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的意思。这句说,细雨初停,天尚微阴。 慵(yōng):懒。这句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看。坐下来看。 欲:简直要。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通过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前两句,写眼前景传心中情。用一“阁”字,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虽是白昼,诗人也懒得去开那院门。淡淡两句,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句变平淡为活泼,深院景致别开生面,引人入胜。经小雨滋润后的青苔,青翠鲜亮,使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作者运用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诗中透露出对清幽生活的陶醉之情,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诗人用了一个“阁”字,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阁”字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变平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此与《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 此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一个“搁”字,使阴晦的天气变得灵动,而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它展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种风格,是王维的五绝名篇之一。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若夫年临九域,韶光四极。
解宇宙之严气,起亭皋之春色。
况风景兮同序,复江山之异国。
感大运之盈虚,见长河之纡直。
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
霜前柳叶衔霜翠,雪裹梅花犯雪妍。
霜前雪裹知春早,看柳看梅觉春好。
思万里之佳期,忆三秦之远道。
澹荡春色,悠扬怀抱。
野何树而无花?
水何堤而无草?
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
怀书去洛,抱剑辞秦。
惜良会之遒迈,厌他乡之苦辛。
忽逢边候改,遥忆帝乡春。
帝乡迢递关河里,神皋欲暮风烟起。
黄山半入上林园,元灞斜分曲江水。
玉台金阙纷相望,千门万户遥相似。
昭阳殿里报春归,未央台上看春晖。
水精却挂鸳鸯幔,云母斜开悲翠帏。
竞道西园梅色浅,争知北阙柳阴稀?
敛态调歌扇,回身整舞衣。
银蚕吐丝犹未暖,金燕衔泥试学飞。
妾本幽闺学歌舞,宁知汉代多巡抚?
前年斋祭谒甘泉,今岁笙箫祠后土。
桃花万骑喧长薄,兰叶千旗照平浦。
见原野之秀芳,忆山河之邃古。
长安路狭绕长安,公子春来不厌看。
杏叶装金辔,蒲萄镂玉鞍。
耸盖临平乐,回笳出上兰。
上兰经鄠杜,挥鞭日将暮。
白马新临御沟道,青牛近出章台路。
章台接建章,垂柳复垂杨。
草开驰马埒,花满斗鸡场。
南邻少妇多妖婉,北里王孙驻行幰。
乍怪前春节候迟,预道今年寒食晚。
伤紫陌之春度,惜青楼之望远。
紫陌青楼照月华,珠帷黼帐七香车。
蛾眉画来应几样,蝉鬓梳时半欲斜。
恨雕鞍之届晓,痛银箭之更赊。
行行避叶,步步看花。
因狂夫之荡子,成贱妾之倡家。
狂夫去去无穷已,贱妾春眠春未起。
自有兰闺数十重,安知榆塞三千里?
榆塞连延玉关侧,云间沉沉不可识。
葱山隐隐金河北,雾里苍苍几重色。
忽有驿骑出幽并,传道春衣万里程。
龙沙春草遍,瀚海春雪生。
疏勒井泉寒尚竭,燕山烽火夜应明。
闻道河源路远远,谁教夫婿苦行行?
君行塞外多霜露,为想春台起烟雾。
游丝空冒合欢枝,落花自绕相思树。
春望年年绝,幽闺离绪切。
春色朝朝异,边庭羽书至。
都护新封万里侯,将军稍定三边地。
长旆犹衔扫云色,宝刀尚拥干星气。
昨夜祁连驿使还,征夫犹在雁门关。
君度山川成白首,应知岁序歇红颜。
红颜一别成胡越,夫婿连延限城阙。
羌笛横吹陇路风,戎衣直照关山月。
春色徒盈望,春悲殊未歇。
复闻天子幸关东,驰道烟尘万里红。
析羽摇初日,繁笳思晓风。
后骑犹分长乐馆,前旌已映洛阳宫。
洛阳宫城纷合沓,离房别殿花周匝。
河阳别舍抵长河,丹轮绀幰相经过。
戚里繁珠翠,中闺盛绮罗。
凤移金谷舞,莺引石城歌。
向夕天津洛桥暮,争驱紫燕黄牛度。
闲居伊水园,旧宅邙山路。
武子新布金钱埒,季伦欲碎珊瑚树。
复道西墉春雾寡,更值南津春望写。
入金市而乘羊,出铜街而试马。
叶抱露而争密,花牵风而乱下。
锦障萦山,罗帏照野。
司空、令尹之博物,二陆、三张之文雅。
新年柏叶之樽,上已兰英之斚。
春来并是春,何啻两违秦?
忽逢江外客,复忆江南春。
罗衣乘北渚,锦袖出东邻。
江边小妇无形迹,特怨狂夫事行役。
凤凰山上花无数,鹦鹉洲中草如积。
春江澹容与,春期无处所。
春水春鱼乐,春汀春雁举。
君道玉门关,何如金陵渚?
为问逐春人,年光几处新?
何年春不至?
何地不宜春?
亦有当春逢远客,亦有当春别故人,风物虽同候,悲欢各异伦。
归去春山恣间放,蕙畹兰皋行可望,何为悠悠坐惆怅?
比来作客住临邛,春风春日自相逢。
石镜岩前花屡密,玉轮江上叶频浓。
高平灞岸三千里,少道梁山一万重。
自有春光煎别思,无劳春镜照愁容。
盛年耿耿辞乡国,长路遥遥不可极,形随朗月骤东西,思逐浮云几南北。
春蝶参差命俦侣,春莺绵蛮思羽翼。
余复何为此?
方春长叹息。
会当一举绝风尘,盖翠珠轩临上春。
朝升玉署调天纪,夕憩金闺奉帝纶。
长卿未达终希达,曲逆长贫岂剩贫。
年年送春应未尽,一旦逢春自有人。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扎,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
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
其馀食物,多类北地。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馀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馀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馀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乐天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