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晋书地理志》:“汉改雍州为凉州”,《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一作“气尽”,情意。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二首,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春日归思

〔王翰(子羽)〕 〔唐〕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观蛮童为伎之作

〔王翰(子羽)〕 〔唐〕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颦。

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王翰〕 〔唐〕

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

仍嫌酺宴促,复宠乐游行。

陆海披珍藏,天河直斗城。

四关青霭合,数处白云生。

饪餗调元气,歌钟溢雅声。

空惭尧舜日,至德杳难名。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王翰〕 〔唐〕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

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

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

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王翰〕 〔唐〕

紫绶尚书印,朱軿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答客问

〔王翰〕 〔唐〕

龙跃汤泉云渐回,龙飞香殿气还来。

龙潜龙见云皆应,天道常然何问哉!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王翰〕 〔唐〕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故白岩禅师院

〔王鲁复〕 〔唐〕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

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水楼

〔王鲁复〕 〔唐〕

山衔落日溪光动,岸转回风槛影浮。

座内数声来远鹤,烟中一派辨孤舟。

吊韩侍郎

〔王鲁复〕 〔唐〕

星落少微宫,高人入古风。

几年才子泪,并写五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