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卢龙大树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
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
九秋黄叶五更烟,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
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和历史长河的波澜起伏似乎是一样的,昔日纵马扬鞭、驰骋沙场的将军早巳化为一抔黄土,还有几人记得他当时的功劳。又有几人记得凭吊逝去的英雄?谁人知道那些被收入画中的绿荫地过去是什么模样,要知道,昔日的战场如今只化成了一块瓜田。 江河奔流,曾经拴着战马的树枝还在吗?是否早已化作深秋的落叶、五更的晨烟?任何人都无力阻拦一去不回头的岁月,任何言语和行动在注定消逝的光阴前都空洞苍白,那么,过去的杜功伟绩、英雄旧事又何须再提!
卢龙:地名,在今山海关西南,清属永平府。 将军:指将军树,即大树。《後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大将军树』。」後遂以「将军树」借指大树,亦用为建立军功之典,唐·王龙标《从军行》:「虽投定远军,未坐将军树。」 遗镞(zú):指遗弃或残剩的箭镞。 南枝:朝南的树枝,喻温暖舒适的地方。《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 长川:长流。 九秋:指九月深秋。 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南朝·谢康乐《善哉行》: 「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首句「雨打风吹都似此」,所指乃眼前的大树——卢龙大树。它们虬劲挺拔、它们郁郁葱葱,纳兰被卢龙松的真实图景所惊叹,他借汉代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的故事,将眼前的卢龙大树和曾经逝去的将军相论。接着一句「谁怜」,词人携带着无限哀怨的感叹之声,牵引着人们跟随他的思绪飘飞于远去的岁月,将军一去,已无人怜惜。「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光阴倏忽,往事不堪回首。词人清楚,昔日争战兵戈之地,今天已变良田沃野,历史把一切碾碎,化成了云烟消散。 征战地所遗留下来的兵器(镞),让词人联想到当初在此用以系马的南枝,可惜眼前的深秋时分片片黄叶都已飘零殆尽,哪里还有当初的「南枝」。词人看着眼下一片萧条惆怅之景,回想当年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奈何曾经建功立业的他们都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化为烟尘,只能叹一句「只应摇落尽」,并由此发出将军一样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的惆怅感慨,词人认为,一切都应当在摇落中衰朽,不必重提当年。 就该词的整体布局看,上片抚今,乃通过布景以展示现状,着重歌咏词题的本义;下片追昔,则通过说情以表达观感,为词题的引申义。词人先借咏卢龙大树而抒凭吊之情,并及怀乡之意,然后提及曾经系马南枝,远望长川以及深秋时节的纷纷黄叶,最终无奈叹到「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自然而然的抒发出了胸中的感叹。在纳兰容若这首词中,流露出一种对沧海桑田的感慨,还有对兴衰交替的明了。
广平冯生,少轻脱,纵酒。
昧爽偶行,遇一少女,著红帔,容色娟好。
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
心窃好之。
薄暮醉归,道侧故有兰若,久芜废,有女子自内出,则向丽人也,忽见生来,即转身入。
阴思:「丽者何得在禅院中?
」絷驴于门,往觇其异。
入则断垣零落,阶上细草如毯。
彷徨间,一斑白叟出,衣帽整洁,问:「客何来?
」生曰:「偶过古刹,欲一瞻仰。
」因问:「翁何至此?
