去,行就行,不行就罢了,没甚要紧。

然一拳打得巧时,也会送了人的性命。

倘若躲过去,也就没事。

将来北拳的那一拳,也几乎送了国家的性命,煞是可怕!

然究竟只是一拳,容易过的。

若说那革呢,革是个皮,即如马革牛革,是从头到脚无处不包着的。

莫说是皮肤小病,要知道浑身溃烂起来,也会致命的,只是发作的慢,若留心医洽,也不致于有害大事。

惟此‘革’字上应卦象,不可小觑了他。

诸位切忌:若搅入他的党里去,将来也是跟着溃烂,送了性命的!

“小子且把‘泽火革’卦演说一番,先讲这‘泽’字。

山泽通气,泽就是溪河,溪河里不是水吗?

《管子》说:‘泽下尺,升上尺。

’常云:‘思泽下于民。

’这‘泽’字不明明是个好字眼吗?

为甚么‘泽火革’便是个凶卦呢?

偏又有个‘水火既济’的个吉卦放在那里,岂不令人纳闷?

要知这两卦的分别就在‘阴’‘阳’二字上。

坎水是阳水,所以就成个‘水火既济’,吉卦。

兑水是阴水,所以成了个‘泽火革’,凶卦。

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

兑水阴德,从馈懑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个革象。

你看,《彖辞》上说道:‘泽火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

’你想,人家有一妻一妾,互相嫉妒,这个人家会兴旺吗?

初起总想独据一个丈夫,及至不行,则破败主义就出来了,因爱丈夫而争,既争之后,虽损伤丈夫也不顾了。

再争,则破丈夫之家也不顾了。

再争,则断送自己性命也不顾了:这叫做妒妇之性质。

圣人只用‘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两句,把这南革诸公的小像直画出来,比那照像照的还要清爽。

“那些南革的首领,初起都是官商人物,并都是聪明出众的人才。

因为所秉的是妇女阴水嫉妒性质,只知有已,不知有人,所以在世界上就不甚行得开了。

由愤懑生嫉妒,由嫉妒生破坏。

这破坏岂是一人做得的事呢!

于是同类相呼,‘水流湿,火就燥’,渐渐的越聚越多,钩连上些人家的败类子弟,一发做得如火如荼。

其已得举人、进士、翰林、部曹等官的呢,就谈朝廷革命。

其读书不成,无着子弟,就学两句爱皮西提衣或阿衣乌爱窝,便谈家庭革命。

一谈了革命,就可以不受天理国法人情的拘束,岂不大痛快呢?

可知太痛快了不是好事:吃得痛快,伤食。

饮得痛快,病酒。

今者,不管天理,不畏国法,不近人情,放肆做去,这种痛快,不有人灾,必有鬼祸,能得长久吗?

” 玙姑道:“我也常听父亲说起,现在玉帝失权,阿修罗当道。

然则这北拳南革都是阿修罗部下的妖魔鬼怪了?

”黄龙子道:“那是自然,圣贤仙佛,谁肯做这些事呢?

” 子平问道:“上帝何以也会失权?

”黄龙子道:“名为‘失权’,其实只是‘让权’,并‘让权’二字,还是假名。

要论其实在,只可以叫做‘伏权’。

譬如秋冬的肃杀,难道真是杀吗?

只是将生气伏一伏,蓄点力量,做来年的生长。

道家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又云:‘取已陈之刍狗而卧其下,必昧。

’春夏所生之物,当秋冬都是己陈之刍狗了,不得不洗刷一番:我所以说是‘势力尊者’的作用。

上自三十三天,下至七十二地,人非人等,共总只有两派:一派讲公利的,就是上帝部下的圣贤仙佛。

一派讲私利的,就是阿修罗部下的鬼怪妖魔。

” 申子平道:“南革既是破败了天理国法人情,何以还有人信服他呢?

”黄龙子道:“你当天理国法人情是到南革的时代才破败吗?

久已亡失的了!

《西游记》是部传道的书,满纸寓言。

他说那乌鸡国王现坐着的是个假王,真王却在八角琉璃井内。

现在的天理国法人情就是坐在乌鸡国金銮殿上的个假王,所以要借着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然后慢慢地从八角琉璃井内把真王请出来。

等到真天理国法人情出来,天下就太平了。

” 子平又问:“这真假是怎样个分别呢?

”黄龙子道:“《西游记》上说着呢:叫太子问母后,便知道了。

母后说道:“三年之前温又暖,三年之后冷如冰。

’这‘冷’‘暖’二字便是真假的凭据。

其讲公利的人,全是一片爱人的心,所以发出来是口暖气:其讲私利的人,全是一片恨人的心,所以发出来是口冷气。

“还有一个秘诀,我尽数奉告,请牢牢记住,将来就不至人那北拳南革的大劫数了。

北拳以有鬼神为作用,南革以无鬼神为作用。

说有鬼神,就可以装妖作怪,鼓惑乡愚,其志不过如此而已。

若说无鬼神,其作用就很多了:第一条,说无鬼就可以不敬祖宗,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

说无神则无阴谴,无天刑,一切违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又可以掀动破败子弟的兴头。

他却必须住在租界或外国,以骋他反背国法的手段。

必须痛低人说有鬼神的,以骋他反背天理的手段。

必须说叛臣赋子是豪杰,忠臣良吏为奴性,以骋他反背人情的手段。

大都皆有辩才,以文其说。

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

南革诸君的议论也有惊采绝艳的处所,可知道世道却被他搅坏了。

“总之,这种乱党,其在上海、日本的容易辨别,其在北京及通都大邑的难似辨别。

但牢牢记住:事事托鬼神便是北拳党人,力辟无鬼神的便是南革党人。

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要紧,要紧!

” 申子平听得五体投地佩服,再要问时,听窗外晨鸡已经“喔喔”的啼了,玙姑道:“天可不早了,真要睡了。

”遂道了一声“安置”,推开角门进去。

黄龙子就在对面榻上取了几本书做枕头,身子一攲,已经购声雷起。

申子平把将才的话又细细的默记了两遍,方始睡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刘鹗〕 〔清〕

话说申子平一觉睡醒,红日已经满窗,慌忙起来。

黄尤子不知几时已经去了。

老苍头送进热水洗脸,少停又送进几盘几碗的早饭来。

子平道:“不用费心,替我姑娘前道谢,我还要赶路呢。

”说着,玙姑已走出来,说道:“昨日龙叔不说吗,倘早去也是没用,刘仁甫午牌时候方能到关帝庙呢,用过饭去不迟。

” 子平依话用饭,又坐了一刻,辞了玙姑,径奔山集上。

看那集上,人烟稠密。

店面虽不多,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

问了乡人,才寻着了关帝庙。

果然刘仁甫已到,相见叙过寒温,便将老残书信取出。

仁甫接了,说道:“在下粗人,不懂衙门里规矩,才具又短,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明,总是不去的为是。

因为接着金二哥捎来铁哥的信,说一定叫去,又恐住的地方柏树峪难走,觅不着,所以迎候在此面辞。

一切总请二先生代为力辞方好。

不是躲懒,也不是拿乔,实在恐不胜任,有误尊事,务求原谅。

”子平说:“不必过谦。

家兄恐别人请不动先生,所以叫小弟专诚敦请的。

” 刘仁甫见辞不掉,只好安排了自己私事,同申子平回到城武。

申东造果然待之以上宾之礼,其余一切均照老残所嘱付的办理。

初起也还有一两起盗案,一月之后,竟到了“犬不夜吠”的境界了。

这且不表。

却说老残由东昌府动身,打算回省城去,一日,走到齐河县城南门觅店,看那街上,家家客店都是满的,心里诧异道:“从来此地没有这么热闹。

这是甚么缘故呢?

”正在踌躇,只见门外进来一人,口中喊道:“好了,好了!

快打通了!

大约明日一早晨就可以过去了!

”老残也无暇访问,且找了店家,同道:“有屋子没有?

”店家说:“都住满了,请到别家去罢。

”老残说:“我已走了两家,都没有屋子,你可以对付一间罢,不管好歹。

”店家道:“此地实在没法了。

东隔壁店里,午后走了一帮客,你老赶紧去,或者还没有住满呢。

” 老残随即到东边店里,问了店家,居然还有两间屋子空着,当即搬了行李进去。

店小二跑来打了洗脸水,拿了一枝燃着了的线香放在桌上,说道:“客人抽烟。

”老残问:“这儿为甚么热闹?

各家店都住满了。

”店小二道:“刮了几天的大北风,打大前儿,河里就淌凌,凌块子有间把屋子大,摆渡船不放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到了昨日,上湾子凌插住了,这湾子底下可以走船呢,却又被河边上的凌,把几只渡船都冻的死死的。

昨儿晚上,东昌府李大人到了,要见抚台回话,走到此地,过不去,急的甚么似的,住在县衙门里,派了河夫、地保打冻。

今儿打了一天,看看可以通了,只是夜里不要歇手,歇了手,还是冻上。

你老看,客店里都满着,全是过不去河的人。

我们店里今早晨还是满满的。

因为有一帮客,内中有个年老的,在河沿上看了半天,说是‘冻是打不开的了,不必在这里死等,我们赶到雒口,看有法子想没有,到那里再打主意罢。

’午牌时候才开车去的,你老真好造化。

不然,真没有屋子住。

”店小二将话说完,也就去了。

老残洗完了脸,把行李铺好,把房门锁上,也出来步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到此却正是个湾子,过此便向正东去了,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二里。

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把丈宽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叠叠的,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

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

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

后冰被这溜水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

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

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

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

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

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中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有五六尺远。

许多碎冰被挤的站起来,像个叫、插屏似的。

看了有点把钟工夫,这一截子的冰又挤死不动了。

老残复行往下游走去,过了原来的地方,再往下走,只见有两只船。

船上有十来个人都拿着木杵打冰,望前打些时,又望后打。

河的对岸,也有两只船,也是这么打。

看看天色渐渐昏了,打算回店。

再看那堤上柳树,一棵一棵的影子,都已照在地下,一丝一丝的摇动,原来月光已经放出光亮来了。

回到店里,开了门,喊店小二来,点上了灯,吃过晚饭,又到堤上闲步。

这时北风已息,谁知道冷气逼人,比那有风的时候还利害些。

幸得老残早已换上申东造所赠的羊皮袍子,故不甚冷,还支撑得住。

只见那打冰船,还在那里打。

每个船上点了一个小灯笼,远远看去,仿佛一面是“正堂”二字,一面是“齐河县”三字,也就由他去了。

抬起头来,看那南面的山,一条雪白,映着月光分外好看。

一层一层的山岭,却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几片白云夹在里面,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

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来。

虽然云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是从背面透过来的。

那山却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样子的。

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东去,越望越远,渐渐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甚么来了。

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想起谢灵运的诗,“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两句。

若非经历北方苦寒景象,那里知道“北风劲且哀”的个“哀”字下的好呢?

这时月光照的满地的亮,抬起头来,天上的星,一个也看不见,只有北边,北斗七星,开阳摇光,像几个淡白点子一样,还看得清楚。

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边上面,构在上,魁在下。

心里想道:“岁月如流,眼见斗杓又将东指了,人又要添一岁了。

一年一年的这样瞎混下去,如何是个了局呢?

”又想到《诗经》上说的“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国是如此,丈夫何以家为!

”想到此地,不觉滴下泪来,也就无心观玩景致,慢慢回店去了。

一面走着,觉得脸上有样物件附着似的,用手一摸,原来两边着了两条滴滑的冰。

初起不懂什么缘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

原来就是方才流的泪,天寒,立刻就冻住了,地下必定还有几多冰珠子呢。

闷闷的回到店里,也就睡了。

次日早起,再到堤上看看,见那两只打冰船,在河边上,已经冻实在了•问了堤旁的人,知道昨儿打了半夜,往前打去,后面冻上。

往后打去,前面冻上。

所以今儿歇手不打了,大总等冰结牢壮了,从冰上过罢。

困此老残也就只有这个法子了。

闲着无事,到城里散步一回,只有大街上有几家铺面,其余背街上,瓦房都不甚多,是个荒凉寥落的景象。

因北方大都如此,故看了也不甚诧异。

回到房中,打开书筐,随手取本书看,却好拿着一本《八代诗选》,记得是在省城里替一个湖南人治好了病,送了当谢仪的,省城里忙,未得细看,随手就收在书箱子里了,趁今天无事,何妨仔细看他一遍?

原来是二十卷书:头两卷是四言,卷三至十一是五言,十二至十四是新体诗,十五至十七是杂言,十八是乐章,十九是歌谣,卷二十是杂著。

再把那细目翻来看看,见新体里选了谢眺二十八首,沈约十四首。

古体里选了谢洮五十四首,沈约三十六首,心里很不明白,就把那第十卷与那十二卷同取出来对着看看,实看不出新体古体的分别处来。

心里又想:“这诗是王壬秋阎运选的,这人负一时盛名,而《湘军志》一书做的委实是好,有目共赏,何以这诗选的未惬人意呢?

”既而又想:“沈归愚选的《古诗源》,将那歌谣与诗混杂一起,也是大病。

王渔洋《古诗选》,亦不能有当人意。

算来还是张翰风的《古诗录》差强人意。

莫管他怎样呢,且把古人的吟咏消遣闲愁罢了。

” 看了半日,复到店门口闲立。

立了一会,方要回去,见一个戴红缨帽子的家人,走近面前,打了一个千儿,说:“铁老爷,几时来的?

”老残道:“我昨日到的。

”嘴里说着,心里只想不起这是谁的家人。

那家人见老残楞着,知道是认不得了,便笑说道:“家人叫黄升。

敝上是黄应图黄大老爷。

”老残道:“哦!

是了,是了。

我的记性,真坏!

我常到你们公馆里去,怎么就不认得你了呢!

”黄升道:“你老‘贵人多忘事’罢咧。

”老残笑道:“人虽不贵,忘事倒实在多的。

你们贵上是几时来的?

