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却说献计者,乃尚书孙资也。

曹睿问曰:“卿有何妙计?

”资奏曰:“昔太祖武皇帝收张鲁时,危而后济。

常对群臣曰:‘南郑之地,真为天狱。

’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非用武之地。

今若尽起天下之兵伐蜀,则东吴又将入寇。

不如以现在之兵,分命大将据守险要,养精蓄锐。

不过数年,中国日盛,吴、蜀二国必自相残害:那时图之,岂非胜算?

乞陛下裁之。

”睿乃问司马懿曰:“此论若何?

懿奏曰:“孙尚书所言极当。

”睿从之,命懿分拨诸将守把险要,留郭淮、张郃守长安。

大赏三军,驾回洛阳。

却说孔明回到汉中,计点军士,只少赵云、邓芝,心中甚忧。

乃令关兴、张苞,各引一军接应。

二人正欲起身,忽报赵云、邓芝到来,并不曾折一人一骑。

辎重等器,亦无遗失。

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

赵云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孔明急扶起,执手而言曰:“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

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

”邓芝告曰:“某引兵先行,子龙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因此军资什物,不曾遗弃。

”孔明曰:“真将军也!

”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

云辞曰:“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

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

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

”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

”乃倍加钦敬。

忽报马谡、王平、魏延、高翔至。

孔明先唤王平入帐,责之曰:“吾令汝同马谡守街亭,汝何不谏之,致使失事?

”平曰:“某再三相劝,要在当道筑土城,安营守把。

参军大怒不从,某因此自引五千军离山十里下寨。

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

次日土崩瓦解,降者无数。

某孤军难立,故投魏文长求救。

半途又被魏兵困在山谷之中,某奋死杀出。

比及归寨,早被魏兵占了。

及投列柳城时,路逢高翔,遂分兵三路去劫魏寨,指望克复街亭。

因见街亭并无伏路军,以此心疑。

登高望之,只见魏延、高翔被魏兵围住,某即杀入重围,救出二将,就同参军并在一处。

某恐失却阳平关,因此急来回守。

非某之不谏也。

丞相不信,可问各部将校。

”孔明喝退,又唤马谡入帐。

谡自缚跪于帐前。

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

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

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

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

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

汝今犯法,休得怨吾。

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

”叱左右推出斩之。

谡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

某之死罪,实已难逃。

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

”言讫大哭。

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

”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

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

”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

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

”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

合当斩之。

”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

孔明大哭不已。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

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大小将士,无不流涕。

马谡亡年三十九岁,时建兴六年夏五月也。

后人有诗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

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 却说孔明斩了马谡,将首级遍示各营已毕,用线缝在尸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

将谡家小加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

于是孔明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琬回成都,入见后主,进上孔明表章。

后主拆视之。

表曰:“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

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

”后主览毕曰:“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出此言?

”侍中费祎奏曰:“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法若不行,何以服人?

丞相败绩,自行贬降,正其宜也。

”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就命费祎赍诏到汉中。

孔明受诏贬降讫,祎恐孔明羞赧,乃贺曰:“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

”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

得而复失,与不得同。

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祎又曰:“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

”孔明怒曰:“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

量得一姜维,于魏何损?

”祎又曰:“丞相现统雄师数十万,可再伐魏乎?

”孔明曰:“昔大军屯于祁山、箕谷之时,我兵多于贼兵,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

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

如其不然,虽兵多何用?

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费祎诸将皆服其论。

费祎自回成都。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

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

懿曰:“蜀未可攻也。

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

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

”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

”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

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当之。

”睿大喜,问曰:“此何人也?

”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

”睿从之,加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

忽报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以郡来降,密遣人陈言七事,说东吴可破,乞早发兵取之。

睿就御床上展开,与司马懿同观。

懿奏曰:“此言极有理,吴当灭矣!

臣愿引一军往助曹休。

”忽班中一人进曰:“吴人之言,反覆不一,未可深信。

周鲂智谋之士,必不肯降,此特诱兵之诡计也。

”众视之,乃建威将军贾逵也。

懿曰:“此言亦不可不听,机会亦不可错失。

”魏主曰:“仲达可与贾逵同助曹休。

”二人领命去讫。

于是曹休引大军径取皖城。

贾逵引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径取阳城,直向东关。

司马懿引本部军径取江陵。

却说吴主孙权,在武昌东关,会多官商议曰:“今有鄱阳太守周鲂密表,奏称魏扬州都督曹休,有人寇之意。

今鲂诈施诡计,暗陈七事,引诱魏兵深入重地,可设伏兵擒之。

今魏兵分三路而来,诸卿有何高见?

”顾雍进曰:“此大任非陆伯言不敢当也。

”权大喜,乃召陆逊,封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统御林大兵,摄行王事:授以白旄黄钺,文武百官,皆听约束。

权亲自与逊执鞭。

逊领命谢恩毕,乃保二人为左右都督,分兵以迎三道。

权问何人。

逊曰:“奋威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二人可为辅佐。

”权从之,即命朱桓为左都督,全琮为右都督,于是陆逊总率江南八十一州并荆湖之众七十余万,令朱桓在左,全琮在右。

逊自居中,三路进兵。

朱桓献策曰:“曹休以亲见任,非智勇之将也。

今听周鲂诱言,深入重地,元帅以兵击之,曹休必败。

败后必走两条路:左乃夹石,右乃挂车。

此二条路,皆山僻小径,最为险峻。

某愿与全子璜各引一军,伏于山险,先以柴木大石塞断其路,曹休可擒矣。

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

”逊曰:“此非善策,吾自有妙用。

”于是朱桓怀不平而退。

逊令诸葛瑾等拒守江陵,以敌司马懿。

诸路俱各调拨停当。

却说曹休兵临皖城,周鲂来迎,径到曹休帐下。

休问曰:“近得足下之书,所陈七事,深为有理,奏闻天子,故起大军三路进发。

若得江东之地,足下之功不小。

有人言足下多谋,诚恐所言不实。

吾料足下必不欺我。

”周鲂大哭,急掣从人所佩剑欲自刎。

休急止之。

鲂仗剑而言曰:“吾所陈七事,恨不能吐出心肝。

今反生疑,必有吴人使反间之计也。

若听其言,吾必死矣。

吾之忠心,惟天可表!

”言讫,又欲自刎。

曹休大惊,慌忙抱住曰:“吾戏言耳,足下何故如此!

”鲂乃用剑割发掷于地曰:“吾以忠心待公,公以吾为戏,吾割父母所遗之发,以表此心!

”曹休乃深信之,设宴相待。

席罢,周鲂辞去。

忽报建威将军贾逵来见,休令入,问曰:“汝此来何为?

”逵曰:“某料东吴之兵,必尽屯于皖城。

都督不可轻进,待某两下夹攻,贼兵可破矣。

”休怒曰:“汝欲夺吾功耶?

”逵曰:“又闻周鲂截发为誓,此乃诈也,昔要离断臂,刺杀庆忌。

未可深信。

”休大怒曰:“吾正欲进兵,汝何出此言以慢军心!

”叱左右推出斩之。

众将告曰:“未及进兵,先斩大将,于军不利。

且乞暂免。

”休从之,将贾逵兵留在寨中调用,自引一军来取东关。

时周鲂听知贾逵削去兵权,暗喜曰:“曹休若用贾逵之言,则东吴败矣!

今天使我成功也!

”即遣人密到皖城,报知陆逊。

逊唤诸将听令曰:“前面石亭,虽是山路,足可埋伏。

早先去占石亭阔处,布成阵势,以待魏军。

”遂令徐盛为先锋,引兵前进。

却说曹休命周鲂引兵而进,正行间,休问曰:“前至何处?

”鲂曰:“前面石亭也,堪以屯兵。

”休从之,遂率大军并车仗等器,尽赴石亭驻扎。

次日,哨马报道:“前面吴兵不知多少,据住山口。

”休大惊曰:“周鲂言无兵,为何有准备?

”急寻鲂问之。

人报周鲂引数十人,不知何处去了。

休大悔曰:“吾中贼之计矣!

虽然如此,亦不足惧!

”遂令大将张普为先锋,引数千兵来与吴兵交战。

两阵对圆,张普出马骂曰:“贼将早降!

”徐盛出马相迎。

战无数合,普抵敌不住,勒马收兵,回见曹休,言徐盛勇不可当。

休曰:“吾当以奇兵胜之。

”就令张普引二万军伏于石亭之南,又令薛乔引二万军伏于石亭之北。

“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二将受计,各引二万军到晚埋伏去了。

却说陆逊唤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万军,从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后,放火为号。

吾亲率大军从中路而进:可擒曹休也。

”当日黄昏,二将受计引兵而进。

二更时分,朱桓引一军正抄到魏寨后,迎着张普伏兵。

普不知是吴兵,径来问时,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

魏兵便走。

桓令后军放火。

全琮引一军抄到魏寨后,正撞在薛乔阵里,就那里大杀一阵。

薛乔败走,魏兵大损,奔回本寨。

后面朱桓、全琮两路杀来。

曹休寨中大乱,自相冲击。

休慌上马,望夹石道奔走。

徐盛引大队军马,从正路杀来。

魏兵死者不可胜数,逃命者尽弃衣甲。

曹休大惊,在夹石道中,奋力奔走。

忽见一彪军从小路冲出,为首大将,乃贾逵也。

休惊慌少息,自愧曰:“吾不用公言,果遭此败!

”逵曰:“都督可速出此道:若被吴兵以木石塞断,吾等皆危矣!

”于是曹休骤马而行,贾逵断后。

逵于林木盛茂处,及险峻小径,多设旌旗以为疑兵。

及至徐盛赶到,见山坡下闪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赶,收兵而回。

因此救了曹休。

司马懿听知休败,亦引兵退去。

却说陆逊正望捷音,须臾,徐盛、朱桓、全琮皆到。

所得车仗、牛马、驴骡、军资、器械,不计其数,降兵数万余人。

逊大喜,即同太守周鲂并诸将班师还吴。

吴主孙权,领文武官僚出武昌城迎接,以御盖覆逊而入。

诸将尽皆升赏。

权见周鲂无发,慰劳曰:“卿断发成此大事,功名当书于竹帛也。

”即封周鲂为关内侯。

大设筵会,劳军庆贺。

陆逊奏曰:“今曹休大败,魏已丧胆。

可修国书,遣使入川,教诸葛亮进兵攻之。

”权从其言,遂遣使赍书入川去。

正是:只因东国能施计,致令西川又动兵。

未知孔明再来伐魏,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罗贯中〕 〔明〕

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并皆罄尽,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司马懿引兵还、众将接入问曰:“曹都督兵败,即元帅之干系,何故急回耶?

”懿曰:“吾料诸葛亮知吾兵败,必乘虚来取长安。

倘陇西紧急,何人救之?

吾故回耳。

”众皆以为惧怯,哂笑而退。

却说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

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孔明。

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

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

众皆大惊。

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

”诸将未信。

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

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众将无不挥涕。

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

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

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 却说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

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

二人辞谢而去。

忽近臣奏曰:“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将出师伐魏。

”后主问在朝诸臣,诸臣多言未可轻动。

后主疑虑未决。

忽奏丞相令杨仪赍出师表至。

后主宜入,仪呈上表章。

后主就御案上拆视,其表曰: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

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之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后主览表甚喜,即敕令孔明出师。

孔明受命,起三十万精兵,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而来。

早有细作报入洛阳。

司马懿奏知魏主,大会文武商议。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昨守陇西,功微罪大,不胜惶恐。

今乞引大军往擒诸葛亮。

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

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

臣保此人为先锋。

”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

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

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

”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曹真为大都督。

真谢恩出朝,遂引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郃,分道守把隘口。

却说蜀兵前队哨至陈仓,回报孔明,说:“陈仓口已筑起一城,内有大将郝昭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岭鸟道出祁山甚便。

”孔明曰:“陈仓正北是街亭。

必得此城,方可进兵。

”命魏延引兵到城下,四面攻之。

连日不能破。

魏延复来告孔明,说城难打。

孔明大怒,欲斩魏延。

忽帐下一人告曰:“某虽无才,随丞相多年,未尝报效。

愿去陈仓城中,说郝昭来降,不用张弓只箭。

”众视之,乃部曲靳祥也。

孔明曰:“汝用何言以说之?

”祥曰:“郝昭与某,同是陇西人氏,自幼交契。

某今到彼,以利害说之,必来降矣。

”孔明即令前去。

靳祥骤马径到城下,叫曰:“郝伯道故人靳祥来见。

”城上人报知郝昭。

昭令开门放入,登城相见。

昭问曰:“故人因何到此?

”祥曰:“吾在西蜀孔明帐下,参赞军机,待以上宾之礼。

特令某来见公,有言相告。

”昭勃然变色曰:“诸葛亮乃我国仇敌也!

吾事魏,汝事蜀,各事其主,昔时为昆仲,今时为仇敌!

汝再不必多言,便请出城!

”靳祥又欲开言,郝昭已出敌楼上了。

魏军急催上马,赶出城外。

祥回头视之,见昭倚定护心木栏杆。

祥勒马以鞭指之曰:“伯道贤弟,何太情薄耶?

”昭曰:“魏国法度,兄所知也。

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兄不必下说词。

早回见诸葛亮,教快来攻城,吾不惧也!

” 祥回告孔明曰:“郝昭未等某开言,便先阻却。

”孔明曰:“汝可再去见他,以利害说之。

”祥又到城下,请郝昭相见。

昭出到敌楼上。

祥勒马高叫曰:“伯道贤弟,听吾忠言:汝据守一孤城,怎拒数十万之众?

今不早降,后悔无及!

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

愿伯道思之。

”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喝曰:“吾前言已定,汝不必再言!

可速退!

吾不射汝!

” 靳祥回见孔明,具言郝昭如此光景。

孔明大怒曰:“匹夫无礼太甚!

岂欺吾无攻城之具耶?

”随叫土人问曰:“陈仓城中,有多少人马?

”土人告曰:“虽不知的数,约有三千人。

”孔明笑曰:“量此小城,安能御我!

休等他救兵到,火速攻之!

”于是军中起百乘云梯,一乘上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

军士各把短梯软索,听军中擂鼓,一齐上城。

郝昭在敌楼上,望见蜀兵装起云梯,四面而来,即令三千军各执火箭,分布四面。

待云梯近城,一齐射之。

孔明只道城中无备,故大造云梯,令三军鼓噪呐喊而进。

不期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尽着,梯上军士多被烧死,城上矢石如雨,蜀兵皆退。

孔明大怒曰:“汝烧吾云梯,吾却用‘冲车’之法!

