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碑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

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

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进死以并命,诚仁矣。

无益吾祀,故不为。

委身以存祀,诚仁矣。

与亡吾国故不忍。

且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

晦是谟范,辱于囚奴。

昏而无邪,隤而不息。

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

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

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

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

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

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

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于虖!

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

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

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

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

宗祀用繁,夷民其苏。

宪宪大人,显晦不渝。

圣人之仁,道合隆污。

明哲在躬,不陋为奴。

冲让居礼,不盈称孤。

高而无危,卑不可逾。

非死非去,有怀故都。

时诎而伸,卒为世模。

《易》象是列,文王为徒。

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古阙颂辞,继在后儒。


写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凡是有德行的人遵从的道理有三种:第一是纠正人违法作乱。第二是把大道传授于圣人。第三是教化万民。在殷朝时有一位仁人叫箕子,他实实在在地具备了这三道,以大德行立于世上。所以孔子在叙述六经的要旨大意时,尤其殷勤。 在殷纣王之时,大道逆乱,上天的震怒不能引起人们警戒,圣人的言论无所用处。臣下拼死进谏,把己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诚然是仁者的作为了,但无益于殷朝的社稷祭祀,所以不这样做;委曲求全,以保存殷朝的祭祀,诚然是仁者的所为了,但是亡国的预兆很明显,所以不忍心去这样做。这两条路,都有人行了。这样的作为,是保其贤明,与世俗人一同俯仰曲伸,隐藏自己的谋略,在奴隶中间受凌辱。虽然卑微不得意,但也不肯乱来;虽然颓废失落,但忠心不熄灭。所以《易》上说:“箕子不敢显露自己的明智。”这就是蒙受苦难而能坚持正道。等到天命已经改变,百姓已经走上正轨,就拿出大法《洪范》以传授圣人,周公旦得依此法序次伦常,后来设立大典章制度。所以《书》说:“箕子归来作《洪范》。”这就是把大道传授圣人。到了周朝封箕子于朝鲜地方,他顺应大道,教育感化俗人,德行无论大小,人群不论亲疏远近,光大殷朝的祭祀,使得夷狄蛮荒变为中华,这是教化万民呢。这些大道聚集于箕子一身;天地之变化,箕子独得其正气,这真是有大道德的人了! 唉!当周朝还没有建立,殷商还没有灭亡的时候,殷商大臣比干已死,微子也已离去。假如殷纣还没有恶贯满盈,竟然自毙,纣王之子武庚忧虑乱世,图谋保存殷朝,此时国中没有贤明之人,谁能辅佐治理呢?这是人事中或者有的吧。但箕子先生隐忍受辱为奴,也许是有志于此么? 唐朝某年,建箕子庙于汲郡,岁岁祭祀,钦佩先生独自列入《易》卦象之中,所以我作了这篇颂词: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 宗祀用繁,夷民其苏。 宪宪大人,显晦不渝。 圣人之仁,道合隆污。 明哲在躬,不陋为奴。 冲让居礼,不盈称孤。 高而无危,卑不可逾。 非死非去,有怀故都。 时诎而伸,卒为世模。 《易》象是列,文王为徒。 大明宣昭,崇祀式孚。 古阙颂辞,继在后儒。


注释

箕子:名胥余,商纣王叔父,因封在箕地,又称箕子。 谟:谋划。 范:法、原则。 隤(tuí):跌倒。 明夷:卦名,象徵暗君在上、明臣在下,明臣隐藏起自己的智慧。 彝(yí):常规。 伦:人伦。 洪范:相传为禹时的文献《洪范》,箕子增订并献给周武王。 俾:使达到某种程度。 率:遵守。 丛:聚集。 厥:其他的。 殄(tiǎn):尽、绝,灭绝。 向使:如果。 未稔:没成熟,没达到顶点。 武庚:名禄父,纣王子。周武王灭商,封武庚以存殷祀。武王死,武庚与管叔蔡叔反叛被杀。


简介

《箕子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为箕子庙写的碑文。《箕子碑》原文有碑和颂,《古文观止》只录其碑,《柳河东集》录其全文。纣王无道,箕子劝谏不从,反遭迫害,却能忍辱负重,建立功业,作者对他表示了极大的推崇和同情。作者以伟大人物三个标准“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为评价箕子的出发点,依次展开论述,彰扬箕子的人品、功业,也表达了对自己、对一切仁人志士的勉励。


