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净诸业障菩萨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演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

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

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何以故?

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

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

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

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

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

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

云何非我?

我是众生,则非是我。

云何非彼?

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

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

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

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何以故?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何以故?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架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

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

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离座而起,用最尊贵的礼仪,以顶礼礼敬佛足,然后起立右转,绕佛三圈,又长跪在佛前双手合掌,对佛禀告道:“大悲世尊,您为我们演说如此不可思议的妙理,一切如来因地学佛的修行法门,使我们获得未曾有过的知识。好像看见佛历经长久时间的勤苦修行,令我们一念之间了知一切功用,我们这些菩萨深感庆幸欣慰。世尊,如果觉心本性清净,为什么会有被污染,致使众生迷闷不能证入?只希望您广为我们开示法性,使我们大家以及末世众生能作为将来修习佛法的眼目。” 净诸业障菩萨说完后,再次五体投地向佛祖致礼,循环往复,这样连续请求三次。 那时,世尊对净诸业障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为诸菩萨众以及末世众生,问如来的这些方便法门。现在你就仔细地听,我为你解说。” 当时,净诸业障菩萨以能接受佛的教导而心生欢喜,和其他参加法会的大众安静地听佛说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虚妄地执着自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认为‘四颠倒’是实在自我的本体,由此便生出憎恨、贪爱,于虚妄的我执之上更加有虚妄的憎爱这两种虚妄相依,便产生了虚妄的业道。因为有虚妄的业道,就会虚妄地认为有六道的生死流转。厌恶流转的人,就会虚妄地认为有涅粲境界。因此不能证入清净本觉,这并不是觉性违拒能证入的人。能证入的人也不是觉性使他证入的。所以起心动念以及止息心念都归于迷闷。 “为什么呢?因为有不知何时产生的无明做了自己的主宰。一切众生没有生来就有慧目,身心自性也都是无明的。比如人不会自己了断自己的生命。由此得知,有爱我的人,我就随顺他们;不随顺我的,便生起憎恶怨恨。因为憎爱心能滋养无明,如果憎爱与无明相续不断,虽然修行求道,也不能成就。 “善男子,什么是我相?是指众生心所证知了别的善男子,比如有人全身协调,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如果四肢麻木,调养失当,稍加针刺或艾灸,就会知道有我,所以,只有了知证取时才能感到我的身体。善男子,修道者的心证至诸佛境界,了知清净涅槃,其所证取,也都是我相。 “善男子,什么是人相?是指众生心中悟到有能证知的心。善男子,悟到有我相存在,但不认为是我相的,或所悟到是我相之外的,都是执着于所悟。超过一切证者本身的能证之智都是人相。善男子,乃至心圆满悟到涅槃境界,然而有涅槃可证,这还是‘我相’;如果还有些微能悟之心,殚尽其修行过程中所证之理,还是分别有‘我’,这一类的‘我’,都称为人相。 “善男子,什么是众生相?是指我的自心无法证知的众生能知的自心。善男子,比如有人说这样的话,我是‘众生’,则知道他所说的‘众生’,既不是指自己也不是指别人。为什么不是指自己?我是‘众生’,所以‘众生’不是专指自己的我。为什么说不是别人?只说我是‘众生’,所以‘众生’不是他人的我。善男子,众生了知所证都是我相,了知所悟都是人相,在我相、人相之外,还认为有能了悟的心,都称为众生相。 “善男子,什么是寿命相?是指众生心已得清静圆满,能觉察所了知的对象,这是执着了寿命相。在一切业智中不能照见自己的生灭,就像不知道是命根在维持生存。 “善男子,心照见一切法而认为其有知觉,实则都是尘垢。能觉知的心和所觉知的法都不离妄心尘垢。就像用热水销溶冰,冰融化后,不会存有些微的冰以了知冰的销溶。存有些微我相以觉知其余我相的断除,就不是真的净心。存在的我与觉知的我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能了知我、人、众生、寿命四相,虽经长时间勤苦修道,但还是有为造作,不能成就圣果,所以称为正法的末世时期。 “为什么呢?因为妄认一切我相能入涅槃,因为认为有证有觉悟可以去成就。比如有人,认贼为儿子,那么他家里的财宝就会被损败。 “为什么呢?执爱自我的人,也以此心而爱涅槃,以为俘灭我爱就是涅槃。有憎我心,也就憎恶生死轮回,但不知爱才是生死轮回的根源,而只是憎恶生死,这就叫做不解脱。 怎么知道所证的法不解脱?善男子,那些修习菩提智慧的末世众生,以为自己微少的证悟就是清净,这实则还没有断尽我相的根本。如果有人赞叹他所修法门,就心生欢喜,便想救济化度别人。如果有人诽谤他所证得的境界,便会心生愤怒怨恨,由此则知他仍坚固地执持‘我相’,并且这种‘我相’潜伏在藏识中,与六根交相作用,未曾间断过。善男子,那些修道者不断除‘我相’,所以不能证入清净的圆满觉悟。 “善男子,修道者如果知道‘无我’,我是空的,就不见有毁谤我的人。如果还存在我宣说佛法,则我相还没有断除。众生相、寿命相也可这样辨明。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错误的修行方法当作佛法,所以这些人是很可怜的。虽然勤奋修行,但也只能增长各种弊病,所以不能证入清净的圆满觉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能了知四相,以如来的知解和修行为自己的修行境界,终不能成就佛道。又有一种人未得清净涅槃而自认为已得涅槃;未证圆觉菩提,而自认为已证圆觉菩提,见到有胜于自己而更求进步的人,其心必生嫉妒。由于这些众生未能断除我爱,所以不能证入清净的圆满觉悟。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就圆满佛道,但不可使他们以为求悟只是以多增益见闻为能事。应当专心勤勉降伏烦恼,发起猛勇之心,未能证得的道果让他证得,未能断除的烦恼让其断除,贪心、嗔心、爱心、轻慢心、谄曲心、嫉妒心能够对境不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恩爱都彻底灭除。佛说这样的人渐渐能够成就佛道,追求修行善法,不堕于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如果对于所求的善法又生出憎爱的分别心,则就不能证入清净圆满的觉悟境界。” 当时,世尊为了重新阐述这个真义,于是说偈语: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注释