”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

次日,又四面鼓嗓呐喊而进。

郝昭急命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

孔明又令人运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锹?

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

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横截之。

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孔明正在营中忧闷,忽报:“东边救兵到了,旗上书:‘魏先锋大将王双’。

”孔明问曰:“谁可迎之?

”魏延出曰:“某愿往。

”孔明曰:“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

”又问:“谁敢迎之?

”裨将谢雄应声而出。

孔明与三千军去了。

孔明又问曰:“谁敢再去?

”裨将龚起应声要去。

孔明亦与三千兵去了。

孔明恐城内郝昭引兵冲出,乃把人马退二十里下寨。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

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

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

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

败兵回报孔明。

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

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

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

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

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

”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

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

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王双驱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

巍吐血数口,回见孔明,说:“王双英雄无敌。

如今将二万兵就陈仓城外下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守御甚严。

”孔明见折二将,张嶷又被打伤,即唤姜维曰:“陈仓道口这条路不可行。

别求何策?

”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

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

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

却统大军去袭祁山,某却如此如此用计,可捉曹真也。

”孔明从其言,即令王平,李恢,引二枝兵守街亭小路。

魏延引一军守陈仓口。

马岱为先锋,关兴、张苞为前后救应使,从小径出斜谷望祁山进发。

却说曹真因思前番被司马懿夺了功劳,因此到洛阳分调郭淮、孙礼东西守把。

又听的陈仓告急,已令王双去救。

闻知王双斩将立功,大喜,乃令中护军大将费耀,权摄前部总督,诸将各自守把隘口。

忽报山谷中捉得细作来见。

曹真令押入,跪于帐前。

其人告曰:“小人不是奸细,有机密来见都督,误被伏路军捉来,乞退左右。

”真乃教去其缚,左右暂退。

其人曰:“小人乃姜伯约心腹人也。

蒙本官遣送密书。

”真曰:“书安在?

”其人于贴肉衣内取出呈上。

真拆视曰:“罪将姜维百拜,书呈大都督曹麾下:维念世食魏禄,忝守边城。

叨窃厚恩,无门补报。

昨日误遭诸葛亮之计,陷身于巅崖之中。

思念旧国,何日忘之!

今幸蜀兵西出,诸葛亮甚不相疑。

赖都督亲提大兵而来:如遇敌人,可以诈败。

维当在后,以举火为号,先烧蜀人粮草,却以大兵翻身掩之,则诸葛亮可擒也。

非敢立功报国,实欲自赎前罪。

倘蒙照察,速赐来命。

”曹真看毕,大喜曰:“天使吾成功也!

”遂重赏来人,便令回报,依期会合。

真唤费耀商议曰:“今姜维暗献密书,令吾如此如此。

”耀曰:“诸葛亮多谋,姜维智广,或者是诸葛亮所使,恐其中有诈。

”真曰:“他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又何疑乎?

”耀曰:“都督不可轻去,只守定本寨。

某愿引一军接应姜维。

如成功,尽归都督。

倘有奸计,某自支当。

”真大喜,遂令费耀引五万兵,望斜谷而进。

行了两三程,屯下军马,令人哨探。

当日申时分,回报:“斜谷道中,有蜀兵来也。

”耀忙催兵进。

蜀兵未及交战先退。

耀引兵追之,蜀兵又来。

方欲对阵,蜀兵又退:如此者三次,俄延至次日申时分。

魏军一日一夜,不曾敢歇,只恐蜀兵攻击。

方欲屯军造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漫山遍野而来。

门旗开处,闪出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其中,令人请魏军主将答话。

耀纵马而出,遥见孔明,心中暗喜,回顾左右曰:“如蜀兵掩至,便退后走。

若见山后火起,却回身杀去,自有兵来相应。

”分付毕,跃马出呼曰:“前者败将,今何敢又来!

”孔明曰:“唤汝曹真来答话!

”耀骂曰:“曹都督乃金枝玉叶,安肯与反贼相见耶!

”孔明大怒,把羽扇一招,左有马岱,右有张嶷,两路兵冲出。

魏兵便退。

行不到三十里,望见蜀兵背后火起,喊声不绝。

费耀只道号火,便回身杀来。

蜀兵齐退。

耀提刀在前,只望喊处追赶。

将次近火,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山上矢石如雨,往下射来。

魏兵大败。

费耀知是中计,急退军望山谷中而走,人马困乏。

背后关兴引生力军赶来,魏兵自相践踏及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

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

耀大骂曰:“反贼无信!

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

速下马受降!

”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

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

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

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

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

”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 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

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

睿大惊,即召司马懿入内曰:“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

卿有何策,可以退之?

”懿曰:“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

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

〔罗贯中〕 〔明〕

却说司马懿奏曰:“臣尝奏陛下,言孔明必出陈仓,故以郝昭守之,今果然矣。

彼若从陈仓入寇,运粮甚便。

今幸有郝昭、王双守把,不敢从此路运粮。

其余小道,搬运艰难。

臣算蜀兵行粮止有一月,利在急战。

我军只宜久守。

陛下可降诏,令曹真坚守诸路关隘,不要出战。

不须一月,蜀兵自走。

那时乘虚而击之,诸葛亮可擒也。

”睿欣然曰:“卿既有先见之明,何不自引一军以袭之?

”懿曰:“臣非惜身重命,实欲存下此兵,以防东吴陆逊耳。

孙权不久必将僭号称尊。

如称尊号,恐陛下伐之,定先入寇也:臣故欲以兵待之。

”正言间,忽近臣奏曰:“曹都督奏报军情。

”懿曰:“陛下可即令人告戒曹真:凡追赶蜀兵,必须观其虚实,不可深入重地,以中诸葛亮之计。

”睿即时下诏,遣太常卿韩暨持节告戒曹真:“切不可战,务在谨守。

只待蜀兵退去,方才击之。

”司马懿送韩暨于城外,嘱之曰:“吾以此功让与子丹。

公见子丹,休言是吾所陈之意,只道天子降诏,教保守为上。

追赶之人,大要仔细,勿遣性急气躁者追之。

”暨辞去。

却说曹真正升帐议事,忽报天子遣太常卿韩暨持节至。

真出寨接入,受诏已毕,退与郭淮、孙礼计议。

淮笑曰:“此乃司马仲达之见也。

”真曰:“此见若何?

”淮曰:“此言深识诸葛亮用兵之法。

久后能御蜀兵者,必仲达也。

”真曰:“倘蜀兵不退,又将如何?

”淮曰:“可密令人去教王双,引兵于小路巡哨,彼自不敢运粮。

待其粮尽兵退,乘势追击,可获全胜。

”孙礼曰:“某去祁山虚妆做运粮兵,车上尽装干柴茅草,以硫黄焰硝灌之,却教人虚报陇西运粮到。

若蜀人无粮,必然来抢。

待人其中,放火烧车,外以伏兵应之,可胜矣。

”真喜曰:“此计大妙!

”即令孙礼引兵依计而行。

又遣人教王双引兵于小路上巡哨,郭淮引兵提调箕谷、街亭,令诸路军马守把险要。

真又令张辽子张虎为先锋,乐进子乐綝为副先锋,同守头营,不许出战。

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每日今人挑战,魏兵坚守不出。

孔明唤姜维等商议曰:“魏兵坚守不出,是料吾军中无粮也。

今陈仓转运不通,其余小路盘涉艰难,吾算随军粮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正踌躇间,忽报:“陇西魏军运粮数千车于祁山之西,运粮官乃孙礼也。

”孔明曰:“其人如何?

”有魏人告曰:“此人曾随魏主出猎于大石山,忽惊起一猛虎,直奔御前,孙礼下马拔剑斩之。

从此封为上将军。

乃曹真心腹人也。

”孔明笑曰:“此是魏将料吾乏粮,故用此计:车上装载者,必是茅草引火之物。

吾平生专用火攻,彼乃欲以此计诱我耶?

彼若知吾军去劫粮车,必来劫吾寨矣。

可将计就计而行。

”遂唤马岱分付曰:“汝引三千军径到魏兵屯粮之所,不可入营,但于上风头放火。

若烧着车仗,魏兵必来围吾寨。

”又差马忠、张嶷各引五千兵在外围住,内外夹攻。

三人受计去了。

又唤关兴、张苞分付曰:“魏兵头营接连四通之路。

今晚若西山火起,魏兵必来劫吾营。

汝二人却伏于魏寨左右,只等他兵出寨,汝二人便可劫之。

”又唤吴班、吴懿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军伏于营外。

如魏兵到,可截其归路。

”孔明分拨已毕,自在祁山上凭高而坐。

魏兵探知蜀兵要来劫粮,慌忙报与孙礼。

礼令人飞报曹真。

真遣人去头营分付张虎、乐綝:“看今夜山西火起,蜀兵必来救应。

可以出军,如此如此。

”二将受计,令人登楼专看号火。

却说孙礼把军伏于山西,只待蜀兵到。

是夜二更,马岱引三千兵来,人皆衔枚,马尽勒口,径到山西。

见许多车仗,重重叠叠,攒绕成营,车仗虚插旌旗。

正值西南风起,岱令军士径去营南放火,车仗尽着,火光冲天。

孙礼只道蜀兵到魏寨内放号火,急引兵一齐掩至。

背后鼓角喧天,两路兵杀来:乃是马忠、张嶷,把魏军围在垓心。

孙礼大惊。

又听的魏军中喊声起,一彪军从火光边杀来,乃是马岱。

内外夹攻,魏兵大败。

火紧风急,人马乱窜,死者无数。

孙礼引中伤军,突烟冒火而走。

却说张虎在营中,望见火光,大开寨门,与乐綝尽引人马,杀奔蜀寨来,寨中却不见一人。

急收军回时,吴班、吴懿两路兵杀出,断其归路。

张、乐二将急冲出重围,奔回本寨,只见土城之上,箭如飞蝗,原来却被关兴、张苞袭了营寨。

魏兵大败,皆投曹真寨来。

方欲入寨,只见一彪败军飞奔而来,乃是孙礼。

遂同入寨见真,各言中计之事。

真听知,谨守大寨,更不出战。

蜀兵得胜,回见孔明。

孔明令人密授计与魏延,一面教拔寨齐起。

杨仪曰:“今已大胜,挫尽魏兵锐气,何故反欲收军?

”孔明曰:“吾兵无粮,利在急战。

今彼坚守不出,吾受其病矣。

彼今虽暂时兵败,中原必有添益。

若以轻骑袭吾粮道,那时要归不能。

今乘魏兵新败,不敢正视蜀兵,便可出其不意,乘机退去。

所忧者但魏延一军,在陈仓道口拒住王双,急不能脱身。

吾已令人授以密计,教斩王双,使魏人不敢来追。

只今后队先行。

”当夜,孔明只留金鼓守在寨中打更。

一夜兵已尽退,只落空营。

却说曹真正在寨中忧闷,忽报左将军张郃领军到。

郃下马入帐,谓真曰:“某奉圣旨,特来听调。

”真曰:“曾别仲达否?

”郃曰:“仲达分付云:‘吾军胜,蜀兵必不便去。

若吾军败,蜀兵必即去矣。

’今吾军失利之后,都督曾往哨探蜀兵消息否?

”真曰:“未也。

”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

曹真懊悔无及。

且说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

早有细作报知王双。

双大驱军马,并力追赶。

追到二十余里,看看赶上,见魏延旗号在前,双大叫曰:“魏延休走!

”蜀兵更不回头。

双拍马赶来。

背后魏兵叫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敌人奸计。

”双急勒马回时,只见一片火光冲天,慌令退军。

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曰:“魏延在此!

”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

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

延手下止有三十骑人马,望汉中缓缓而行。

后人有诗赞曰:“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原来魏延受了孔明密计:先教存下三十骑,伏于王双营边。

只待王双起兵赶时,却去他营中放火。

待他回寨,出其不意,突出斩之。

魏延斩了王双,引兵回到汉中见孔明,交割了人马。

孔明设宴大会,不在话下。

且说张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

忽有陈仓城郝昭差人申报,言王双被斩,曹真闻知,伤感不已,因此忧成疾病,遂回洛阳。

命郭淮、孙礼、张郃守长安诸道。

却说吴王孙权设朝,有细作人报说:“蜀诸葛丞相出兵两次,魏都督曹真兵损将亡。

”于是群臣皆劝吴王兴师伐魏,以图中原。

权犹疑未决。

张昭奏曰:“近闻武昌东山,凤凰来仪。

大江之中,黄龙屡现。

主公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然后兴兵。

”多官皆应曰:“子布之言是也。

”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

是日,群臣请权登坛即皇帝位,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

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孙策为长沙桓王。

立子孙登为皇太子。

命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昭次子张休为太子右弼。

恪字元逊,身长七尺,极聪明,善应对。

权甚爱之。

年六岁时,值东吴筵会,恪随父在座。

权见诸葛瑾面长,乃令人牵一驴来,用粉笔书其面曰:“诸葛子瑜”。

众皆大笑。

恪趋至前,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曰:“诸葛子瑜之驴”。

满座之人,无不惊讶。

权大喜,遂将驴赐之。

又一日,大宴官僚,权命恪把盏。

巡至张昭面前,昭不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谓恪曰:“汝能强子布饮乎?

”恪领命,乃谓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钺,未尝言老。

今临阵之日,先生在后。

饮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谓不养老也?

”昭无言可答,只得强饮。

权因此爱之,故命辅太子。

张昭佐吴王,位列三公之上,故以其子张休为太子右弼。

又以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辅太子守武昌。

权复还建业。

群臣共议伐魏之策。

张昭奏曰:“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

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

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之。

”权从其言,即令使命星夜入川,来见后主。

礼毕,细奏其事。

后主闻知,遂与群臣商议。

众议皆谓孙权僭逆,宜绝其盟好。

蒋琬曰:“可令人问于丞相。

”后主即遣使到汉中问孔明。

孔明曰:“可令人赍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

魏必命司马懿拒之。

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

”后主依言,遂令太尉陈震,将名马、玉带、金珠、宝贝,入吴作贺。

震至东吴,见了孙权,呈上国书。

权大喜,设宴相待,打发回蜀。

权召陆逊入,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

逊曰:“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

既与同盟,不得不从。

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

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

”即时下令,教荆襄各处都要训练人马,择日兴师。

却说陈震回到汉中,报知孔明。

孔明尚忧陈仓不可轻进,先令人去哨探。

回报说:“陈仓城中郝昭病重。

”孔明曰:“大事成矣。

”遂唤魏延、姜维分付曰:“汝二人领五千兵,星夜直奔陈仓城下。

如见火起,并力攻城。

”二人俱未深信,又来告曰:“何日可行?