」叟曰:「老夫流寓无所,暂借此安顿细小。
既承宠降,山茶可以当酒。
」乃肃宾入。
见殿后一院,石路光明,无复榛莽。
入其室,则帘幌床幕,香雾喷人。
坐展姓字,云:「蒙叟姓辛。
」生乘醉遽问曰:「闻有女公子未适良匹,窃不自揣愿以镜台自献。
」辛笑曰:「容谋之荆人。
」生即索笔为诗曰:「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
云英如有意,亲为捣玄霜。
」主人笑付左右。
少间,有婢与辛耳语。
辛起慰客耐坐,牵幕入,隐约数语即趋出。
生意必有佳报,而辛乃坐与嗢噱,不复有他言。
生不能忍,问曰:「未审意旨,幸释疑抱。
」辛曰:「君卓荦士,倾风已久,但有私衷所不敢言耳。
」生固请,辛曰:「弱息十九人,嫁者十有二。
醮命任之荆人,老夫不与焉。
」生曰:「小生只要得今朝领小奚奴带露行者。
」辛不应,相对默然。
闻房内嘤嘤腻语,生乘醉搴帘曰:「伉俪既不可得,当一见颜色,以消吾憾。
」内闻钩动,群立愕顾。
果有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
望见生入,遍室张皇。
辛怒,命数人捽生出。
酒愈涌上,倒榛芜中,瓦石乱落如雨,幸不著体。
卧移时,听驴子犹龁草路侧,乃起跨驴,踉跄而行。
夜色迷闷,误入涧谷,狼奔鸱叫,竖毛寒心。
踟蹰四顾,并不知其何所。
遥望苍林中灯火明灭,疑必村落,竟驰投之。
仰见高闳,以策挝门,内问曰:「何人半夜来此?
」生以失路告,内曰:「待达主人。
」生累足鹄俟。
忽闻振管辟扉,一健仆出,代客捉驴。
生入,见室甚华好,堂上张灯火。
少坐,有妇人出,问客姓氏,生以告。
逾刻,青衣数人扶一老妪出,曰:「郡君至。
」生起立,肃身欲拜。
妪止之坐,谓生曰:「尔非冯云子之孙耶?
」曰:「然。
」妪曰:「子当是我弥甥。
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多乖阔。
」生曰:「儿少失怙,与我祖父处者,十不识一焉。
素未拜省,乞便指示。
」妪曰:「子自知之。
」生不敢复问,坐对悬想。
妪曰:「甥深夜何得来此?
」生以胆力自矜诩,遂历陈所遇。
妪笑曰:「此大好事。
况甥名士,殊不玷于姻娅,野狐精何得强自高?
甥勿虑,我能为若致之。
」生谢唯唯。
妪顾左右曰:「我不知辛家女儿遂如此端好。
」青衣人曰:「渠有十九女,都翩翩有风格,不知官人所聘行几?
」生曰:「年约十五馀矣。
」青衣曰:「此是十四娘。
三月间,曾从阿母寿郡君,何忘却?
」妪笑曰:「是非刻莲瓣为高履,实以香屑,蒙纱而步者乎?
」青衣曰:「是也。
」妪曰:「此婢大会作意,弄媚巧。
然果窈窕,阿甥赏鉴不谬。
」即谓青衣曰:「可遣小狸奴唤之来。
」青衣应诺去。
移时,入白:「呼得辛家十四娘至矣。
」旋见红衣女子,望妪俯拜。
妪曰:「后为我家甥妇,勿得修婢子礼。
」女子起,娉娉而立,红袖低垂。
妪理其鬓发,捻其耳环,曰:「十四娘近在闺中作么生?
」女低应曰:「闲来只挑绣。
」回首见生,羞缩不安。
妪曰:「此吾甥也。
盛意与儿作姻好,何便教迷途,终夜窜溪谷?
」女俯首无语。
妪曰:「我唤汝非他,欲为吾甥作伐耳。
」女默默而已。
妪命扫榻展裀褥,即为合卺。
女腆然曰:「还以告之父母。
」妪曰:「我为汝作冰,有何舛谬?
」女曰:「郡君之命,父母当不敢违,然如此草草,婢子即死,不敢奉命!
」妪笑曰:「小女子志不可夺,真吾甥妇也!
」乃拔女头上金花一朵,付生收之。
命归家检历,以良辰为定。
乃使青衣送女去。
听远鸡已唱,遣人持驴送生出。
数步外,欻一回顾,则村舍已失,但见松楸浓黑,蓬颗蔽冢而已。
定想移时,乃悟其处为薛尚书墓。
薛乃生故祖母弟,故相呼以甥。
心知遇鬼,然亦不知十四娘何人。
咨嗟而归,漫检历以待之,而心恐鬼约难恃。
再往兰若,则殿宇荒凉,问之居人,则寺中往往见狐狸云。
阴念:「若得丽人,狐亦自佳。
」至日除舍扫途,更仆眺望,夜半犹寂,生已无望。
顷之门外哗然,踩屣出窥,则绣幰已驻于庭,双鬟扶女坐青庐中。
妆奁亦无长物,惟两长鬣奴扛一扑满,大如瓮,息肩置堂隅。
生喜得佳丽偶,并不疑其异类。
问女曰:「一死鬼,卿家何帖服之甚?