住在什么地方呢?

我也正闷的慌,找他谈天去。

”黄升道:“敝上是总办庄大人委的,在这齐河上下买八百万料。

现在料也买齐全了,验收委员也验收过了,正打算回省销差呢。

刚刚这河又插上了,还得等两天才能走呢。

你老也住在这店里吗?

在那屋里?

”老残用手向西指道:“就在这西屋里。

”黄升道:“敝上也就住在上房北屋里,前儿晚上才到。

前些时都在工上,因为验收委员过去了,才住到这儿的。

此刻是在县里吃午饭。

吃过了,李大人请着说闲话,晚饭还不定回来吃不吃呢。

”老残点点头,黄升也就去了。

原来此人名黄应图,号人瑞,三十多岁年纪,系江西人氏。

其兄由翰林转了御史,与军机达拉密至好,故这黄人瑞捐了个同知,来山东河工投效。

有军机的八行,抚台是格外照应的,眼看大案保举出奏,就是个知府大人了。

人倒也不甚俗,在省城时,与老残亦颇来往过数次,故此认得。

老残又在店门口立了一刻,回到房中,也就差不多黄昏的时候。

到房里又看了半本诗,看不见了,点上蜡烛。

只听房门口有人进来,嘴里喊道:“补翁,补翁!

久违的很了!

”老残慌忙立起来看,正是黄人瑞。

彼此作过了揖,坐下,各自谈了些别后的情事。

黄人瑞道:“补翁还没有用过晚饭罢?

我那里虽然有人送了个一品锅,几个碟子,恐怕不中吃,倒是早起我叫厨子用口蘑漱了一只肥鸡,大约还可以下饭,请你到我屋子里去吃饭罢。

古人云:‘最难风雨敌人来,’这冻河的无聊,比风雨更难受,好友相逢,这就不寂寞了。

汐老残道:“甚好,甚好,既有嘉肴,你不请我,也是要来吃的。

”人瑞看桌上放的书,顺手揭起来一看,是《八代诗选》,说:“这诗总还算选得好的。

”也随便看了几首,丢下来说道:“我们那屋里坐罢。

” 于是两个人出来。

老残把书理了一理,拿把锁把房门锁上,就随着人瑞到上房里来,看是三间屋子:一个里间,两个明间。

堂屋门上挂了一个大呢夹板门帘,中间安放一张八仙桌子,桌子上铺了一张漆布。

人瑞问:“饭得了没有?

”家人说:“还须略等一刻,鸡子还不十分烂。

”人瑞道。

“先拿碟子来吃酒罢。

” 家人应声出去,一霎时转来,将桌子架开,摆了四双筷子,四只酒杯。

老残问:“还有那位?

”人瑞道:“停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杯筷安置停妥,只有两张椅子,又出去寻椅子去。

人瑞道:“我们炕上坐坐罢。

”明间西首本有一个土炕,炕上铺满了芦席。

炕的中间,人瑞铺了一张大老虎绒毯,毯子上放了一个烟盘子,烟盘两旁两条大狼皮褥子,当中点着明晃晃的个太谷灯。

怎样叫做“太谷灯”呢?

因为山西人财主最多,却又人人吃烟,所以那里烟具比别省都精致。

太谷是个县名,这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光头又大,五大洲数他第一。

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

无奈中国无此条例,所以叫这太谷第一个造灯的人,同那寿州第一个造斗的人,虽能使器物利用,名满天下,而自己的声名埋没。

虽说择术不正,可知时会使然。

闲话少说。

那烟盘里摆了几个景泰蓝的匣子,两枝广竹烟枪,两边两个枕头。

人瑞让老残上首坐了,他就随手躺下,拿了一技烟签子,挑烟来烧,说:“补翁,你还是不吃吗?

其实这样东西,倘若吃得废时失业的,自然是不好。

若是不上瘾,随便消遣消遣,倒也是个妙品,你何必拒绝的这么利害呢?

”老残道:“我吃烟的朋友很多,为求他上瘾吃的,一个也没有,都是消遣消遣,就消遣进去了。

及至上瘾以后,不但不足以消遣,反成了个无穷之累。

我看你老哥,也还是不消遣的为是。

”人瑞道:“我自有分寸,断不上这个当的。

” 说着,只见门帘一响,进来了两个妓女:前头一个有十七八岁,鸭蛋脸儿。

后头一个有十五六岁,瓜子脸儿。

进得门来,朝炕上请了两个安。

人瑞道:“你们来了?

”朝里指道:“这位铁老爷,是我省里的朋友。

翠环,你就伺候铁老爷,坐在那边罢。

”只见那个十七八岁的就挨着人瑞在炕沿上坐下了。

那十五六岁的,却立住,不好意思坐。

老残就脱了鞋子,挪到炕里边去盘膝坐了,让他好坐。

他就侧着身,趔趄着坐下了。

老残对人瑞道:“我听说此地没有这个的,现在怎样也有了?

”人瑞道:“不然,此地还是没有。

他们姐儿两个,本来是平原二十里铺做生意的。

他爹妈就是这城里的人,他妈同着他姐儿俩在二十里铺住。

前月他爹死了,他妈回来,因恐怕他们跑了,所以带回来的,在此地不上店。

这是我闷极无聊,叫他们找了来的。

这个叫翠花,你那个叫翠环,都是雪白的皮肤,很可爱的。

你瞧他的手呢,包管你合意。

”老残笑道。

“不用瞧,你说的还会错吗。

” 翠花倚住人瑞对翠环道:“你烧口烟给铁老爷吃。

”人瑞道:“铁爷不吃烟,你叫他烧给我吃罢。

”就把烟签子递给翠环。

翠环鞠拱着腰烧了一口,上在斗上,递过去。

人瑞“呼呼”价吃完。

翠环再烧时,那家人把碟子、一品锅均已摆好,说:“请老爷们用酒罢。

” 人瑞立起身来说:“喝一杯罢,今天天气很冷。

”遂让老残上坐,自己对坐,命翠环坐在上横头,翠花坐下横头。

翠花拿过酒壶,把各人的酒加了一加,放下酒壶,举著来先布老残的莱。

老残道:“请歇手罢,不用布了。

我们不是新娘子,自己会吃的。

”随又布了黄人瑞的菜。

人瑞也替翠环布了一着子菜。

翠环慌忙立起身来说:“您那歇手。

”又替翠花布了一著。

翠花说:“我自己来吃罢。

”就用勺子接了过来,递到嘴里,吃了一点,就放下来了。

人瑞再三让翠环吃菜,翠环只是答应,总不动手。

人瑞忽然想起,把桌子一拍,说:“是了,是了!

”遂直着嗓子喊了一声:“来啊!

只只见门帘外走进一个家人来,离席六七尺远,立住脚,人瑞点点头,叫他走进一步,遂向他耳边低低说了两句话。

只见那家人连声道:“喳,喳。

”回过头就去了。

过了一刻,门外进来一个著蓝布棉袄的汉子,手里拿了两个三弦子,一个递给翠花,一个递给翠环,嘴里向翠环说道:“叫你吃菜呢,好好的伺候老爷们。

”翠环仿佛没听清楚,朝那汉子看了一眼,那汉子道:“叫你吃菜,你还不明白吗?

”翠环点头道:“知道了。

”当时就拿起筷子来布了黄人瑞一块火腿,又夹了一块布给老残。

老残说:“不用布最好。

”人瑞举杯道:“我们干一杯罢。

让他们姐儿两个唱两曲,我们下酒。

” 说着,他们的三弦子已都和好了弦,一递一段的唱了一支曲子,人瑞用筷子在一品锅里捞了半天,看没有一样好吃的,便说道:“这一品锅里的物件,都有徽号,您知道不知道?

”老残说:“不知道。

”他便用筷子指着说道、“这叫‘怒发冲冠’的鱼翅。

这叫‘百折不回’的海参。

这叫‘年高有德’的鸡。

这叫‘酒色过度’的鸭子。

这叫‘恃强拒捕’的肘子。

这叫‘臣心如水’的汤。

”说着,彼此大笑了一会。

他们姐儿两个,又唱了两三个曲子。

家人捧上自己做的鸡来。

老残道:“酒很够了,就趁热盛饭来吃罢。

”家人当时端进四个饭来。

翠花立起,接过饭碗,送到各人面前,泡了鸡汤,各自饱餐,饭后,擦过脸,人瑞说:“我们还是炕上坐罢。

”家人来撤残肴,四人都上炕去坐。

老残攲在上首,人瑞攲在下首。

翠花倒在人瑞怀里,替他烧烟。

翠环坐在炕沿上,无事做,拿着弦子,崩儿崩儿价拨弄着顽。

人瑞道:“老残,我多时不见你的诗了,今日总算‘他乡遇故知’,您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

”老残道:“这两天我看见冻河,很想做诗,正在那里打主意,被你一阵胡搅,把我的诗也搅到那‘酒色过度’的鸭子里去了!

”人瑞道:“你快别‘恃强拒捕’,我可就要‘怒发冲冠’了!

”说罢,彼此呵呵大笑。

老残道:“有,有,有,明天写给你看。

”人瑞道:“那不行!

你瞧,这墙上有斗大一块新粉的,就是为你题诗预备的。

”老残摇头道:“留给你题罢。

”人瑞把烟枪望盘子里一放,说:“稍缓即逝,能由得你吗!

”就立起身来,跑到房里,拿了一枝笔,一块砚台,一锭墨出来,放在桌上,说:“翠环,你来磨墨。

”翠环当真倒了点冷茶,磨起墨来。

霎时间,翠环道:“墨得了,您写罢。

”人瑞取了个布掸子,说道:“翠花掌烛,翠环捧砚,我来掸灰。

”把枝笔递到老残手里,翠花举着蜡烛台,人瑞先跳上炕,立到新粉的一块底下,把灰掸了。

翠花、翠环也都立上炕去,站在左右。

人瑞招手道:“来,来,来!

”老残笑说道:“你真会乱!

”也就站上炕去,将笔在砚台上蘸好了墨,呵了一呵,就在墙上七歪八扭的写起来了。

翠环恐怕砚上墨冻,不住的呵,那笔上还是裹了细冰,笔头越写越肥。

顷刻写完,看是: 地裂北风号,长冰蔽河下。

后冰逐前冰,相陵复相亚。

河曲易为 塞,嵯峨银桥架。

归人长咨嗟,旅客空叹咤。

盈盈一水间,轩车不得 驾。

锦筵招妓乐,乱此凄其夜。

人瑞看了,说道:“好诗,好诗!

为甚不落款呢?

”老残道:“题个江右黄人瑞罢。

”人瑞道:“那可要不得!

冒了个会做诗的名,担了个挟妓饮酒革职的处分,有点不合算。

”老残便题了“补残”二字,跳下炕来。

翠环姐妹放下砚台烛台,都到火盆边上去烘手,看炭已将烬,就取了些生炭添上。

老残立在炕边,向黄人瑞拱拱手,道:“多扰,多扰!

我要回屋子睡觉去了。

”人瑞一把拉住,说道:“不忙,不忙!

我今儿听见一件惊天动地的案子,其中关系着无限的性命,有夭矫离奇的情节,正要与你商议,明天一黑早就要复命的。

你等我吃两口烟,长点精神,说给你听。

”老残只得坐下。

未知究竟是段怎样的案情,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刘鹗〕 〔清〕

话说老残复行坐下,等黄人瑞吃几口烟,好把这惊天动地的案子说给他听,随便也就躺下来了。

翠环此刻也相熟了些,就倚在老残腿上,问道:“铁老,你贵处是那里?

这诗上说的是什么话?

”老残——告诉他听。

他便凝神想了一想道:“说的真是不错。

但是诗上也兴说这些话吗?

”老残道:“诗上不兴说这些话,更说什么话呢?

”翠环道:“我在二十里铺的时候,过往客人见的很多,也常有题诗在墙上的。

我最喜欢请他们讲给我听,听来听去,大约不过两个意思:体面些的人总无非说自己才气怎么大,天下人都不认识他。

次一等的人呢,就无非说那个姐儿长的怎么好,同他怎么样的恩爱。

“那老爷们的才气大不大呢,我们是不会知道的。

只是过来过去的人怎样都是些大才,为啥想一个没有才的看看都看不着呢,我说一句傻话:既是没才的这么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倒成了宝贝了吗。

这且不去管他。

“那些说姐儿们长得好的,无非却是我们眼面前的几个人,有的连鼻子眼睛还没有长的周全呢,他们不是比他西施,就是比他王嫱。

不是说他沉鱼落雁,就是说他闭月羞花。

王嫱俺不知道他老是谁,有人说,就是昭君娘娘。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

一定靠不住了。

“至于说姐儿怎样跟他好,恩情怎样重,我有一回发了傻性子,去问了问,那个姐儿说:‘他住了一夜就麻烦了一夜。

天明问他要讨个两数银子的体已,他就抹下脸来,直着脖儿梗,乱嚷说:我正账昨儿晚上就开发了,还要什么体己钱?

’那姐儿哩,再三央告着说:‘正账的钱呢,店里伙计扣一分,掌柜的又扣一分,剩下的全是领家的妈拿去,一个钱也放不出来。

俺们的瞩脂花粉,跟身上穿的小衣裳,都是自己钱买。

光听听曲子的老爷们,不能向他要,只有这留住的老爷们,可以开口讨两个伺侯辛苦钱。

’再三央告着,他给了二百钱一个小串子,望地下一摔,还要撅着嘴说:‘你们这些强盗婊子,真不是东西!

混帐王八旦!

,你想有恩情没有?

因此,我想,做诗这件事是很没有意思的,不过造些谣言罢了。

你老的诗,怎么不是这个样子呢?

”老残笑说道:“‘各师父备传授,各把戏各变手。

’我们师父传我们的时候,不是这个传法,所以不同。

” 黄人瑞刚才把一筒烟吃完,放下烟枪,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做诗不过是造些谣言,这句话真被这孩子说着了呢!