”孔明曰:“三日都要完备。

不须辞我,即便起行。

”二人受计去了。

又唤关兴、张苞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二人各受密计而去。

且说郭淮闻郝昭病重,乃与张郃商议曰:“郝昭病重,你可速去替他。

我自写表申奏朝廷,别行定夺。

”张郃引着三千兵,急来替郝昭。

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

昭急令人上城守把。

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

昭听知惊死。

蜀兵一拥入城。

却说魏延、姜维领兵到陈仓城下看时,并不见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

二人惊疑,不敢攻城。

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

只见一人纶巾羽扇,鹤氅道袍,大叫曰:“汝二人来的迟了!

”二人视之,乃孔明也。

二人慌忙下马,拜伏于地曰:“丞相真神计也!

”孔明令放入城,谓二人曰:“吾打探得郝昭病重,吾令汝三日内领兵取城,此乃稳众人之心也。

吾却令关兴、张苞,只推点军,暗出汉中。

吾即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到城下,使彼不能调兵。

吾早有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

兵无主将,必自乱矣。

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

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正谓此也。

”魏延、姜维拜伏。

孔明怜郝昭之死,令彼妻小扶灵柩回魏,以表其忠。

孔明谓魏延、姜维曰:“汝二人且莫卸甲,可引兵去袭散关。

把关之人,若知兵到,必然惊走。

若稍迟便有魏兵至关,即难攻矣。

”魏延、姜维受命,引兵径到散关。

把关之人,果然尽走。

二人上关才要卸甲,遥见关外尘头大起,魏兵到来。

二人相谓曰:“丞相神算,不可测度!

”急登楼视之,乃魏将张郃也。

二人乃分兵守住险道。

张郃见蜀兵把住要路,遂令退军。

魏延随后追杀一阵,魏兵死者无数,张郃大败而去。

延回到关上,令人报知孔明。

孔明先自领兵,出陈仓斜谷,取了建威。

后面蜀兵陆续进发。

后主又命大将陈式来助。

孔明驱大兵复出祁出。

安下营寨,孔明聚众言曰:“吾二次出祁山,不得其利,今又到此,吾料魏人必依旧战之地,与吾相敌。

彼意疑我取雍、郿二处,必以兵拒守。

吾观阴平、武都二郡,与汉连接,若得此城,亦可分魏兵之势。

何人敢取之?

”姜维曰:“某愿往。

”王平应曰:“某亦愿往。

”孔明大喜,遂令姜维引兵一万取武都,王平引兵一万取阴平。

二人领兵去了。

再说张郃回到长安,见郭淮、孙礼,说:“陈仓已失,郝昭已亡,散关亦被蜀兵夺了。

今孔明复出祁山,分道进兵。

”淮大惊曰:“若如此,必取雍、郿矣!

”乃留张郃守长安,令孙礼保雍城。

淮自引兵星夜来郿城守御,一面上表入洛阳告急。

却说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曰:“陈仓城已失,郝昭已亡,诸葛亮又出祁山,散关亦被蜀兵夺了。

”睿大惊。

忽又奏满宠等有表,说:“东吴孙权僭称帝号,与蜀同盟。

今遣陆逊在武昌训练人马,听候调用。

只在旦夕,必入寇矣。

”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此时曹真病未痊,即召司马懿商议。

懿奏曰:“以臣愚意所料,东吴必不举兵。

”睿曰:“卿何以知之?

”懿曰:“孔明尝思报猇亭之仇,非不欲吞吴也,只恐中原乘虚击彼,故暂与东吴结盟。

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实是坐观成败耳。

陛下不必防吴,只须防蜀。

”睿曰:“卿真高见!

”遂封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令近臣取曹真总兵将印来。

懿曰:“臣自去取之。

” 遂辞帝出朝,径到曹真府下,先令人入府报知,懿方进见。

问病毕,懿曰:“东吴、西蜀会合,兴兵入寇,今孔明又出祁山下寨,明公知之乎?

”真惊讶曰:“吾家人知我病重,不令我知。

似此国家危急,何不拜仲达为都督,以退蜀兵耶?

”懿曰:“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真曰:“取印与仲达。

”懿曰:“都督少虑。

某愿助一臂之力,只不敢受此印也。

”真跃起曰:“如仲达不领此任,中国必危矣!

吾当抱病见帝以保之!

懿曰:“天子已有恩命,但懿不敢受耳。

”真大喜曰:“仲达今领此任,可退蜀兵。

”懿见真再三让印,遂受之,入内辞了魏主,引兵往长安来与孔明决战。

正是:旧帅印为新帅取,两路兵惟一路来。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

〔罗贯中〕 〔明〕

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孔明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

却说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张郃接见,备言前事。

懿令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引十万兵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

郭淮、孙礼入寨参见。

懿问曰:“汝等曾与蜀兵对阵否?

”二人答曰:“未也。

”懿曰:“蜀兵千里而来,利在速战。

今来此不战,必有谋也。

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

”淮曰:“已有细作探得各郡十分用心,日夜提防,并无他事。

只有武都、阴平二处,未曾回报。

”懿曰:“吾自差人与孔明交战。

汝二人急从小路去救二郡,却掩在蜀兵之后,彼必自乱矣。

” 二人受计,引兵五千,从陇西小路来救武都、阴平,就袭蜀兵之后。

郭淮于路谓孙礼曰:“仲达比孔明如何?

”礼曰:“孔明胜仲达多矣。

”淮曰:“孔明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

蜀兵如正攻两郡,我等从后抄到,彼岂不自乱乎?

”正言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

前离蜀兵不远。

”礼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

必有诈也。

不如速退。

”郭淮从之。

方传令教军退时,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枝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

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孙、郭二人见之,大惊。

孔明大笑曰:“郭淮、孙礼休走!

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

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

武都、阴平吾已取了。

汝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吾决战耶?

”郭淮、孙礼听毕,大慌。

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

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

两下夹攻,魏兵大败。

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

张苞望见,骤马赶来。

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

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

却说郭、孙二人走脱,回见司马懿曰:“武都、阴平二郡已失。

孔明伏于要路,前后攻杀,因此大败,弃马步行,方得逃回。

”懿曰:“非汝等之罪,孔明智在吾先。

可再引兵守把雍、郿二城,切勿出战。

吾自有破敌之策。

”二人拜辞而去。

懿又唤张郃、戴陵分付曰:“今孔明得了武都、阴平,必然抚百姓以安民心,不在营中矣。

汝二人各引一万精兵,今夜起身,抄在蜀兵营后,一齐奋勇杀将过来。

吾却引军在前布阵,只待蜀兵势乱,吾大驱士马,攻杀进去:两军并力,可夺蜀寨也。

若得此地山势,破敌何难?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戴陵在左,张郃在右,各取小路进发,深入蜀兵之后。

三更时分,来到大路,两军相遇,合兵一处,却从蜀兵背后杀来。

行不到三十里,前军不行。

张、戴二人自纵马视之,只见数百辆草车横截去路。

郃曰:“此必有准备。

可急取路而回。

”才传令退军,只见满山火光齐明,鼓角大震,伏兵四下皆出,把二人围住。

孔明在祁山上大叫曰:“戴陵、张郃可听吾言:司马懿料吾往武都、阴平抚民,不在营中,故令汝二人来劫吾寨,却中吾之计也。

汝二人乃无名下将,吾不杀害,下马早降!

”郃大怒,指孔明而骂曰:“汝乃山野村夫,侵吾大国境界,如何敢发此言!

吾若捉住汝时,碎尸万段!

”言讫,纵马挺枪,杀上山来。

山上矢石如雨,郃不能上山,乃拍马舞枪,冲出重围,无人敢当。

蜀兵困戴陵在垓心。

郃杀出旧路,不见戴陵,即奋勇翻身又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而回。

孔明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

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

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

吾当除之。

”遂收军还营。

却说司马懿引兵布成阵势,只待蜀兵乱动,一齐攻之。

忽见张郃、戴陵狼狈而来,告曰:“孔明先如此提防,因此大败而归。

”懿大惊曰:“孔明真神人也!

不如且退。

”即传令教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

且说孔明大胜,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乃引大军回寨。

每日令魏延挑战,魏兵不出。

一连半月,不曾交兵。

孔明正在帐中思虑,忽报天子遣侍中费祎赍诏至。

孔明接入营中,焚香礼毕,开诏读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

而君引愆,深自贬抑。

重违君意,听顺所守。

前年耀师,馘斩王双。

今岁爱征,郭淮遁走。

降集氏、羌,复兴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

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抑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

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孔明听诏毕,谓费祎曰:“吾国事未成,安可复丞相之职?

”坚辞不受。

祎曰:“丞相若不受职,拂了天子之意,又冷淡了将士之心。

宜且权受。

”孔明方才拜受。

祎辞去。

孔明见司马懿不出,思得一计,传令教各处皆拔寨而起。

当有细作报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了。

懿曰:“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

”张郃曰:“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

”懿曰:“吾料孔明上年大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

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吾半载,安肯便走?

彼见吾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

可令人远远哨之。

”军士探知,回报说:“孔明离此三十里下寨。

”懿曰:“吾料孔明果不走。

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

”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蜀将来战。

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去了。

”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

懿回营谓张郃曰:“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

”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

回报说:“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

”郃曰:“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郃愿往决一战!

”懿曰:“孔明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

不可轻进。

”郃曰:“某去若败,甘当军令。

”懿曰:“既汝要去,可分兵两枝:汝引一枝先行,须要奋力死战。

吾随后接应,以防伏兵。

汝次日先进,到半途驻扎,后日交战,使兵力不乏。

”遂分兵已毕。

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

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原来孔明密令人哨探,见魏兵半路而歇。

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曰:“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

”言毕,以目视魏延。

延低头不语。

王平出曰:“某愿当之。

”孔明曰:“若有失,如何?

”平曰:“愿当军令。

”孔明叹曰:“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

虽然如此,奈魏兵分两枝前后而来,断吾伏兵在中。

平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

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

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言未毕,一将出曰:“某愿往!

”孔明视之,乃张翼也。

孔明曰:“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非敌手。

”翼曰:“若有失事,愿献首于帐下。

”孔明曰:“汝既敢去,可与王平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

只待魏兵赶上,任他过尽,汝等却引伏兵从后掩杀。

若司马懿随后赶来,却分兵两头:张翼引一军当住后队,王平引一军截其前队。

两军须要死战。

吾自有别计相助。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孔明又唤姜维、廖化分付曰:“与汝二人一个锦囊,引三千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

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十分危急,不必去救,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又令吴班、吴懿、马忠、张嶷四将,附耳分付曰:“如来日魏兵到,锐气正盛,不可便迎,且战且走。

只看关兴引兵来掠阵之时,汝等便回军赶杀,吾自有兵接应。

”四将受计引兵而去。

又唤关兴分付曰:“汝引五千精兵,伏于山谷。

只看山上红旗飐动,却引兵杀出。

”兴受计引兵而去。

却说张郃、戴陵领兵前来,骤如风雨。

马忠、张嶷、吴懿、吴班四将接着,出马交锋。

张郃大怒,驱兵追杀。

蜀兵且战且走,魏兵追赶约有二十余里,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

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

孔明在山上把红旗一招,关兴引兵杀出。

马忠等四将,一齐引兵掩杀回来。

张郃、戴陵死战不退。

忽然喊声大震,两路军杀出,乃王平、张翼也。

各奋勇追杀,截其后路。

郃大叫众将曰:“汝等到此,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

”魏兵奋力冲突,不得脱身。

忽然背后鼓角喧天,司马懿自领精兵杀到。

懿指挥众将,把王平、张翼围在垓心。

翼大呼曰:“丞相真神人也!

计已算定,必有良谋。

吾等当决一死战!

”即分兵两路:平引一军截住张郃、戴陵,翼引一军力当司马懿。

两头死战,叫杀连天。

姜维、廖化在山上探望,见魏兵势大,蜀兵力危,渐渐抵当不住。

维谓化曰:“如此危急,可开锦囊看计。

”二人拆开视之,内书云:“若司马懿兵来围王平、张翼至急,汝二人可分兵两枝,竟袭司马懿之营。

懿必急退,汝可乘乱攻之。

营虽不得,可获全胜。

”二人大喜,即分兵两路,径袭司马懿营中而去。

原来司马懿亦恐中孔明之计,沿途不住的令人传报。

懿正催战间,忽流星马飞报,言蜀兵两路竟取大寨去了,懿大惊失色,乃谓众将曰:“吾料孔明有计,汝等不信,勉强追来,却误了大事!

”即提兵急回。

军心惶惶乱走。

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

张郃、戴陵见势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胜。

背后关兴引兵接应诸路。

司马懿大败一阵,奔入寨时,蜀兵已自回去。

懿收聚败军,责骂诸将曰:“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

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

”众皆羞惭而退。

这一阵,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却说孔明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欲起兵进取。

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

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

众人救醒。

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诸将无不感激。

后人有诗叹曰:“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

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 旬日之后,孔明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分付曰:“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

不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

汝等切勿走泄:司马懿若知,必来攻击。

”遂传号令,教当夜暗暗拔寨,皆回汉中。

孔明去了五日,懿方得知,乃长叹曰:“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

”于是司马懿留诸将在寨中,分兵守把各处隘口。

懿自班师回。

却说孔明将大军屯于汉中,自回成都养病。

文武官僚出城迎接,送入丞相府中,后主御驾自来问病,命御医调治,日渐痊可。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都督曹真病可,乃上表说:“蜀兵数次侵界,屡犯中原,若不剿除,必为后患。

今时值秋凉,人马安闲,正当征伐。

臣愿与司马懿同领大军,径入汉中,殄灭奸党,以清边境。

”魏主大喜,问侍中刘晔曰:“子丹劝朕伐蜀,若何?

”晔奏曰:“大将军之言是也。

今若不剿除,后必为大患。

陛下便可行之。

睿点头。

晔出内回家,有众大臣相探,问曰:“闻天子与公计议兴兵伐蜀,此事如何?

”晔应曰:“无此事也。

蜀有山川之险,非可易图。

空费军马之劳,于国无益。

”众官皆默然而出。

杨暨入内奏曰:“昨闻刘晔劝陛下伐蜀。

今日与众臣议,又言不可伐:是欺陛下也。

陛下何不召而问之?

”睿即召刘晔入内问曰:“卿劝朕伐蜀。

今又言不可,何也?

”晔曰:“臣细详之,蜀不可伐。

”睿大笑。

少时,杨暨出内。

晔奏曰:“臣昨日劝陛下伐蜀,乃国之大事,岂可妄泄于人?

