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下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

公之庶长殇,车一乘。

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

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

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

及出,命引之,三步则止。

如是者三,君退。

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

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

季武子寝疾,蟜固不说齐衰而入见,曰:「斯道也,将亡矣。

士唯公门说齐衰。

」武子曰:「不亦善乎,君子表微。

」及其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

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

吊于人,是日不乐。

妇人不越疆而吊人。

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

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绋。

丧,公吊之,必有拜者,虽朋友州里舍人可也。

吊曰:「寡君承事。

」主人曰:「临。

」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

大夫之丧,庶子不受吊。

妻之昆弟为父后者死,哭之适室,子为主,袒免哭踊,夫入门右,使人立于门外告来者,狎则入哭。

父在,哭于妻之室。

非为父后者。

哭诸异室。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

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

同国,则往哭之。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

齐衰而往哭之。

或曰:「齐衰不以吊。

」曾子曰:「我吊也与哉?

」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

齐谷王姬之丧,鲁庄公为之大功。

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妹之服。

」或曰:「外祖母也,故为之服。

」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

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

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

丧礼,哀戚之至也。

节哀,顺变也。

君子念始之者也。

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

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

北面,求诸幽之义也。

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

稽颡,隐之甚也。

饭用米贝,弗忍虚也。

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

爱之,斯录之矣。

敬之,斯尽其道焉耳。

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

周主重彻焉。

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

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

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

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

袒、括发,变也。

愠,哀之变也。

去饰,去美也。

袒、括发,去饰之甚也。

有所袒、有所袭,哀之节也。

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

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

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

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

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

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

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

」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

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

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

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

是月也,以虞易奠。

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

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

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

孔子善殷。

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所以异于生也。

丧有死之道焉。

先王之所难言也。

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

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

哀哉!

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

不殆于用殉乎哉。

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

」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

」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

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

我则食食。

」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

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

」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

」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

国君七个,遣车七乘。

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

国奢,则示之以俭。

国俭,则示之以礼。

」 国昭子之母死,问于子张曰:「葬及墓,男子、妇人安位?

」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

」曰:「噫!

毋。

」曰:「我丧也斯沾。

尔专之,宾为宾焉,主为主焉--妇人从男子皆西乡。

」 穆伯之丧,敬姜昼哭。

文伯之丧,昼夜哭。

孔子曰:「知礼矣。

」 文伯之丧,敬姜据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吾未尝以就公室。

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

斯子也,必多旷于礼矣夫!

」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

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

」命彻之。

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

情在于斯,其是也夫?

」子游曰:「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

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

品节斯,斯之谓礼。

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

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恶也。

始死,脯醢之奠。

将行,遣而行之。

既葬而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

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

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

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

」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今斯师也,杀厉与?

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

」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

及殡,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

既葬,慨焉如不及其反而息。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

』有诸?

」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

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

」 知悼子卒,未葬。

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

」曰:「在寝。

」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

」又酌,曰:「调饮斯。

」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

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

尔饮旷何也?

」曰:「子卯不乐。

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

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尔饮调何也?

」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

」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杜蒉洗而扬觯。

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

请所以易其名者。

」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

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

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

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 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

曰:「沐浴、佩玉则兆。

」五人者皆沐浴、佩玉。

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

」不沐浴、佩玉。

石祁子兆。

卫人以龟为有知也。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得已,则吾欲已。

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

子路曰:「伤哉贫也!

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

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

如皆从,则孰守社稷?

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

」弗果班。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

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

」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

」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

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无变也。

」 陈干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已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

」陈干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

」弗果杀。

仲遂卒于垂。

壬午犹绎,万入去龠。

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

」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

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

其母以尝巧者乎?

则病者乎?

噫!

」弗果从。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

不可!

我则既言矣。

」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

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

」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

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谓子路曰:「何以处我?

」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

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手弓。

「子射诸。

」射之,毙一人,韔弓。

又及,谓之,又毙二人。

每毙一人,掩其目。

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

」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

诸侯请含,使之袭。

襄公朝于荆,康王卒。

荆人曰:「必请袭。

」鲁人曰:「非礼也。

」荆人强之。

巫先拂柩。

荆人悔之。

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

及郊,为懿伯之忌,不入。

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公事。

」遂入。

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

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

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

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

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

君无所辱命。

』」 孺子穔之丧,哀公欲设拨,问于有若,有若曰:「其可也,君之三臣犹设之。

」颜柳曰:「天子龙輴而椁帱,诸侯輴而设帱--为榆沈故设拨。

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

」 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

有若曰:「为妾齐衰,礼与?

」公曰:「吾得已乎哉?

鲁人以妻我。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

」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

买道而葬,后难继也。

」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

违而君薨,弗为服也。

虞而立尸,有几筵。

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既卒哭,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

」自寝门至于库门。

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征在。

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

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车不载橐韔。

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

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

」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

公曰:「我其已夫!

」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

」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

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

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 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丧不虑居,为无庙也。

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

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

」往而观其葬焉。

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

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

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

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

」而遂行。

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 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曰:「寡君使容居坐含进侯玉,其使容居以含。

」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

」容居对曰:「容居闻之:事君不敢忘其君,亦不敢遗其祖。

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无所不用斯言也。

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

」 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

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

」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

」遂哭于他室。

天子崩,三日祝先服,五日官长服,七日国中男女服,三月天下服。

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

不至者,废其祀,刎其人。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 邾娄定公之时,有弑其父者。

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

」曰:「寡人尝学断斯狱矣:臣弑君,凡在官者杀无赦。

子弑父,凡在宫者杀无赦。

杀其人,坏其室,洿其宫而猪焉。

盖君逾月而后举爵。

」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

美哉奂焉!

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

」北面再拜稽首。

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

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丘也贫,无盖。

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

」 路马死,埋之以帷。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

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

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

」曾子后入,阍人辟之。

涉内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

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

」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

《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

』虽微晋而已,天下其孰能当之。

」 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绖不入库门。

士、大夫既卒哭,麻不入。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

」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

」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

」 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

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谁与归?

」叔誉曰:「其阳处父乎?

」文子曰:「行并植于晋国,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其舅犯乎?

」文子曰:「见利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

我则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 晋人谓文子知人。

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吶吶然如不出诸其口。

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焉。

叔仲皮学子柳。

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绖。

叔仲衍以告,请繐衰而环绖,曰:「昔者吾丧姑姊妹亦如斯,末吾禁也。

」退,使其妻繐衰而环绖。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

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

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

」 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尫而奚若?

」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

」「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

」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

」「徙市则奚若?

」曰:「天子崩,巷市七日。

诸侯薨,巷市三日。

为之徙市,不亦可乎!