从今以后,我也不做诗了,免得造些谣言,被他们笑话。

”翠环道:“谁敢笑话你老呢!

俺们是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胡说乱道,你老爷可别怪着我,给你老磕个头罢!

”就侧着身子,朝黄人瑞把头点了几点。

黄人瑞道:“谁怪着你呢,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

可见‘当局者迷,旁观看清’。

” 老残道:“这也罢了,只是你赶紧说你那稀奇古怪的案情罢。

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复命的,怎么还这么慢腾斯礼的呢?

”人瑞道:“不用忙,且等我先讲个道理你听,慢慢的再说那个案子。

我且问你,河里的冰明天能开不能开?

”答道:“不能开。

”问:“冰不能开,冰上你敢走吗?

明日能动身吗?

”答:“不能动身。

”问:“既不能动身,明天早起有甚么要事没有?

”答:“没有。

” 黄人瑞道:“却又来!

既然如此,你慌着回屋子去干甚么?

当此沉闷寂寥的时候,有个朋友谈谈,也就算苦中之乐了。

况且他们姐儿两个,虽比不上牡丹、芍药,难道还及不上牵牛花、淡竹叶花吗?

剪烛斟茶,也就很有趣的。

我对你说:在省城里,你忙我也忙,息想畅谈,总没有个空儿。

难得今天相遇,正好畅谈一回。

我常说:人生在世,最苦的是没地方说话。

你看,一天说到晚的话,怎么说没地方说话呢?

大凡人肚子里,发话有两个所在:一个是从丹田底下出来的,那是自己的话。

一个是从喉咙底下出来的,那是应酬的话。

省城里那么些人,不是比我强的,就是不如我的。

比我强的,他瞧不起我,所以不能同他说话。

那不如我的,又要妒忌我,又不能同他说话。

难道没有同我差不多的人吗?

境遇虽然差不多,心地却就大不同了,他自以为比我强,就瞧不起我。

自以为不如我,就妒我:所以直没有说话的地方。

像你老哥总算是圈子外的人,今日难得相逢,我又素昔佩服你的,我想你应该怜惜我,同我谈谈。

你偏急着要走,怎么教人不难受呢?

” 老残道:“好,好,好!

我就陪你谈谈。

我对你说罢:我回屋子也是坐着,何必矫强呢?

因为你已叫了两个姑娘,正好同他们说说情义话,或者打两个皮科儿,嘻笑嘻笑。

我在这里不便:其实我也不是道学先生想吃冷猪肉的人,作甚么伪呢!

”人瑞道:“我也正为他们的事情,要同你商议呢。

”站起来,把翠环的袖子抹上去,露出臂膊来,指给老残看,说:“你瞧,这些伤痕教人可惨不可惨呢!

”老残看时,有一条一条青的,有一点一点紫的。

人瑞又道:“这是膀子上如此,我想身上更可怜了。

翠环,你就把身上解开来看看。

” 翠环这时两眼已搁满了汪汪的泪,只是忍住不叫他落下来,被他手这么一拉,却滴滴的连滴了许多泪。

翠环道:“看什么,怪臊的!

”人瑞道:“你瞧!

这孩子傻不傻?

看看怕甚么呢?

难道做了这项营生,你还害臊吗?

”翠环道:“怎不害臊!

”翠花这时眼眶子里也搁着泪,说道:“您别叫他脱了。

”回头朝窗外一看,低低向人瑞耳中不知说了两句什么话,人瑞点点头,就不作声了。

老残此刻鼓在炕上,心里想着:“这都是人家好儿女,父母养他的时候,不知费了几多的精神,历了无穷的辛苦,淘气碰破了块皮,还要抚摩的。

不但抚摩,心里还要许多不受用。

倘被别家孩子打了两下,恨得甚么似的。

那种痛爱怜借,自不待言。

谁知抚养成人,或因年成饥谨,或因其父吃鸦片烟,或好赌钱,或被打官司拖累,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将女儿卖到这门户人家,被鸨儿残酷,有不可以言语形容的境界。

”因此触动自己的生平所见所闻,各处鸨儿的刻毒,真如一个师父传授,总是一样的手段,又是愤怒,又是伤心,不觉眼睛角里,也自有点潮丝丝的起来了。

此时大家默无一言,静悄悄的。

只见外边有人掮了一卷行李,由黄人瑞家人带着,送到里间房里去了。

那家人出来向黄人瑞道:“请老爷要过铁老爷的房门钥匙来,好送翠环行李进去。

”老残道:“自然也掮到你们老爷屋里去。

”人瑞道:“得了,得了!

别吃冷猪肉了。

把钥匙给我罢。

”老残道:“那可不行!

我从来不干这个的。

”人瑞道:“我早分付过了,钱已经都给了。

你这是何若呢?

”老残道:“钱给了不要紧,该多少我明儿还你就截了。

既已付过了钱,他老鸨子也没有甚么说的,也不会难为了他,怕什么呢?

”翠花道:“你当真的教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总说他是得罪了客。

”老残道:“我还有法子:今儿送他回去,告诉他,明儿仍旧叫他,这也就没事了。

况且他是黄老爷叫的人,干我甚么事呢?

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黄人瑞道:“我原是为你叫的,我昨儿已经留了翠花,难道今儿好叫翠花回去吗?

不过大家解解闷儿,我也不是一定要你如此云云。

昨晚翠花在我屋里讲了一夜,坐到天明,不过我们借此解个闷,也让他少挨两顿打,那儿不是积功德呢。

我先是因为他们的规矩,不留下是不准动筷子的,倘若不黑就来,坐到半夜里饿着肚子,碰巧还省不了一顿打。

因为老鸨儿总是说:客人既留你到这时候,自然是喜欢你的,为甚么还会叫你回来?

一定是应酬不好,碰的不巧,就是一顿。

所以我才叫他们告诉说:都已留下了,你不看见他那伙计叫翠环吃菜么?

那就是个暗号。

” 说到此处,翠花向翠环道:“你自己央告央告铁爷,可怜可怜你罢。

”老残道:“我也不为别的,钱是照数给。

让他回去,他也安静二我也安静些。

”翠花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你安静是实,他可安静不了的!

”翠环歪过身子,把脸儿向着老残道:“铁爷,我看你老的样子,怪慈悲的,怎么就不肯慈悲我们孩子一点吗?

你老屋里的炕,一丈二尺长呢,你老铺盖不过占三尺宽,还多着九尺地呢,就舍不得赏给我们孩子避一宿难吗?

倘若赏脸,要我孩子伺候呢,装烟倒茶,也还会做。

倘若恶嫌的很呢,求你老包涵些,赏个炕畸角混一夜,这就恩典得大了!

” 老残伸手在衣服袋里将钥匙取出,递与翠花,说:“听你们怎么搅去罢,只是我的行李可动不得的。

”翠花站起来,递与那家人,说:“劳你驾,看他伙计送进去,就出来,请你把门就锁上。

劳驾,劳驾!

”那家人接着钥匙去了。

老残用手抚摩着翠环的脸,说道:“你是那里人,你鸨儿姓甚么?

你是几岁卖给他的?

”翠环道:“俺这妈姓张。

”说了一句就不说了,袖子内取出一块手中来擦眼泪,擦了又擦,只是不作声。

老残道:“你别哭呀。

我问你老底子家里事,也是替你解闷的,你不愿意说,就不说也行,何苦难受呢?

”翠环道:“我原底子没有家!

” 翠花道:“你老别生气,这孩子就是这脾气不好,所以常挨打。

其实,也怪不得他难受。

二年前,他家还是个大财主呢,去年才卖到俺妈这儿来。

他为自小儿没受过这个折蹬,所以就种种的不过好,其实,俺妈在这里头,算是顶善和的哩。

他到了明年,恐怕要过今年这个日子也没有了!

”说到这里,那翠环竟掩面呜咽起来。

翠花喊道:“嘿!

这孩子可是不想活了!

你瞧,老爷们叫你来为开心的,你可哭开自己咧!

那不得罪人吗?

快别哭咧!

” 老残道:“不必,不必!

让他哭哭很好。

你想,他憋了一肚子的闷气,到那里去哭?

难得遇见我们两个没有脾气的人,让他哭个够,也算痛快一回。

”用手拍着翠环道:“你就放声哭也不要紧,我知道黄老爷是没忌讳的人。

只管哭,不要紧的。

”黄人瑞在旁大声嚷道:“小翠环,好孩子,你哭罢!

劳你驾,把你黄老爷肚里憋的一肚子闷气,也替我哭出来罢!

” 大家听了这话,都不禁发了一笑,连翠环遮着脸也“扑嗤”的笑了一声。

原来翠环本来知道在客人面前万不能哭的,只因老残问到他老家的事,又被翠花说出他二年前还是个大财主,所以触起他的伤心,故眼泪不由的直穿出来,要强忍也忍不住。

及至听到老残说他受了一肚子闷气,到那里去哭,让他哭个够,也算痛快一回,心里想道:“自从落难以来,从没有人这样体贴过他,可见世界上男子并不是个个人都是拿女儿家当粪土一般作践的。

只不知道像这样的人世界上多不多,我今生还能遇见几个?

想既能遇见一个,恐怕一定总还有呢。

”心里只顾这么盘算,倒把刚才的伤心盘算的忘记了,反侧着耳朵听他们再说什么。

忽然被黄人瑞喊着,要托他替哭,怎样不好笑呢?

所以含着两包眼泪,“扑嗤”的笑了一声,并抬起头来看了人瑞一眼,那知被他们看了这个形景,越发笑个不止。

翠环此刻心里一点主意没有,看看他们傻笑,只好糊里糊涂,陪着他们嘻嘻的傻了一回。

老残便道:“哭也哭过了,笑也笑过了,我还要问你:怎么二年前他还是个大财主?

翠花,你说给我听听。

”翠花道:“他是俺这齐东县的人。

他家姓田,在这齐东县南门外有二顷多地。

在城里,还有个杂货铺子。

他爹妈只养活了他,还有他个小兄弟,今年才五六岁呢。

他还有个老奶奶,俺们这大清河边上的地,多半是棉花地,一亩地总要值一百多吊钱呢,他有二顷多地,不就是两万多吊钱吗?

连上铺子,就够三万多了。

俗说‘万贯家财’,一万贯家对就算财主,他有三万贯钱,不算个大财主吗?

” 老残道:“怎么样就会穷呢?

”翠花道:“那才快呢!

不消三天,就家破人亡了!

这就是前年的事情。

俺这黄河不是三年两头的倒口子吗?

庄抚台为这个事焦的了不得似的。

听说有个甚么大人,是南方有名的才子,他就拿了一本甚么书给抚台看,说这个河的毛病是太窄了,非放宽了不能安静,必得废了民埝,退守大堤。

这话一出来,那些候补大人个个说好。

抚台就说:‘这些堤里百姓怎样好呢?

须得给钱叫他们搬开才好。

’谁知道这些总办候补道王八旦大人们说:‘可不能叫百姓知道。

你想,这堤埝中间五六里宽,六百里长,总有十几万家,一被他们知道了,这几十万人守住民埝,那还废的掉吗?

’庄抚台没法,点点头,叹了口气,听说还落了几点眼泪呢。

“这年春天就赶紧修了大堤,在济阳县南岸,又打了一道隔堤。

这两样东西就是杀这几十万人的一把大刀!

可怜俺们这小百姓那里知道呢!

看看到了六月初几里,只听人说:‘大汛到咧!

大汛到咧!

’那埝上的队伍不断的两头跑。

那河里的水一天长一尺多,一天长一尺多,不到十天工夫,那水就比埝顶低不很远了,比着那埝里的平地,怕不有一两丈高!

到了十三四里,只见那埝上的报马,来来往往,一会一匹,一会一匹。

到了第二天晌午时候,各营盘里,掌号齐人,把队伍都开到大堤上去。

“那时就有急玲人说:‘不好!

恐怕要出乱子!

俺们赶紧回去预备搬家罢!

’谁知道那一夜里,三更时候,又赶上大风大雨,只听得稀里花拉,那黄河水就像山一样的倒下去了。

那些村庄上的人,大半都还睡在屋里,呼的一声,水就进去,惊醒过来,连忙是跑,水已经过了屋檐。

天又黑,风又大,雨又急,水又猛,你老想,这时候有什么法子呢?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七回·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刘鹗〕 〔清〕

话说老残与申东造议论玉贤正为有才,亟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彼此叹息一会。

东造道:“正是。

我昨日说有要事与先生密商,就是为此。

先生想,此公残忍至于此极,兄弟不幸,偏又在他属下。

依他做,实在不忍。

不依他做,又实无良法。

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必有良策,其何以教我?

”老残道:“知难则易者至矣。

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

若要顾念‘父母官’三字,求为民除害,亦有化盗为民之法。

若官阶稍大,辖境稍宽,略为易办。

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

” 东造道:“自然以为民除害为主。

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

‘子孙饭,吃他做什么呢!

但是缺分太苦,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

加以亏空官款,因此罣误去官。

弟思如赔累而地方安静,尚可设法弥补。

若俱不可得,算是为何事呢!

”老残道:“五十名小队,所费诚然太多。

以此缺论,能筹款若干,便不致赔累呢?

”东造道:“不过千金,尚不吃重。

” 老残道:“此事却有个办法。

阁下一年筹一千二百金,却不用管我如何办法,我可以代画一策,包你境内没有一个盗案。

倘有盗案,且可以包你顷刻便获。

阁下以为何如?

”东造道:“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老残道:“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

”东造道:“阁下不去,这法则谁能行呢?