夫兵者,诡道也:事未发切宜秘之。

”睿大悟曰:“卿言是也。

”自此愈加敬重。

旬日内,司马懿入朝,魏主将曹真表奏之事,逐一言之。

懿奏曰:“臣料东吴未敢动兵,今日正可乘此去伐蜀。

”睿即拜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

三人拜辞魏主,引四十万大兵,前行至长安,径奔剑阁,来取汉中。

其余郭淮、孙礼等,各取路而行。

汉中人报入成都。

此时孔明病好多时,每日操练人马,习学八阵之法,尽皆精熟,欲取中原。

听得这个消息,遂唤张嶷、王平分付曰:“汝二人先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古道,以当魏兵。

吾却提大兵便来接应。

”二人告曰:“人报魏军四十万,诈称八十万,声势甚大,如何只与一千兵去守隘口?

倘魏兵大至,何以拒之?

”孔明曰:“吾欲多与,恐士卒辛苦耳。

”嶷与平面面相觑,皆不敢去。

孔明曰:“若有疏失,非汝等之罪。

不必多言,可疾去。

”二人又哀告曰:“丞相欲杀某二人,就此清杀,只不敢去。

”孔明笑曰:“何其愚也!

吾令汝等去,自有主见:吾昨夜仰观天文,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淋漓。

魏兵虽有四十万,安敢深入山险之地?

因此不用多军,决不受害。

吾将大军皆在汉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那时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劳,吾十万之众可胜魏兵四十万也。

”二人听毕,方大喜,拜辞而去。

孔明随统大军出汉中,传令教各处隘口,预备干柴草料细粮,俱够一月人马支用,以防秋雨。

将大军宽限一月,先给衣食,伺候出征。

却说曹真、司马懿同领大军,径到陈仓城内,不见一间房屋。

寻土人问之,皆言孔明回时放火烧毁。

曹真便要从陈仓道进发。

懿曰:“不可轻进。

我夜观天文,见毕星躔于太阴之分,此月内必有大雨。

若深入重地,常胜则可。

倘有疏虞,人马受苦,要退则难。

且宜在城中搭起窝铺住扎,以防阴雨。

”真从其言。

未及半月,天雨大降,淋漓不止。

陈仓城外,平地水深三尺,军器尽湿,人不得睡,昼夜不安。

大雨连降三十日,马无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

传入洛阳,魏主设坛,求晴不得。

黄门侍郎王肃上疏曰:“前志有之。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

又况于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

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

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大,战士悉作:是彼偏得以逸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言之前代,则武王伐纣,出关而复还。

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岂非顺天知时,通于权变者哉?

愿陛下念水雨艰剧之故,休息士卒。

后日有衅,乘时用之。

所谓“悦以犯难,民忘其死”者也。

”魏主览表,正在犹豫,杨阜、华歆亦上疏谏。

魏主即下诏,遣使诏曹真、司马懿还朝。

却说曹真与司马懿商议曰:“今连阴三十日,军无战心,各有思归之意,如何禁止?

”懿曰:“不如且回。

”真曰:“倘孔明追来,怎生退之?

”懿曰:“先伏两军断后,方可回兵。

”正议间,忽使命来召。

二人遂将大军前队作后队,后队作前队,徐徐而退。

却说孔明计算一月秋雨将尽,天尚未晴,自提一军屯于城固,又传令教大军会于赤坡驻扎。

孔明升帐唤众将言曰:“吾料魏兵必走,魏主必下诏来取曹真、司马懿兵回。

吾若追之,必有准备。

不如任他且去,再作良图。

”忽王平令人报来,说魏兵已回。

孔明分付来人,传与王平:“不可追袭。

吾自有破魏兵之策。

”正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

未知孔明怎生破魏,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

〔罗贯中〕 〔明〕

却说众将闻孔明不追魏兵,俱入帐告曰:“魏兵苦雨,不能屯扎,因此回去,正好乘势追之。

丞相如何不追?

”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今军退必有埋伏。

吾若追之,正中其计。

不如纵他远去,吾却分兵径出斜谷而取祁山,使魏人不提防也。

”众将曰:“取长安之地,别有路途。

丞相只取祁山,何也?

”孔明曰:“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

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

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

吾故欲先取此,得地利也。

”众将皆拜服。

孔明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

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俱会于祁山。

调拨已定,孔明自提大军,令关兴、廖化为先锋,随后进发。

却说曹真、司马懿二人,在后监督人马,令一军入陈仓古道探视,回报说蜀兵不来。

又行旬日,后面埋伏众将皆回,说蜀兵全无音耗。

真曰:“连绵秋雨,栈道断绝,蜀人岂知吾等退军耶?

”懿曰:“蜀兵随后出矣。

”真曰:“何以知之?

”懿曰:“连日晴明,蜀兵不赶,料吾有伏兵也,故纵我兵远去。

待我兵过尽,他却夺祁山矣。

”曹真不信。

懿曰:“子丹如何不信?

吾料孔明必从两谷而来。

吾与子丹各守一谷口,十日为期。

若无蜀兵来,我面涂红粉,身穿女衣,来营中伏罪。

”真曰:“若有蜀兵来,我愿将天子所赐玉带一条、御马一匹与你。

”即分兵两路:真引兵屯于祁山之西,斜谷口。

懿引军屯于祁山之东,箕谷口。

各下寨已毕。

懿先引一枝兵伏于山谷中。

其余军马,各于要路安营。

懿更换衣装,杂在全军之内,遍观各营。

忽到一营,有一偏将仰天而怨曰:“大雨淋了许多时,不肯回去。

今又在这里顿住,强要赌赛,却不苦了官军!

”懿闻言,归寨升帐,聚众将皆到帐下,挨出那将来。

懿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其人不招。

懿叫出同伴之人对证,那将不能抵赖。

懿曰:“吾非赌赛。

欲胜蜀兵,令汝各人有功回朝,汝乃妄出怨言,自取罪戾!

”喝令武士推出斩之。

须臾,献首帐下。

众将悚然。

懿曰:“汝等诸将皆要尽心以防蜀兵。

听吾中军炮响,四面皆进。

”众将受令而退。

却说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引二万兵,取箕谷而进。

正行之间,忽报参谋邓芝到来。

四将问其故,芝曰:“丞相有令:如出箕谷,提防魏兵埋伏,不可轻进。

”陈式曰:“丞相用兵何多疑耶?

吾料魏兵连遭大雨,衣甲皆毁,必然急归。

安得又有埋伏?

今吾兵倍道而进,可获大胜,如何又教休进?

”芝曰:“丞相计无不中,谋无不成,汝安敢违令?

”式笑曰:“丞相若果多谋,不致街亭之失!

”魏延想起孔明向日不听其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

今执定要出祁山。

有何益耶?

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

何其号令不明!

”式曰:“吾自有五千兵,径出箕谷,先到祁山下寨,看丞相羞也不羞!

”芝再三阻当,式只不听,径自引五千兵出箕谷去了。

邓芝只得飞报孔明。

却说陈式引兵行不数里,忽听的一声炮响,四面伏兵皆出。

式急退时,魏兵塞满谷口,围得铁桶相似。

式左冲右突,不能得脱。

忽闻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入,乃是魏延。

救了陈式,回到谷中,五千兵只剩得四五百带伤人马。

背后魏兵赶来,却得杜琼、张嶷引兵接应,魏兵方退。

陈、魏二人方信孔明先见如神,懊悔不及。

且说邓芝回见孔明,言魏延、陈式如此无礼。

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

因怜其勇而用之。

久后必生患害。

”正言间,忽流星马报到,说陈式折了四千余人,止有四五百带伤人马,屯在谷中。

孔明令邓芝再来箕谷抚慰陈式,防其生变。

一面唤马岱、王平分付曰:“斜谷若有魏兵守把,汝二人引本部军越山岭,夜行昼伏,速出祁山之左,举火为号。

”又唤马忠、张翼分付曰:“汝等亦从山僻小路,昼伏夜行,径出祁山之右,举火为号,与马岱、王平会合,共劫曹真营寨。

吾自从谷中三面攻之,魏兵可破也。

”四人领命分头引兵去了。

孔明又唤关兴、廖化分付曰:如此如此。

二人受了密计,引兵而去。

孔明自领精兵倍道而行。

正行间,又唤吴班、吴懿授与密计,亦引兵先行。

却说曹真心中不信蜀兵来,以此怠慢,纵令军士歇息。

只等十日无事,要羞司马懿,不觉守了七日,忽有人报谷中有些小蜀兵出来。

真令副将秦良引五千兵哨探,不许纵令蜀兵近界。

秦良领命,引兵刚到谷口,哨见蜀兵退去。

良急引兵赶来,行到五六十里,不见蜀兵,心下疑惑,教军士下马歇息。

忽哨马报说:“前面有蜀兵埋伏。

”良上马看时,只见山中尘土大起,急令军士提防。

不一时,四壁厢喊声大震:前面吴班、吴懿引兵杀出,背后关兴、廖化引兵杀来。

左右是山,皆无走路。

山上蜀兵大叫:“下马投降者免死!

”魏兵大半多降。

秦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

孔明把降兵拘于后军,却将魏兵衣甲与蜀兵五千人穿了,扮作魏兵,令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引着,径奔曹真寨来。

先令报马入寨说:“只有些小蜀兵,尽赶去了。

”真大喜。

忽报司马都督差心腹人至。

真唤入问之。

其人告曰:“今都督用埋伏计,杀蜀兵四千余人。

司马都督致意将军,教休将赌赛为念,务要用心提备。

”真曰:“吾这里并无一个蜀兵。

”遂打发来人回去。

忽又报秦良引兵回来了。

真自出帐迎之。

比及到寨,人报前后两把火起。

真急回寨后看时,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指麾蜀军,就营前杀将进来。

马岱、王平从后面杀来。

马忠、张翼亦引兵杀到。

魏军措手不及,各自逃生。

众将保曹真望东而走,背后蜀兵赶来。

曹真正奔走,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到。

真胆战心惊,视之,乃司马懿也。

懿大战一场,蜀兵方退。

真得脱,羞惭无地。

懿曰:“诸葛亮夺了祁山地势,吾等不可久居此处。

宜去渭滨安营,再作良图。

”真曰:“仲达何以知吾遭此大败也?

”懿曰:“见来人报称子丹说并无一个蜀兵,吾料孔明暗来劫寨,因此知之,故相接应。

今果中计。

切莫言赌赛之事,只同心报国。

”曹真甚是惶恐,气成疾病,卧床不起。

兵屯渭滨,懿恐军心有乱,不敢教真引兵。

却说孔明大驱士马,复出祁山。

劳军已毕,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

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

”延曰:“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

”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

”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

将令已违,不必巧说!

”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

须臾,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

此时孔明不杀魏延,欲留之以为后用也。

孔明既斩了陈式,正议进兵,忽有细作报说曹真卧病不起,现在营中治疗。

孔明大喜,谓诸将曰:“若曹真病轻,必便回长安。

今魏兵不退,必为病重,故留于军中,以安众人之心。

吾写下一书,教秦良的降兵持与曹真,真若见之,必然死矣!

”遂唤降兵至帐下,问曰:“汝等皆是魏军,父母妻子多在中原,不宜久居蜀中。

今放汝等回家,若何?

”众军泣泪拜谢。

孔明曰:“曹子丹与吾有约。

吾有一书,汝等带回,送与子丹,必有重赏。

”魏军领了书,奔回本寨,将孔明书呈与曹真。

真扶病而起,拆封视之。

其书曰:“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

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

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

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

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

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

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

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

水陆困乏,人马猖狂。

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

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

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

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

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

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

”曹真看毕,恨气填胸。

至晚,死于军中。

司马懿用兵车装载,差人送赴洛阳安葬。

魏主闻知曹真已死,即下诏催司马懿出战。

懿提大军来与孔明交锋,隔日先下战书。

孔明谓诸将曰:“曹真必死矣。

”遂批回“来日交锋”,使者去了。

孔明当夜教姜维受了密计:如此而行。

又唤关兴分付:如此如此。

次日,孔明尽起祁山之兵前到谓滨:一边是河,一边是山,中央平川旷野,好片战场!

两军相迎,以弓箭射住阵角。

三通鼓罢,魏阵中门旗开处,司马懿出马,众将随后而出。

只见孔明端坐于四轮车上,手摇羽扇。

懿曰:“吾主上法尧禅舜,相传二帝,坐镇中原,容汝蜀、吴二国者,乃吾主宽慈仁厚,恐伤百姓也。

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

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孔明笑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安肯不倾心竭力以讨贼乎!

汝曹氏不久为汉所灭。

汝祖父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反助篡逆,岂不自耻?

”懿羞惭满面曰:“吾与汝决一雌雄!

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

汝若败时,早归故里,吾并不加害。

” 孔明曰:“汝欲斗将?

斗兵?

斗阵法?

”懿曰:“先斗阵法?

”孔明曰:“先布阵我看。

懿入中军帐下,手执黄旗招飐,左右军动,排成一阵。

复上马出阵,问曰:“汝识吾阵否?

”孔明笑曰:“吾军中末将,亦能布之。

此乃‘混元一气阵’也。

”懿曰:“汝布阵我看。

”孔明入阵,把羽扇一摇,复出阵前,问曰:“汝识我阵否?

”懿曰:“量此‘八卦阵’,如何不识!

”孔明曰:“识便识了,敢打我阵否?

”懿曰:“既识之,如何不敢打!

”孔明曰:“汝只管打来。

”司马懿回到本阵中,唤戴陵、张虎、乐綝三将,分付曰:“今孔明所布之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

汝三人可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

汝等小心在意!

” 于是戴陵在中,张虎在前,乐綝在后,各引三十骑,从生门打入。

两军呐喊相助。

三人杀入蜀阵,只见阵如连城,冲突不出。

三人慌引骑转过阵脚,往西南冲去,却被蜀兵射住,冲突不出。

阵中重重叠叠,都有门户,那里分东西南北?

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但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

喊声起处,魏军一个个皆被缚了,送到中军。

孔明坐于帐中,左右将张虎、戴陵、乐綝并九十个军,皆缚在帐下。

孔明笑曰:“吾纵然捉得汝等,何足为奇!

吾放汝等回见司马懿,教他再读兵书,重观战策,那时来决雌雄,未为迟也。

汝等性命既饶,当留下军器战马。

”遂将众人衣服脱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阵。

司马懿见之大怒,回顾诸将曰:“如此挫败锐气,有何面目回见中原大臣耶!

