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九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

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

阴亦然。

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

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

惟其生,所以不息。

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

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

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

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

有根方生,无根便死。

无根何从抽芽?

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

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

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

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问:“程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什么墨家‘兼爱’,反而被说成是不仁呢?” 先生说:“一言难尽,主要靠你们自己体察出来才能明白。仁是天地生生不息的理,它弥漫宇宙,无处不在,然而它的流行发展,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才能生生不息。例如,冬至时一阳开始产生,一定是从一阳开始,渐至六阳才能出现;若没有一阳的产生,又何来六阳?阴也是这样。因为渐进,所以就有个发端之处;因为有个发端处,所以会生长;因为生长,所以生生不息。譬如树木,开始发芽,便是树木生长的发端处;发芽后长干,长完干又开始抽枝生叶,然后繁衍生长永不停止。如果无芽,哪有主干和枝叶?能发芽,必然是下面有根。有根才能活,无根便会枯死。无根哪里去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之意的发端处,像树木的发芽,从这里开始而仁爱百姓,泽及万物,便是抽枝生叶。而墨家的‘兼爱’‘无差’等思想,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陌生人一般看待,就没有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它是无根的,便不是生生不息的,哪里谈得上仁?孝、悌是仁的根本,仁理就是从孝悌中产生出来的。”


注释

墨氏‘兼爱’,指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的思想。 六阳,十一月冬至为一阳初生,此后每月生一阳,至五月为六阳。 差等,见《孟子·滕文公下》第五章:“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此句为墨家夷子所言,意为“爱没有差别等级,只是施行的时候从亲人开始”,孟子反对之,以为爱有取舍,见同一章。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八十

〔王守仁〕 〔明〕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

’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 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

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

” 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一

〔王守仁〕 〔明〕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

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二

〔王守仁〕 〔明〕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 曰:“何谓知学?

” 曰:“且道为何而学?

学个甚?

”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

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 曰:“总是志未切。

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

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三

〔王守仁〕 〔明〕

先生问在座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 一友举虚明意思。

先生曰:“此是说光景。

” 一友叙今昔异同。

先生曰:“此是说效验。

” 二友惘然,请是。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

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

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

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四

〔王守仁〕 〔明〕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

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

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

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

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八

〔王守仁〕 〔明〕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

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

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

如此说是否?

” 先生曰:“大略亦是。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七

〔王守仁〕 〔明〕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

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六

〔王守仁〕 〔明〕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五

〔王守仁〕 〔明〕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明明德’。

虽‘亲民’亦明德事也。

“明德”就是己心之德,就是仁。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即为我的仁还有不完善处。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七十四

〔王守仁〕 〔明〕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此即‘诚意’之事。

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

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

心正则中,身修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