赏析

著名历史学者杜彤华:《箕子碑》全文脉络清晰,对人物评价中肯到位,是一篇经典古文。 著名学者霍旭东:读此文,不仅了解箕子的伟大,更重要的是“三道”对我大有裨益,三道即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他告诉我们,在遭遇困难时,即使是遭遇灭顶之灾,也不能放弃正道,放弃正义,更不能放弃心中的理想。



答窦秀才书

〔韩愈〕 〔唐〕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

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

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

是故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

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喘喘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

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

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

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

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事愧耻而不敢答也。

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

稇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

愈白。

答崔立之书

〔韩愈〕 〔唐〕

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足下犹复以为可教,贬损道德,乃至手笔以问之,扳援古昔,辞义高远,且进且劝,足下之于故旧之道得矣。

虽仆亦固望于吾子,不敢望于他人者耳。

然尚有似不相晓者,非故欲发馀乎?

不然,何子之不以丈夫期我也?

不能默默,聊复自明。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

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

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

闻吏部有以博学宏词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州府求举,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虽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

退因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

既已为之,则欲有所成就,《书》所谓耻过作非者也。

因复求举,亦无幸焉,乃复自疑,以为所试与得之者,不同其程度,及得观之,馀亦无甚愧焉。

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

夫所谓宏词者,岂今之所谓者乎?

诚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

乃不自进而已耳。

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

然彼五子者,且使生于今之世,其道虽不显于天下,其自负何如哉!

肯与夫斗筲者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而为之忧乐哉!

故凡仆之汲汲于进者,其小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于人耳,其他可否,自计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

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然后见知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且无使者再克。

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然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

足下谓我必待是而后进者,尤非相悉之辞也。

仆之玉固未尝献,而足固未尝刖,足下无为为我戚戚也。

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为忧。

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

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间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二者将必有一可。

足下以为仆之玉凡几献,而足凡几刖也,又所谓者果谁哉?

再克之刑信如何也?

士固信于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愈再拜。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韩愈〕 〔唐〕

右,臣伏以今年以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

陛下恩逾慈母,仁过春阳,租赋之间,例皆蠲免。

所徵至少,所放至多。

上恩虽宏,下困犹甚。

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坼屋伐树,以纳税钱,寒馁道涂,毙踣沟壑。

有者,皆已输纳。

无者,徒被追徵。

臣愚以为此皆群臣之所未言。

陛下之所未知者也。

臣窃见陛下怜念黎元,同于赤子。

至或犯法当戮,犹且宽而宥之,况此无辜之人,岂有知而不救?

又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其百姓实宜倍加忧恤。

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急之,则得少而人伤。

缓之,则事存而利远。

伏乞特敕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臣至陋至愚,无所知识,受恩思效,有见辄言,无任恳款惭惧之至,谨录奏闻。

谨奏。

送友人入蜀

〔李白〕 〔唐〕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杂曲歌辞·荆州乐二首

〔刘禹锡〕 〔唐〕

【其一】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

可怜踏青伴,乘暖着轻衣。

【其二】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

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唐〕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

”周公入贺。

王曰:“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

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

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

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

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

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

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

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

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

是直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书何易于

〔孙樵〕 〔唐〕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

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

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

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

”命吏划刬,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窜海裔耶?

”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

亦不使罪蔓尔曹。

”即自纵火焚之。

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

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食,问政得失。

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

罪小者劝,大者杖。

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

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绵州,独能嘉易于治。

尝从观其政,导从不过三人。

其全易于廉约如此。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

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

何哉?

”樵曰:“易于督赋如何?

”曰:“止请常(一作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

”“督役如何?

”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

”“馈给往来权势如何?

”曰:“传符外一无所与。

”“擒盗如何?

”曰:“无盗。

”樵曰:“馀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

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

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

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

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盗。

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

”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

至于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

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

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

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书褒城驿壁

〔孙樵〕 〔唐〕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

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

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

’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

’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呜呼!

州县真驿耶?

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

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广陵赠别

〔李白〕 〔唐〕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唐〕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

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于诸公贵人,借助声势。

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

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耶!

”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

既至,对语惊人。

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

乃蹐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

”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

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

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

”立谢客。

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

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居岁馀,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

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

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某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

曾祖爽,洪州武宁令。

祖微,右卫骑曹参军。

父嵩,苏州昆山丞。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

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究,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

”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

”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

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

”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

取文书来。

”君计穷吐实。

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一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

”行其谋。

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

”以女王氏。

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委始十岁。

铭曰: 鼎也不可以柱车,马也不可使守闾。

佩玉长裾,不利走趋。

抵系其逢,不系巧愚。

不谐其须,有衔不祛。

钻石理辞,以列幽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