”老残道:“正为荐一个行此法则的人。

惟此人千万不可怠慢。

若怠慢此人,彼必立刻便去,去后祸必更烈。

“此人姓刘,号仁甫,即是此地平阴县人,家在平阴县西南桃花山里面。

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在四川峨眉山上遇见了一个和尚,武功绝伦。

他就拜他力师,学了一套‘太祖神拳”一套‘少祖神拳’。

因请教这和尚,拳法从那里得来的,和尚说系少林寺。

他就大为惊讶,说:‘徒弟在少林寺四五年,见没有一个出色拳法,师父从那一个学的呢?

’那和尚道:‘这是少林寺的拳法,却不从少林寺学来。

现在少林寺里的拳法,久已失传了。

你所学者太祖拳,就是达摩传下来的。

那少祖拳,就是神光传下来的。

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

若当朝山访道的时候,单身走路,或遇虎豹,或遇强人,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筋骨强壮,肌肉坚固,便可以忍耐冻饿。

你想,行脚僧在荒山野壑里,访求高人古德,于“宿食”两字,一定难以周全的,此太祖、少祖传下拳法来的美意了。

那知后来少林寺拳法出了名,外边来学的日多,学出去的人,也有做强盗的,也有奸淫人家妇女的,屡有所闻。

因此,在现在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个老和尚,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我这拳法系从汉中府里一个古德学来的,若能认真修练,将来可以到得甘凤池的位分。

” “刘仁甫在四川住了三年,尽得其传。

当时正是粤匪扰乱的时候,他从四川出来,就在湘军、淮军营盘里混过些时。

因上两军,湘军必须湖南人,淮军必须安徽人,方有照应。

若别省人,不过敷衍故事,得个把小保举而已,大权万不会有的。

此公已保举到个都司,军务渐平。

他也无心恋栈,遂回家乡,种了几亩田,聊以度日,闲暇无事,在这齐、豫两省随便游行。

这两省练武功的人,无不知他的名气。

他却不肯传授徒弟,若是深知这人一定安分的,他就教他几手拳棒,也十分慎重的。

所以这两省有武艺的,全敌他不过,都俱怕他。

若将此人延为上宾,将这每月一百两交付此人,听其如何应用。

大约他只要招十名小队,供奔走之役,每人月饷六两,其余四十两,供应往来豪杰酒水之资,也就够了。

“大概这河南、山东、直隶三省,及江苏、安徽的两个北半省,共为一局。

此局内的强盗计分大小两种:大盗系有头领,有号令,有法律的,大概其中有本领的甚多。

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既无人帮助,又无枪火兵器,抢过之后,不是酗酒,便是赌博,最容易犯案的。

譬如玉大尊所办的人,大约十分中九分半是良民,半分是这些小盗。

若论那些大盗,无论头目人物,就是他们的羽翼,也不作兴有一个被玉大尊捉着的呢。

但是大盗却容易相与,如京中保镖的呢,无论十万二十万银子,只须一两个人,便可保得一路无事。

试问如此巨款,就聚了一二百强盗抢去,也很够享用的,难道这一两个镖司务就敌得过他们吗?

只因为大盗相传有这个规矩,不作兴害镖局的。

所以凡保镶的车上,有他的字号,出门要叫个口号。

这口号喊出,那大盗就觌面碰着,彼此打个招呼,也决不动手的。

镖局几家字号,大盗都知道的。

大盗有几处窝巢,镖局也是知道的。

倘若他的羽翼,到了有镖局的所在,进门打过暗号,他们就知道是那一路的朋友,当时必须留着喝酒吃饭,临行还要送他三二百个钱的盘川。

若是大头目,就须尽力应酬。

这就叫做江湖上的规矩。

“我方才说这个刘仁甫,江湖都是大有名的。

京城里镖局上请过他几次,他都不肯去,情愿埋名隐姓,做个农夫。

若是此人来时,待以上宾之礼,仿佛贵县开了一个保护木县的镖局。

他无事时,在街上茶馆饭店里坐坐,这过往的人,凡是江湖上朋友,他到眼便知,随便会几个茶饭东道,不消十天半个月,各处大盗头目就全晓得了,立刻便要传出号令:某人立足之地,不许打搅的。

每月所余的那四十金就是给他做这个用处的。

至于小盗,他本无门径,随意乱做,就近处,自有人来暗中报信,失主尚未来县报案,他的手下人倒已先将盗犯获住。

若是稍远的地方做了案子,沿路也有他们的朋友,替他暗中捕下去,无论走到何处,俱捉得到的。

所以要十名小队子,其实,只要四五个应手的人已经足用了。

那多余的五六个人,为的是本县轿子前头摆摆威风,或者按差送差,跑信等事用的。

” 东造道:“如阁下所说,自然是极妙的法则。

但是此人既不肯应镖局之聘,若是兄弟衙署里请他,恐怕也不肯来,如之何呢?

”老残道:“只是你去请他,自然他不肯来的,所以我须详详细细写封信去,并拿救一县无辜良民的话打动他,自然他就肯来了。

况他与我交情甚厚,我若劝他,一定肯的。

因为我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天下将来一定有大乱,所以极力留心将才,谈兵的朋友颇多。

此人当年在河南时,我们是莫逆之交,相约倘若国家有用我辈的日子,凡我同人,俱要出来相助为理的。

其时讲舆地,讲阵图,讲制造,讲武功的,各样朋友都有。

此公便是讲武功的巨擘。

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着是我辈所讲所学,全是无用的。

故尔各人都弄个谋生之道,混饭吃去,把这雄心便抛入东洋大海去了。

虽如此说,然当时的交情义气,断不会败坏的。

所以我写封信去,一定肯来的。

” 东造听了,连连作揖道谢,说:“我自从挂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

今日得闻这番议论,如梦初醒,如病初愈,真是万千之幸!

但是这封信是派个何等样人送去方妥呢?

”老残道:“必须有个亲信朋友吃这一趟辛苦才好。

若随便叫个差人送去,便有轻慢他的意思,他一定不肯出来,那就连我都要遭怪了。

”东造连连说:“是的,是的。

我这里有个族弟,明天就到的,可以让他去一趟。

先生信几时写呢?

就费心写起来最好。

”老残道:“明日一天不出门。

我此刻正写一长函致庄宫保,托姚云翁转呈,为细述玉太尊政绩的,大约也要明天写完。

并此信一总写起,我后天就要动身了。

”东造问:“后天往那里去?

”老残答说:“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板书,随后即回济南省城过年。

再后的行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

今日夜已深了,可以睡罢。

”立起身来。

东造叫家人:“打个手照,送铁老爷回去。

” 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已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那下的阶雪已有了七八寸深,走不过去了。

只有这上房到大门口的一条路,常有人来往,所以不住的扫。

那到厢房里的一条路已看不出路影,同别处一样的高了。

东造叫人赶忙铲出一条路来,让老残回房。

推开门来,灯已灭了。

上房送下一个烛台,两支红烛,取火点起,再想写信,那笔砚竟违抗万分,不遵调度,只好睡了。

到了次日,雪虽已止,寒气却更甚于前。

起来喊店家秤了五斤木炭,生了一个大火盆,又叫买了几张桑皮纸,把那破窗户糊了。

顷刻之间,房屋里暖气阳回,非昨日的气象了。

遂把砚池烘化,将昨日未曾写完的信,详细写完封好,又将致刘仁甫的信亦写毕,一总送到上房,交东造收了, 东造一面将致姚云翁的一函,加个马封,送往驿站。

一面将刘仁甫的一函,送人枕头箱内。

厨房也开了饭来。

二人一同吃过,又复清谈片时,只见家人来报:“二老爷同师爷们都到了,住在西边店里呢。

洗完脸,就过来的。

” 停了一会,只见门外来了一个不到四十岁模样的人,尚未留须,穿了件旧宁绸二蓝的大毛皮袍子,玄色长袖皮马褂,蹬了一双绒靴,已经被雪泥浸了帮子了,慌忙走进堂屋,先替乃兄作了个揖。

东造就说:“这就是舍弟,号子平。

”回过脸来说:“这是铁补残先生。

”甲子平走近一步,作了个揖,说声:“久仰的很!

”东造便问:“吃过饭了没有?

”子平说:“才到,洗了脸就过来的,吃饭不忙呢。

”东造说:“分付厨房里做二老爷的饭,”子平道:“可以不必。

停一刻,还是同他们老夫子一块吃罢。

”家人上来回说:“厨房里已经分付,叫他们送一桌饭去,让二老爷同师爷们吃呢。

”那时又有一个家人揭了门帘,拿了好几个大红全帖进来,老残知道是师爷们来见东家的,就趁势走了。

到了晚饭之后,申东造又将老残请到上房里,将那如何往桃花山访刘仁甫的话对着子平详细问了一遍。

子平又问:“从那里去最近?

”老残道:“从此地去怎样走法,我却不知道。

昔年是从省城顺黄河到平阴县,出平阴县向西南三十里地,就到了山脚下了。

进山就不能坐车,最好带个小驴子:到那平坦的地方,就骑驴。

稍微危险些,就下来走两步。

进山去有两条大路。

西峪里走进有十几里的光景,有座关帝庙。

那庙里的道士与刘仁甫常相往来的。

你到庙里打听,就知道详细了。

那山里夫帝庙有两处:集东一个,集西一个。

这是集西的一个关帝庙。

”申子平问得明白,遂各自归房安歇去了。

次日早起,老残出去雇了一辆骡车,将行李装好,候申东造上衙门去禀辞,他就将前晚送来的那件狐裘,加了一封信,交给店家,说:“等申大老爷回店的时候,送上去。

此刻不必送去,恐有舛错。

”店里掌柜的慌忙开了柜房里的木头箱子,装了进去,然后送老残动身上车,径往东昌府去了。

无非是风餐露宿,两三日工夫已到了东昌城内,找了一家干净车店住下。

当晚安置停妥,次日早饭后便往街上寻觅书店。

寻了许久,始觅着一家小小书店,三间门面,半边卖纸张笔墨,半边卖书。

遂走到卖书这边柜台外坐下,问问此地行销是些什么书籍。

那掌柜的道:“我们这东昌府,文风最著名的。

所管十县地方,俗名叫做‘十美图’,无一县不是家家富足,户户弦歌。

所有这十县用的书,皆是向小号来贩。

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

许多书都是本店里自雕板,不用到外路去贩买的。

你老贵姓,来此有何贵干?

”老残道:“我姓铁,来此访个朋友的。

你这里可有旧书吗?

”掌柜的道:“有,有,有。

你老要什么罢?

我们这儿多着呢!

”一面回过头来指着书架子上白纸条儿数道:“你老瞧!

这里《崇辨堂墨选》、《目耕斋初二三集》。

再古的还有那《八铭塾钞》呢。

这都是讲正经学问的。

要是讲杂学的,还有《古唐诗合解》、《唐诗三百首》。

再要高古点,还有《古文释义》。

还有一部宝贝书呢,叫做《性理精义》,这书看得懂的,可就了不得了!

” 老残笑道:“这些书我都不要。

”那掌柜的道:“还有,还有。

那边是《阳宅三要》、《鬼撮脚》、《渊悔子平》,诸子百家,我们小号都是全的。

济南省城,那是大地方,不用说,若要说黄河以北,就要算我们小号是第一家大书店了。

别的城池里都没有专门的书店,大半在杂货铺里带卖书。

所有方圆二三百里,学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号里贩得去的,一年要销上万本呢。

”老残道:“贵处行销这‘三百千千’,我到没有见过。

是部什么书?

怎样销得这们多呢?

”掌柜的道:“暖!

别哄我罢!

我看你老很文雅,不能连这个也不知道。

这不是一部书,‘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

那一个‘千’字呢,是《千家诗》。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销百把部。

其余《三》、《百》、《千》,就销的广了。

” 老残说:“难道《四书》《五经》都没有人买吗?

”他说:“怎么没有人买呢,《四书》小号就有。

《诗》、《书》、《易》三经也有。

若是要《礼记》、《左传》呢,我们也可以写信到省城里捎去。

你老来访朋友,是那一家呢?

” 老残道:“是个柳小惠家。

当年他老大爷做过我们的漕台,听说他家收藏的书极多。

他刻了一部书,名叫《纳书楹》,都是宋、元板书。

我想开一开眼界,不知道有法可以看得见吗?

”掌柜的道:“柳家是俺们这儿第一个大人家,怎么不知道呢!

只是这柳小惠柳大人早已去世,他们少爷叫柳凤仪,是个两榜,那一部的主事。

听说他家书多的很,都是用大板箱装着,只怕有好几百箱子呢,堆在个大楼上,永远没有人去问他。

有近房柳三爷,是个秀才,常到我们这里来坐坐。

我问过他:‘你们家里那些书是些甚么宝贝?

可叫我们听听罢咧。

’他说:‘我也没有看见过是甚么样子。

’我说:‘难道就那么收着不怕蛀虫吗?

’” 掌柜的说到此处,只见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拉了拉老残,说:“赶紧回去罢,曹州府里来的差人,急等着你老说话呢,快点走罢。

”老残听了,说道:“你告诉他等着罢,我略停一刻就回去了。

”那人道:“我在街上找了好半天了。

俺掌柜的着急的了不得,你老就早点回店罢。

”老残道:“不要紧的。

你既找着了我,你就没有错儿了,你去罢。

” 店小二去后,书店掌柜的看了看他去的远了,慌忙低声向老残说道:“你老店里行李值多少钱?

此地有靠得住的朋友吗?

”老残道:“我店里行李也不值多钱,我此地亦无靠得住的朋友。

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掌柜的道:“曹州府现是个玉大人。

这人很惹不起的:无论你有理没理,只要他心里觉得不错,就上了站笼了。

现在既是曹州府里来的差人,恐怕不知是谁扳上你老了,我看是凶多吉少,不如趁此逃去罢。

行李既不值多钱,就舍去了的好,还是性命要紧!

”老残道:“不怕的。

他能拿我当强盗吗?

这事我很放心。

”说着,点点头,出了店门。

街上迎面来了一辆小车,半边装行李,半边坐人。

老残眼快,看见喊道:“那车上不是金二哥吗?

