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第二十四则

《诗 ·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意颇近之。

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诗·秦风·蒹葭》这首诗,最能体现出诗人真挚的情感,而又写得生动自然。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词句,意境和它比较接近。但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洒落,后者悲壮。


注释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人间词话·第二十五则

〔王国维〕 〔清〕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诗人之忧生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诗人之忧世也。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

〔王国维〕 〔清〕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间词话·第二十七则

〔王国维〕 〔清〕

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人间词话·第二十八则

〔王国维〕 〔清〕

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

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人间词话·第二十九则

〔王国维〕 〔清〕

少游词境最凄婉。

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则变而凄厉矣。

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人间词话·第二十三则

〔王国维〕 〔清〕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人间词话·第二十三则

〔王国维〕 〔清〕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人间词话·第二十二则

〔王国维〕 〔清〕

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

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

” 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

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

”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人间词话·第二十一则

〔王国维〕 〔清〕

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

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人间词话·第二十则

〔王国维〕 〔清〕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