」孔子曰:「卫人之祔也,离之。

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诸侯的嫡子,如果是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在葬礼中可用遣车三辆。诸侯的庶子,如果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只可用遣车一辆,大夫的嫡子如果也是在这个年龄段夭折,所用的遣车也是一辆。 诸侯去世,凡是由国君直接任命的卿、大夫、士,应服斩衰持丧杖。 国君对于大夫的丧事,在大夫将葬的时候,要先到殡宫吊丧。等到柩车出来,要命随从执纬拉车,往前拉三步就停下来。像这样一拉一停三次,国君才离开。在孝子奉枢朝庙时,国君也是这种礼数。在柩车经过孝子居丧的临时住所时,国君也是这种礼数。 五十岁以上而没有车子的人,不必大老远地越境去吊丧。 季武子卧病,娇固不脱掉孝服就去他家探视,并向他说明:“我的这种作法,现在快绝迹了、可按照正礼,士也只有进入公门才脱去孝服。”季武子佯表同意地说:“你这样作不是很好吗!君子就是要发扬光大那些被多数人丢掉了的好规矩。”等到季武子去世了,曾点就倚在他家门上唱歌,表示自己也是按照正礼而行。 大夫来吊士,如果正当主人忙于大小殡硷之事的时候,就派人向大夫说明,此刻未能出迎,请他稍待片刻。在向人吊丧的那一天,整天都不奏乐。妇人无外事,所以不必越境去吊丧。吊丧的那天,不可饮酒吃肉。在出葬时去吊丧,一定要帮助拉柩车;如果跟着柩车到墓扩,都要执沸帮助下葬。客死异国,如果地主国的国君来吊,虽然身边没有亲人为丧主,但也一定要有人出来代表丧主拜谢,即令是死者的朋友、同乡、寄寓的房东也可以。国君的介说:“敝国的国君想要点协助治丧的事干。”那位丧主的代表则回答:“辱蒙大驾光临。”国君在路上遇到柩车,要派人过去慰问。大夫的丧事,庶子不能做丧主而接受慰问。 妻子的兄弟,而且又是岳父的继承人死了,就在自己的正寝哭他,让自己的儿子为丧主,袒露左臂,去冠而戴免,号哭跳跃。自己则进去站在门的右边,并派人立于门外,向闻哭来吊的人说明死者为谁。只有特别要好的人,才进入庭前哭吊。如果父亲健在,就不敢哭于正寝,而要哭于妻的寝室。如果死者不是岳父的继承人,就在别的房间哭他。家里有丧事,正停枢待葬,如果此时听到异国远房兄弟之丧,就要在偏房哭他;没有偏房的人家,就在门内的右侧哭他;如果死于国内,就应赶往他的灵堂去哭。 子张死的时候,曾子正好在为母亲服丧的热孝之中,于是就穿着齐衰去哭子张。有人批评说:“你正穿齐衰孝服,不应去吊朋友。”曾子辩解说:“难道我是去吊丧吗?我是去哭朋友呀。” 有若死时,悼公亲自去吊丧,子游作为丧礼中的司仪,由左方上下。 王姬死了,齐国向鲁国报丧,鲁庄公为之服大功。有人说:“王姬是经由鲁国出嫁的,所以为她服姊妹的丧服―大功。”又有人说:“王姬是庄公的外祖母,所以才为之服大功。” 晋献公去世后,秦穆公派人去慰问逃难在狄的公子重耳,且捎话说:“敝国国君听说,丢掉君位总是在这个时刻,而得到君位也总是在这个时刻。虽然您现在正在恭敬地丁忧服丧之中,但是服丧也不可太久,机不可失,请您考虑一下此事!”重耳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舅犯。舅犯说:“您还是婉言谢绝的好。逃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宝贵的东西,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热爱父亲的精神。父亲去世意味着什么?那是天塌般的凶祸。反而趁此机会谋取私利,这样做怎么能向天下人解说清楚呢?您还是婉言谢绝的好。”于是公子重耳对来使说:“承蒙贵国国君派足下来慰向出亡在外的臣子,我流亡在外,而父亲死了,不能星夜奔回国内在灵位前哭泣,以抒发内心的悲哀,以至于使贵国国君为我担忧。可是,父亲去世意味着什么呢?那是天塌般的变故。此时此刻,怎么敢有自私自利之心,从而拈辱贵国国君的厚谊呢?”说完以后,只叩头表示丧父之悲,而不敢像丧主那样向来使表示拜谢。然后哭着站立起来,站起来后也不再和使者私下说任何话。使者子显向穆公复命。穆公说:“公子重耳真仁厚啊!他只叩头而不拜谢,可见他不是以继承人自居,所以没有完成整套行礼动作。哭着站起来,就像孝子要攀辕不让柩车启动,可见他是很爱其父的。站起来以后就不再和使者私下说话,可见他完全没有乘机谋利的念头。” 殡时木把帷帐掀起而哭,并非古制,而是从敬姜哭其丈夫穆伯开始的。 守父母之丧期间,孝子的心情是极其悲哀的。用种种礼节来节制他的悲哀,就是为了顺着他悲哀的感情,使他逐渐适应这种剧变。这都是由于君子念及生他养他的父母的缘故:念及生育之恩,如何不悲!念及自己乃是父母之遗体,敢不节哀顺变!招魂这件事,是充分表现孝子热爱父母的一种形式,就像他们病危时的祈祷五祀那样,千方百计,想要他们起死回生。盼望父母从幽暗的地方回来,这是祈求鬼神的方法。招魂时向着北方呼叫,就是向幽暗中祈求的意思。拜谢吊客与叩头,都是悲哀中极痛苦的表现;而二者之中,尤以叩头的痛苦更甚。饭含,用生米和贝壳,这是不忍心让死者空口;不用活着的人吃的熟食,是采用自然生成的米贝不腐烂的含义。铭,是一种用写有姓名的旌旗以表明是何人之枢的东西。因为死者的形貌已不复可见,所以用明族来作标志。因为爱他,所以将他的姓名写到铭上;因为敬他,所以对铭的制作严守规格一丝不苟。重,和后来的神主牌的作用是一样的。殷人做了神主,就将重和主连在一起;而周人作了神主,就将重埋掉了。葬前的祭奠,使用的是质朴无华的撰具,这是因为孝子的悲哀也是毫无掩饰的。只有葬后的吉祭,孝子才尽其敬神之心,使用经过文饰的撰具。不必问神灵是否果真享用祭品,孝子只不过是表现其严肃恭敬的心情而已。号哭时捶胸顿足’,这是悲痛至极的表现;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次数,这是为了使孝子有所节制,不可乱来。解开上衣露出左臂,去掉异缅而改用麻束发,这是孝子在形貌服饰上的变化。心情忧郁,这是孝子悲哀感情的变化。除去修饰,就是除去华美。露出左臂,用麻束发,这是除去修饰的极端表现。但有时要露出左臂,也有时要掩好上衣,这也是为了节制悲哀。戴着缠有葛续的爵弃举行葬礼,这是和神明交往的礼节。所以周人戴着爵弃行葬礼,殷人戴着寻行葬礼。在亲人去世三天之后,应该设法让主人、主妇和总管喝些稀粥,因为他们由于悲哀过度已经有三天水浆不入口了,担心他们病倒。对于大夫以上之家,国君要下令他们必须进食。送葬以后返回祖庙号哭,主人是升堂而哭,也就是回到死者生前遇到冠、婚等事的行礼之处而哭;主妇则是入室而哭,也就是回到死者生前进行馈食供养之处而哭。孝子等人返哭时,亲友都要前来慰问,因为这是孝子最悲哀的时刻。回来以后,看不到亲人,的任何踪影了,亲人是永远消失了,有感于此,所以悲痛至极。殷人是在下葬以后就慰问孝子,而周人则是在返哭时前去慰问。孔子说:“殷人的做法太质朴了,我赞成周人的作法。”葬在北郊,头朝北方,这是夏商周三代通行的做法。这是因为鬼神要去幽暗之处的缘故。将棺下入墓穴后,主人将束帛等物放入扩中,这叫做赠。在此之前,祝先回去邀请充任虞祭的尸。返哭之后,主人和有关办事人员就去查看用于虞祭的牺牲。在孝子从墓地返回的同时,有关人员还要设几铺席,在墓的左边设祭以飨墓地之神。回来后,在正午进行安神之虞祭。下葬的当天就举行虞祭,是因为孝子不忍心有一天和死去的亲人分离。就在这个月,将不用尸的奠改为开始用尸的虞祭。到了举行卒哭之祭时,祝要致词说明,丧祭已经完毕,吉祭已经开始。