」女曰:「薛尚书,今作五都巡环使,数百里鬼狐皆备扈从,故归墓时常少。
」生不忘蹇修,翼日往祭其墓。
归见二青衣,持贝锦为贺,竟委几上而去。
生以告女,女曰:「此郡君物也。
」 邑有楚银台之公子,少与生共笔砚,颇相狎。
闻生得狐妇,馈遗为餪,即登堂称觞。
越数日,又折简来招饮。
女闻,谓生曰:「曩公子来,我穴壁窥之,其人猿睛鹰准,不可与久居也。
宜勿往。
」生诺之。
翼日公子造门,问负约之罪,且献新什。
生评涉嘲笑,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生归笑述于房,女惨然曰:「公子豺狼,不可狎也!
子不听吾言,将及于难!
」生笑谢之。
后与公子辄相谀噱,前隙渐释。
会提学试,公子第一,生第二。
公子沾沾自喜,走伻来邀生饮,生辞。
频招乃往。
至则知为公子初度,客从满堂,列筵甚盛。
公子出试卷示生,亲友叠肩叹赏。
酒数行,乐奏于堂,鼓吹伧伫,宾主甚乐。
公子忽谓生曰:「谚云:『场中莫论文。
』此言今知其谬。
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公子言已,一座尽赞。
生醉不能忍,大笑曰:「君到于今,尚以为文章至是耶!
」生言已,一座失色。
公子惭忿气结。
客渐去,生亦遁。
醒而悔之,因以告女。
女不乐曰:「君诚乡曲之儇子也!
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
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君祸不远矣!
我不忍见君流落,请从此辞。
」生惧而涕,且告之悔。
女曰:「如欲我留,与君约:从今闭户绝交游,勿浪饮。
」生谨受教。
十四娘为人勤俭洒脱,日以纴织为事。
时自归宁,未尝逾夜。
又时出金帛作生计,日有赢馀,辄投扑满。
日杜门户,有造访者辄嘱苍头谢去。
一日,楚公子驰函来,女焚爇不以闻。
翼日,出吊于城,遇公子于丧者之家,捉臂苦约,生辞以故。
公子使圉人挽辔,拥捽以行。
至家,立命洗腆。
继辞夙退。
公子要遮无已,出家姬弹筝为乐。
生素不羁,向闭置庭中,颇觉闷损,忽逢剧饮,兴顿豪,无复萦念。
因而醉酣,颓卧席间。
公子妻阮氏,最悍妒,婢妾不敢施脂泽。
日前,婢入斋中,为阮掩执,以杖击首,脑裂立毙。
公子以生嘲慢故,衔生,日思所报,遂谋醉以酒而诬之。
乘生醉寐,扛屍床间,合扉逕去。
生五更酲解,始觉身卧几上,起寻枕榻,则有物腻然,绁绊步履。
摸之,人也。
意主人遣僮伴睡。
又蹴之不动,举之而殭,大骇,出门怪呼。
厮役尽起,爇之,见屍,执生怒闹。
公子出騐之,诬生逼奸杀婢,执送广平。
隔日,十四娘始知,潸泣曰:「早知今日矣!
