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边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注释

调角:犹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尽或占尽的意思。 戍楼:防守的城楼。 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乐曲《凉州》也有作《梁州》的。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境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 大漠:一作“大汉”。 穷边:绝远的边地。 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此水:不确指,可能指黄河。


简介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赏析

黄生:前后两截格。凡五言律,首尾相称、位置停匀者,正调也。前半警策,后半更不用力,如此诗及岑参《寄严许二山人》诗者,变调也。后半亦非不用力,但声势气局为前段所摄,只以平平衬带过去耳。(《唐诗矩》) 俞陛云: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顿挫。亦高格之一也。前半首言正秋寒绝塞、角声横断之时,登戍楼而凭眺:近望则阴山之麓、明妃香冢、青草依然;远望则白日西沈、云天低尽处,约略是甘凉大野。五六乃转笔写登楼之客,因大漠销兵,行人无阻,乃能作出塞壮游。末句愿蕃人向化,如水向南流,与“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同一诗人忠爱之思。(《诗境浅说》)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唐〕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唐〕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华子冈

〔裴迪〕 〔唐〕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唐〕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庭前菊

〔韦庄〕 〔唐〕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观猎

〔王维〕 〔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唐〕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赠药山高僧惟俨

〔李翱〕 〔唐〕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唐〕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