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论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

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

」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

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

而尤者,伯夷也。

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则欲往归焉。

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

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

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

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

抑来而死于道路邪?

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

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

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

纣之为君,不仁也。

武王之为君,仁也。

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

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

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

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们虽然已经把它们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不去深入的考察探究,仅凭借自己个人的偏见和小小的见识,就提出某种说法,导致失去事情的本来面貌,而学士大夫们就信守这种说法而不改变,这是有的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 伯夷,古代论述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凭孔孟二人的值得信赖而又反复论说,他们的说法就更可信了。孔子说:「不念旧怨,求仁而得仁,饿死在首阳山下,是德高而隐逸的人。」孟子说:「伯夷,不是他心目中的君王他就不侍奉,不立身在恶人的朝廷,躲避商纣王隐居在渤海边上,眼睛不看丑陋的颜色,不侍奉没有才德的人,是百世的楷模。」所以,孔子孟子都认为他赶上了残暴的纣王,不记旧怨,又不忍屈心侍奉,来求得他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低自己去受污辱,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敲着马进谏,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道义不吃周的粮食,而做《采薇》这首歌。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商朝衰落,纣王因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伯夷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归附他。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会有什么不同吗?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就把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却没参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伯夷、吕尚都是当时德重年高的人,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从海边赶到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要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想归附西伯侯愿望没等实现,就死在渤海边了吗?或许死在奔赴西伯的道路上了?也许到了文王的邦都却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吗?根据这种分析推论,也不会有像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这种说法成立的道理。 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在太公辅佐下终于完成,可唯独他不认为是正义的,难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为王,不仁义;武王为王,仁义。伯夷坚持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等待仁义的君王,后来出现了仁义的武王,又不侍奉他,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处于何种境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人持有偏见靠自己的见识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建功立业的又哪会仅仅是姜太公呢!


注释

太公:即太公望,姓姜,名尚,字子牙。 西伯:西伯侯姬昌。 元元:百姓、平民。



刚说

〔苏轼〕 〔宋〕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

所恶夫佞也,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

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

挤我于俭者,皆异时可喜人也。

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

建中靖国之初,吾归自海南,见故人,问存没,追论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

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

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

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君笑曰:「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

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

君为镇江军书记,吾时通守钱塘,往来常、润间,见君京口。

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湿,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

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

君持不可。

麟以语侵君。

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

逗挠不进,诸将罪也。

既伏其辜矣,馀人可尽戮乎!

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

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

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

而世乃曰「太刚则折!

」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

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

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杜处士好书画

〔苏轼〕 〔宋〕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闰中秋月

〔赵佶〕 〔宋〕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馀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月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洵〕 〔宋〕

内翰执事: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

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

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

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

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

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

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

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

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

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

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

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

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

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人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

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

既又反而思,其向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六人焉,今将往见之矣。

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焉,则又为之潸然出涕以悲。

呜呼!

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而所恃以慰此心者,犹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

思其止于四人也,则又汲汲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之所欲言。

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

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

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而留之,使不克自至于执事之庭。

夫以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而其人已死,如范公、尹公二人者。

则四人之中,非其势不可遽以言通者,何可以不能自往而遽已也!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

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

何者?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

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执事之文,纡馀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极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

惟李翱之文,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

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得当,有执事之实。

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

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

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

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

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

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

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

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

而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七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

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

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方其始也,人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

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

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

噫!

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猪肉颂

〔苏轼〕 〔宋〕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减字木兰花

〔黄庭坚〕 〔宋〕

举头无语,家在月明生处住。

拟上摩围,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苦淡同甘谁更有。

想见牵衣,月到愁边总不知。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宋〕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夜行观星

〔苏轼〕 〔宋〕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宇。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端午三首

〔赵蕃(昌父)〕 〔宋〕

【其一】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其二】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其三】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小满

〔欧阳修〕 〔宋〕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