”即忙走上前去。

那车上人也就跳下车来,定了定神,说道:“嗳呀!

这不是铁二哥吗?

你怎样到此地,来做什么的?

”老残告诉了原委,就说:“你应该打尖了,就到我住的店里去坐坐谈谈罢。

你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那人道:“这是甚么时候,我已打过尖了,今天还要赶路程呢。

我是从直隶回南,因家下有点事情,急于回家,不能耽搁了。

”老残道:“既是这样说,也不留你。

只是请你略坐一坐,我要寄封信给刘大哥,托你带去罢。

”说过,就向书店柜台对面,那卖纸张笔墨的柜台上,买了一枝笔,几张纸,一个信封,借了店里的砚台,草草的写了一封,交给金二。

大家作了个揖,说:“恕不远送了。

山里朋友见着都替我问好。

”那金二接了信,便上了车。

老残也就回店去了。

不知那曹州府未的差人究竟是否捉拿老残,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六回·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刘鹗〕 〔清〕

话说店伙说到将他妹夫扯去站了站笼,布匹交金四完案。

老残便道:“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们掌柜的自然应该替他收尸去的。

但是,他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人要这么害他呢,你掌柜的就没有打听打听吗?

” 店伙道:“这事,一被拿,我们就知道了,都是为他嘴快惹下来的乱子。

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

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

这闺女有一天在门口站着,碰见了府里马队上什长花胳膊王三,因此王三看他长的体面,不知怎么,胡二巴越的就把他弄上手了。

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就把大门锁上,不许女儿出去。

不到半个月,那花胳膊王三就编了法子,把他爸爸也算了个强盗,用站笼站死。

后来不但他闺女算了王三的媳妇,就连那点小房子也算了王三的产业。

“俺掌柜的妹夫,曾在他家卖过两回布,认得他家,知道这件事情。

有一天,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就发起疯来,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说怎么样缘故,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

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

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难道就不管管他吗?

”他妹夫说:‘可不是呢。

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

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

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

那他就受不住了。

’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

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

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仗着他没有家眷,‘天明四十五’,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酒也完了,你老睡罢。

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

俺们这里人人都耽着三分惊险,大意一点儿,站笼就会飞到脖儿梗上来的。

”于是站起来,桌上摸了个半截线香,把灯拨了拨,说:“我去拿油壶来添添这灯。

”老残说:“不用了,各自睡罢。

”两人分手。

到了次日早晨,老残收检行李,叫车夫来搬上车子。

店伙送出,再三叮咛:“进了城去,切勿多话。

要紧,要紧!

”老残笑着答道:“多谢关照。

”一面车夫将车子推动,向南大路进发,不过午牌时候,早已到了曹州府城。

进了北门,就在府前大街寻了一家客店,找了个厢房住下。

跑堂的来问了饭菜。

就照样办来吃过了,便到府衙门前来观望观望。

看那大门上悬着通红的彩绸,两旁果真有十二个站笼,却都是空的,一个人也没有,心里诧异道:“难道一路传闻都是谎话吗?

”踅了一会儿,仍自回到店里。

只见上房里有许多戴大帽子的人出入,院子里放了一肩蓝呢大轿,许多轿夫穿了棉祆裤,也戴着大帽子,在那里吃饼。

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

过了许久,见上房里家人喊了一声“伺候”那轿夫便将轿子搭到阶下。

前头打红伞的拿了红伞,马棚里牵出了两匹马,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了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从台阶上下来,进了轿子,呼的一声,抬起出门去了。

老残见了这人,心里想到:“何以十分面善?

我也未到曹属来过,此人是在那里见过的呢?

……”想了些时,想不出来,也就罢了。

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不过都带有惨淡颜色,不觉暗暗点头,深服古人“苛政猛于虎”一语真是不错。

回到店中,在门口略为小坐。

却好那城武县已经回来,进了店门,从玻璃窗里朝外一看,与老残正属四目相对。

一恍的时候,轿子已到上房阶下,那城武县从轿子里出来,家人放下轿帘,跟上台阶。

远远看见他向家人说了两句话,只见那家人即向门口跑来,那城武县仍站在台阶上等着。

家人跑到门口,向老残道:“这位是铁老爷么?

”老残道:“正是。

你何以知道?

你贵上姓甚么?

”家人道:“小的主人姓申,新从省里出来,抚台委署城武县的,说请铁老爷上房里去坐呢。

”老残恍然想起,这人就是文案上委员申东造。

因虽会过两三次,未曾多余接谈,故记不得了。

老残当时上去,见了东造,彼此作了个揖。

东造让到里间屋内坐下,嘴里连称:“放肆,我换衣服。

”当时将官服脱去,换了便服,分宾主坐下,问道:“补翁是几时来的?

到这里多少天了?

可是就住在这店里吗?

”老残道:“今日到的,出省不过六七天,就到此地了。

东翁是几时出省?

到过任再来的吗?

”东造道:“兄弟也是今天到,大前天出省。

这夫马人役是接到省城去的。

我出省的前一天,还听姚云翁说:宫保看补翁去了,心里着实难过,说自己一生契童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主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浮云富贵。

反心内照,愈觉得龌龊不堪了!

” 老残道:“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钦佩的。

至于出来的原故,并不是肥遯鸣高的意思:一则深知自己才疏学浅,不称揄扬。

二则因这玉太尊声望过大,到底看看是个何等人物。

至‘高尚’二字,兄弟不但不敢当,且亦不屑为。

天地生才有数,若下愚蠢陋的人,高尚点也好借此藏拙。

若真有点济世之才,竟自遯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东造道:“屡闻至论,本极佩服。

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可见长沮、桀溺等人为孔子所不取的了。

只是目下在补翁看来,我们这玉太尊究竟是何等样人?

”老残道:“不过是下流的酷吏,又比郅都、甯成等人次一等了。

”东造连连点头,又问道:“弟等耳目有所隔阂,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

我想太尊残忍如此,必多冤枉,何以竟无上控的案件呢?

”老残便将一路所闻细说一遍。

说得一半的时候,家人来请吃饭。

东造遂留老残同吃,老残亦不辞让。

吃过主后,又接着说去。

说完了,便道:“我只有一事疑惑:今日在府门前瞻望,见十二个站笼都空着,恐怕乡人之言,必有靠不住处。

”东造道:“这却不然。

我适在菏泽县署中,听说太尊是因为晚日得了院上行知,除已补授实缺外,在大案里又特保了他个以道员在任候补,并俟归道员班后,赏加二品衔的保举。

所以停刑三日,让大家贺喜。

你不见衙门口挂着红彩绸吗?

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了监了。

”彼此叹息了一回。

老残道:“旱路劳顿,天时不早了,安息罢。

”东造道:“明日晚间,还请枉驾谈谈,弟有极难处置之事,要得领教,还望不弃才好。

”说罢,各自归寝。

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的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洗过脸,买了几根油条当了点心,没精打采的到街上徘徊些时。

正想上城墙上去眺望远景,见那空中一片一片的飘下许多雪花来,顷刻之间,那雪便纷纷乱下,回旋穿插,越下越紧。

赶急走回店中,叫店家笼了一盆火来。

那窗户上的纸,只有一张大些的,悬空了半截,经了雪的潮气,迎着风“霍铎霍铎”价响。

旁边零碎小纸,虽没有声音,却不住的乱摇。

房里便觉得阴风森森,异常惨淡。

老残坐着无事,书又在箱子里不便取,只是闷闷的坐,不禁有所感触,遂从枕头匣内取出笔砚来,在墙上题诗一首,专咏王贤之事。

诗曰: 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

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

处处鸺鶹雨,山山虎豹风。

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

下题“江南徐州铁英题”七个字。

写完之后,便吃午饭。

饭后,那雪越发下得大了。

站在房门口朝外一看,只见大小树枝,仿佛都用簇新的棉花裹着似的,树上有几个老鸦,缩着颈项避寒,不住的抖擞翎毛,怕雪堆在身上。

又见许多麻雀儿,躲在屋檐底下,也把头缩着怕冷,其饥寒之状殊觉可悯。

因想:“这些鸟雀,无非靠着草木上结的实,并些小虫蚁儿充饥度命。

现在各样虫蚁自然是都入蛰,见不着的了。

就是那草木之实,经这雪一盖,那里还有呢,倘若明天晴了,雪略为化一化,西北风一吹,雪又变做了冰,仍然是找不着,岂不要饿到明春吗?

”想到这里,觉得替这些鸟雀愁苦的受不得。

转念又想:“这些鸟雀虽然冻饿,却没有人放枪伤害他,又没有什么网罗来捉他,不过暂时饥寒,撑到明年开春,便快活不尽了。

若像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几年的年岁,也就很不好。

又有这么一个酷虐的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待,用站笼站杀,吓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

”想到这里,不觉落下泪来。

又见那老鸦有一阵“刮刮”的叫了几声,仿佛他不是号寒啼饥,却是为有言论自由的乐趣,来骄这曹州府百姓似的。

想到此处,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

正在胡思乱想,见门外来了一乘蓝呢轿,并执事人等,知是申东造拜客回店了。

因想:“我为甚么不将这所见所闻的,写封信告诉庄宫保呢?

”于是从枕箱里取出信纸信封来,提笔便写。

那知刚才题壁,在砚台上的墨早已冻成坚冰了,于是呵一点写一点。

写了不过两张纸,天已很不早了。

砚台上呵开来,笔又冻了,笔呵开来,砚台上又冻了,呵一回,不过写四五个字,所以耽搁工夫。

正在两头忙着,天色又暗起来,更看不见。

因为阴天,所以比平常更黑得早,于是喊店家拿盏灯来。

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把灯放下,手指缝里夹了个纸煤子,吹了好几吹,才吹着。

那灯里是新倒上的冻油,堆的像大螺丝壳似的,点着了还是不亮。

店家道:“等一会,油化开就亮了。

”拨了拨灯,把手还缩到袖子里去,站着看那灯灭不灭。

起初灯光不过有大黄豆大,渐渐的得了油,就有小蚕豆大了。

忽然抬头看见墙上题的字,惊惶道:“这是你老写的吗?

写的是啥?

可别惹出乱子呀!

这可不是顽儿的!

”赶紧又回过头,朝外看看,没有人,又说道:“弄的不好,要坏命的!

我们还要受连累呢!

”老残笑道:“底下写着我的名字呢,不要紧的。

” 说着,外面进来了一个人,戴着红缨帽子,叫了一声“铁老爷”,那店家就趔趔趄趄的去了。

那进来的人道:“敝上请钱老爷去吃饭呢。

”原来就是申东造的家人。

老残道:“请你们老爷自用罢,我这里已经叫他们去做饭,一会儿就来了。

说我谢谢罢。

”那人道:“敝上说:店里饭不中吃。

我们那里有人送的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说请铁老爷务必上去吃火锅子呢。

敝上说:如铁老爷一定不肯去,敝上就叫把饭开到这屋里来吃,我看,还是请老爷上去罢:那屋子里有大火盆,有这屋里火盆四五个大,暖和得多呢。

家人们又得伺候,请你老成全家人罢!

” 老残无法,只好上去。

申东造见了,说:“补翁,在那屋里做什么,恁大雪天,我们来喝两杯酒罢!

今儿有人送来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献佛了。

”说着,便入了座。

家人端上山鸡片,果然有红有白,煞是好看。

烫着吃,味更香美。

东造道:“先生吃得出有点异味吗?

”老残道:“果然有点清香,是什么道理?

”东造道:“这鸡出在肥城县桃花山里头的。

这山里松树极多,这山鸡专好吃松花松实,所以有点清香,俗名叫做‘松花鸡,。

虽在此地,亦很不容易得的。

”老残赞叹了两句,厨房里饭菜也就端上桌子。

两人吃过了饭。

东造约到里间房里吃茶、向火。

忽然看见老残穿着一件棉袍子,说道:“这种冷天,怎么还穿棉袍子呢?

”老残道:“毫不觉冷。

我们从小儿不穿皮袍子的人,这棉袍子的力量恐怕比你们的狐皮还要暖和些呢。

”东造道:“那究竟不妥。

”喊:“来个人!

你们把我扁皮箱里,还有一件白狐一裹圆的袍子取出来,送到铁老爷屋子里去。

” 老残道:“千万不必,我决非客气!

你想,天下有个穿狐皮袍子摇串铃的吗?

”东造道:“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承蒙不弃,拿我兄弟还当个人,我有两句放肆的话要说,不管你先生恼我不恼我。

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遯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这话,我兄弟五体投地的佩服。

然而先生所做的事情,却与至论有点违背。

宫保一定要先生出来做宫,先生却半夜里跑了,一定要出来摇串铃。

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兄弟话未免卤莽,有点冒犯,请先生想一想,是不是呢?

” 老残道:“摇串铃,诚然无济于世道,难道做官就有济于世道吗?

请问:先生此刻已经是城武县一百里万民的父母了,其可以有济于民处何在呢?

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

我知先生在前已做过两三任官的,请教已过的善政,可有出类拔萃的事迹呢?

”东造道:“不是这么说。

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罢了。

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

无才者抵死要做宫,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

老残道:“不然。

我说无才的要做官很不要紧,正坏在有才的要做官,你想,这个玉大尊,不是个有才的吗?

只为过于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伤天害理的做到这样。

而且政声又如此其好,怕不数年之间就要方面兼圻的吗。

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一省残,宰天下则天下死!

由此看来,请教还是有才的做官害大,还是无才的做官害大呢?

倘若他也像我,摇个串铃子混混,正经病,人家不要他治。

些小病痛,也死不了人。

即使他一年医死一个,历一万年,还抵不上他一任曹州府害的人数呢!

”未知申东造又有何说,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五回·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刘鹗〕 〔清〕

话说老董说到此处,老残问道:“那不成就把这人家爷儿三个都站死了吗?

”老董道:“可不是呢!