就在这一天,开始以吉祭的礼数代替丧祭的礼数。卒哭的次日,在祖庙举行柑祭,使新死者的神灵附属于祖父。在将丧祭变成吉祭,一直到举行衬祭的过程中,一定要一天接着一天地进行,这是因为孝子不忍心死者的灵魂有一天无所归依的缘故殷人在周年练祭以后才举行柑祭,周人则在卒哭以后就举行柑祭孔子认为殷人的做法较好。 国君去吊唁臣子之丧时,要让巫执桃枝扫除不祥;让卫士执戈保卫。之所以这样做之气,所以和对待活人的礼数不同。办丧事数,这却是先王不便子说明的了。祝执答帚,以避邪、是厌恶死人的凶邪另有对待死人的礼 在丧礼中,葬前要先朝祖庙,这是顺从死者“出必告”的孝心。死者对即将离开故居感到悲哀,所以先到祖考之庙一一辞别而后启行。殷人是在朝庙以后就将枢殡于祖庙,周人则是朝庙以后就出葬。 孔子认为,用明器殉葬的人,是真正懂得办丧事的道理的,器物倒也齐备,就是中看而不中用。多么让人痛心呀!死人而用活人的器物,那岂不近于用活人来殉葬吗?之所以把殉葬的器物叫做明器,意思就是把死者当作神明来看待的。用泥土做成的车,用茅草札成的人,自古就有,这就是明器的来龙去脉。孔子认为,发明用备灵的人,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而发明用俑的人则是个不仁的人。用假人殉葬,岂不接近于用活人殉葬吗? 鲁穆公向子思请教说:“大夫光明正大地离开故国,故国对他仍然以礼相待,在这种情况下,故国国君死了,大夫奔回故国为旧君服齐衰三月,这是古来就有的礼节吗?”子思说:“古代的国君,在用人时是以礼相待,在不用人时也是以理相待,所以才有为旧君反服之礼。现在的国君,需要用人时,就像要把人家抱到怀里,亲热得无以复加,不需要用人时,就像要把人家推入深渊,必欲置之死地。这样对待臣子,臣子不带领他国军队前来讨伐就不错了,哪里还谈得上为旧君反服呢?” 鲁悼公去世时,季昭子问孟敬子说:“为国君服丧,应该吃啥样的饭?”敬子说:“应该喝稀粥,这是天下通行的做法。但是我们仲孙、叔孙、季孙三家欺凌国君是出了名的,四方无人不晓。要我勉强喝粥,使身体变得消瘦,也不是办不到,但是那样做岂不更加使人怀疑我们的消瘦并非出自内心的悲哀吗,那又何苦呢!所以我还是照常吃饭。” 卫国的司徒敬子死了,子夏前去吊丧,当时主人还没有举行小敛,他就戴着纽进去了。而子游前去吊丧,却是穿着常服。在主人行过小敛之后,子游就连忙出去,戴上续以后才返回号哭。子夏就问子游:“你这种作法是听到有谁这样讲过吗?”子游说:“听老师讲过,在主人没有改服以前,吊客不应戴经。竺 曾子说:“晏子可以说是一个知礼的人了,礼的要害不过是个恭敬,而这一点晏子并不缺乏。”有若说:“晏子一件狐皮袍子穿了三十年,办理其父丧事时,只用一辆遣车,随葬器物也少,所以很快就葬毕返回。按规矩来说,国君遣奠所取牲体是七包,遣车也就应是七辆;大夫是五包”遣车应是五辆。晏子全不照规矩来办,怎么能说他是一个知礼的人?”曾子说:“在国家尚未治理好的时候,君子以照搬礼数的规定为耻。在国人奢侈成风时,君子就应作个节俭的表率;在国人节俭成风时,君子就应作出按照丰数办事的表率。” 国昭子的母亲去世了,向子张请教说:“出葬到墓地后,男子和妇人应该怎祥就位?”子张说:“司徒敬子的丧事,是我的老师做司仪,男子和妇人分站墓道两边,男子面向西,妇人面向东。”国昭子说:“啊!别这样”接着又说:“我办丧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宾客来观礼。司仪由你来当,但是要宾客和宾客在一起,主人一方和主人一方在一起,主人这边的妇人就跟在男子后面一律面向西。” 穆伯死时,敬姜作为妻子光在白天哭。文伯死时,敬姜作为母亲昼夜都哭。孔子评论说:“她真是个懂礼的人。”文伯死时,敬姜靠着他的床暂停哭声,说:“从前我有这个儿子,看他颇有才艺,想着将来会成为二一个贤人,所以也就从来没有到他办公的地方去观察。现在他死了,朋友众臣中没有为他掉泪的,倒是他的妻妾等人为他痛哭失声。如此看来,这个孩子,在接人待物之礼方面一定多有荒废。”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了,在陈列小敛所用衣袅时,连内衣也陈列出来了。敬姜说:“妇人不打扮,不敢见公婆,何况现在是外面的客人将要来到,怎么把内衣也陈列在这里呢?”于是下令撤去内衣。 有子和子游在一块儿站着,看见一个小孩子在哭哭啼啼地寻找父母。有子对子游说:“我一向不知道为什么丧礼中有顿足的规定,我早就想废除这条规定。现在看来,孝子抒发悲哀思慕的感情应该就和这孩子一样,只要是发自内心,可以想怎么哭就怎么哭,还要什么规定呢!”子游说:“礼的种种规定,有的是用来约束感情的,有的是借外在的事物以引发人们内在的感清的。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谁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是野蛮民族的作法。如果依礼而行则不然。人们遇到可喜之事就感到开心,感到开心就想唱歌。唱歌还不尽兴,就晃动身体。晃动身体还不过瘾,就跳舞。疯狂地舞过之后又产生慑怒之心,有了慑怒之心就会感到悲戚,悲戚则导致感叹。光感叹还觉得发泄得不够,于是就捶胸。捶胸还不够味,那就要顿足了。将这种种感情和行动加以区别和节制,这就叫做礼。人一死,就要被人厌恶;而且死人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人们就要背弃他。所以,制作绞余以掩盖尸体,设置萎霎以为棺饰,就是为了使人不感到讨厌。人刚死的时候,用肉脯肉酱来祭奠他;将要出葬,又设送行的遣奠;下葬以后,还有一系列馈食之祭。虽然从来没有看见鬼神来享用祭品,但是也并不因此而放弃祭祀,目的就在于不使人们背弃死者。所以,您刚才对礼提出的批评,实在也算不上是礼的毛病。” 吴国入侵陈国,砍伐陈国社坛的树木,杀害染有疫疾的陈国百姓。在吴军班师退出陈国国境时,陈国派大宰豁出使到吴军。夫差对行人仪说:“这个人很会说话,我们何不试着考问他一下。凡是军队一定要有个好名声,间问他,人们对我们这支军队是怎样评论的。”行人仪这样提出问题后,大宰豁回答说:“古代的军队在侵伐敌国时,不砍伐敌国社坛的树木,不杀害对方染病的百姓,不俘获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而现在贵国的军队,不是在杀害患病的百姓吗,那岂不要被人称作杀害患病百姓的军队了吗?”又问:“如果我们归还侵占的土地,送回俘虏的百姓,你们又将如何评论呢?”回答说:“贵国国君因为敝国有罪而兴师讨伐,现在又悯怜敝国而加以赦免,这样的仁义之师,何愁没有美名呢?” 颜丁在居丧时,把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悲哀神情掌握得很好:在亲人刚去世时矿是六神无主的样子,好像热切希望亲人死而复生但又办不到;到了行殡礼时,感到依恋难舍,好像要追随亲人而去而又办不到的样子。到了下葬以后,感到怅然若有所失,好像担心亲人的灵魂来不及和他一道回家,因而走走停停地有所期待。 子张问道:“《尚书》上说:‘殷高宗在三年居丧期间,专心守孝,不发一言一语。等他除服后一开口讲话,人们就感到非常喜悦。’确有此事吗?”孔子说:“怎么会没有此事呢!要知道,古时候,凡天子驾崩,太子就把国事交付宰相三年,由宰相代为治理,所以可以没有一句话涉及国事。” 智悼子死了,尚未入葬,晋平公就自个儿喝起酒来了,另有了师旷、李调作陪,而且击钟奏乐。杜赘从外面进来,听到钟声,就问侍卫说:“国君在哪里?”