”即指挥三军,奋死掠阵,懿自拔剑在手,引百余骁将,催督冲杀。

两军恰才相会,忽然阵后鼓角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从西南上杀来,乃关兴也。

懿分后军当之,复催军向前厮杀。

忽然魏兵大乱:原来姜维引一彪军悄地杀来,蜀兵三路夹攻。

懿大惊,急忙退军。

蜀兵周围杀到,懿引三军望南死命冲击。

魏兵十伤六七。

司马懿退在渭滨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孔明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

苟安好酒,于路怠慢,违限十日。

孔明大怒曰:“吾军中专以粮为大事,误了三日,便该处斩!

汝今误了十日,有何理说?

”喝令推出斩之。

长史杨仪曰:“苟安乃李严用人,又兼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后无人敢送粮也。

”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缚,杖八十放之。

苟安被责,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

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

懿曰:“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

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

”安曰:“但有甚事,即当效力。

”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

”苟安允诺,径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

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

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

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

”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

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

”后主曰:“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

”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

使命径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

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

我如不回,是欺主矣。

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

”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

”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

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

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

”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

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

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

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

”遂传令退军。

却说司马懿料苟安行计停当,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

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

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

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

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

”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

不如且退,再作良图。

”于是回军不追。

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

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

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

其谋略吾不如之!

”遂引大军还洛阳。

正是: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

未知孔明退回成都,竟是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

〔罗贯中〕 〔明〕

却说孔明用减兵添灶之法,退兵到汉中。

司马懿恐有埋伏,不敢追赶,亦收兵回长安去了,因此蜀兵不曾折了一人。

孔明大赏三军已毕,回到成都,入见后主,奏曰:“老臣出了祁山,欲取长安,忽承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

”后主无言可对。

良久,乃曰:“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

”孔明曰:“此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

”后主闻言,默然无语。

孔明曰:“老臣受先帝厚恩,誓以死报。

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

”后主曰:“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

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

”孔明遂唤众宦官究问,方知是苟安流言。

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

孔明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

又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觉察奸邪,规谏天子。

二人唯唯服罪。

孔明拜辞后主,复到汉中,一面发檄令李严应付粮草,仍运赴军前。

一面再议出师。

杨仪曰:“前数兴兵,军力罢敝,粮又不继。

今不如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且如二十万之兵,只领十万出祁山,住了三个月,却教这十万替回,循环相转。

若此则兵力不乏,然后徐徐而进,中原可图矣。

”孔明曰:“此言正合我意。

吾伐中原,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当为此长久之计。

”遂下令,分兵两班,限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违限者按军法处治。

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复出师伐魏。

时魏太和五年也。

魏主曹睿知孔明又伐中原,急召司马懿商议。

懿曰:“今子丹已亡,臣愿竭一人之力,剿除寇贼,以报陛下。

”睿大喜,设宴待之。

次日,人报蜀兵寇急。

睿即命司马懿出师御敌,亲排銮驾送出城外。

懿辞了魏主,径到长安,大会诸路人马,计议破蜀兵之策。

张郃曰:“吾愿引一军去守雍、郿,以拒蜀兵。

”懿曰:“吾前军不能独当孔明之众,而又分兵为前后,非胜算也。

不如留兵守上圭阝,余众悉往祁山。

公肯为先锋否?

”郃大喜曰:“吾素怀忠义,欲尽心报国,惜未遇知己。

今都督肯委重任,虽万死不辞!

”于是司马懿令张郃为先锋,总督大军。

又令郭淮守陇西诸郡,其余众将各分道而进。

前军哨马报说:孔明率大军望祁山进发,前部先锋王平、张嶷,径出陈仓,过剑阁,由散关望斜谷而来。

司马懿谓张郃曰:“今孔明长驱大进,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

汝可结营守祁山,吾与郭淮巡略天水诸郡,以防蜀兵割麦。

”郃领诺,遂引四万兵守祁山。

懿引大军望陇西而去。

却说孔明兵至祁山,安营已毕,见渭滨有魏军提备,乃谓诸将曰:“此必是司马懿也。

即今营中乏粮,屡遣人催并李严运米应付,却只是不到。

吾料陇上麦熟,可密引兵割之。

”于是留王平、张嶷、吴班、吴懿四将守祁山营,孔明自引姜维、魏延等诸将,前到卤城。

卤城太守素知孔明,慌忙开城出降。

孔明抚慰毕,问曰:“此时何处麦熟?

”太守告曰:“陇上麦已熟。

”孔明乃留张翼、马忠守卤城,自引诸将并三军望陇上而来。

前军回报说:“司马懿引兵在此。

”孔明惊曰:“此人预知吾来割麦也!

”即沐浴更衣,推过一般三辆四轮车来,车上皆要一样妆饰。

此车乃孔明在蜀中预先造下的。

当下令姜维引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伏在上圭阝之后。

马岱在左,魏延在右,亦各引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

每一辆车,用二十四人,皂衣跣足,披发仗剑,手执七星皂幡,在左右推车。

三人各受计,引兵推车而去。

孔明又令三万军皆执镰刀、驮绳,伺候割麦。

却选二十四个精壮之士,各穿皂衣,披发跣足,仗剑簇拥四轮车,为推车使者。

令关兴结束做天蓬模样,手执七星皂幡,步行于车前。

孔明端坐于上,望魏营而来。

哨探军见之大惊,不知是人是鬼,火速报知司马懿。

懿自出营视之,只见孔明簪冠鹤氅,手摇羽扇,端坐于四轮车上。

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

前面一人,手执皂幡,隐隐似天神一般。

懿曰:“这个又是孔明作怪也!

”遂拨二千人马分付曰:“汝等疾去,连车带人,尽情都捉来!

”魏兵领命,一齐追赶。

孔明见魏兵赶来,便教回车,遥望蜀营缓缓而行。

魏兵皆骤马追赶,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

尽力赶了一程,追之不上。

各人大惊,都勒住马言曰:“奇怪!

我等急急赶了三十里,只见在前,追之不上,如之奈何?

”孔明见兵不来,又令推车过来,朝着魏兵歇下。

魏兵犹豫良久,又放马赶来。

孔明复回车慢慢而行。

魏兵又赶了二十里,只见在前,不曾赶上,尽皆痴呆。

孔明教回过车,朝着魏军,推车倒行。

魏兵又欲追赶。

后面司马懿自引一军到,传令曰:“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

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

众军不可追之。

”众军方勒马回时,左势下战鼓大震,一彪军杀来。

懿急令兵拒之,只见蜀兵队里二十四人,披发仗剑,皂衣跣足,拥出一辆四轮车。

车上端坐孔明,簪冠鹤氅,手摇羽扇。

懿大惊曰:“方才那个车上坐着孔明,赶了五十里,追之不上。

如何这里又有孔明?

怪哉!

怪哉!

”言未毕,右势下战鼓又鸣,一彪军杀来,四轮车上亦坐着一个孔明,左右亦有二十四人,皂衣跣足,披发仗剑,拥车而来。

懿心中大疑,回顾诸将曰:“此必神兵也!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

正行之际,忽然鼓声大震,又一彪军杀来:当先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左右前后推车使者,同前一般。

魏兵无不骇然。

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惊惧,急急引兵奔入上圭阝,闭门不出。

此时孔明早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赴卤城打晒去了。

司马懿在上圭阝城中,三日不敢出城。

后见蜀兵退去,方敢令军出哨。

于路捉得一蜀兵,来见司马懿。

懿问之,其人告曰:“某乃割麦之人,因走失马匹,被捉前来。

”懿曰:“前者是何神兵?

答曰:“三路伏兵,皆不是孔明,乃姜维、马岱、魏延也。

每一路只有一千军护车,五百军擂鼓。

只是先来诱阵的车上乃孔明也。

”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有神出鬼没之机!

”忽报副都督郭淮入见。

懿接入,礼毕,淮曰:“吾闻蜀兵不多,现在卤城打麦,可以击之。

”懿细言前事。

淮笑曰:“只瞒过一时,今已识破,何足道哉!

吾引一军攻其后,公引一军攻其前,卤城可破,孔明可擒类。

”懿从之,遂分兵两路而来。

却说孔明引军在卤城打晒小麦,忽唤诸将听今曰:“今夜敌人必来攻城。

吾料卤城东西麦田之内,足可伏兵。

谁敢为我一往?

”姜维、魏延、马忠、马岱四将出曰:“某等愿往。

”孔明大喜,乃命姜维、魏延各引二千兵,伏在东南、西北两处。

马岱、马忠各引二千兵,伏在西南、东北两处:“只听炮响,四角一齐杀来。

”四将受计,引兵去了。

孔明自引百余人,各带火炮出城,伏在麦田之内等候。

却说司马懿引兵径到卤城下,日已昏黑,乃谓诸将曰:“若白日进兵,城中必有准备。

今可乘夜晚攻之。

此处城低壕浅,可便打破。

”遂屯兵城外。

一更时分,郭淮亦引兵到。

两下合兵,一声鼓响,把卤城围得铁桶相似。

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进。

忽然魏军中信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

淮令人去麦田搜时,四角上火光冲天,喊声大震,四路蜀兵,一齐杀至。

卤城四门大开,城内兵杀出:里应外合,大杀了一阵,魏兵死者无数。

司马懿引败兵奋死突出重围,占住了山头。

郭淮亦引败兵奔到山后扎住。

孔明入城,令四将于四角下安营。

郭淮告司马懿曰:“今与蜀兵相持许久,无策可退。

目下又被杀了一阵,折伤三千余人。

若不早图,日后难退矣。

”懿曰:“当复如何?

”淮曰:“可发檄文调雍、凉人马并力剿杀。

吾愿引军袭剑阁,截其归路,使彼粮草不通,三军慌乱:那时乘势击之,敌可灭矣。

”懿从之,即发檄文星夜往雍、凉调拨人马,不一日,大将孙礼引雍、凉诸郡人马到。

懿即令孙礼约会郭淮去袭剑阁。

却说孔明在卤城相拒日久,不见魏兵出战,乃唤姜维、马岱入城听令曰:“今魏兵守住山险,不与我战:一者料吾麦尽无粮。

二者令兵去袭剑阁,断吾粮道也。

汝二人各引一万军先去守住险要,魏兵见有准备,自然退去。

”二人引兵去了。

长史杨仪入帐告曰:“向者丞相令大兵一百日一换,今已限足,汉中兵已出川口,前路公文已到,只待会兵交换:现存八万军,内四万该与换班。

”孔明曰:“既有令,便教速行。

”众军闻知,各各收拾起程。

忽报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去袭剑阁,司马懿自引兵来攻卤城了。

蜀兵无不惊骇。

杨仪入告孔明曰:“魏兵来得甚急,丞相可将换班军且留下退敌,待新来兵到,然后换之。

”孔明曰:“不可。

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

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

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

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

”即传令教应去之兵,当日便行。

众军闻之,皆大呼曰:“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

”孔明曰:“尔等该还家,岂可复留于此?

”众军皆要出战,不愿回家。

孔明曰:“汝等既要与我出战,可出城安营,待魏兵到,莫待他息喘,便急攻之:此以逸待劳之法也。

”众兵领命,各执兵器,欢喜出城,列阵而待。

却说西凉人马倍道而来,走的人马困乏。

方欲下营歇息,被蜀兵一拥而进,人人奋勇,将锐兵骁,雍、凉兵抵敌不住,望后便退。

蜀兵奋力追杀,杀得那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孔明出城,收聚得胜之兵,入城赏劳。

忽报永安李严有书告急。

孔明大惊,拆封视之。

书云:“近闻东吴令人入洛阳,与魏连和。

魏令吴取蜀,幸吴尚未起兵。

今严探知消息,伏望丞相,早作良图。

”孔明览毕,甚是惊疑,乃聚诸将曰:“若东吴兴兵寇蜀,吾须索速回也。

”即传令,教祁山大寨人马,且退回西川:“司马懿知吾屯军在此,必不敢追赶。

”于是王平、张嶷、吴班、吴懿,分兵两路,徐徐退入西川去了。

张郃见蜀兵退去,恐有计策,不敢来追,乃引兵往见司马懿曰:“今蜀兵退去,不知何意?

”懿曰:“孔明诡计极多,不可轻动。

不如坚守,待他粮尽,自然退去。

”大将魏平出曰:“蜀兵拔祁山之营而退,正可乘势追之,都督按兵不动,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懿坚执不从。

却说孔明知祁山兵已回,遂令杨仪、马忠入帐,授以密计,令先引一万弓弩手,去剑阁木门道,两下埋伏。

若魏兵追到,听吾炮响,急滚下木石,先截其去路,两头一齐射之。

二人引兵去了。

又唤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城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内乱堆柴草,虚放烟火。

大兵尽望木门道而去。

魏营巡哨军来报司马懿曰:“蜀兵大队已退,但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兵。

”懿自往视之,见城上插旗,城中烟起,笑曰:“此乃空城也。

”令人探之,果是空城,懿大喜曰:“孔明已退,谁敢追之?

”先锋张郃曰:“吾愿往。

”懿阻曰:“公性急躁,不可去。

”郃曰:“都督出关之时,命吾为先锋。

今日正是立功之际,却不用吾,何也?

”懿曰:“蜀兵退去,险阻处必有埋伏,须十分仔细,方可追之。

”郃曰:“吾已知得,不必挂虑。

”懿曰:“公自欲去,莫要追悔。

”郃曰:“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

”懿曰:“公既坚执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

却教魏平引二万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

吾却引三千兵随后策应。

” 张郃领命,引兵火速望前追赶。

行到三十余里,忽然背后一声喊起,树林内闪出一彪军,为首大将,横刀勒马大叫曰:“贼将引兵那里去!

”郃回头视之,乃魏延也。

郃大怒,回马交锋。

不十合,延诈败而走。

郃又追赶三十余里,勒马回顾,全无伏兵,又策马前追。

方转过山坡,忽喊声大起,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关兴也,横刀勒马大叫曰:“张郃休赶!

有吾在此!

”郃就拍马交锋。

不十合,兴拨马便走。

郃随后追之。

赶到一密林内,郃心疑,令人四下哨探,并无伏兵。

于是放心又赶。

不想魏延却抄在前面。

郃又与战十余合,延又败走。

郃奋怒追来,又被关兴抄在前面,截住去路。

郃大怒,拍马交锋,战有十合,蜀兵尽弃衣甲什物等件,塞满道路,魏军皆下马争取。

延、兴二将,轮流交战,张郃奋勇追赶。

看看天晚,赶到木门道口,魏延拨回马,高声大骂曰:“张郃逆贼!

吾不与汝相拒,汝只顾赶来,吾今与汝决一死战!