行相:行事的相状。 四颠倒:凡夫的四颠倒为,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乐颠倒(苦当作乐)、净颠倒(不净为净)、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另有二乘的四颠倒,即无常颠倒、无乐颠倒、无我颠倒、无净颠倒。 慧目:智慧的眼目。 我相:即在五蕴法中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 百骸: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 弦缓:软弱麻木。 乖方:失当。 针艾:针刺艾灸。 人相:因为执着有实在的我,站在我的立场,就称他人为人。 众生相:与我对待的众生不止一个,所有人及非人的差别相,是为“众生相”。 寿命相:是指众心存有能觉证的“知”,潜藏心中,如同心识的命根,称为“寿命相”。 正法末世:正法的末世时期。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正法时期,正即证,佛虽灭度,法仪未改,称“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像即似,这一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末法时期,末即微,这一时期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之人。 我爱:爱着自己所妄执的我。 执持:坚持不变。 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 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解:知解义理。 谄曲:曲意逢迎。


简介

《圆觉经》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简称,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佛教大乘之经典。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本章节为净诸业障菩萨所请教的问题,以及佛陀的回答。重在宣示有碍修行的自心病障。圆觉本性原本清静,但由于众生妄执我、人、众生、寿命四相,并认为四相为实有,生起造作妄业,进而流转生死,不能证入圆觉境界。



圆觉经·普觉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云何四病?

“一者作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二者任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

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

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

  亲近无骄慢,远离无嗔恨。

  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圆觉经·圆觉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

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

过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人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非彼所闻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

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圆觉经·贤善首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

云何奉持?

众生修习得何功德?

云何使我护持经人?

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楚辞·九章·其一·惜诵

〔屈原〕 〔周〕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与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忠何罪组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兆众之所咍。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而不达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

”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不纡轸。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一章·出家证果

〔释迦牟尼〕 〔周〕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圆觉经·辩音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

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①。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

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

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

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

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

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

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方便。

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

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圆觉经·清净慧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

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何以故?

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

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 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功德已圆满,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圆觉经·弥勒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

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云何二障?

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五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

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

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圆觉经·金刚藏菩萨

〔释迦牟尼〕 〔周〕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

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何以故?

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何以故?

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

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

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始终。

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诸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