回答说:“在正寝”。杜赘就急匆匆地往正寝走去,一步两个台阶地登上堂去,倒了一杯酒,说:“旷,把这杯酒喝下去!”又倒了一杯酒,说:“调,把这杯酒喝下去!”然后又倒了一杯,在堂上向北面坐着自己喝了,然后下堂,快步走了出去。平公喊住了他,命他进来,说:“赘,刚才我以为你或许是存心启发我,所以没和你说话。现在我要问你:你为什么要命令师旷喝酒呢?”师旷说:“子曰和卯日,这两天是国君忌讳的日子,不敢奏乐,以自警惕。现在知悼子停枢在堂,这比国君忌你有讳的子卯之日更加要紧,怎么能够饮酒奏乐呢?大师,不把这层道理向您报告,所以罚他喝酒。”师旷身为掌乐的平公又问:又为什么命令李调喝酒呢?”杜赘答道:“李调是您宠爱的臣子,责任规劝君过,但却贪于吃喝,全然不顾国君的违礼之失,所以罚他喝酒。”平公又间:“那么你为什么要让自己喝酒呢?”杜赘答道:“我是为您服务的宰夫,提供膳羞才是我的本分,现在竟敢越职谏净国君的过失,所以也应当自罚一杯。”平公说:“寡人也有过失,倒杯酒来,也应该罚我一杯。”于是杜贾将酒杯洗过,倒了一杯酒,举起来递给平公。平公饮毕,对左右侍从说:“即使我死以后,也不要扔掉这只酒杯。”从那时到现在,凡是向所有的人都献过酒后,再举起酒杯递给国君的动作,就被叫做“杜举”。 公叔文子去世后,他的儿子戍向国君请求赐予溢号,说:“大夫三月而葬,现在葬期临近,请您赐给亡父一个溢号以便日后称呼。”卫灵公说:“从前卫国遇到凶年饥荒,夫子施粥碉济饥民,这不是爱民乐施的表现吗,正与《溢法》的‘惠’字相合。从前卫国发生内乱,夫子拚死保卫我,这不正合着《溢法》上的‘贞,字吗?夫子主持卫国国政,根据礼数的规定,当尊者尊,当卑者卑,以之与四邻交往,使卫国的声望没有受到沾辱,这不是正合着《溢法》上的‘文’字吗?所以,我们可以用‘贞惠文子’作为夫子的溢号。” 卫国大夫石骑仲死了,没有嫡子,只有六个庶子,所以只好用占卜的方法来决定谁做继承人。卜人说:“要先洗发洗身,然后佩戴上玉,甲骨上才会显示吉兆。”其中的五人都连忙洗发洗身,佩戴上玉。而石祁子却说:“哪里有居父之丧而可以沐浴佩玉的道理呢?”唯独他不洗发洗身,不佩玉。说来也怪,龟兆却显示出石祁子应该做继承人,因此,卫国人都以为龟兆很灵验。 陈子车客死于卫国,他的妻子和管家计划用活人殉葬,已经确定了殉葬的人选,就在这时候陈子亢来到了。他们把有关殉葬的事告诉了子亢,说:“夫子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侍候他,我们想用活人来殉葬。”子亢说:“用活人殉葬,是违礼行为。尽管如此,如果一定要有人在地下侍候他养病,谁也没有他的妻子和管家合适。如果能取消这个计划,我也愿意取消;如果不能取消这个计划,那么我想就用你们两人殉葬吧。”这样一来,殉葬的计划也就流产了。 子路说:“贫穷真叫人伤心啊!父母在世时没有什么可以供养,父母去世后,又没有东西可以按规矩办丧事。”孔子说:“生前,尽管是粗茶淡饭,但只要总是让父母高高兴兴精神愉快,这就可以说是做到孝顺了。死后,尽管所有的衣袅仅够掩藏尸体,而且是敛罢立即就葬,有棺而无撑,但只要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尽力办事,也就可以说是合乎丧礼的要求了。” 卫献公被逐逃亡,后来终于返回卫国复位,来到城郊,献公想先分封采地给随从他逃亡的众臣,然后入城。追随他逃亡的大史柳庄说:“如果大家都在国内留守社樱,那么还会有谁马前马后地追随您逃亡?如果大家都追随您逃亡,那么还会有谁留守社授?您刚一回国就有偏心,恐怕不太好吧!”封赏的事最终没有办成。 卫国有个大史叫柳庄,卧病在床。卫君说:“如果病情危急,即使是在我主持祭祀时也要立即向我报告。”柳庄果然在卫君主持祭祀时去世了,卫君接到报告,就拜了两拜,叩头,然后向祭祀中的尸请求说:“有个臣子叫柳庄的,他不仅是我个人的臣子,也是国家的贤臣,刚才得到他去世的消息,请求您让我现在就去。”卫君没有脱掉祭服就赶往柳庄家,于是就把身上穿的祭服脱下赠给死者,还将裘氏邑和潘氏县封给柳庄作采邑,又把这种封赏写成誓约放进棺里。誓约上写道:“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万代相传永不改变!” 陈干昔卧病在床,自知余日不多,于是就向他的兄弟交待后事,并命令他的儿子尊己说:“如果我死了,一定要给我做个大棺材,好让我的两个妾分躺在我的两边。”陈干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说:“用活人殉葬,本来就不合礼,何况还要躺在同一棺材里呢?”最终没有杀父妾以殉葬。 仲遂死于齐国的垂。、壬午,噩耗已经传来,可鲁宣公并没有停止绎祭,只不过是在舞蹈时只保留了没有声音的武舞,去掉了有乐器声音的文舞而已。孔子说:“这样做是违礼的。大臣死,绎祭就应该停止。” 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了,年幼的公输若作为匠师主持下葬,公输般建议用他新设计的机械来下棺。主人正要答应时,公肩假却说:“不行!下棺的工具鲁国有先例:国君比照天子,使用四块丰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比照国君,使用四根木柱。般!你用别人的母亲来试验你的技巧,难道是不得已吗?如果你不借此机会来试验你的技巧,就会感到难受吗?你怎么这样不懂礼呢!”最终没有按照他的建议办。 鲁国与齐国在郎交战。鲁国的公叔禺人看到一个扛着兵器的士兵进入城堡休息,就说:“百姓负担的摇役够辛苦了,交纳的赋税也够繁重了,但是大臣们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战士又不能为国牺牲,这是不可以的。我既然这样讲了,我就要努力做到。”于是就和邻居的少年汪畸一同奔赴战场,二人都战死在战场上。鲁国人想不用童子的丧礼而用成人的丧礼对待汪跨,但因没有先例,就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能拿起武器来捍卫国家,即使不用童子的丧礼来办他的丧事,不也可以吗?” 子路要离开鲁国,对颜渊说:“临别之际,你有什么话送我呢?”颜渊说:“我听说,要离开故国,应该先到祖坟上哭某一番再动身;返回故国,就不必哭了,只要到坟上巡视一圈就可以入城。”说罢,颜渊又对子路说:“您给我留下什么话让我安身无咎呢?”子路说:“我听说,经过墓地就应凭轼致敬,经过社坛就应下车致敬。” 工尹商阳和陈弃疾同乘一辆战车追赶吴军,很快地就追上了。陈弃疾对工尹商阳说:“我们可是肩负着国王的使命,您现在可以把弓拿在手里了。”工尹商阳这才握弓在手。陈弃疾又对他说:“您可以向敌人放箭了!”工尹商阳这才射了一箭,射死一人,然后把弓又装入袋子。又追上了敌人,陈弃疾又对他说了以上的话,工尹商阳这才又射杀了二人。每射杀一人,他都闭上眼睛,不忍心看。他让驾车的停止追赶,说:“我们都是朝见国君没有座位,国君设宴没有席位的贱士,杀死三个敌人,也完全可以交差了。”孔子说:“就是在杀人时,也还是有礼节的。” 诸侯联合起来讨伐秦国,曹宣公在联军会合时去世。诸侯要求按照礼节为曹君饭含,而曹人却让诸侯为曹君的尸体穿衣。鲁襄公到楚国访问,正碰上楚康王去世。楚人说:“请鲁君务必为康王的尸体穿衣。”鲁国方面回答:“这样做是违礼的。”楚国方面坚持非这样做不可,于是襄公就让巫先用桃枝在灵枢上来回拂拭,以祛除凶邪,而后才为尸体穿衣。楚国人一看这是君临臣丧之礼,后悔也来不及了。 滕成公去世,鲁国派子叔敬叔去吊丧,并且呈交鲁君慰间的礼品单,又派子服惠伯作他的副手。