那吴举人到府衙门请见的时候,他女儿——于学礼的媳妇——也跟到衙门口,借了延生堂的药铺里坐下,打听消息。

听说府里大人不见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吴氏便知事体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

“那头儿姓陈,名仁美,是曹州府著名的能吏。

吴氏将他请来,把被屈的情形告诉了一遍,央他从中设法。

陈仁美听了,把头连摇几摇,说:‘这是强盗报仇,做的圈套。

你们家又有上夜的,又有保家的,怎么就让强盗把赃物送到家中屋子里还不知道?

也算得个特等马糊了!

’吴氏就从手上抹下一副金蜀子,递给陈头,说:‘无论怎样,总要头儿费心!

但能救得三人性命,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

不怕将田地房产卖尽,咱一家子要饭吃去都使得。

’陈头儿道:‘我去替少奶奶设法,做得成也别欢喜,做不成也别埋怨,俺有多少力量用多少力量就是了。

这早晚,他爷儿三个恐怕要到了,大人已是坐在堂上等着呢。

我赶快替少奶奶打点去。

’ “说罢告辞。

回到班房,把金镯子望堂中桌上一搁,开口道:‘诸位兄弟叔伯们,今儿于家这案明是冤枉,诸位有甚么法子,大家帮凑想想。

如能救得他们三人性命,一则是件好事,二则大家也可沾润几两银子。

谁能想出妙计,这副镯就是谁的。

’大家答道:‘那有一准的法子呢!

只好相机行亭,做到那里说那里话罢。

’说过,各人先去通知已站在堂上的伙计们留神方便。

“这时于家父子三个已到堂上。

玉大人叫把他们站起来。

就有几个差人横拖倒拽,将他三人拉下堂去。

这边值日头儿就走到公案面前,跪了一条腿,回道:‘禀大人的话:今日站笼没有空子,请大人示下。

’那玉大人一听,怒道:‘胡说!

我这两天记得没有站甚么人,怎会没有空子呢?

”值日差回道:‘只有十二架站笼,三天已满。

请大人查簿子看。

’大人一查簿子,用手在簿子上点着说:‘一,二,三:昨儿是三个。

一,二,三,四,五:前儿是五个。

一,二,三,四:大前儿是四个。

没有空,倒也不错的。

’差人又回道:‘今儿可否将他们先行收监,明天定有几个死的,等站笼出了缺,将他们补上好不好?

请大人示下!

’ “玉大人凝了一凝神,说道:‘我最恨这些东西!

着要将他们收监,岂不是又被他多活了一天去了吗?

断乎不行!

你们去把大前天站的四个放下,拉来我看。

’差人去将那四人放下,拉上堂去。

大人亲自下案,用手摸着四人鼻子,说道:‘是还有点游气。

’复行坐上堂去,说:‘每人打二千板子,看他死不死!

’那知每人不消得几十板子,那四个人就都死了。

众人没法,只好将于家父子站起,却在脚下选了三块厚砖,让他可以三四天不死,赶忙想法。

谁知什么法子都想到,仍是不济。

“这吴氏真是好个贤惠妇人!

他天天到站笼前来灌点参汤,灌了回去就哭,哭了就去求人,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玉大人的牛性。

于朝栋究竟上了几岁年纪,第三天就死了。

于学诗到第四天也就差不多了。

吴氏将于朝栋尸首领回,亲视含殓,换了孝服,将他大伯、丈夫后事嘱托了他父亲,自己跪到府衙门口,对着于学礼哭了个死去活来。

末后向他丈夫说道:‘你慢慢的走,我替你先到地下收拾房子去!

’说罢,袖中掏出一把飞利的小刀,向脖子上只一抹,就没有了气了。

“这里三班头脑陈仁美看见,说:‘诸位,这吴少奶奶的节烈,可以请得旌表的。

我看,倘若这时把于学礼放下来,还可以活。

我们不如借这个题目上去替他求一求罢。

’众人都说:‘有理。

’陈头立刻进去找了稿案门上,把那吴氏怎样节烈说了一遍,又说:‘民间的意思说:这节妇为夫自尽,情实可悯,可否求大人将他丈夫放下,以慰烈妇幽魂?

’稿案说:‘这话很有理,我就替你回去。

’抓了一顶大帽子戴上,走到签押房,见了大人,把吴氏怎样节烈,众人怎样乞恩,说了一遍。

玉大人笑道:‘你们倒好,忽然的慈悲起来了!

你会慈悲于学礼,你就不会慈悲你主人吗,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

俗语说的好,“斩草要除根”,就是这个道理。

况这吴氏尤其可恨,他一肚子觉得我冤枉了他一家子。

若不是个女人,他虽死了,我还要打他二千板子出出气呢!

你传话出去:谁要再来替子家求情,就是得贿的凭据,不用上来回,就把这求情的人也用站笼站起来就完了!

’稿案下来,一五一十将话告知了陈仁美。

大家叹口气就散了。

“那里吴家业已备了棺木前来收殓。

到晚,于学诗。

于学礼先后死了。

一家四口棺木,都停在西门外观音寺里,我春间进城还去看了看呢!

” 老残道:“于家后来怎么样呢,就不想报仇吗?

”老董说道:“那有甚么法子呢!

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却忍受,更有什么法子?

倘若是上控,照例仍旧发回来审问,再落在他手里,还不是又饶上一个吗?

“那于朝栋的女婿倒是一个秀才。

四个人死后,于学诗的媳妇也到城里去了一趟,商议着要上控。

就有那老年见过世面的人说:‘不妥,不妥!

你想叫谁去呢?

外人去,叫做事不干己,先有个多事的罪名。

若说叫于大奶奶去罢,两个孙子还小,家里借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他再有个长短,这家业怕不是众亲族一分,这两个小孩子谁来抚养?

反把于家香烟绝了。

’又有人说:‘大奶奶是去不得的,倘若是姑老爷去走一趟,到没有什么不可。

’他姑老爷说:‘我去是很可以去,只是与正事无济,反叫站笼里多添个屈死鬼。

你想,抚台一定发回原官审问,纵然派个委员前来会审,官官相护,他又拿着人家失单衣服来顶我们。

我们不过说:那是强盗的移赃。

他们问:你瞧见强盗移的吗?

你有什么凭据?

那时自然说不出来。

他是官,我们是民。

他是有失单为凭的,我们是凭空里没有证据的。

你说,这官事打得赢打不赢呢?

’众人想想也是真没有法子,只好罢了。

“后来听得他们说:那移赃的强盗,听见这样,都后悔的了不得,说:‘我当初恨他报案,毁了我两个弟兄,所以用个借刀杀人的法子,让他家吃几个月官事,不怕不毁他一两千吊钱。

谁知道就闹的这么利害,连伤了他四条人命!

委实我同他家也没有这大的仇隙。

’” 老董说罢,复道:“你老想想,这不是给强盗做兵器吗?

”老残道:“这强盗所说的话又是谁听见的呢?

”老董道:“那是陈仁美他们碰了顶子下来,看这于家死的实在可惨,又平白的受了人家一副金镯子,心里也有点过不去,所以大家动了公愤,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又加着那邻近地方,有些江湖上的英雄,也恨这伙强盗做的太毒,所以不到一个月,就捉住了五六个人。

有三四个牵连着别的案情的,都站死了。

有两三个专只犯于家移赃这一案的,被玉大人都放了。

” 老残说:“玉贤这个酷吏,实在令人可恨!

他除了这一案不算,别的案子办的怎么样呢?

”老董说:“多着呢,等我慢慢的说给你老听。

就咱这个本庄,就有一案,也是冤枉,不过条把人命就不算事了,我说给你老听……” 正要往下说时,只听他伙计王三喊道:“掌柜的,你怎么着了?

大家等你挖面做饭吃呢!

你老的话布口袋破了口儿,说不完了!

”老董听着就站起,走往后边挖面做饭。

接连又来了几辆小车,渐渐的打尖的客陆续都到店里,老董前后招呼,不暇来说闲话。

过了一刻,吃过了饭,老董在各处算饭钱,招呼生意,正忙得有劲。

老残无事,便向街头闲逛。

出门望东走了二三十步,有家小店,卖油盐杂货。

老残进去买了两包兰花潮烟。

顺便坐下,看柜台里边的人,约有五十多岁光景,就问他:“贵姓?

”那人道:“姓王,就是本地人氏。

你老贵姓?

”老残道:“姓铁,江南人氏。

”那人道:“江南真好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像我们这地狱世界。

”老残道:“此地有山有水,也种稻,也种麦,与江南何异?

”那人叹口气道:“一言难尽!

”就不往下说了。

老残道:“你们这玉大人好吗?

”那人道:“是个清官!

是个好官!

衙门口有十二架站笼,天天不得空,难得有天把空得一个两个的。

”说话的时候,后面走出一个中年妇人,在山架上检寻物件,手里拿着一个粗碗,看柜台外边有人,他看了一眼,仍找物件。

老残道:“那有这么些强盗呢?

”那人道:“谁知道呢!

”老残道:“恐怕总是冤枉得多罢?

”那人道:“不冤枉,不冤枉!

”老残道:“听说他随便见看甚么人,只要不顺他的眼,他就把他用站笼站死。

或者说话说的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

有这话吗?

”那人说:“没有!

没有!

”只是觉得那人一面答话,那脸就渐渐发青,眼眶子就渐渐发红。

听到“或者说话说的不得法”这两句的时候,那人眼里已经阁了许多泪,未曾坠下。

那找寻物件的妇人,朝外一看,却止不住泪珠直滚下来,也不找寻物件,一手拿着碗,一手用袖子掩了眼睛,跑住后面去,才走到院子里,就嗷嗷的哭起来了。

老残颇想再望下问,因那人颜色过于凄惨,知道必有一番负屈含冤的苦,不敢说出来的光景,也只好搭汕着去了。

走回店去就到本房坐了一刻,看了两页书,见老董事也忙完,就缓缓的走出,找着老董闲话,便将刚才小杂货店里所见光景告诉老董,问他是甚么缘故。

老董说:“这人姓王,只有夫妻两个,三十岁上成家。

他女人小他头十岁呢。

成家后,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

这家店里的货,粗笨的,本庄有集的时候买进。

那细巧一点子的,都是他这儿子到府城里去贩买。

春间,他儿子在府城里,不知怎样,多吃了两杯酒,在人家店门口,就把这玉大人怎样糊涂,怎样好冤枉人,随口瞎说。

被玉大人心腹私访的人听见,就把他抓进衙门。

大人坐堂,只骂了一句说:‘你这东西谣言惑众,还了得吗!

’站起站笼,不到两天就站死了。

你老才见的那中年妇人就是这王姓的妻子,他也四十岁外了。

夫妻两个只有此子,另外更无别人。

你提起玉大人,叫他怎样不伤心呢?

” 老残说:“这个玉贤真正是死有余辜的人,怎样省城官声好到那步田地?

煞是怪事!

我若有权,此人在必杀之例。

”老董说:“你老小点嗓子!

你老在此地,随便说说还不要紧。

若到城里,可别这么说了,要送性命的呢!

”老残道:“承关照,我留心就是了。

”当日吃过晚饭,安歇。

第二天,辞了老董,上车动身。

到晚,住了马村集。

这集比董家口略小些,离曹州府城只有四五十里远近。

老残在街上看了,只有三家车店,两家已经住满,只有一家未有人住。

大门却是掩着。

老残推门进去,找不着人。

半天,才有一个人出来说:“我家这两天不住客人。

”问他甚么缘故,却也不说。

欲往别家,已无隙地,不得已,同他再三商议。

那人才没精打采的开了一间房间,嘴里还说:“茶水饭食都没有的,客人没地方睡,在这里将就点罢。

我们掌柜的进城收尸去了,店里没人,你老吃饭喝茶,门口南边有个饭店带茶馆,可以去的。

”老残连声说:“劳驾,劳驾!

行路的人怎样将就都行得的。

”那人说:“我困在大门旁边南屋里,你老有事,来招呼我罢。

” 老残听了“收尸”二字,心里着实放心不下。

晚间吃完了饭,回到店里,买了几块茶乾,四五包长生果,又沽了两瓶酒,连那沙瓶携了回来。

那个店伙早已把灯掌上。

老残对店伙道:“此地有酒,你闩了大门,可以来喝一怀吧。

”店伙欣然应诺,跑去把大门上了大闩,一直进来,立着说:“你老请用罢,俺是不敢当的。

”老残拉他坐下,倒了一杯给他。

他欢喜的支着牙,连说“不敢”,其实酒杯子早已送到嘴边去了。

初起说些闲话,几杯之后,老残便问:“你方才说掌柜的进城收尸去了,这话怎讲?

难道又是甚人害在玉大人手里了吗?

”那店伙说道:“仗着此地一个人也没有,我可以放肆说两句:俺们这个玉大人真是了不得!

赛过活阎王,碰着了,就是个死!

“俺掌柜的进城,为的是他妹夫。

他这妹夫也是个极老实的人。

因为掌柜的哥妹两个极好,所以都住在这店里后面。

他妹夫常常在乡下机上买几匹布,到城里去卖,赚几个钱贴补着零用。

那天背着四匹白布迸城,在庙门口摆在地下卖,早晨卖去两匹,后来又卖去了五尺。

末后又来一个人,撕八尺五寸布,一定要在那整匹上撕,说情愿每尺多给两个大钱,就是不要撕过那匹上的布,乡下人见多卖十几个钱,有个不愿意的吗?

自然就给他撕了。

谁知没有两顿饭工夫,玉大人骑着马,走庙门口过,旁边有个人上去不知说了两句甚么话,只见玉大人朝他望了望,就说。

‘把这个人连布带到衙门里去。

” “到了衙门,大人就坐堂,叫把布呈上去,看了一看,就拍着惊堂问道:‘你这布那里来的?

’他说:‘我乡下买来的,’又问:‘每个有多少尺寸?