」因按日以金钱遗生。
生见府尹,无理可伸,朝夕搒掠,皮肉尽脱。
女自诣问,生见之,悲气塞心,不能言说。
女知陷阱已深,劝令诬服,以免刑宪。
生泣听命。
女还往之间,人咫尺不相窥。
归家咨惋,遽遣婢子去。
独居数日,又托媒媪购良家女,名禄儿,年及笄,容华颇丽,与同寝食,抚爱异于群小。
生认误杀拟绞。
苍头得信归,恸述不成声。
女闻,坦然若不介意。
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昼去夕来,无停履。
每于寂所,于邑悲哀,至损眠食。
一日,日晡,狐婢忽来。
女顿起,相引屏语。
出则笑色满容,料理门户如平时。
翼日,苍头至狱,生寄语娘子一往永诀。
苍头复命,女漫应之,亦不怆恻,殊落落置之。
家人窃议其忍。
忽道路沸传:楚银台革职,平阳观察奉特旨治冯生案。
苍头闻之,喜告主母。
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俄捕公子至,一鞫,尽得其情。
生立释宁家。
归见女,泫然流涕,女亦相对怆楚,悲已而喜,然终不知何以得达上听。
女笑指婢曰:「此君之功臣也。
」生愕问故。
先是,女遣婢赴燕都,欲达宫闱,为生陈冤抑。
婢至,则宫中有神守护,徘徊御沟间,数月不得入。
婢惧误事,方欲归谋,忽闻今上将幸大同,婢乃预往,伪作流妓。
上至勾栏,极蒙宠眷。
疑婢不似风尘人,婢乃垂泣。
上问:「有何冤苦?
」婢对曰:「妾原籍直隶广平,生员冯某之女。
父以冤狱将死,遂鬻妾勾栏中。
」上惨然,赐金百两。
临行,细问颠末,以纸笔记姓名。
且言欲与共富贵。
婢言:「但得父子团聚,不愿华膴也。
」上颔之,乃去。
婢以此情告生。
生急起拜,泪眦双荧。
居无几何,女忽谓生曰:「妾不为情缘,何处得烦恼?
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
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诉。
今视尘俗益厌苦。
我已为君蓄良偶,可从此别。
」生闻,泣伏不起,女乃止。
夜遣禄儿侍生寝,生拒不纳。
朝视十四娘,容光顿减。
又月馀,渐以衰老。
半载,黯黑如村妪:生敬之,终不替。
女忽复言别,且曰:「君自有佳侣,安用此鸠盘为?
」生哀泣如前日。
又逾月,女暴疾,绝饮食,羸卧闺闼。
生侍汤药,如奉父母。
巫医无灵,竟以溘逝。
生悲怛欲绝。
即以婢赐金,为营斋葬。
数日,婢亦去,遂以禄儿为室。
逾年,生一子。
然比岁不登,家益落。
夫妻无计,对影长愁。
忽忆堂陬扑满,常见十四娘投钱于中,不知尚在否。
近临之,则豉具盐盎,罗列殆满。
头头置去,箸探其中,坚不可入。
扑而碎之,金钱溢出。
由此顿大充裕。
后苍头至太华、遇十四娘,乘青骡,婢子跨蹇以从,问:「冯郎安否?
」且言:「致意主人,我已名列仙籍矣。
」言讫不见。
异史氏曰:「轻薄之词,多出于士类,此君子所悼惜也。
余尝冒不韪之名,言冤则已迂,然未尝不刻苦自励,以勉附于君子之林,而祸福之说不与焉。
若冯生者,一言之微,几至杀身,苟非室有仙人,亦何能解脱囹圄,以再生于当世耶?
可惧哉?
」
【其一】 竹西路径水边楼,邗上春波翠碧流。
二月东风吹不断,梅花如雪到扬州。
【其二】 日丽朱扉金兽镮,华严经出义熙闲。
犹思太傅风流在,手把围棋赌墅还。
【其三】 复磴层溪枕蜀冈,遥青近碧郁相望。
只因郡是欧阳守,江上青山到画堂。
【其四】 修禊城西春水清,红桥不见石桥横。
风帘双燕寻常换,不记当年崔伯亭。
【其五】 维扬丝管日纷纷,月夜箫声不可闻。
一赋芜城已悽怆,人间更有杜司勋。
【其六】 广陵立马意如何,横槊家风尔独多。
派步寒潮终自落,赋诗台上有悲歌。
【其七】 欲访江都小五台,但寻磬响过河来。
吴僧漫问能诗未,且看庭前绿萼梅。
【其八】 琼树花零大业年,更无宫苑颔云烟。
如何一夕江都梦,不到雷塘数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