到了滕国郊外,正碰上惠伯的叔父鳃伯的忌日,敬叔就想改日进城。惠伯说:“我们来吊丧是公事,不可因为叔父的私忌就耽误公事。”于是就进城了。 赘尚出葬亲人,鲁哀公派人去吊丧,在半道上碰着了,赘尚就让开道,在地上画了一个殡宫的平面图,然后就位接受慰间。曾子说:“赘尚的这种作法,还不如祀梁之妻的作法懂礼呢。齐庄公派人从狭路袭击营国,祀梁死于战场。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灵枢,哭得十分悲伤。齐庄公派人去慰问她,她说:‘如果君的臣子祀梁有罪,就应该在市朝陈尸示众;把他的妻妾也抓起来。果君的臣子祀梁无罪,那么我们还有一所先人留下的破宅院,以在那里举行吊礼。像现在这样在半道上吊丧,我可不敢劳您的大驾。”, 在办哀公的少子簿的丧事时,鲁哀公想在殡车上加上只有天子、诸侯才可使用的拨,问有若是否可以。有若说:“当然可以了。您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还使用拨呢,您的儿子有何不可。”颜柳说:“天子的殡车,是车辕上画着龙,车周围又积木似停,再加上覆棺的罩子;诸侯的殡车,只加上棺罩。因为他们的殡车是榆木做的,很沉重,所以才特地设拨拉车。三家大夫不敢用天子、诸侯的殡车,却又使用了只有天子、诸侯才可使用的拨,这是盗用天子、诸侯之礼又走了样,您何必效法他们呢?” 悼公的母亲去世了,哀公为她服齐衰。’有子感到奇怪,就带有讽刺的口吻问道:“为妾服齐衰,这符合礼的规定吗?”哀公说:“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呀!鲁国人都把她看成是我的妻子。” 季子皋埋葬他的妻子时,踏坏了他人田地里的禾苗,申祥把情况告诉了他,并且说:“建议赔偿人家。”子皋说:“孟氏不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责备我,朋友也不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而抛弃我,由于我是本邑的长官,就算我同意赔偿,买路而葬,只怕此例一开,后人难以照办呀。” 已经担任一定官职而尚未领取傣禄的人,如果国君送东西给他,不能说是“赐”,而要称作“献”;使者向他传达君命,还得称国君为“寡君”;如果离开该国而国君去世了,他也不必为国君服丧。 从虞祭开始才设尸,才几案、席子齐备。卒哭以后才开始讳称死者之名,因为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在卒哭过后,宰夫就手摇木铎在宫中高声宣布二,'i日的名讳已经取消了,新的名讳已经开始了。”从路门一直喊到库门。 两个字的名,不必都避讳。例如,孔夫子的母亲名叫“微在”,说“在”字时就不再说“微”,说“微”字时就不再说“在”。 军队打了败仗,国君要率领群臣头戴搞冠到库门外痛哭。回来报告战败消息的车上的战士都不应把武器装入袋中,以表示还要报仇雪恨的决心。 如果宗庙被烧毁了,就要哭三天。所以《春秋》上说:“新建的宗庙失火了,成公哭了三夫。” 孔子从泰山旁边路过,看见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就停下了车,俯身凭轼专注地倾听。然后让子贡去问那位妇人:“听您的哭声,好像接二连三遭到不幸似的。”妇人住了哭声回答道,“不错。过去我的公爹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最近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夫子问道:“那么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道:“因为此地没有繁重的摇役和赋税。”夫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繁重的摇役和赋税,比老虎还要厉害阿!” 鲁国有个叫周丰的人,鲁哀公带了见面礼要去拜访他,周丰礼貌地表示不剪当。哀公说:“我岂能就此拉倒吗?”于是就派人去请教,说:“有虞氏并未教导百姓诚信而百姓却诚信他,夏后氏并未教导百姓敬重而百姓却敬重他,他们用的什么办法才让老百姓做到了这一步呢?”周丰回答说:“在废墟坟墓当中,你不教导百姓悲哀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悲哀。在社樱宗庙之中,你不教导百姓肃敬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肃敬。殷人盛行立誓,而百姓却开始背叛;周人盛行会盟,而百姓却开始起疑。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礼义忠信诚厚之心对待百姓,虽执意把百姓团结到一起,百姓难道就不会离散吗?” 力、丧事花钱,无论如何不能打出卖祖居的主意。为丧事憔悴,无论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依托之处,后者则是担心断了香火前者是担心祖宗的神灵没有 延陵季子到齐国访间,在回国的路上,他的大儿子死了,就准备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间。孔子说:“延陵季子是吴国最懂得礼的人。”于是就前往观摩延陵季子如何操办葬礼。只见墓坑的深度还没掘到有泉水的地方,敛时用的也是平时穿的衣服。下葬以后又积土成坟,坟的宽度长度正好和墓坑相当;坟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坟顶。积土成坟之后,他袒露左臂,向左绕着坟头转了三圈,并且一边号哭一边高喊:“骨肉又回归土地,这是自然的规律。至于神魂精气,那是无所不在的,无所不在的。”这样做过以后就又重新上路了。孔子说:“延陵季子的做法,应该是合乎礼的吧。” 郑娄在为定公办丧事时,徐国国君派容居来吊丧,并行饭含之礼。容居以天子所遣使者的口气说道:“敝国国君派我来跪着行饭含之礼,致送侯爵所含的玉璧。现在请让我来行饭含之礼。”郑娄的接待人员说:“劳驾各国诸侯屈尊来到敝国,如果派臣子来,我们就以臣礼相待;如果国君亲来,我们就以君礼相待。派来的是臣子却企图得到国君的礼遇,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容居无所收敛地回答说:“鄙人听说,作为臣子就不敢忘掉国君,作为子孙就、不敢忘掉祖先。过去我们的先君驹王对西方进行讨伐,还渡过了黄河,他一贯都是用这种口气讲话的。鄙人虽然鲁钝,但也不敢忘掉祖先是怎么讲话的。” 子思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到卫国,现在去世了,派人来向子思报丧,子思就到家庙去哭。他的弟子见到了,说:“人家姓庶的死了母亲,为什么您却跑到孔氏的家庙来哭?”子思说。“我错了!我错了!”就连忙跑到别的房间去哭。 天子去世以后,第三天,祝首先手持丧杖;第五天,百官手持丧杖;第七天,瓷内的庶民穿上当穿的丧服;三月,诸侯及其大夫各服应服之服。虞人负责从瓷内所有神社的社树中挑选最适宜于作棺掉者,把它们砍伐下来。对于不肯献出木材的地方,要把当地的社神废掉,杀掉当地的长官。 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造饭,以备施舍给过路的饥民。