’他说:‘一个卖过五尺,一个卖过八尺五寸。

’大人说:‘你既是零卖,两个是一样的布,为甚么这个上撕撕,那个上扯扯呢?

还剩多少尺寸,怎么说不出来呢?

’叫差人:‘替我把这布量一量!

’当时量过,报上去说:‘一个是二丈五尺,一个是二丈一尺五寸。

’ “大人听了,当时大怒,发下一个单子来,说:‘你认识字吗?

’他说。

“不认识。

’大人说:‘念给他听!

’旁边一个书办先生拿过单子念道:‘十六日早,金四报:昨日太阳落山时候,在西门外十五里地方被劫。

是一个人从树林子里出来,用大刀在我肩膀上砍了一刀,抢去大钱一吊四百,白布两个:一个长二丈五尺,一个长二丈一尺五寸。

’念到此,玉大人说:‘布匹尺寸颜色都与失单相行,这案不是你抢的吗?

你还想狡强吗?

拉下去站起来!

把布匹交还金四完案。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四回·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刘鹗〕 〔清〕

话说老残从抚署出来,即将轿子辞去,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会儿,又在古玩店里盘桓些时。

傍晚回到店里,店里掌柜的连忙跑进屋来说声“恭喜”,老残茫然不知道是何事。

掌柜的道:“我适才听说院上高大老爷亲自来请你老,说是抚台要想见你老,因此一路进衙门的。

你老真好造化!

上房一个李老爷,一个张老爷,都拿着京城里的信去见抚台,三次五次的见不着。

偶然见着回把,这就要闹脾气、骂人,动不动就要拿片子送人到县里去打。

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

那怕不是立刻就有差使的吗?

怎么样不给你老道喜呢!

”老残道:“没有的事,你听他们胡说呢。

高大老爷是我替他家医洽好了病,我说,抚台衙门里有个珍珠泉,可能引我们去见识见识,所以昨日高大老爷偶然得空,来约我看泉水的。

那里有抚台来请我的话!

”掌柜的道:“我知道的,你老别骗我。

先前高大老爷在这里说话的时候,我听他管家说,抚台进去吃饭,走从高大老爷房门口过,还嚷说:‘你赶紧吃过饭,就去约那个铁公来哪!

去迟,恐怕他出门,今儿就见不着了。

,”老残笑道:“你别信他们胡诌,没有的事。

”掌柜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 只听外边大嚷:“掌柜的在那儿呢?

”掌柜的慌忙跑出去。

只见一个人,戴了亮蓝顶子,拖着花翎,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

”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

你老啥事?

”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

”掌柜的道:“不错,不错,在这东厢房里住着呢,我引你去。

” 两人走进来,掌柜指着老残道:“这就是铁爷。

”那人赶了一步,进前请了一个安,举起手中帖子,口中说道:“宫保说,请铁老爷的安!

今晚因学台请吃饭,没有能留铁老爷在衙门里吃饭,所以叫厨房里赶紧办了一桌酒席,叫立刻送过来。

宫保说,不中吃,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

”那人回头道:“把酒席抬上来。

”那后边的两个人抬着一个三展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展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

打开看过,那人就叫:“掌柜的呢?

”这时,掌柜同茶房等人站在旁边,久已看呆了,听叫,忙应道:“啥事?

”那人道:“你招呼着送到厨房里去。

”老残忙道:“宫保这样费心,是不敢当的。

”一面让那人房里去坐坐吃茶,那人再三不肯。

老残固让,那人才进房,在下首一个杌子上坐下。

让他上炕,死也不肯。

老残拿茶壶,替他倒了碗茶。

那人连忙立起,请了个安道谢,因说道:“听官保分付,赶紧打扫南书房院子,请铁老爷明后天进去住呢。

将来有甚么差遣,只管到武巡捕房呼唤一声,就过去伺候。

”老残道:“岂敢,岂敢!

”那人便站起来,又请了个安,说:“告辞,要回衙消差,请赏个名片。

”老残一面叫茶房来,给了挑盒子的四百钱。

一面写了个领谢帖子,送那人出去,那人再三固让,老残仍送出大门,看那人上马去了。

老残从门口回来,掌柜的笑迷迷的迎着说道:“你老还要骗我!

这不是抚台大人送了酒席来了吗?

刚才来的,我听说是武巡捕赫大老爷,他是个参将呢。

这二年里,住在俺店里的客,抚台也常有送酒席来的,都不过是寻常酒席,差个戈什来就算了。

像这样尊重,俺这里是头一回呢!

”老残道:“那也不必管他,寻常也好,异常也好,只是这桌菜怎样销法呢?

”掌柜的道:“或者分送几个至好朋友,或者今晚赶写一个帖子,请几位体面客,明儿带到大明湖上去吃。

抚台送的,比金子买的还荣耀得多呢。

”老残笑道:“既是比金子买的还要荣耀,可有人要买?

我就卖他两把金子来,抵还你的房饭钱罢。

”掌柜的道:“别忙,你老房饭钱,我很不怕,自有人来替你开发。

你老不信,试试我的话,看灵不灵!

”老残道:“管他怎么呢,只是今晚这桌菜,依我看,倒是转送了你去请客罢。

我很不愿意吃他,怪烦的慌。

” 二人讲了些时,仍是老残请客,就将这本店的住客都请到上房明间里去。

这上房住的,一个姓李,一个姓张,本是极倨傲的。

今日见抚台如此契重,正在想法联络联络,以为托情谋保举地步。

却遇老残借他的外间请本店的人,自然是他二人上坐,喜欢的无可如何。

所以这一席间,将个老残恭维得浑身难受。

十分没法,也只好敷衍几句。

好容易一席酒完,各自散去。

那知这张李二公,又亲自到厢房里来道谢,一替一句,又奉承了半日。

姓李的道:“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捐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济东泰武临道。

失署后补,是意中事。

”姓张的道:“李兄是天津的首富,如老兄可以照应他得两个保举,这捐宫之费,李兄可以拿出奉借。

等老兄得了优差,再还不迟。

”老残道:“承两位过爱,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

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将来如要出山,再为奉恳。

”两人又力劝了一回,各自回房安寝。

老残心里想道:“本想再为盘桓两夭,看这光景,恐无谓的纠缠,要越逼越紧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当夜遂写了一封书,托高绍殷代谢庄宫保的厚谊。

天夫明,即将店帐算清楚,雇了一辆二把手的小车,就出城去了。

出济南府西门,北行十八里,有个镇市,名叫雒口。

当初黄河未并大清河的时候,凡城里的七十二泉泉水,皆从此地入河,本是个极繁盛的所在。

自从黄河并了,虽仍有货船来往,究竟不过十分之一二,差得远了。

老残到了雒口,雇了一只小船,讲明逆流送到曹州府属董家口下船,先付了两吊钱,船家买点柴米。

却好本日是东南风,挂起帆来,“呼呼”的去了。

走到太阳将要落山,已到了齐河县城,抛锚住下。

第二日住在平阴,第三日住在寿张,第四日便到了董家口,仍在船上住了一夜。

天明开发船钱,将行李搬在董家口一个店里住下。

这董家口,本是曹州府到大名府的一条大道,故很有几家车店。

这家店就叫个董二房老店。

掌柜的姓董,有六十多岁,人都叫他老董。

只有一个伙计,名叫王三。

老残住在店内,本该雇车就往曹州府去,因想沿路打听那玉贤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这日有辰牌时候,店里住客,连那起身极退的,也都走了。

店伙打扫房屋,掌柜的帐已写完,在门口闲坐。

老残也在门口长凳上坐下,向老董说道:“听说你们这府里的大人,办盗案好的很,究竟是个甚么情形?

”那老董叹口气道:“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太辣些,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玉大人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 老残道:“这话怎么讲呢?

”老董道:“在我们此地西南角上,有个村庄,叫于家屯。

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户人家。

那庄上有个财主,叫于朝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二子都娶了媳妇,养了两个孙子。

女儿也出了阁。

这家人家,过的日子很为安逸。

不料祸事临门,去年秋间,被强盗抢了一次。

其实也不过抢去些衣服首饰,所值不过几百吊钱。

这家就报了案,经这三大人极力的严拿,居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伙计,追出来的赃物不过几件布衣服。

那强盗头脑早已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谁知因这一拿,强盗结了冤仇。

到了今年春天,那强盗竟在府城里面抢了一家子。

玉大人雷厉风行的,几天也没有拿着一个人。

过了几天,又抢了一家子。

抢过之后,大明大白的放火。

你想,玉大人可能依呢?

自然调起马队,追下来了。

“那强盗抢过之后,打着火把出城,手里拿着洋枪,谁敢上前拦阻。

出了东门,望北走了十几里地,火把就灭了。

玉大人调了马队,走到街上,地保、更夫就将这情形详细禀报。

当时放马追出了城,远远还看见强盗的火把。

追了二三十里,看见前面又有火光,带着两三声枪响。

玉大人听了,怎能不气呢?

仗着胆子本来大,他手下又有二三十匹马,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

一直的追去,不是火光,便是枪声。

到了天快明时,眼看离追上不远了,那时也到了这于家屯了。

过了于家屯再往前追,枪也没有,火也没有。

“玉大人心里一想,说道:‘不必往前追,这强盗一定在这村庄上了。

’当时勒回了马头,到了庄上,在大街当中有个关帝庙下了马。

分付手下的马队,派了八个人,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许一个人出去。

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

这时天已大明了。

这玉大人自己带着马队上的人,步行从南头到北头,挨家去搜。

搜了半天,一些形迹没有。

又从东望西搜去,刚刚搜到这于朝栋家,搜出三枝土枪,又有几把刀,十几根竿子。

“玉大人大怒,说强盗一定在他家了。

坐在厅上,叫地保来问:‘这是甚么人家?

’地保回道:‘这家姓于。

老头子叫于朝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于学诗,二儿子叫于学礼,都是捐的监生。

’玉大人立刻叫把这于家父子三个带上来。

你想,一个乡下人,见了府里大人来了,又是盛怒之下,那有不怕的道理呢?

上得厅房里,父子三个跪下,已经是飒飒的抖,那里还能说话。

“玉大人说道:‘你好大胆!

你把强盗藏到那里去了?

’那老头子早已吓的说不出话来。

还是他二儿子,在府城里读过两年书,见过点世面,胆子稍为壮些,跪着伸直了腰,朝上回道。

‘监生家里向来是良民,从没有同强盗往来的,如何敢藏着强盗?

”玉大人道:‘既没有勾通强盗,这军器从那里来的?

’于学礼道:‘因去年被盗之后,庄上不断常有强盗来,所以买了几根竿子,叫田户、长工轮班来几个保家。

因强盗都有洋枪,乡下洋枪没有买处,也不敢买,所以从他们打鸟儿的回了两三枝土枪,夜里放两声,惊吓惊吓强盗的意思。

”“王大人喝道:‘胡说!

那有良民敢置军火的道理!

你家一定是强盗!

,回头叫了一声:‘来!

’那手下人便齐声像打雷一样答应了一声:‘嗏!

’玉大人说:‘你们把前后门都派人守了,替我切实的搜!

’这些马兵遂到他家,从上房里搜起,衣箱橱柜,全行抖擞一个尽,稍为轻便值钱一点的首饰,就掖在腰里去了。

搜了半天,倒也没有搜出甚么犯法的东西。

那知搜到后来,在西北角上,有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有三四件还是旧绸子的。

马兵拿到厅上,回说:‘在堆东西的里房授出这个包袱,不像是自己的衣服,请大人验看。

” “那玉大人看了,眉毛一皱,眼睛一凝,说道:‘这几件衣服,我记得仿佛是前天城里失盗那一家子的。

姑且带回衙门去,照失单查对。

’就指着衣服向于家父子道:‘你说这衣服那里来的?

’于家父子面面相窥,都回不出。

还是于学礼说:‘这衣服实在不晓得那里来的。

’玉大人就立起身来,分付:‘留下十二个马兵,同地保将于家父子带回城去听审!

’说着就出去。

跟从的人,拉过马来,骑上了马,带着余下的人先进城去。

“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这十二个马兵说:‘我们跑了一夜,肚子里很饿,你们赶紧给我们弄点吃的,赶紧走罢!

大人的脾气谁不知道,越迟去越不得了。

’地保也慌张的回去交代一声,收拾行李,叫于家预备了几辆车子,大家坐了进去。

赶到二更多天,才进了城。

“这里于学礼的媳妇,是城里吴举人的姑娘,想着他丈夫同他公公、大伯子都被捉去的,断不能松散,当时同他大嫂子商议,说:‘他们爷儿三个都被拘了去,城里不能没个人照料。

我想,家里的事,大嫂子,你老照管着。

这里我也赶忙追进城去,找俺爸爸想法子去。

你看好不好?

’他大嫂子说:‘良好,很好。

我正想着城里不能没人照应。

这些管庄子的都是乡下老儿,就差几个去,到得城里,也跟傻子一样,没有用处的。

’说着,吴氏就收拾收拾,选了一挂双套飞车,赶进城去。

到了他父亲面前,嚎陶大哭。

这时候不过一更多天,比他们父子三个,还早十几里地呢。

“吴氏一头哭着,一头把飞灾大祸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吴举人一听,浑身发抖,抖着说道:‘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走一趟看罢!

’连忙穿了衣服,到府衙门求见。

号房上去回过,说:‘大人说的,现在要办盗案,无论甚么人,一应不见。

’吴举人同里头刑名师爷素来相好,连忙进去见了师爷,把这种种冤枉说了一遍。

师爷说:‘这案在别人手里,断然无事。

但这位东家向来不照律例办事的。

如能交到兄弟书房里来,包你无事。

恐怕不交下来,那就没法了。

” “吴举人接连作了几个揖,重托了出去。

赶到东门口,等他亲家、女婿进来。

不过一钟茶的时候,那马兵押着车子已到。

吴举人抢到面前,见他三人,面无人色。

于朝栋看了看,只说了一句‘亲家救我’,那眼泪就同潮水一样的直流下来。

“吴举人方要开口,旁边的马兵嚷道:‘大人久已坐在堂上等着呢!

