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锡家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

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伐苇蒲收檿柘。

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

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

秦人凿渠开陌阡,坐临关东常晏然。

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

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

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颂多稌。

君看初未作此陂,夏无暑雨民怨咨。

锸声殆合桑林舞,千夫斸荒汗如雨。

道旁笑指堰复兴,他日饱食勿忘今。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送汤子才如吴下

〔晁公溯〕 〔宋〕

俶装理蜀柁,长啸下吴天。

摩挲乌牛石,三系春江船。

结绶昨去国,力田未逢年。

初看飞舄来,皆谓令尹贤。

再看泥轼归,日谒刺史前。

抱才宜为邦,郁抑顾莫宣。

遇合会有时,此行定腾骞。

圣人坐斋居,群公拱御筵。

召见渤海龚,拜谢胪句传。

归乘厩吏车,五马应翩翩。

谢张文老饷酥

〔晁公溯〕 〔宋〕

清晨坐堂上,忽得故人书。

近自玉垒州,远饷金城酥。

闻由笮都出,来与枸酱俱。

开视静如练,缄题投比珠。

甚知故人厚,痟中怜老夫。

岂惟减肺渴,兼可濡肠枯。

因之想风味,更过酪醍醐。

致此未足言,公才可时须。

似传滇池君,愿献汗血驹。

高有八尺龙,次有一丈乌。

论功当作颂,请歌马斯徂。

师永锡少出通义其归携伯浑诗来因用其韵伯浑顷尝相送至下岩也

〔晁公溯〕 〔宋〕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阎才元因程伯珍来寄近诗一轴不能尽和用师淮父韵奉简

〔晁公溯〕 〔宋〕

我思买蜀山,附田小峥嵘。

家本冰氏子,室无孔方兄。

为郡非其乐,强颜聊此行。

四夷幸兵休,万邦喜时平。

所嗟启利源,开国始于荆。

当年惟迂叟,乃如鲁二生。

高卧不肯起,彼方事交征。

共兜自滔天,尧舜实圣明。

至今天下士,语及涕纵横。

今王益神武,览奏每叹惊。

皇皇元首诗,主歌臣则赓。

德音既屡下,美意谁能成。

追怀符益州,积恶高陵京。

老农扣头泣,愿闻徭役轻。

故人佐太府,因君烦寄声。

艰难念吾土,慷慨见深情。

歃血誓仁义,由来盖同盟。

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其一

〔晁公溯〕 〔宋〕

此地冠盖国,古来翰墨场。

夜看蟆颐山,上干牛斗光。

试酌老翁井,尚馀书传香。

想其居清华,汉阁千步廊。

大字写汗青,小楷书硬黄。

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尝。

神兮肯下来,冠剑在帝傍。

作诗遗里人,闻者当感伤。

望峨嵋山作

〔晁公溯〕 〔宋〕

普贤大开士,神足靡不周。

世人妄指此,象驭昔所留。

愿观百亿身,奔走数十州。

见者喜称快,不见默怀羞。

纷纷相矜夸,隐晦盖有由。

正如官肆赦,尽出系中囚。

岂其得预闻,皆可除愆尤。

一方每惊动,千乘时往游。

返为斯民劳,实贻开士忧。

我师寒山子,丰干非同流。

奉简汤子和

〔晁公溯〕 〔宋〕

卫尉女公子,始生在开封。

君来谒卫尉,见之文褓中。

却后十五载,我乃卧厢东。

与君初会面,脩髯郁垂胸。

席间致大㪷,一举酒辄空。

相看每叹息,豪气如元龙。

今年凌云下,访我采蘋宫。

老妻发亦白,岁月犹转蓬。

人生能几何,羡此江无穷。

家有百壶泉,色作真珠红。

饮尽方可归,庐山正春风。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晁公溯〕 〔宋〕

昔贤登兹山,逸气凌清旻。

诵诗怀太白,考易思景纯。

至今平羌水,常浸月半轮。

追寻所凿室,石古莓苔新。

后岂无来者,倏忽迹已陈。

壁间记岁月,刻划如龙鳞。

自非传一世,烂若配三辰。

姓名虽尚存,谁复知其人。

我游方之外,久忘实之宾。

但饮佛耳泉,永洗凡心尘。

范子庚见示长书

〔晁公溯〕 〔宋〕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昆崙。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

汤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韵见示且云卫尉顷登清音载酒二亭口占一联清音见江来载酒送江去怅然感之

〔晁公溯〕 〔宋〕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

暮年乃去国,持节此徘徊。

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

悽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

崔嵬苍龙阙,白首所仰怀。

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

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

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

遗声落岩壑,松风有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