”郃十分忿怒,挺枪骤马,直取魏延。

延挥刀来迎。

战不十合,延大败,尽弃衣甲、头盔,匹马引败兵望木门道中而走。

张郃杀得性起,又见魏延大败而逃,乃骤马赶来。

此时天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去路。

郃大惊曰:“我中计矣!

”急回马时,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中间只有一段空地,两边皆是峭壁,郃进退无路。

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

后人有诗曰:“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

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 却说张郃已死,随后魏兵追到,见塞了道路,已知张郃中计。

众军勒回马急退。

忽听得山头上大叫曰:“诸葛丞相在此!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汝各人安心而去。

上覆仲达:早晚必为吾所擒矣。

”魏兵回见司马懿,细告前事。

懿悲伤不已,仰天叹曰:“张隽乂身死,吾之过也!

”乃收兵回洛阳。

魏主闻张郃死,挥泪叹息,令人收其尸,厚葬之。

却说孔明入汉中,欲归成都见后主。

都护李严妄奏后主曰:“臣已办备军粮,行将运赴丞相军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师。

”后主闻奏,即命尚书费祎入汉中见孔明,问班师之故。

祎至汉中,宣后主之意。

孔明大惊曰:“李严发书告急,说东吴将兴兵寇川,因此回师。

”费祎曰:“李严奏称军粮已办,丞相无故回师,天子因此命某来问耳。

”孔明大怒,令人访察:乃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

孔明大怒曰:“匹夫为一己之故,废国家大事!

”令人召至,欲斩之。

费祎劝曰:“丞相念先帝托孤之意,姑且宽恕。

”孔明从之。

费祎即具表启奏后主。

后主览表,勃然大怒,叱武士推李严出斩之。

参军蒋琬出班奏曰:“李严乃先帝托孤之臣,乞望恩宽恕。

”后主从之,即谪为庶人,徙于梓潼郡闲住。

孔明回到成都,用李严子李丰为长史。

积草屯粮,讲阵论武,整治军器,存恤将士:三年然后出征。

两川人民军士,皆仰其恩德。

光阴茬苒,不觉三年:时建兴十二年春二月。

孔明入朝奏曰:“臣今存恤军士,已经三年。

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可以伐魏。

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

”后主曰:“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孔明曰:“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梦寐之间,未尝不设伐魏之策。

竭力尽忠,为陛下克复中原,重兴汉室:臣之愿也。

”言未毕,班部中一人出曰:“丞相不可兴兵。

”众视之,乃谯周也。

正是:武侯尽瘁惟忧国,太史知机又论天。

未知谯周有何议论,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罗贯中〕 〔明〕

却说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进。

一面令辛毗、孙礼二人领兵五万,往助曹真。

二人奉诏而去。

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

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

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军取箕谷矣。

吾已发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来不可出战。

令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郃曰:“今将军当于何处进兵?

”懿曰:“吾素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

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

诸葛亮欺子丹无备,定从此进。

吾与汝径取街亭,望阳平关不远矣。

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

彼若回动,吾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

若不归时,吾却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俱以兵守之。

一月无粮,蜀兵皆饿死,亮必被吾擒矣。

”张郃大悟,拜伏于地曰:“都督神算也!

”懿曰:“虽然如此,诸葛亮不比孟达。

将军为先锋,不可轻进。

当传与诸将:循山西路,远远哨探。

如无伏兵,方可前进。

若是怠忽,必中诸葛亮之计。

”张郃受计引军而行。

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忽报新城探细人来到。

孔明急唤入问之,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

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

”孔明大惊曰:“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孔明曰:“军中无戏言。

”谡曰:“愿立军令状。

”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

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

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

戒之!

戒之!

”二人拜辞引兵而去。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

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

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

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

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

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

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切宜小心在意!

”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分付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

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

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

吾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

若得郿城,长安可破矣。

”二人受命而去。

孔明令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

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

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

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

”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

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

”平曰:“参军差矣。

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

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

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谡曰:“汝莫乱道!

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

以一可当百也。

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

倘魏兵至,可以相应。

”马谡不从。

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王平欲辞去。

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

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

”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

却说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

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

男料街亭易取。

”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

”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

”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

”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

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

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 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

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

”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

”探马报曰:“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懿乃命张郃引一军,当住王平来路。

又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

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

当夜调度已定。

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

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

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

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

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

谡大怒,自杀二将。

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

魏兵端然不动。

蜀兵又退上山去。

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却说王平见魏兵到,引军杀来,正遇张郃。

战有数十余合,平力穷势孤,只得退去。

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

嚷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

马谡禁止不住。

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

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

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

背后张郃引兵追来。

赶到三十余里,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视之,乃魏延也。

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

郃回军便走。

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

赶到五十余里,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

张郃复来,三路兵合在一处。

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

正危急间,忽一彪军杀入,乃王平也。

延大喜曰:“吾得生矣!

”二将合兵一处,大杀一阵,魏兵方退。

二将慌忙奔回寨时,营中皆是魏兵旌旗。

申耽、申仪从营中杀出。

王平、魏延径奔列柳城,来投高翔。

此时高翔闻知街亭有失,尽起列柳城之兵,前来救应,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

高翔曰:“不如今晚去劫魏寨,再复街亭。

”当时三人在山坡下商议已定。

待天色将晚,兵分三路。

魏延引兵先进,径到街亭,不见一人,心中大疑,未敢轻进,且伏在路口等候,忽见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在何处。

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

忽然一声炮响,火光冲天,鼓声震地: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

二人往来冲突,不得脱身。

忽听得山坡后喊声若雷,一彪军杀入,乃是王平,救了高、魏二人,径奔列柳城来。

比及奔到城下时,城边早有一军杀到,旗上大书“魏都督郭淮”字样。

原来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

闻知司马懿、张郃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

正遇三将,大杀一阵。

蜀兵伤者极多。

魏延恐阳平关有失,慌与王平、高翔望阳平关来。

却说郭淮收了军马,乃谓左右曰:“吾虽不得街亭,却取了列柳城,亦是大功。

”引兵径到城下叫门,只见城上一声炮响,旗帜皆竖,当头一面大旗,上书“平西都督司马懿”。

懿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木栏干,大笑曰:“郭伯济来何迟也?

”淮大惊曰:“仲达神机,吾不及也!

”遂入城。

相见已毕,懿曰:“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走。

公可速与子丹星夜追之。

”郭淮从其言,出城而去。

懿唤张郃曰:“子丹、伯济,恐吾全获大功,故来取此城池。

吾非独欲成功,乃侥幸而已。

吾料魏延、王平、马谡、高翔等辈,必先去据阳平关。

吾若去取此关,诸葛亮必随后掩杀,中其计矣。

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

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若彼败走,不可相拒,只宜中途截住:蜀兵辎重,可尽得也。

”张郃受计,引兵一半去了。

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

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

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

”于是司马懿留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

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

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

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

”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

”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

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

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

”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

”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

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

”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

此吾之过也!

”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

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

彼当自走,亦不可追。

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

”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

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

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

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

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

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

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

父亲何故便退兵?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

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

”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

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

司马懿必将复来。

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

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

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

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

”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

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

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

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

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

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

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此时曹真听知孔明退兵,急引兵追赶。

山背后一声炮响,蜀兵漫山遍野而来:为首大将,乃是姜维、马岱。

真大惊,急退军时,先锋陈造已被马岱所斩。

真引兵鼠窜而还。

蜀兵连夜皆奔回汉中。

却说赵云、邓芝伏兵于箕谷道中。

闻孔明传令回军,云谓芝曰:“魏军知吾兵退,必然来追。

吾先引一军伏于其后,公却引兵打吾旗号,徐徐而退。

吾一步步自有护送也。

却说郭淮提兵再回箕谷道中,唤先锋苏颙分付曰:“蜀将赵云,英勇无敌。

汝可小心提防,彼军若退,必有计也。

”苏颙欣然曰:“都督若肯接应,某当生擒赵云。

”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箕谷。

看看赶上蜀兵,只见山坡后闪出红旗白字,上书“赵云”。

苏颙急收兵退走。

行不到数里,喊声大震,一彪军撞出:为首大将,挺枪跃马,大喝曰:“汝识赵子龙否!

”苏颙大惊曰:“如何这里又有赵云?

”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余军溃散。

云迤逦前进,背后又一军到,乃郭淮部将万政也。

云见魏兵追急,乃勒马挺枪,立于路口,待来将交锋。

蜀兵已去三十余里。

万政认得是赵云,不敢前进,云等得天色黄昏,方才拨回马缓缓而进。

郭淮兵到,万政言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近前。

淮传令教军急赶,政令数百骑壮士赶来。

行至一大林,忽听得背后大喝一声曰:“赵子龙在此!

”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皆越岭而去。

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

云以枪指之曰:“吾饶汝性命回去!

快教郭淮赶来!

”万政脱命而回。

云护送车仗人马,望汉中而去,沿途并无遗失。

曹真、郭淮复夺三郡,以为己功。

却说司马懿分兵而进。

此时蜀兵尽回汉中去了,懿引一军复到西城,因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孔明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

武功山小民告曰:“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

”懿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

”遂安抚了诸处官民,引兵径还长安,朝见魏主。

睿曰:“今日复得陇西诸郡,皆卿之功也。

”懿奏曰:“今蜀兵皆在汉中,未尽剿灭。

臣乞大兵并力收川,以报陛下。

”睿大喜,令懿即便兴兵。

忽班内一人出奏曰:“臣有一计,足可定蜀降吴。

”正是:蜀中将相方归国,魏地君臣又逞谋。

未知献计者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罗贯中〕 〔明〕

却说郭淮谓曹真曰:“西羌之人,自太祖时连年入贡,文皇帝亦有恩惠加之。

我等今可据住险阻,遣人从小路直入羌中求救,许以和亲,羌人必起兵袭蜀兵之后。

吾却以大兵击之,首尾夹攻,岂不大胜?

”真从之,即遣人星夜驰书赴羌。

却说西羌国王彻里吉,自曹操时年年入贡。

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帅。

时魏使赍金珠并书到国,先来见雅丹丞相,送了礼物,具言求救之意。

雅丹引见国王,呈上书礼。

彻里吉览了书,与众商议。

雅丹曰:“我与魏国素相往来,今曹都督求救,且许和亲,理合依允。

”彻里吉从其言,即命雅丹与越吉元帅起羌兵一十五万,皆惯使弓弩、枪刀、蒺藜、飞锤等器。

又有战车,用铁叶裹钉,装载粮食军器什物:或用骆驼驾车,或用骡马驾车,号为“铁车兵”。

二人辞了国王,领兵直扣西平关。

守关蜀将韩祯,急差人赍文报知孔明。

孔明闻报,问众将曰:“谁敢去退羌兵?

”张苞、关兴应曰:“某等愿往。

”孔明曰:“汝二人要去,奈路途不熟。

”遂唤马岱曰:“汝素知羌人之性,久居彼处,可作向导。

”便起精兵五万,与兴、苞二人同往。

兴、苞等引兵而去。

行有数日,早遇羌兵。

关兴先引百余骑登山坡看时,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

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

兴睹之良久,无破敌之策,回寨与张苞、马岱商议。

岱曰:“且待来日见阵,观看虚实,另作计议。

”次早,分兵三路:关兴在中,张苞在左,马岱在右,三路兵齐进。

羌兵阵里,越吉元帅手挽铁锤,腰悬宝雕弓,跃马奋勇而出。

关兴招三路兵径进。

忽见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齐骤发。

蜀兵大败,马岱、张苞两军先退。

关兴一军,被羌兵一裹,直围入西北角上去了。

兴在垓心,左冲右突,不能得脱。

铁车密围,就如城池。

蜀兵你我不能相顾。

兴望山谷中寻路而走。

看看天晚,但见一簇皂旗,蜂拥而来,一员羌将,手提铁锤大叫曰:“小将休走!

吾乃越吉元帅也!

”关兴急走到前面,尽力纵马加鞭,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

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望涧中而逃。

被越吉赶到,一铁锤打来,兴急闪过,正中马胯。

那马望涧中便倒,兴落于水中。

忽听得一声响处,背后越吉连人带马,平白地倒下水来。

兴就水中挣起看时,只见岸上一员大将,杀退羌兵。

兴提刀待砍越吉,吉跃水而走。

关兴得了越吉马,牵到岸上,整顿鞍辔,绰刀上马。

只见那员将,尚在前面追杀羌兵。

兴自思此人救我性命,当与相见,遂拍马赶来。

看看至近,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分明认得是父亲关公。

兴大惊。

忽见关公以手望东南指曰:“吾儿可速望此路去。

吾当护汝归寨。

”言讫不见。

关兴望东南急走。

至半夜,忽一彪军到,乃张苞也,问兴曰:“你曾见二伯父否?

”兴曰:“你何由知之?

”苞曰:“我被铁车军追急,忽见伯父自空而下,惊退羌兵,指曰:‘汝从这条路去救吾儿。

’因此引军径来寻你。

’关兴亦说前事,共相嗟异。

二人同归寨内。

马岱接着,对二人说:“此军无计可退。

我守住寨栅,你二人去禀丞相,用计破之。

”于是兴、苞二人,星夜来见孔明,备说此事。

孔明随命赵云、魏延各引一军埋伏去讫。

然后点三万军,带了姜维、张冀、关兴、张苞,亲自来到马岱寨中歇定。

次日上高阜处观看,见铁车连络不绝,人马纵横,往来驰骤。

孔明曰:“此不难破也。

”唤马岱、张冀分付如此如此。

二人去了,乃唤姜维曰:“伯约知破车之法否?

”维曰:“羌人惟恃一勇力,岂知妙计乎?

”孔明笑曰:“汝知吾心也。

今彤云密布,朔风紧急,天将降雪,吾计可施矣。

”便令关兴、张苞二人引兵埋伏去讫。

令姜维领兵出战:但有铁车兵来,退后便走。

寨口虚立旌旗,不设军马。

准备已定。

是时十二月终,果然天降大雪。

姜维引军出,越吉引铁车兵来。

姜维即退走。

羌兵赶到寨前,姜维从寨后而去。

羌兵直到寨外观看,听得寨内鼓琴之声,四壁皆空竖旌旗,急回报越吉。

越吉心疑,未敢轻进。

雅丹丞相曰:“此诸葛亮诡计,虚设疑兵耳。

可以攻之。

”越吉引兵至寨前,但见孔明携琴上车,引数骑入寨,望后而走。

羌兵抢入寨栅,直赶过山口,见小车隐隐转入林中去了。

雅丹谓越吉曰:“这等兵虽有埋伏,不足为惧。

”遂引大兵追赶。

又见姜维兵俱在雪地之中奔走。

越吉大怒,催兵急追。

山路被雪漫盖,一望平坦。

正赶之间,忽报蜀兵自山后而出。

雅丹曰:“纵有些小伏兵,何足惧哉!