已经四五拨子马来催过了,赶快走罢!

’车子也并不敢停留。

吴举人便跟着车子走着,说道:‘亲家宽心!

汤里火里,我但有法子,必去就是了。

’说着,已到衙门口。

只见衙里许多公人出来催道:‘赶紧带上堂去罢!

’当时来了几个差人,用铁链子将于家父子锁好,带上去。

方跪下,玉大人拿了失单交下来,说:‘你们还有得说的吗?

”于家父子方说得一声‘冤枉’,只听堂上惊堂一拍,大嚷道:‘人赃现获,还喊冤枉!

把他站起来!

去!

’左右差人连拖带拽,拉下去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残游记·第三回·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刘鹗〕 〔清〕

话说众人以为天时尚早,王小玉必还要唱一段,不知只是他妹子出来敷衍几句就收场了,当时一哄而散。

老残到了次日,想起一千两银子放在寓中,总不放心。

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汇票庄,叫个日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回江南涂州老家里去,自己却留了一百多两银子。

本日在大街上买了一匹茧绸,又买了一件大呢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个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马褂。

因为已是九月底,天气虽十分和暖,倘然西北风一起,立刻便要穿棉了。

分付成衣已毕,吃了午饭,步出西门,先到趵突泉上吃了一碗茶。

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个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

池中流水,氵日妇有声。

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后来修池,不知怎样就矮下去了。

这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

池子北面是个吕祖殿,殿前搭着凉棚,摆设着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

老残吃完茶,出了趵突泉后门,向东转了几个弯,寻着了金泉书院。

进了二门,便是投辖井,相传即是陈遵留客之处。

再望西去,过一重门,即是一个蝴蝶厅,厅前厅后均是泉水围绕。

厅后许多芭蕉,虽有几批残叶,尚是一碧无际,西北角上,芭蕉丛里,有个方池,不过二丈见方,就是金线泉了。

全线乃四大名泉之二。

你道四大名泉是那四个?

就刚才说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线泉,南门外的黑虎泉,抚台衙门里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

这金线泉相传水中有条金线。

老残左右看了半天,不要说金线,连铁线也没有。

后来幸而走过一个士子来,老残便作揖请教这“金线”二字有无着落。

那士子便拉着老残踅到池子西面,弯了身体,侧着头,向水面上看,说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条线,仿佛游丝一样,在水面上摇动。

看见了没有?

”老残也侧了头,照样看去,看了些时,说道:“看见了,看见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

想了一想,道:“莫非底下是两股泉水,力量相敌,所以中间挤出这一线来?

”那士子道:“这泉见于著录好几百年,难道这两股泉的力量,经历这久就没有个强弱吗?

”老残道:“你看这线,常常左右摆动,这就是两边泉力不匀的道理了。

”那士子到也点头会意。

说完,彼此各散。

老残出了金泉书院,顺着西城南行。

过了城角,仍是一条街市,一直向东。

这南门城外好大一条城河,河里泉水湛清,看得河底明明白白。

河里的水草都有一丈多长,被那河水流得摇摇摆摆,煞是好看。

走着看着,见河岸南面,有几个大长方池子,许多妇女坐在池边石上捣衣。

再过去,有一个大池,池南几间草房,走到面前,知是一个茶馆。

进了茶馆,靠北窗坐下,就有一个茶房泡了一壶茶来。

茶壶都是宜兴壶的样子,却是本地仿照烧的。

老残坐定,问茶房道:“听说你们这里有个黑虎泉,可知道在什么地方?

”那茶房笑道:“先生,你伏到这窗台上朝外看,不就是黑虎泉吗?

”老残果然望外一看,原来就在自己脚底下,有一个石头雕的老虎头,约有二尺余长,倒有尺五六的宽径。

从那老虎口中喷出一股泉来,力量很大,从池子这边直冲到池子那面,然后转到两边,流入城河去了。

坐了片刻,看那夕阳有渐渐下山的意思,遂付了茶钱,缓步进南门回寓。

到了次日,觉得游兴已足,就拿了串铃,到街上去混混。

踅过抚台衙门,望西一条胡同口上,有所中等房子,朝南的大门,门旁贴了“高公馆”三个字。

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穿了件棕紫熟罗棉大袄,手里捧了一支洋白铜二马车水烟袋,面带愁容。

看见老残,唤道:“先生,先生!

你会看喉咙吗?

”老残答道:“懂得一点半点几的。

”那人便说:“请里面坐。

”进了大门,望西一拐,便是三间客厅,铺设也还妥当。

两边字画,多半是时下名人的笔墨。

只有中间挂着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仿佛列子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笔力甚为道劲,上题“大风张风刀四字,也写得极好。

坐定,彼此问过名姓。

原来这人系江苏人,号绍殷,充当抚院内文案差使。

他说道:“有个小妾害了喉蛾,已经五天今日滴水不能进了。

请先生诊视,尚有救没有?

”老残道:“须看了病,方好说话。

”当时高公即叫家人:“到上房关照一声,说有先生来看病。

”随后就同着进了二门,即是三间上房。

进得堂屋,有老妈子打起西房的门帘,说声:“请里面坐。

”走进房门,贴西墙靠北一张大床,床上悬着印花夏布帐子,床面前靠西放了一张半桌,床前两张机凳。

高公让老残西面杌凳上坐下。

帐子里伸出一只手来,老妈子拿了几木书垫在手下,诊了一只手,又换一只。

老残道:“两手脉沉数而弦,是火被寒逼住,不得出来,所以越过越重。

请看一看喉咙。

”高公使将帐子打起。

看那妇人,约有二十岁光景,面上通红,人却甚为委顿的样子。

高公将他轻轻扶起,对着窗户的亮光。

老残低头一看,两边肿的已将要合缝了,颜色淡红。

看过,对高公道:“这病本不甚重,原起只是一点火气,被医家用苦寒药一逼,火不得发,兼之平常肝气易动,抑郁而成。

目下只须吃两剂辛凉发散药就好了。

”又在自己药囊内取出一个药瓶、一支喉枪,替他吹了些药上去。

出到厅房,开了个药方,名叫“加味甘桔汤”。

用的是生甘草、苦桔梗、牛蒡子、荆芥、防风、薄荷、辛夷、飞滑石八味药,鲜荷梗做的引子。

方子开毕,送了过去。

高公道:“高明得极。

不知吃几帖?

”老残道:“今日吃两帖,明日再来复诊。

”高公又问:“药金请教几何?

”老残道:“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

果然医好了姨太大病,等我肚子饥时,赏碗饭吃。

走不动时,给几个盘川,尽够的了。

”高公道:“既如此说,病好一总酬谢。

尊寓在何处,以便倘有变动,着人来请。

”老残道:“在布政司街高升店。

”说毕分手。

从此,天天来请。

不过三四夭,病势渐退,已经同常人一样。

高公喜欢得无可如何,送了八两银子谢仪,还在北柱楼办了一席酒,邀请文案上同事作陪,也是个揄扬的意思。

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

那日,又在北柱楼吃饭,是个候补道请的。

席上右边上首一个人说道:“玉佐臣要补曹州府了。

”左边下首,紧靠老残的一个人道:“他的班次很远,怎样会补缺呢?

”右边人道:“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宫保赏识非凡。

前日有人对宫保说:‘曾走曹州府某乡庄过,亲眼见有个蓝布包袱弃在路旁,无人敢拾。

某就问土人:“这包袱是谁的?

为何没人收起?

”土人道:“昨儿夜里,不知何人放在这里的。

”某问:“你们为甚么不拾了回去?

”都笑着摇摇头道:“俺还要一家子性命吗!

”如此,可见路不拾遗,古人竟不是欺人,今日也竟做得到的!

’宫保听着很是喜欢,所以打算专折明保他。

”左边的人道:“佐臣人是能干的,只嫌太残忍些。

来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难道没有冤枉吗?

”旁边一人道:“冤枉一定是有的,自无庸议,但不知有几成不冤枉的?

”右边人道:“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面都是好看的。

诸君记得当年常剥皮做兖州府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

总做的人人侧目而视就完了。

”又一人道:“佐臣酷虐,是诚然酷虐,然曹州府的民情也实在可恨。

那年,兄弟署曹州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养了二百名小队子,像那不捕鼠的猫一样,毫无用处。

及至各县捕快捉来的强盗,不是老实乡民,就是被强盗胁了去看守骡马的人。

至于真强盗,一百个里也没有几个。

现在被这玉佐臣雷厉风行的一办,盗案竟自没有了。

相形之下,兄弟实在惭愧的很。

”左边人道:“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

此人名震一时,恐将来果报也在不可思议之列。

”说完,大家都道:“酒也够了,赐饭罢。

”饭后各散。

过了一日,老残下午无事,正在寓中闲坐,忽见门口一乘蓝呢轿落下,进来一个人,口中喊道:“铁先生在家吗?

”老残一看,原来就是高绍殷,赶忙迎出,说:“在家,在家。

请房里坐“只是地方卑污,屈驾的很。

”绍殷一面道:“说那里的话!

”一面就往里走。

进得二门,是个朝东的两间厢房。

房里靠南一张砖炕,炕上铺着被褥。

北面一张方桌,两张椅子。

西面两个小小竹箱。

桌上放了几本书,一方小砚台,几枝笔,一个印色盒子。

老残让他上首坐了。

他就随手揭过书来,细细一看,惊讶道:“这是部宋版张君房刻木的《庄子》,从那里得来的?

此书世上久不见了,季沧苇、黄丕烈诸人俱来见过,要算希世之宝呢!

”老残道:“不过先人遗留下来的几本破书,卖又不值钱,随便带在行箧,解解闷儿,当小说书看罢了,何足挂齿。

”再望下翻,是一本苏东坡手写的陶诗,就是毛子晋所仿刻的祖本。

绍殷再三赞叹不绝,随又问道:“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

虽说富贵浮云,未免太高尚了罢。

”老残叹道:“阁下以‘高尚’二字许我,实过奖了。

鄙人并非无志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

二则,俗说‘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绍殷道:“昨晚在里头吃便饭,宫保谈起:‘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于此了。

’同坐姚云翁便道:‘目下就有一个人在此,宫保并来罗致。

”宫保急问:‘是谁?

’姚云翁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而又通达人情、熟谙世务,怎样怎样,说得官保抓耳挠腮,十分欢喜。

宫保就叫兄弟立刻写个内文案札子送亲。

那是兄弟答道:‘这样恐不多当,此人既非侯补,又非投放,且还不知他有什么功名,札子不甚好下。

’宫保说:‘那么就下个关书去请。

’兄弟说:‘若要请他看病,那是一请就到的。

若要招致幕府,不知他愿意不愿意,须先问他一声才好。

’宫保说:‘很好。

你明天就去探探口气,你就同了他来见我一见。

’为此,兄弟今日特来与阁下商议,可否今日同到里面见宫保一见?

”老残道:“那也没有甚么不可,只是见宫保须要冠带,我却穿不惯,能便衣相见就好。

”绍殷道:“自然便衣。

稍停一刻,我们同去。

你到我书房里坐等。

宫保午后从里边下来,我们就在签押房里见了。

”说着,又喊了一乘轿子。

老残穿着随身衣服,同高绍殷进了抚署。

原来这山东抚署是明朝的齐王府,故许多地方仍用旧名。

进了三堂,就叫“宫门口”。

旁边就是高绍殷的书房,对面便是宫保的签押房。

方到绍殷书房坐下,不到半时,只见宫保已从里面出来,身体甚是魁梧,相貌却还仁厚。

高绍殷看见,立刻迎上前去,低低说了几句。

只听庄宫保连声叫道:“请过来,请过来。

”便有个差官跑来喊道:“宫保请铁老爷!

”老残连忙走来,向庄宫保对面一站。

庄云:“久慕得很!

”用手一伸,腰一呵,说:“请里面坐。

”差官早将软帘打起。

老残进了房门,深深作了一个揖。

宫保让在红木炕上首坐下。

绍殷对面相陪。

另外搬了一张方杌凳在两人中间,宫保坐了,便问道:“听说补残先生学问经济都出众的很。

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别省不过尽心吏治就完了,本省更有这个河工,实在难办,所以兄弟没有别的法子。

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倘有见到的所在,能指教一二,那就受赐得多了。

”老残道:“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有得说的了。

只是河工一事,听得外边议论,皆是本贾让三策,主不与河争地的?

”宫保道:“原是呢。

你看,河南的河面多宽,此地的河面多窄呢。

”老残道:“不是这么说。

河面窄,容不下,只是伏汛几十天。

其余的时候,水力甚软,沙所以易淤。

要知贾让只是文章做得好,他也没有办过河工。

贾让之后,不到一百年,就有个王景出来了。

他治河的法子乃是从大禹一脉下来的,专主‘禹抑洪水’的‘抑’字,与贾让之说正相反背。

自他治过之后,一千多年没河患。

明朝潘季驯,本朝靳文襄,皆略仿其意,遂享盛名。

宫保想必也是知道的。

”宫保道:“王景是用何法子呢?

”老残道:“他是从‘播为九河,同为逆河’,‘播’‘同’两个字上悟出来的。

《后汉书》上也只有‘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两句话。

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

” 庄宫保听了,甚为喜欢,向高绍殷道:“你叫他们赶紧把那南书房三间收拾,即请铁先生就搬到衙门里来住罢,以便随时领教。

”老残道:“宫保雅爱,甚为感激,只是目下有个亲戚在曹州府住,打算去探望一道。

并且风闻玉守的政声,也要去参考参考,究竟是个何等样人。

等鄙人从曹州回来,再领宫保的教罢。

”宫保神色甚为怏怏。

说完,老残即告辞,同绍殷出了衙门,各自回去,未知老残究竟是到曹州与否,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