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行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

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

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

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

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

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

或言卢犬顽,兽走不能劫。

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

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苶。

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

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

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往往被甲皆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

呜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夕阳倾斜在山上,山下人们呼喊着打猎。出门时随意观望,无需忙碌穿上履物。 一路走来,听到猎人的喧闹之声,兴高采烈地争论着。有人说山路弯曲多,追赶的车马因此慢下来;有人说执纪的士兵效果不好,气势上无法与猎人对峙;有人说使用的器械迟钝,追逐时没有所带携。也有人说乌鸦狗太顽皮,野兽奔跑时无法掠夺。 我笑着对他们说,善于打猎的人不会感到恐惧。在你尚未开始狩猎的时候,斗志早已萧索。弱者无力支撑,勇者胆怯退缩。哪怕只是一只雉鸡也不能被你捕获,何况是虎豹的血性,岂能轻易舔食。 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去年淮河之间,百万熊罴围困而至危堞?往往被装备充足的士兵们取得胜利,却不怪恨教师无法获胜。 哦,如果能够一起欣赏善于打猎的人和善于战斗的士兵,让我一看见就感到愉悦。


注释

纵步:放步、急步。 无遑:无暇。 喧然:喧哗的样子。喧,声音大。 牙颊:口齿之间。 岐径: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困:钱钟书《宋诗选注》:“‘困’原作‘因’,疑是误字。” 御徒:御者,驾驭车马的人。 卢犬:黑色善走的狗。 苶(nié):蹈、踏。 喋:通“蹀”,蹈、踏之意。即喋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流血满地污足下也”。 “熊罴百万临危堞”句:以百万大军攻打垂危之城,理应献捷,但因作战的都是懦弱之徒,故不能取胜。危,垂危;堞,城上女墙。 汝曹:人称代词,你。


简介

作者通过描写其在观猎时所见到的毫无勇气、毫无血性的猎人们,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南宋末期武备松弛,国力日衰的状况的感叹。 这首诗的前四句扣题点出“观猎”。“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表现了作者急于观猎,甚至连鞋子也顾不上穿的迫切心情。他的观猎不是因为他好武,也不是凑热闹,而是出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至则闻猎人”一下十句,写出门所见。狩猎非同儿戏,须有一往直前的勇气。而诗人眼前的这些猎人,却正在那里大争口舌;有的说岔路太多,不知从哪条路追赶;有的说人手太少,造不成声势;有的说武器太钝,杀不死野兽;有的说猎犬太弱,赶不上豺虎。在那种种遁避的背后,反映出他们胆怯、畏难的心理。故此数句,恰是那些猎人胆小懦弱的最真实的写照。 自“余笑与之言”一下十二句,为诗人对猎者所言。“善猎气不慑”,为一篇之大纲。夫战,勇气也,故前人一鼓作气。如今尚未出猎,气已先泄,如此,则一只野鸡都难捉到,又怎能和虎豹格杀,喋血奋进?打猎尚且畏惧,又怎能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搏?诗人即景生慨,通过下面“汝不闻去岁淮甸间”四句,明白地将这层意思道出。淮河地区为宋、金交壤,乃争战之地。史载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韩侂胄北伐。此四句疑即隐指此事。韩侂胄恃宠专权,欲借北伐,立功自固,兵败身戮,为世所诟。而王迈对北伐之举,全无非议,却怪罪懦夫,言披甲作战的都是像猎人那样的无用之徒,不能取胜,又何足怪! 弋猎之举,从来都是习武练兵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汉武帝连年征伐,穷兵黩武,亦好田猎,声势浩大。盛唐国势强盛,士气高昂,故在那时的诗人笔下,展现出隽逸豪迈的风貌。宋势弱力薄,又不重田猎,即民间狩猎,也乏前代的生气和勇力。汉、唐诗中所表现的那种令人神往的场面,已邈然难追,即使是像王迈这样的轩昂磊落之士,也已难写出汉、唐诗中的壮观。非不欲,实不能也。