有一个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_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端着汤,用可怜的口气喊道:“喂!吃吧!”那个饥民瞪起眼睛望着他,说:“本人正是由于不吃这种没有好声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表示道歉,但那饥民还是坚持不吃,因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恐怕不大对吧?人家没有好声好气地叫吃,你当然可以拒绝;但是人家既然道了歉,也就可以吃了。” 掷娄定公在位的时候,有子杀其父的事情发生。有关官员将此事报告给定公,定公惊骇地离开了席位,说:“这和寡人的没有教育好也有关系。”又说:“我曾学过怎样审断这种案子:如果是臣杀其君,那么,凡是国家的官员无论其职位大小,都有权利把他杀掉,决不宽恕;如果是子杀其父,那么,凡是家庭成员无论其辈分高低,都有资格把他杀掉,决不宽恕。不仅要把凶手杀掉,还要拆毁凶手的住室,将其地基挖成个大坑,然后再灌满水。国君也得过了这个月以后才能举杯喝酒。” 晋国赵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的大夫都去参加落成典礼。张老致辞说:“这高大的新居多么漂亮呀!这灿烂的新居多么漂亮呀!从此以后,主人就可以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及族人聚会宴饮了。”文子致答辞说:“我能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族人聚会宴饮,这表明我将善终,有资格进入九原的祖坟。”说完后就朝北面再拜叩头表示感谢。懂礼的君子说,他们一个善于赞美,一个善于祈福。 孔子养的看家狗死了,让子贡拖出去埋掉,还吩咐说:“我听说过,破旧的帷慢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马;破旧的车盖也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狗。我很穷,没有破旧的车盖,但你在埋狗的时候,也得用一张席子裹着,不要让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至于为国君驾车的马死了,埋的时候得用帷慢裹好。 季孙的母亲去世了,鲁哀公前去吊丧。曾子和子贡也去吊丧,但守门人因为哀公在里面,不让他们进去。曾子和子贡就进到马房里把自己的仪容修饰了一番,然后再去。子贡先进去,守门人说:“刚才已经往里通报了。”曾子后进去,守门人则已经把路让开。二人走到寝门的屋檐下,卿大夫都连忙让位,哀公也从昨阶上走下一个台阶,作揖,请他们就位。君子议论这件事情说:“尽力修饰仪容的作法,对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有作用的。” 宋国都城阳门的一个卫士死了,司城子罕到他家去吊丧,哭得很伤心。晋国潜伏在宋国的一个探子侦探到这种情况,就回国向晋侯报告说:“阳门的一个小小卫士死了,而子罕这样的大官亲自临吊,哭得很伤心,这种作法很得民心,恐怕宋国不是好欺负的。”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个探子真会刺探国情啊!《 经》上说:‘凡是邻里有了灾祸;都要尽力去帮助他们。’宋国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育岂但是晋国不敢欺负宋国,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一个敢和宋国为敌的国家。” 办鲁庄公的丧事时,下葬以后,阂公就除去了孝服,吉服返回宫内,正君臣之位,以防权臣继续作乱。而士大夫们在卒哭以后也脱去了孝服,吉服进宫上班。 孔子有个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助他修治撑材。原壤敲着撑材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了!”于是唱道:“这撑材的文理就像狸头上的花纹那样漂亮,我真想握着你的手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孔子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就走过去了,孔子的随从却说:“此人这般无礼,您还不和他绝交吗?”孔子说:“我听说,亲人总任是亲人,老朋友总归是老朋友。” 赵文子和叔誉一道在九原巡视,文子说:“这墓地中埋葬的死者如果能够复活,你最赞成和爱戴他们中的哪一位?”叔誉答道:“大概是阳处父吧?”文子说:“阳处父在晋国身为大傅,却刚强而无计谋,不得善终,他的智慧叫人不敢恭维,”叔誉又说:“那么舅犯可以吗?”文子说:“舅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就不顾及国君,他的仁爱也叫人不敢恭维。我最赞许和爱戴的人是随武子,他既能为国君利益考虑,也能兼顾个人利益;他既能为自己打算,又不忘掉朋友。”晋国人都认为文子的评价很恰当。文子的身体柔弱得好像连衣服都驮不动,讲起话来迟钝缓慢得像难以出口。他为晋国举荐的管理仓库的官员多达七十余人,但在他生前却从来不和他们在钱财上有交往,死后也不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叔仲皮平时教他的)】子子柳学习。仲叔皮去世了,他的儿媳妇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为公公服齐衰纠经。叔仲衍以为不当着此丧服,就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侄儿子柳,让子柳督促她改穿缚衰环续,并且说:“从前我为去世的姑姑、姊妹就是穿这种丧服,也没有人阻止我不让穿。”子柳回到家里,就叫他的妻子改服缚衰和环纽。 成邑有个人,他的哥哥死了却不愿为哥哥穿孝服,后来听说子皋将要来当邑宰,怕被怪罪,这才连忙穿上孝服。当地人就编了首歌谣讽刺此人,唱词是:“蚕儿会吐丝,而螃蟹有筐子;蜂儿有帽子,而蝉儿有冠带子。是哥哥死了,却为地方长官穿孝衣。” 乐正子春的母亲去世了,他一连五天没有进食,超过礼的规定两天。事过之后,他说:“我真后悔越礼行事。连办我母亲丧事我还不守礼的规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上我会依礼而行呢?” 天气干旱,穆公把县子召来请教说:“天久不雨,我想把有残疾的人拉到烈日底下去晒,不知尊意如何?”县子说:“天久不雨,乃暴晒有残疾的人以求雨,这种作法太不人道了,恐怕不可以吧?”穆公又说:“那么暴晒女巫如何?”县子说:“天不下雨,而寄希望穆诸于愚蠢的妇人,用这种方式求雨,不是也太不切合实际了吗?”公又说:侯去世,“那么罢市又如何?”县子说:“天子去世,罢市七日;罢市三日。用罢市的办法求雨,还不失为可行的办法。” 孔子说:“卫人的合葬,是夫妇各自一个墓穴,中间有土相隔。鲁人的合葬,是夫妇共享一个墓穴。鲁人的合葬方式很好。”



