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赠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李公墓志铭并序(李岘墓志)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

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

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代济盛德,是生我公。

幼有殊量,含粹秉哲,学以观略,文以足言。

起家左骁卫兵曹、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高陵万年河南令,所莅以尤异闻。

迁河南少尹、左金吾将军、将作监,出守魏郡、零陵、长沙、江陵、凤翔、蜀、通、润、衢等郡,再为京兆、江陵尹。

初以江陵兼御史中丞,山、岭、江南、黔中四道都副大使、采访使,入宗正卿,及为凤翔太守又兼中丞銮舆临幸,知侧近兵马粮料,加尚书左丞,知凤翔事,车驾还京,充知顿使,迁礼部尚书,转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光禄大夫,封梁国公。

按三司狱,帝善其议,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贬蜀通润,复为江陵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处置营田等使。

进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属犬戎乱华,西都失守,旋旆京邑,又兼御史大夫,充置顿使,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太子詹事,居无何,复检校礼部尚书兼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

改吏部尚书兼大夫,充江南东西、福建等道知选,并劝农宣慰使。

寻检校兵部尚书,馀如故,又以尚书兼衢州刺使,景命不淑,以永泰二年七月八日,薨于官舍,春秋五十五,皇上轸悼,赠太子少师,粤以来岁二月十日,归葬于京兆长安县高阳原,礼也,优诏卤薄威仪,手力幔幕,有加恒数,以饰终焉,公凡宰三县,典九州,两为江陵,再尹京兆,五登亚相,六拜尚书,七拥使车,再秉钧轴,牧宰为政也,作人父母。

台省持纲也,为国准绳。

皇华将命也,澄汰风俗。

宰辅致理也,裁成景化。

公以间气杰出,膺期挺生,忠效代范,亲贤太名。

利物可以和义,修词可以立诚。

夫其有犯无隐,措枉举直,无形骸之私,竭股肱之力,权贵敛手,奸回沮色。

是以当可言而必言,再入相而再去,良有以也。

方将燮和元气,弘济生灵,致君唐虞,合德周邵。

呜呼,东阳出守,南国无归,人之云亡,吾将安仰。

公长兄峘,故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江、淮南部都统节度观察处置使,旅榇双旐 ,远自江乡,高坟两中茔,同葬故国。

荣哀倏忽,途路悲伤。

已焉哉。

嗣子大理司直孝孙等,陟岵棘心,寝苫血泣。

思缀一遗烈,以志玄堂,乃徵词于故人,庶传于乐石。

铭曰: 蔚间气兮生哲人,卓昭代兮羌良臣。

麟之趾兮何振振,才济时兮运遘屯。

家多难兮方经纶,使宣风兮牧行春。

七持宪兮一徼巡,六曳屡兮二秉钧。

亮帝采兮叙彝伦,唐旧邦兮命惟新。

孰贤贤兮我亲亲,五列乾兮十朱轮。

累勋业兮据要津,叹窄路兮悲短辰。

彼穹苍兮胡不仁,如可赎兮百其身。

哀同气兮坟相邻,邈千古兮流芳尘。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匍匐在地的酒著夜何从,公侯将相熙琐可芳,钟鼓饰席自轻狂。哀哉!唐代有个李公,名叫岘,字叫延鉴,是今上的三从叔。他的曾祖父是司空吴王恪,爷爷是工部尚书、追尊吴王琨,曾祖父是兵部尚书、太子太师、追封太尉、信安郡王祎。岘公这是出生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天生的贤才。从小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才华,精深专注,学以观察全局,文以表达思想。他的官职经历非常丰富,包括左骁卫兵曹、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高陵万年河南令等,每一次任职都让人耳目一新。后来又担任河南少尹、左金吾将军、将作监等职务,出守魏郡、零陵、长沙、江陵、凤翔、蜀、通、润、衢等郡,还曾两次担任京兆、江陵尹。最初他还同时担任江陵和御史中丞,之后又兼任山岭、江南、黔中四道的副大使和采访使,进而担任宗正卿,还曾担任凤翔太守并同时担任中丞,乘坐车马视察粮草,并被任命为尚书左丞,负责凤翔的事务。后来随车驾回京城,担任知顿使,接着又被调任礼部尚书和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并被封为光禄大夫和梁国公。他曾经任职于三司狱,皇帝非常赞赏他的意见,因此被调任吏部尚书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被贬任蜀通润,之后再次出任江陵兼御史大夫,并担任荆南节度观察处置营田等使。晋升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并且被派往西方镇压乱军,但西都失守后回到京城,继续担任御史大夫和置顿使,接着被提升为黄门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左太子詹事。不久后,再次担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大夫,并担任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他还被调任吏部尚书兼大夫,并负责江南东、西和福建等道的选拔工作,同时还担任农业宣慰使。后来又被任命为检校兵部尚书,依然保持原职。此外,他还曾担任尚书兼衢州刺使。不幸的是,崇祯帝的命运不佳,永泰二年七月八日,岘公在官舍去世,享年五十五岁。皇帝对他非常悲痛,并追赠他太子少师的职位。两年后,他的遗体被迁葬到京兆长安县的高阳原。在丧葬仪式上,皇上特别赐予了破例的礼遇和威仪,手力搭幔幕,多次加添恭敬,以彰显终焉的尊崇。岘公一共治理过三个县,领导过九州,两次担任江陵尹,两次担任京兆尹,五次被任命为宰相,六次担任尚书,七次担任使节。他治政有方,像父母一样关怀百姓;他掌管台省,像绳索一样为国家设定准绳;他充当皇帝的使者,清除风俗败乱;他作为宰辅达到理想,改善国家形象。岘公以他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人品,承担起为国家效力的责任,亲贤爱物,助推和谐,修饰词句,立下忠诚之志。他没有隐瞒过过失,处置公正,没有私心,尽力竭力,对权贵收敛手脚,防止奸邪阻碍。因此,他能够大胆说出,不留连相官职再入相,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他的目标是调和元气,振兴百姓,实现唐虞之治,合乎周邵之道。哀哉,作为东阳的官员,却不能回到南国,人们离去,我将何去何从。岘公的长兄峘,在世时是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江淮南部都统节度观察处置使,他的尸体被远远地运回故乡江乡,与高坟同葬。荣耀与悲伤来去匆匆。这就是岘公和长兄的故事。他的子孙大理司直孝孙等,如鲠在喉,寝苫血泣。我们希望能够铭记下这段伟业,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并传承给后人。铭文如下: 在繁荣昌盛的时代,哲人降临世间,他的才学昭显,为时助益。他就像麒麟的足爪,振振有声,才华犹如大海的水流,运行不息。他经历了种种困难,但能够宣扬风义,行使权力,治理风气。他七次担任宪官,一次巡查,六次执掌军权,两次抱持权柄。他获得了明帝的赞誉,恢复了唐朝的旧有辉煌。他是孰贤贤兮亲近亲,他在五列干兮十个轮子下累积了功绩,驻扎在要地,感慨狭小的道路和短暂的光阴。而穹苍上的上天却无情,难道它不怜悯吗?如果可以赎回他百次身命,为什么不行动呢?他的坟墓相邻,一同长存于千古流芳的尘埃中。