梅花吟

〔王迈〕 〔宋〕

君不见山前山后雪成堆,朔风撼地声如雷。

孤根忍死受寒冻,须作百花头上魁。

寻春游子不爱惜,马蹄践蹂花狼籍。

芳姿不肯被消磨,饱尽炎凉方结实。

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

那时滋味甜如饴,无忘霜风吹折时。

过建阳范氏桂林馆见其向日娱宾亭馆已属他人诗以吊之

〔王迈〕 〔宋〕

桂林当日如春暖,花木清妍差可款。

主人好事玉泉香,行客留题锦囊满。

桂林今日如冰寒,颓垣坏壁他人管。

穷冬莫赠范叔袍,过午谁饷子桑饭。

君不见李家偃月堂,金鱼玉佩鸣丁当。

冰山一倒扶不起,月固无恙堂已荒。

又不见董家藏金坞,翠幕珠帏贮歌舞。

谁知当时赏心事,不救后来燃脐苦。

请君听我吟桂林,悲欢成败更相寻。

人生富贵如邮传,古往今来几桂林。

送朱君锡圭尉德化二首

〔王迈〕 〔宋〕

鼓箧游环璧,如君最妙龄。

阿㜷开绛幔,大阮共炉亭。

力学案堆雪,收科蛰奋霆。

莫嫌梅市小,有路透青冥。

送朱君锡圭尉德化二首

〔王迈〕 〔宋〕

邻邑宜初宦,轻轩最便家。

亲颜悦萱草,诗料有梅花。

佳兆双飞鶒,夷途万里骅。

好培经世业,他日步清华。

送张能父天定赴瑞州教二首

〔王迈〕 〔宋〕

孟子称三乐,广文兼有之。

寿椿齐百岁,常棣秀连枝。

初筮筠江郡,尊为芹泮师。

英才需教育,远业立镃基。

谢阮儒隐为画墨梅床屏

〔王迈〕 〔宋〕

畸人平生偏爱奇,爱梅成癖不可医。

书带堂前忽见之,相羊不去燃吟髭。

今夕何夕秋为期,芙蓉映日红葳蕤,篱菊傲霜纷离披。

南枝春信未有涯,安得此粲对酒卮。

元是大阮解作无声诗,写梅幻相为娱嬉。

想当解衣盘礴下笔时,吸取清气入肝脾。

先融雪岭作墨池,坐变秋阳成春晖。

使我初见浑不疑,旋觉风骨全是颜容非。

恍如胭支马上坐明妃,缁尘生汗白玉肌。

又如鸱夷船底载西子,烟波惨淡双蛾眉。

雪堂仙去渺莫追,补之位置传者谁。

君今此宝世间希,芒端寒燠巧推移。

花神上诉真宰悲,何为苦泄造化机。

我有东绢滑如脂,装潢为屏作枕帏。

平章众画何品宜,笑我嗜好与君相背驰,不爱崇桃积李斗芳菲。

请君快扫横斜竹外枝,岁寒心事正要渠相知。

柏梁体简龚少益

〔王迈〕 〔宋〕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

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

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

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

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

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

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

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蚊雷聚噪肆颉颃,仗剑起舞涕泗滂。

劝君停剑无庸伤,时平贤路如康庄。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横宝在道暗无光,运行如此休慨慷。

男儿立身当自强,精金须经百炼刚。

膜外荣枯等秕糠,惟忠惟孝不可忘。

请君倾耳听柏梁,谓余不信来对床。

题听蛙轩

〔王迈〕 〔宋〕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蠕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春月白鹤吟寄魏鹤山

〔王迈〕 〔宋〕

鹤去兮渠阳,雪衣兮相羊。

啄芳洲兮饮碧湘,如青城之栖兮流矢中伤。

鹤来兮钱塘,朱顶兮昂藏。

浴太液兮下建章,如九皋之唳兮声彻上苍。

鹤归兮临邛之岗,嗥朔风兮立晓霜。

扪参历井兮水云乡,如辽东之返兮华表飞扬。

昔者去兮,狂枭毒獍相贺乎偃月堂。

迨其来兮,文鸾祥凤相得乎汉未央。

今其归兮,驯鸥狎鹭相待乎午桥庄。

善类无依兮,若空乎振鹭之行。

留行无语兮,谁扼乎群鸟之吭。

归去来于鹤何加损兮,关世道之否臧。

有雁兮南翔,翼短兮心长。

避缯弋兮饱稻粱,望胎仙兮天一方。

思蹇产兮结中肠,此仙之寿兮未易量。

天若祚宋兮,当复来而为治世之祥。

赠萧棠仲致政

〔王迈〕 〔宋〕

昔年鼓箧游胶庠,集英同日瞻天光。

金门初开兽环动,曈曈晓日升扶桑。

宫帘高卷开御扇,祥风习习飘天香。

殿庭神丽冠剑肃,巍巍玉几临中央。

银袍七百趋龙尾,拜恩稽首心欢康。

晚从银台出广陌,宝鞍快马争腾骧。

团司涓日叙黄甲,义比天伦鸿雁行。

琼苑宴开慈惠浃,宸章宠锡歌明良。

后来相继随宫牒,东西南北遥相望。

萍开风转有时合,邂逅一见难预量。

非才叨窃愆咎积,自顾补报无毫芒。

朝廷宽大不终弃,领郡尚得来南漳。

下车问政访耆旧,知公辞荣归故乡。

神武衣冠已久挂,冥鸿羽翮方高翔。

遗贤虽为明时惜,承颜独喜私愿偿。

共惊岁月何飘忽,相对鬓发俱沧浪。

至言不吝挥玉麈,妙句屡蒙开锦囊。

已叹高风激贪懦,更敦雅契超寻常。

区区感慰岂有极,聊写一二成短章。

芜音不足继真作,读过幸勿留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