”只顾催趱兵马,往前进发。

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

后兵急要回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军冲出,万弩齐发。

背后姜维、马岱、张冀三路兵又杀到。

铁车兵大乱。

越吉元帅望后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关兴。

交马只一合,被兴举刀大喝一声,砍死于马下。

雅丹丞相早被马岱活捉,解投大寨来。

羌兵四散逃窜。

孔明升帐,马岱押过雅丹来。

孔明叱武士去其缚,赐酒压惊,用好言抚慰。

雅丹深感其德。

孔明曰:“吾主乃大汉皇帝,今命吾讨贼,尔如何反助逆?

吾今放汝回去,说与汝主:吾国与尔乃邻邦,永结盟好,勿听反贼之言。

”遂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尽给还雅丹,俱放回国。

众皆拜谢而去。

孔明引三军连夜投祁山大寨而来,命关兴、张苞引军先行。

一面差人赍表奏报捷音。

却说曹真连日望羌人消息,忽有伏路军来报说:“蜀兵拔寨收拾起程。

”郭淮大喜曰:“此因羌兵攻击,故尔退去。

”遂分两路追赶。

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

先锋曹遵正赶之间,忽然鼓声大震,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魏延也,大叫曰:“反贼休走!

”曹遵大惊,拍马交锋。

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

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忽然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赵云也。

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

曹真、郭淮见西路先锋有失,欲收兵回。

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关兴、张苞两路兵杀出,围了曹真、郭淮,痛杀一阵。

曹、郭二人,引败兵冲路走脱。

蜀兵全胜,直追到渭水,夺了魏寨。

曹真折了两个先锋,哀伤不已。

只得写本申朝,乞拨援兵。

却说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曰:“大都督曹真,数败于蜀,折了两个先锋,羌兵又折了无数,其势甚急,今上表求救,请陛下裁处。

”睿大惊,急问退军之策。

华歆奏曰:“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

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

”太傅钟繇奏曰:“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臣量曹真虽久用兵,非诸葛亮对手。

臣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

未知圣意准否?

”睿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贤士,可退蜀兵,早召来与朕分忧。

”钟繇奏曰:“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长驱大进。

今若复用之,则亮自退矣。

”睿问何人。

繇曰:“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也。

”睿叹曰:“此事朕亦悔之。

今仲达现在何地?

”繇曰:“近闻仲达在宛城闲住。

”睿即降诏,遣使持节,复司马懿官职,加为平西都督,就起南阳诸路军马,前赴长安。

睿御驾亲征,令司马懿克日到彼聚会。

使命星夜望宛城去了。

却说孔明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

正在祁山寨中,会聚议事,忽报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

孔明只道东吴犯境,心甚惊疑,唤入帐中问之。

丰曰:“特来报喜。

”孔明曰:“有何喜?

”丰曰:“昔日孟达降魏,乃不得已也。

彼时曹丕爱其才,时以骏马金珠赐之,曾同辇出入,封为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委以西南之任。

自丕死后,曹睿即位,朝中多人嫉妒,孟达日夜不安,常谓诸将曰:‘我本蜀将,势逼于此。

’今累差心腹人,持书来见家父,教早晚代禀丞相:前者五路下川之时,曾有此意。

今在新城,听知丞相伐魏,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就彼举事,径取洛阳:丞相取长安,两京大定矣。

今某引来人并累次书信呈上。

”孔明大喜,厚赏李丰等。

忽细作人报说:“魏主曹睿,一面驾幸长安。

一面诏司马懿复职,加为平西都督,起本处之兵,于长安聚会。

”孔明大惊。

参军马谡曰:“量曹睿何足道!

若来长安,可就而擒之。

丞相何故惊讶?

”孔明曰:“吾岂惧曹睿耶?

所患者惟司马懿一人而已。

今孟达欲举大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

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

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马谡曰:“何不急修书,令孟达提防?

’孔明从之,即修书令来人星夜回报孟达。

却说孟达在新城,专望心腹人回报。

一日,心腹人到来,将孔明回书呈上。

孟达拆封视之。

书略曰:“近得书,足知公忠义之心,不忘故旧,吾甚喜慰。

若成大事,则公汉朝中兴第一功臣也。

然极宜谨密,不可轻易托人。

慎之!

戒之!

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矣。

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也。

”孟达览毕,笑曰:“人言孔明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

”乃具回书,令心腹人来答孔明。

孔明唤入帐中。

其人呈上回书。

孔明拆封视之。

书曰:“适承钧教,安敢少怠。

窃谓司马懿之事,不必惧也: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

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

往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

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

丞相宽怀,惟听捷报!

” 孔明看毕,掷书于地而顿足曰:“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

”马谡问曰:“丞相何谓也?

”孔明曰:“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岂容料在一月之期?

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

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

”众将皆服。

孔明急令来人回报曰:“若未举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

知则必败。

”其人拜辞,归新城去了。

却说司马懿在宛城闲住,闻知魏兵累败于蜀,乃仰天长叹。

懿长子司马师,字子元。

次子司马昭,字子尚:二人素有大志,通晓兵书。

当日侍立于侧,见懿长叹,乃问曰:“父亲何为长叹?

”懿曰:“汝辈岂知大事耶?

”司马师曰:“莫非叹魏主不用乎?

”司马昭笑曰:“早晚必来宣召父亲也。

”言未已,忽报天使持节至。

懿听诏毕,遂调宛城诸路军马。

忽又报金城太守申仪家人,有机密事求见。

懿唤入密室问之,其人细说孟达欲反之事。

更有孟达心腹人李辅并达外甥邓贤,随状出首。

司马懿听毕,以手加额曰:“此乃皇上齐天之洪福也!

诸葛亮兵在祁山,杀得内外人皆胆落。

今天子不得已而幸长安,若旦夕不用吾时,孟达一举,两京休矣!

此贼必通谋诸葛亮。

吾先擒之,诸葛亮定然心寒,自退兵也。

”长子司马师曰:“父亲可急写表申奏天子。

”懿曰:“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

”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

一面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

梁畿先行,懿随后发兵。

行了二日,山坡下转出一军,乃是右将军徐晃。

晃下马见懿,说:“天子驾到长安,亲拒蜀兵,今都督何往?

”懿低言曰:“今孟达造反,吾去擒之耳。

”晃曰:“某愿为先锋。

”懿大喜,合兵一处。

徐晃为前部,懿在中军,二子押后。

又行了二日,前军哨马捉住孟达心腹人,搜出孔明回书,来见司马懿。

懿曰:“吾不杀汝,汝从头细说。

”其人只得将孔明、孟达往复之事,一一告说。

懿看了孔明回书,大惊曰:“世间能者所见皆同。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

幸得天子有福,获此消息:孟达今无能为矣。

”遂星夜催军前行。

却说孟达在新城,约下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克日举事。

耽、仪二人佯许之,每日调练军马,只待魏兵到,便为内应。

却报孟达言:军器粮草,俱未完备,不敢约期起事。

达信之不疑。

忽报参军梁畿来到,孟达迎入城中。

畿传司马懿将令曰:“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

太守可集本部军马听候调遣。

”达问曰:“都督何日起程?

”畿曰:“此时约离宛城,望长安去了。

”达暗喜曰:“吾大事成矣!

”遂设宴待了梁畿,送出城外,即报申耽、申仪知道,明日举事,换上大汉旗号,发诸路军马,径取洛阳。

忽报:“城外尘土冲天,不知何处兵来。

”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

达大惊,急扯起吊桥。

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

”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

城上乱箭射下,魏兵方退。

孟达恰待开门追赶,四面旌旗蔽日,司马懿兵到。

达仰天长叹曰:“果不出孔明所料也!

”于是闭门坚守。

却说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

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

司马懿令人扶柩还洛阳安葬。

次日,孟达登城遍视,只见魏兵四面围得铁桶相似。

达行坐不安,惊疑未定,忽见两路兵自外杀来,旗上大书“申耽”、“申仪”。

孟达只道是救军到,忙引本部兵大开城门杀出。

耽、仪大叫曰:“反贼休走!

早早受死!

”达见事变,拨马望城中便走,城上乱箭射下。

李辅、邓贤二人在城上大骂曰:“吾等已献了城也!

”达夺路而走,申耽赶来。

达人困马乏,措手不及,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枭其首级。

余军皆降。

李辅、邓贤大开城门,迎接司马懿入城。

抚民劳军已毕,遂遣人奏知魏主曹睿。

睿大喜,教将孟达首级去洛阳城市示众。

加申耽、申仪官职,就随司马懿征进。

命李辅、邓贤守新城、上庸。

却说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城外下寨。

懿入城来见魏主。

睿大喜曰:“朕一时不明,误中反间之计,悔之无及。

今达造反,非卿等制之,两京休矣!

”懿奏曰:“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

若待奏闻,则中诸葛亮之计也。

”言罢,将孔明回孟达密书奉上。

睿看毕,大喜曰:“卿之学识,过于孙、吴矣!

”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

就令司马懿出关破蜀。

懿奏曰:“臣举一大将,可为先锋。

”睿曰:“卿举何人?

”懿曰:“右将军张郃,可当此任。

”睿笑曰:“朕正欲用之。

”遂命张郃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离长安来破蜀兵。

正是:既有谋臣能用智,又求猛将助施威。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朝

〔罗贯中〕 〔明〕

却说姜维献计于马遵曰:“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

某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

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

但看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

如诸葛亮自来,必为某所擒矣。

”遵用其计,付精兵与姜维去讫,然后自与梁虔引兵出城等候。

只留梁绪、尹赏守城。

原来孔明果遣赵云引一军埋伏于山僻之中,只待天水人马离城,便乘虚袭之。

当日细作回报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

赵云大喜,又令人报与张翼、高翔,教于要路截杀马遵。

此二处兵亦是孔明预先埋伏。

却说赵云引五千兵,径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汝知中计,早献城池,免遭诛戮!

”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

”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

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

”云挺枪直取姜维。

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

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

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

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

赵云归见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

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

”有南安人告曰:“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

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赵云又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

孔明曰:“吾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

”遂起大军前来。

却说姜维回见马遵曰:“赵云败去,孔明必然自来。

彼料我军必在城中。

今可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枝:某引一军伏于城东,如彼兵到则截之。

太守与梁虔、尹赏各引一军城外埋伏。

梁绪率百姓在城上守御。

”分拨已定。

却说孔明因虑姜维,自为前部,望天水郡进发。

将到城边,孔明传令曰:“凡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励三军,鼓噪直上。

若迟延日久,锐气尽隳,急难破矣。

”于是大军径到城下。

因见城上旗帜整齐,未敢轻攻。

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地,正不知何处兵来。

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

孔明急上马,有关兴。

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

回头看时,正东上军马,一带火光,势若长蛇。

孔明令关兴探视,回报曰:“此姜维兵也。

”孔明叹曰:“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

此人真将才也!

”收兵归寨,思之良久,乃唤安定人问曰:“姜维之母,现在何处?

”答曰:“维母今居冀县。

”孔明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一军,虚张声势,诈取冀县。

若姜维到,可放入城。

”又问:“此地何处紧要?

”安定人曰:“天水钱粮,皆在上圭阝。

若打破上圭阝,则粮道自绝矣。

”孔明大喜,教赵云引一军去攻上圭阝。

孔明离城三十里下寨。

早有人报入天水郡,说蜀兵分为三路:一军守此郡,一军取上圭阝,一军取冀城。

姜维闻之,哀告马遵曰:“维母现在冀城,恐母有失。

维乞一军往救此城,兼保老母。

”马遵从之,遂令姜维引三千军去保冀城。

梁虔引三千军去保上圭阝。

却说姜维引兵至冀城,前面一彪军摆开,为首蜀将,乃是魏延。

二将交锋数合,延诈败奔走。

维入城闭门,率兵守护,拜见老母,并不出战。

赵云亦放过梁虔入上邽城去了。

孔明乃令人去南安郡,取夏侯楙至帐下。

孔明曰:“汝惧死乎?

”楙慌拜伏乞命。

孔明曰:“目今天水姜维现守冀城,使人持书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归降。

’吾今饶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维否?

”楙曰:“情愿招安。

”孔明乃与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

楙得脱出寨,欲寻路而走,奈不知路径。

正行之间,逢数人奔走。

楙问之,答曰:“我等是冀县百姓。

今被姜维献了城池,归降诸葛亮,蜀将魏延纵火劫财,我等因此弃家奔走,投上圭阝去也。

”楙又问曰:“今守天水城是谁?

”土人曰:“天水城中乃马太守也。

”楙闻之,纵马望天水而行。

又见百姓携男抱女远来,所说皆同。

楙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

马遵惊拜问之。

楙细言姜维之事。

又将百姓所言说了。

遵叹曰:“不想姜维反投蜀矣!

”梁绪曰:“彼意欲救都督,故以此言虚降。

”楙曰:“今维已降,何为虚也?

”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

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曰:“请夏侯都督答话!

”夏侯楙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曰:“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

”楙曰:“汝受魏恩,何故降蜀?

有何前言耶?

”维应曰:“汝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

汝要脱身,却将我陷了?

我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

”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

原来夜间妆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孔明却引兵来攻冀城。

城中粮少,军食不敷。

姜维在城上,见蜀军大车小辆,搬运粮草,入魏延寨中去了。

维引三千兵出城,径来劫粮。

蜀兵尽弃了粮车,寻路而走。

姜维夺得粮车,欲要入城,忽然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张翼也。

二将交锋,战不数合,王平引一军又到,两下夹攻。

维力穷抵敌不住,夺路归城。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了。

维杀条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余骑。

又遇张苞杀了一阵,维止剩得匹马单枪,来到天水城下叫门。

城上军见是姜维,慌报马遵。

遵曰:“此是姜维来赚我城门也。

”令城上乱箭射下。

姜维回顾蜀兵至近,遂飞奔上邽城来。

城上梁虔见了姜维,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来赚我城池!

吾已知汝降蜀矣!

”遂乱箭射下。

姜维不能分说,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

行不数里,前至一派大树茂林之处,一声喊起,数千兵拥出:为首蜀将关兴,截住去路。

维人困马乏,不能抵当,勒回马便走。

忽然一辆小车从山坡中转出。

其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乃孔明也。

孔明唤姜维曰:“伯约此时何尚不降?