礼记·檀弓上

〔戴圣〕 〔汉〕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

我未之前闻也。

」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

」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

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

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

」 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否!

立孙。

」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

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

入宫而不敢哭。

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

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

」命之哭。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

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

」曰:「然」。

「子之不使白也丧之。

何也?

」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

汲则安能?

为汲也妻者,是为白也母。

不为汲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

」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

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

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

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

」曰:「防墓崩。

」孔子不应。

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

既哭,进使者而问故。

使者曰:「醢之矣。

」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

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故忌日不乐。

」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

殡于五父之衢。

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

其慎也,盖殡也。

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邻有丧,舂不相。

里有殡,不巷歌。

丧冠不緌。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

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夏后氏尚黑。

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

殷人尚白。

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周人尚赤。

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

」对曰:「申也闻诸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

布幕,卫也。

縿幕,鲁也。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盖行乎?

」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

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

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

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

」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

逾月则其善也。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县贲父御,卜国为右。

马惊,败绩,公队。

佐车授绥。

公曰:「末之卜也。

」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

」遂死之。

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公曰:「非其罪也。

」遂诔之。

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子春曰:「止!

」曾子闻之,瞿然曰:「呼!

」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

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

始死,充充如有穷。

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

鲁妇人之髽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南宫绛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

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 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

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

」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

」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

」子路闻之,遂除之。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

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

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

仁也。

」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

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

」门人曰:「鲤也。

」夫子曰:「嘻!

其甚也。

」伯鱼闻之,遂除之。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季武子曰:「周公盖祔。

」 曾子之丧,浴于爨室。

大功废业。

或曰:「大功,诵可也。

」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

」曾子曰:「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

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

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

」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

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

曾子谓子思曰:「汲!

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 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

孔子曰:「异哉!

徒使我不诚于伯高。

」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

兄弟,吾哭诸庙。

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

师,吾哭诸寝。

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所知,吾哭诸野。

于野,则已疏。

于寝,则已重。

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

」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

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

」 曾子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

以为姜桂之谓也。

」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

」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

予之无罪也。

」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

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

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

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

而曰女何无罪与!

」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

吾过矣!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

夜居于外,吊之可也。

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

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

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

齐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

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

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

」夫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

予恶夫涕之无从也。

小子行之。

」孔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善哉为丧乎!

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

」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

」曰:「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子贡曰:「岂若速反而虞乎?

」子曰:「小子识之,我未之能行也。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

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

」二三子皆尚左。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夫子殆将病也。

」遂趋而入。

夫子曰:「赐!

尔来何迟也?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

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

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

而丘也殷人也。

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予殆将死也。

」盖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

子贡曰:「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

丧子路亦然。

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

设崇,殷也。

绸练设旐,夏也。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

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仕弗与共国。

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而出。

群居则绖,出则否。

易墓,非古也。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

从者曰:「礼与?

」曾子曰:「夫祖者且也。

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

」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

」子游曰:「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

故丧事有进而无退。

」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

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

」主人既小敛、袒、括发。

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

曾子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

」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不和,弹之而不成声。

作而曰:「哀未忘也。

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

」 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

」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

」子游曰:「礼也。

」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

」子游曰:「固以请。

」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

」子游趋而就客位。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

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

」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绖也者实也。

掘中溜而浴,毁灶以缀足。

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

学者行之。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

子柳曰:「何以哉?

」子硕曰:「请粥庶弟之母。

」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

不可。

」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

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

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

文子曰:「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

」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

故哭踊有节。

」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

子游曰:「知礼。

」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

君薨以是举。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

或曰同爨缌。

丧事,欲其纵纵尔。

吉事,欲其折折尔。

故丧事虽遽,不陵节。

吉事虽止,不怠。

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

君子盖犹犹尔。

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嫂叔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

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而出。

曾子曰:「尔将何之?

」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

」曰:「反,哭于尔次。

」曾子北面而吊焉。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

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

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

」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焉。

县子曰:「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

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

且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

」公曰:「然,然则如之何而可?

」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

」于是与哭诸县氏。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

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

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

」曾子曰:「其不然乎!

其不然乎!

夫明器,鬼器也。

祭器,人器也。

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

子游曰:「其大功乎?

」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

鲁人则为之齐衰。

」狄仪行齐衰。

今之齐衰,狄仪之问也。

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

」子思曰:「吾何慎哉?

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

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

吾何慎哉!

」 县子琐曰:「吾闻之: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

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

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

」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

」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

」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

」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末失也。

县子曰:「绤衰繐裳,非古也。

」子蒲卒,哭者呼灭。

子皋曰:「若是野哉。

」哭者改之。

杜桥之母之丧,宫中无相,以为沽也。

夫子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

」羔裘玄冠,夫子不以吊。

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曰:「有亡恶乎齐?

」夫子曰:「有,毋过礼。

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于床。

」子游曰:「诺。

」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

专以礼许人。

」 宋襄公葬其夫人,酰醢百瓮。

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

」孟献子之丧,司徒旅归四布。

夫子曰:「可也。

」读赗,曾子曰:「非古也,是再告也。

」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

」子高曰:「吾闻之也: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 子夏问诸夫子曰:「居君之母与妻之丧。

」「居处、言语、饮食衎尔。

」 宾客至,无所馆。

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

反壤树之哉。

」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

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

人之葬圣人也。

子何观焉?

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

』从若斧者焉。

马鬣封之谓也。

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妇人不葛带。

有荐新,如朔奠。

既葬,各以其服除。

池视重溜。

君即位而为椑,岁一漆之,藏焉。

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

父兄命赴者。

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

丧不剥,奠也与?

祭肉也与?

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

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

练,练衣黄里、縓缘,葛要绖,绳屦无絇,角瑱,鹿裘衡长袪,袪裼之可也。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

非兄弟,虽邻不往。

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吊。

天子之棺四重。

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

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伯椁以端长六尺。

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绖缁衣。

或曰:使有司哭之,为之不以乐食。

天子之殡也,菆涂龙輴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屋,天子之礼也。

唯天子之丧,有别姓而哭。

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

尼父!

」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

或曰:君举而哭于后土。

孔子恶野哭者。

未仕者,不敢税人。

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士备入而后朝夕踊。

祥而缟,是月禫,徙月乐。

君于士有赐帟。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刘向〕 〔汉〕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

士贵乎?