简介

《李岘墓志》全称《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赠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李岘墓志铭》,在2000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同时出土还有《李岘妻独孤峻墓志》,现均藏于长安区博物馆。《李岘墓志》为正方形青石制成,边长91厘米,厚14厘米,共32行,满行33字,共计1053字,字体楷书。《李岘墓志》主要记载了李岘一生所经历官职变动及其政绩,与《旧唐书》相比基本相合,但稍有出入。从志文中可知,李岘于“永泰二年七月八日,薨于官舍,春秋五十五”可推知其生于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而《新唐书》和《旧唐书》皆称其卒于五十八岁。徐浩长李岘九岁,而《李岘妻墓志》亦为徐浩所书(天宝十三年,另文考),徐浩撰并书此志文,可以肯定徐浩与李岘关系密切,这在《金石萃编》所录《徐浩碑》的跋尾有所记载,因此对其生年的记录不会出错,故应以墓志所记年龄为准,并亦可正史书之误。



旅舍遇雨

〔杜荀鹤〕 〔唐〕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春台引

〔陈子昂〕 〔唐〕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

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

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

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

星台秀士,月旦诸子。

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

挟宝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

乃掩白蘋,藉绿芷。

酒既醉,乐未已。

击青钟,歌渌水。

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

曷余情之荡漾,瞩青云以增愁。

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

重曰: 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

富贵荣乐几时兮,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答侯少府

〔高适〕 〔唐〕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漆园多乔木,睢水清粼粼。

诏书下柴门,天命敢逡巡。

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

褐衣不得见,黄绶翻在身。

吏道顿羁束,生涯难重陈。

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

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

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如何燕赵陲,忽遇平生亲。

开馆纳征骑,弹弦娱远宾。

飘飖天地间,一别方兹晨。

东道有佳作,南朝无此人。

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吾党谢王粲,群贤推郤诜。

明时取秀才,落日过蒲津。

节苦名已富,禄微家转贫。

相逢愧薄游,抚己荷陶钧。

心事正堪尽,离居宁太频。

两河归路遥,二月芳草新。

柳接滹沱暗,莺连渤海春。

谁谓行路难,猥当希代珍。

提握每终日,相思犹比邻。

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

君意定何适,我怀知所遵。

浮沉各异宜,老大贵全真。

莫作云霄计,遑遑随缙绅。

新乐府·百炼镜

〔白居易〕 〔唐〕

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

〔李白〕 〔唐〕

吾观蔡侯,奇人也。

尔其才高气远,有四方之志。

不然,何周流宇宙太多耶?

白遐穷冥搜,亦已早矣。

海草三绿,不归国门。

又更逢春,再结乡思。

一见夫子,冥心道存,穷朝晚以作宴,驱烟霞以辅赏。

朗笑明月,时眠落花,斯游无何,寻告睽索。

来暂观我,去还愁人。

乃浮汉阳,入云梦,乡枻云叩,归魂亦飞。

且青山绿枫,累道相接,遇胜因赏,利君前行。

既非远离,曷足多叹?

秋七月,结游镜湖,无愆我期,先子而往。

敬慎好去,终当早来,无使耶川白云,不得复弄尔。

乡中廖公及诸才子,为诗略谢之。

初寒夜寄卢子蒙

〔元稹〕 〔唐〕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夜渡吴松江怀古

〔宋之问〕 〔唐〕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

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苔藓山歌

〔顾况〕 〔唐〕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和乐天感鹤

〔元稹〕 〔唐〕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李白〕 〔唐〕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