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节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

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

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 曰:“殆非也。

”“夫予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孟子到滕国去,住在上宫。有一双没编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来找,但没找到。有人问孟子说:“这么说是您的随从把草鞋藏起来了吧?” 孟子回答说:“你以为他们是为偷草鞋来的吗?” 那人回答说:“大概不是。但是,您开设科目,招收学生,走了的不追问,来到的不拒绝,只要怀着求学的心来,就接受他,难免道德水准不一。”


注释

馆:住馆舍。上宫:别宫名。 业屦:指尚未编织好的草鞋。屦,草鞋。 廋(sōu):隐藏。 设科:开设课程,犹言开门授徒。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一节

〔孟子〕 〔周〕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二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

汤武,反之也。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

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四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五节

〔孟子〕 〔周〕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九节

〔孟子〕 〔周〕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八节

〔孟子〕 〔周〕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七节

〔孟子〕 〔周〕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君子用其一,缓其二。

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六节

〔孟子〕 〔周〕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归,斯受之而已矣。

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 〔周〕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 “何谓善?

何谓信?

”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