”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

”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

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

辩士并进,莫不来语。

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

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 斶对曰:“不然。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何则?

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

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

是故《易传》不云乎。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

据慢骄奢,则凶中之。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

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

无端者,事之本也。

’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

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

虽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是其贱必本与?

’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

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 宣王曰:“嗟乎!

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则再拜而辞去也。

斶知足矣,归反扑,则终身不辱也。

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 〔汉〕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

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

擅断万机,决事省禁。

下凌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

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

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

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

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

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鸾贺反旆,群虏寇攻。

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

爵赏由心,刑戮在口。

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

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

百寮钳口,道路以目。

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

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

榜楚参并,五毒备至。

触情任忒,不顾宪网。

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

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

罾缴充蹊,坑阱塞路。

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

加绪含容,冀可弥缝。

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桡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

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

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蜋之斧,御隆车之隧。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

长戟百万,胡骑千群。

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

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

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概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

各被创夷,人为雠敌。

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

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

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

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

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

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着。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

如律令!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治安策

〔贾谊〕 〔汉〕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

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锺鼓之乐,勿为可也。

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

《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

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

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

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

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

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

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

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

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

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

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

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

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

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

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

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

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

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胡不用之淮南、济北?

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

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

韩信倚胡,则又反。

贯高因赵资,则又反。

陈豨兵精,则又反。

彭越用梁,则又反。

黥布用淮南,则又反。

卢绾最弱,最后反。

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

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

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

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

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

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

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

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

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

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病非徒瘇也,又苦?盭。

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

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

惠王之子,亲兄子也。

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偪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盭。

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天下之势方倒县。

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

上也。

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

下也。

今匈奴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

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

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

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

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臣故曰一方病矣。

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

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

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

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

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

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晏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

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

且帝之身自衣皂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

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㜸妾缘其履:此臣所谓舛也。

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

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

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

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

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借父耰锄,虑有德色。

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抱哺其子,与公并倨。

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

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蹷六国,兼天下。

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

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

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

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然其遗风馀俗,犹尚未改。

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

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杀父兄矣。

盗者剟寝户之帘,搴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

矫伪者出几十万石粟,赋六百馀万钱,乘传而行郡国,此其亡行义之尤至者也。

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

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夫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植则僵,不修则坏。

《筦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使筦子愚人也则可,筦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可不为寒心哉!

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

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几幸,而众心疑惑。

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

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

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夏为天子,十有馀世,而殷受之。

殷为天子,二十馀世,而周受之。

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

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

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

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保,保其身体。

傅,傅之德义。

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

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

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

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

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

学者,所学之官也。

《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

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

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隃矣。

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

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

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

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

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

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

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

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岂惟胡亥之性恶哉?

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

”又曰:“前车覆,后车诫。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智也。

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

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

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

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开于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

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

夫胡、粤之人,生而同声,耆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者有虽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

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

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此时务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

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

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

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

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

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或道之以德教,或?之以法令。

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

?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

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馀岁则大败。

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

夫天下,大器也。

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

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

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

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今或言礼谊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

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此善谕也。

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

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

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

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车则下,入正门则趋。

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

此所以为主上豫远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髡刖笞㐷弃巿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

被戮辱者不泰迫乎?

廉耻不行,大臣无乃握重权,大官而有徒隶亡耻之心乎?

夫望夷之事,二世见当以重法者,投鼠而不忌器之习也。

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

若夫束缚之,系緤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

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灭之,移事智伯。

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而不中。

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雠,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

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顽顿亡耻奊诟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主上有败,则因而挻之矣。

主上有患,则吾苟免而已,立而观之耳。

有便吾身者,则欺卖而利之耳。

人主将何便于此?

群下至众,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

俱亡耻,俱苟妄,则主上最病。

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

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

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

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而加也。

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

吾遇子有礼矣。

”遇之有礼,故群臣自憙。

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

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圄捍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

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

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

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

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

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

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战国策·鲁共公择言

〔刘向〕 〔汉〕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酒酣,请鲁君举觞。

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

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

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

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

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

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梁王称善相属。

礼记丧服四制

〔戴圣〕 〔汉〕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

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

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

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

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门内之治,恩掩义。

门外之治,义断恩。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

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三日而食,三日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

丧不过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

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

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地。

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杖者何也?

爵也。

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

或曰担主,或曰辅病,妇人童子不杖,不能病也。

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

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

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

秃者不ヮ,伛者不袒,跛者不踊,老病不止酒肉。

凡此八者,以权制者也。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懈。

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

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

《书》曰:“高宗谅ウ,三年不言”,善之也。

王者莫不行此礼。

何以独善之也?

曰:高宗者武丁。

武丁者,殷之贤王也。

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

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

三年之丧,君不言,《书》云:“高宗谅ウ,三年不言”,此之谓也。

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

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

齐衰之丧,对而不言。

大功之丧,言而不议。

缌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

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

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弟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祭法第二十三

〔戴圣〕 〔汉〕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瘗埋于泰折,祭地也。

用骍犊。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

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

王宫,祭日也。

夜明,祭月也。

幽宗,祭星也。

雩宗,祭水旱也。

四坎坛,祭四时也。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有天下者,祭百神。

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

其万物死,皆曰折。

人死,曰鬼。

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七代之所以更立者:禘、郊、宗、祖。

其余不变也。

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

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

皆月祭之。

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

去祧为坛,去坛为墠。

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

去墠曰鬼。

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

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

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

去祖为坛,去坛为墠。

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

去墠为鬼。

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

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

去坛为鬼。

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

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

去坛为鬼。

官师一庙,曰考庙。

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曰鬼。

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

王自为立社,曰王社。

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

诸侯自立社,曰侯社。

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

王自为立七祀。

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

诸侯自为立五祀。

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

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

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王下祭殇五: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

诸侯下祭三,大夫下祭二,适士及庶人,祭子而止。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

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共工氏之霸九州岛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岛,故祀以为社。

帝喾能序星辰以着众。

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

舜勤众事而野死。

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

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

契为司徒而民成。

冥勤其官而水死。

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

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礼记射义

〔戴圣〕 〔汉〕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

诸侯以《狸首》为节。

卿大夫以《采苹》为节。

士以《采繁》为节。

《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

《采苹》者,乐循法也。

《采繁》者,乐不失职也。

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

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

卿大夫以循法为节。

士以不失职为节。

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

功成则国安。

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

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

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数与于祭而君有庆。

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

数有庆而益地。

数有让而削地。

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

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

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

」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

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

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

」盖去者半,入者半。

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

」盖去者半,处者半。

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

」盖仅有存者。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

绎者,各绎己之志也。

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

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

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

为人子者,以为子鹄。

为人君者,以为君鹄。

为人臣者,以为臣鹄。

故射者各射己之鹄。

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

射侯者,射为诸侯也。

射中则得为诸侯。

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

泽者,所以择士也。

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

射中者得与于祭。

不中者不得与于祭。

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

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

进爵绌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

饭食之谓也。

射者,仁之道也。

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

何以听?

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祈,求也。

求中以辞爵也。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三年问第三十八

〔戴圣〕 〔汉〕

三年之丧何也?

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

故曰:无易之道也。

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者有已,复生有节哉?

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

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

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

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

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

将由夫修饰之君子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

曰:至亲以期断。

是何也?

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

然则何以三年也?

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由九月以下何也?

曰:焉使弗及也。

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

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于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

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

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