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七节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

斯二者天也。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涕出而女于吴。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如耻之,莫若师文王。

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孟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无道的时候,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役使,力量弱的被力量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符合天理。顺从天理的生存,违逆天理的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发号施令,又不愿服从命令,这是绝路一条。’于是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而又耻于服从命令,这就像弟子耻于服从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以此为耻辱,不如师从文王。如果师从文王,大国只需五年,小国不超过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权。《诗经》上说:‘殷商的子孙,数目不下十万。上帝既已降命,于是臣服于周。于是臣服于周,天命并不固定。商臣漂亮聪明,也上镐京助祭。’孔子说:‘仁德是不在乎人多势众的。国君如果爱仁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如今有人想要无敌于天下却不依靠仁德,这就像要解除炎热却不洗浴一样。《诗经》说:‘谁能解除炎热,却不凭借洗浴?’”


注释

小德役大德:即“小德役于大德”。 绝物:断绝有关人事交往。 女(nǜ):以女嫁人。 指《诗经·大雅·文王》篇。 丽:数目。亿:周代称十万为亿。这里形容众多。 侯于周服:乃臣服于周;侯,语助词,乃。 肤敏:品德优美,言行敏捷。裸(guàn)将:“将裸”的倒文,助祭。裸,古代一种祭礼,称“灌鬯礼”。祭祀时,在神主前将玉制酒器中的酒洒在白茅上,表示神在饮酒。将,助。京:镐京,西周国都。 执:救治。濯(zhuó):洗涤。 逝:发语词,无义。引诗见《诗经·大雅·桑柔》。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八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九节

〔孟子〕 〔周〕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为丛驱爵者,鹯也。

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十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十一节

〔孟子〕 〔周〕

孟子曰:“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十二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

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六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

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

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五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四节

〔孟子〕 〔周〕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三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第七卷·离娄上·第二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

圣人,人伦之至也。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不甚,则身危国削。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