”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

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维大喜拜谢。

孔明遂同姜维回寨,升帐商议取天水、上圭阝之计。

维曰:“天水城中尹赏、梁绪,与某至厚。

当写密书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内乱,城可得矣。

”孔明从之。

姜维写了二封密书,拴在箭上,纵马直至城下,射入城中。

小校拾得,呈与马遵。

遵大疑,与夏侯楙商议曰:“梁绪、尹赏与姜维结连,欲为内应,都督宜早决之。

”楙曰:“可杀二人。

”尹赏知此消息,乃谓梁绪曰:“不如纳城降蜀,以图进用。

”是夜,夏侯楙数次使人请梁、尹二人说话。

二人料知事急,遂披挂上马,各执兵器,引本部军大开城门,放蜀兵入。

夏侯楙、马遵惊慌,引数百人出西门,弃城投羌胡城而去。

梁绪、尹赏迎接孔明入城。

安民已毕,孔明问取上圭阝之计。

梁绪曰:“此城乃某亲弟梁虔守之,愿招来降。

”孔明大喜。

绪当日到上圭阝唤梁虔出城来降孔明。

孔明重加赏劳,就令梁绪为天水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圭阝令。

孔明分拨已毕,整兵进发。

诸将问曰:“丞相何不去擒夏侯楙?

”孔明曰:“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

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孔明自得三城之后,威声大震,远近州郡,望风归降。

孔明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

细作报入洛阳。

时魏主曹睿太和元年,升殿设朝。

近臣奏曰:“夏侯驸马已失三郡,逃窜羌中去了。

今蜀兵已到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乞早发兵破敌。

”睿大惊,乃问群臣曰:“谁可为朕退蜀兵耶?

”司徒王朗出班奏曰:“臣观先帝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必克。

今陛下何不拜为大都督,以退蜀兵?

”睿准奏,乃宣曹真曰:“先帝托孤与卿,今蜀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

”真奏曰:“臣才疏智浅,不称其职。

”王朗曰:“将军乃社稷之臣,不可固辞。

老臣虽驽钝,愿随将军一往。

”真又奏曰:“臣受大恩,安敢推辞?

但乞一人为副将。

”睿曰:“卿自举之。

”真乃保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官封射亭侯,领雍州刺史。

睿从之,遂拜曹真为大都督,赐节钺。

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军师。

朗时年已七十六岁矣。

选拨东西二京军马二十万与曹真。

真命宗弟曹遵为先锋,又命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先锋。

当年十一月出师,魏主曹睿亲自送出西门之外方回。

曹真领大军来到长安,过渭河之西下寨。

真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

朗曰:“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

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

”真大喜,是夜传令:来日四更造饭,平明务要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当时使人先下战书。

次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之前。

蜀军见魏兵甚是雄壮,与夏侯楙大不相同。

三军鼓角已罢,司徒王朗乘马而出。

上首乃都督曹真,下首乃副都督郭淮。

两个先锋压住阵角。

探子马出军前,大叫曰:“请对阵主将答话!

”只见蜀兵门旗开处,关兴、张苞分左右而出,立马于两边。

次后一队队骁将分列。

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

孔明举目见魏阵前三个麾盖,旗上大书姓名:中央白髯老者,乃军师、司徒王朗。

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说词,吾当随机应之。

”遂教推车出阵外,令护军小校传曰:“汉丞相与司徒会话。

”王朗纵马而出。

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

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

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

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

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

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万姓倾心,四方仰德。

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

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

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

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

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

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

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

皓首匹夫!

苍髯老贼!

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老贼速退!

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

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

”言讫回车。

于是两军皆退。

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去了。

副都督郭淮曰:“诸葛亮料吾军中治丧,今夜必来劫寨。

可分兵四路:两路兵从山僻小路,乘虚去劫蜀寨。

两路兵伏于本寨外,左右击之。

”曹真大喜曰:“此计与吾相合。

”遂传令唤曹遵、朱赞两个先锋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万军,抄出祁山之后。

但见蜀兵望吾寨而来,汝可进兵去劫蜀寨。

如蜀兵不动,便撤兵回,不可轻进。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真谓淮曰:“我两个各引一枝军,伏于寨外,寨中虚堆柴草,只留数人。

如蜀兵到,放火为号。

”诸将皆分左右,各自准备去了。

却说孔明归帐,先唤赵云、魏延听令。

孔明曰:“汝二人各引本部军去劫魏寨。

”魏延进曰:“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

他岂不提防?

”孔明笑曰:“吾正欲曹真知吾去劫寨也。

彼必伏兵在祁山之后,待我兵过去,却来袭我寨。

吾故令汝二人,引兵前去,过山脚后路,远下营寨,任魏兵来劫吾寨。

汝看火起为号,分兵两路:文长拒住山口。

子龙引兵杀回,必遇魏兵,却放彼走回,汝乘势攻之,彼必自相掩杀。

可获全胜。

”二将引兵受计而去。

又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军,伏于祁山要路。

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路,杀奔魏寨而去。

”二人引兵受计去了。

又令马岱、王平、张翼、张嶷四将,伏于寨外,四面迎击魏兵。

孔明乃虚立寨栅,居中堆起柴草,以备火号。

自引诸将退于寨后,以观动静。

却说魏先锋曹遵、朱赞黄昏离寨,迤逦前进。

二更左侧,遥望山前隐隐有军行动。

曹遵自思曰:“郭都督真神机妙算!

”遂催兵急进。

到蜀寨时,将及三更。

曹遵先杀入寨,却是空寨,并无一人。

料知中计,急撤军回。

寨中火起。

朱赞兵到,自相掩杀,人马大乱。

曹遵与朱赞交马,方知自相践踏。

急合兵时,忽四面喊声大震,王平、马岱、张嶷、张翼杀到。

曹、朱二人引心腹军百余骑,望大路奔走。

忽然鼓角齐鸣,一彪军截住去路,为首大将乃常山赵子龙也,大叫曰:“贼将那里去?

早早受死!

”曹、朱二人夺路而走。

忽喊声又起,魏延又引一彪军杀到。

曹、朱二人大败,夺路奔回本寨。

守寨军士,只道蜀兵来劫寨,慌忙放起号火。

左边曹真杀至,右边郭淮杀至,自相掩杀。

背后三路蜀兵杀到:中央魏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大杀一阵。

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

孔明全获大胜,方始收兵。

曹真、郭淮收拾败军回寨,商议曰:“今魏兵势孤,蜀兵势大,将何策以退之?

”淮曰:“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忧。

某有一计,使蜀兵首尾不能相顾,定然自走矣。

”正是:可怜魏将难成事,欲向西方索救兵。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

〔罗贯中〕 〔明〕

却说孔明率兵前至沔阳,经过马超坟墓,乃令其弟马岱挂孝,孔明亲自祭之。

祭毕,回到寨中,商议进兵。

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拒敌。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

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

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

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

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

决不可用。

”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

”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

”遂不用魏延之计。

魏延怏怏不悦。

孔明差人令赵云进兵。

却说夏侯楙在长安聚集诸路军马。

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

见了夏侯楙,楙重赏之,就遣为先锋。

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

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

两阵对圆。

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

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

”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

长子韩瑛,跃马来迎。

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

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

瑶抵敌不住。

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

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

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

云在中央独战三将。

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

云拖枪便走。

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

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

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

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

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

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

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

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

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 邓芝见赵云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

韩德险被赵云擒住,弃甲步行而逃。

云与邓芝收军回寨。

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

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

”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

”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却说韩德引败军回见夏侯楙,哭告其事。

楙自统兵来迎赵云。

探马报入蜀寨,说夏侯楙引兵到。

云上马绰枪,引千余军,就凤鸣山前摆成阵势。

当日,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

见赵云跃马挺枪,往来驰骋,楙欲自战。

韩德曰:“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

”纵马轮开山大斧,直取赵云。

云奋怒挺枪来迎。

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急拨马直取夏侯楙。

楙慌忙闪入本阵。

邓芝驱兵掩杀,魏兵又折一阵,退十余里下寨。

楙连夜与众将商议曰:“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

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当阳长坂之事。

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

”参军程武,乃程昱之子也,进言曰:“某料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

来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两军于左右。

都督临阵先退,诱赵云到伏兵处。

都督却登山指挥四面军马,重叠围住,云可擒矣。

”楙从其言,遂遣董禧引三万军伏于左,薛则引三万军伏于右。

二人埋伏已定。

次日,夏侯楙复整金鼓旗幡,率兵而进。

赵云、邓芝出迎。

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

老将军防之。

”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

吾今日必当擒之!

”便跃马而出。

魏将潘遂出迎,战不三合,拨马便走。

赵云赶去,魏阵中八员将一齐来迎。

放过夏侯楙先走,八将陆续奔走。

赵云乘势追杀,邓芝引兵继进。

赵云深入重地,只听得四面喊声大震。

邓芝急收军退回,左有董禧,右有薛则,两路兵杀到。

邓芝兵少,不能解救。

赵云被困在垓心,东冲西突,魏兵越厚。

时云手下止有千余人,杀到山坡之下,只见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

赵云投东则望东指,投西则望西指,因此赵云不能突围,乃引兵杀上山来。

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山。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

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

”云急上马迎敌。

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

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忽东北角上喊声大起,魏兵纷纷乱窜,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持丈八点钢矛,马项下挂一颗人头。

云视之,乃张苞也。

苞见了赵云,言曰:“丞相恐老将军有失,特遣某引五千兵接应。

闻老将军被困,故杀透重围。

正遇魏将薛则拦路,被某杀之。

”云大喜,即与张苞杀出西北角来。

只见魏兵弃戈奔走:一彪军从外呐喊杀人,为首大将提偃月青龙刀,手挽人头。

云视之,乃关兴也。

兴曰:“奉丞相之命,恐老将军有失,特引五千兵前来接应。

却才阵上逢着魏将董禧,被吾一刀斩之,枭首在此。

丞相随后便到也。

”云曰:“二将军已建奇功,何不趁今日擒住夏侯楙,以定大事?

”张苞闻言,遂引兵去了。

兴曰:“我也干功去。

”遂亦引兵去了。

云回顾左右曰:“他两个是吾子侄辈,尚且争先干功。

吾乃国家上将,朝廷旧臣,反不如此小儿耶?

吾当舍老命以报先帝之恩!

”于是引兵来捉夏侯楙。

当夜三路兵夹攻,大破魏军一阵。

邓芝引兵接应,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楙乃无谋之人,更兼年幼,不曾经战,见军大乱,遂引帐下骁将百余人,望南安郡而走。

众军因见无主,尽皆逃窜。

兴、苞二将闻夏侯楙望南安郡去了,连夜赶来。

楙走入城中,令紧闭城门,驱兵守御。

兴、苞二人赶到,将城围住。

赵云随后也到:三面攻打。

少时,邓芝亦引兵到。

一连围了十日,攻打不下。

忽报丞相留后军住沔阳,左军屯阳平,右军屯石城,自引中军来到。

赵云、邓芝、关兴、张苞皆来拜问孔明,说连日攻城不下。

孔明遂乘小车亲到城边周围看了一遍,回寨升帐而坐。

众将环立听令。

孔明曰:“此郡壕深城峻,不易攻也。

吾正事不在此城,汝等如只久攻,倘魏兵分道而出,以取汉中,吾军危矣。

”邓芝曰:“夏侯楙乃魏之驸马,若擒此人,胜斩百将。

今困于此,岂可弃之而去?

”孔明曰:“吾自有计。

此处西连天水郡,北抵安定郡,二处太守,不知何人?

”探卒答曰:“天水太守马遵,安定太守崔谅。

”孔明大喜,乃唤魏延受计,如此如此。

又唤关兴、张苞受计,如此如此。

又唤心腹军士二人受计,如此行之。

各将领命,引兵而去。

孔明却在南安城外,令军运柴草堆于城下,口称烧城。

魏兵闻知,皆大笑不惧。

却说安定太守崔谅,在城中闻蜀兵围了南安,困住夏侯楙,十分慌惧,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守住城池。

忽见一人自正南而来,口称有机密事。

崔谅唤入问之,答曰:“某是夏侯都督帐下心腹将裴绪。

今奉都督将令,特来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

南安甚急,每日城上纵火为号,专望二郡救兵,并不见到。

因复差某杀出重围,来此告急。

可星夜起兵为外应。

都督若见二郡兵到,却开城门接应也。

”谅曰:“有都督文书否?

”绪贴肉取出,汗已湿透。

略教一视,急令手下换了乏马,便出城望天水而去。

不二日,又有报马到,告天水太守已起兵救援南安去了,教安定早早接应。

崔谅与府官商议。

多官曰:“若不去救,失了南安,送了夏侯驸马,皆我两郡之罪也:只得救之。

”谅即点起人马,离城而去,只留文官守城。

崔谅提兵向南安大路进发,遥望见火光冲天,催兵星夜前进,离南安尚有五十余里,忽闻前后喊声大震,哨马报道:“前面关兴截住去路,背后张苞杀来!

”安定之兵,四下逃窜。

谅大惊,乃领手下百余人,往小路死战得脱,奔回安定。

方到城壕边,城上乱箭射下来。

蜀将魏延在城上叫曰:“吾已取了城也!

何不早降?

”原来魏延扮作安定军,夤夜赚开城门,蜀兵尽入,因此得了安定。

崔谅慌投天水郡来。

行不到一程,前面一彪军摆开。

大旗之下,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车上。

谅视之,乃孔明也,急拨回马走。

关兴、张苞两路兵追到,只叫:“早降!

”崔谅见四面皆是蜀兵,不得已遂降,同归大寨。

孔明以上宾相待。

孔明曰:“南安太守与足下交厚否?

”谅曰:“此人乃杨阜之族弟杨陵也。

与某邻郡,交契甚厚。

”孔明曰:“今欲烦足下入城,说杨陵擒夏侯楙,可乎?

”谅曰:“丞相若令某去,可暂退军马,容某入城说之。

”孔明从其言,即时传令,教四面军马各退二十里下寨。

崔谅匹马到城边叫开城门,入到府中,与杨陵礼毕,细言其事。

陵曰:“我等受魏主大恩,安忍背之?

可将计就计而行。

”遂引崔谅到夏侯楙处,备细说知。

楙曰:“当用何计?

”杨陵曰:“只推某献城门,赚蜀兵入,却就城中杀之。

”崔谅依计而行,出城见孔明,说:“杨陵献城门,放大军入城,以擒夏侯楙。

杨陵本欲自捉,因手下勇士不多,未敢轻动。

”孔明曰:“此事至易:今有足下原降兵百余人,于内暗藏蜀将扮作安定军马,带入城去、先伏于夏侯楙府下。

却暗约杨陵,待半夜之时,献开城门,里应外合。

”崔谅暗思:“若不带蜀将去,恐孔明生疑。

且带入去,就内先斩之,举火为号,赚孔明入来,杀之可也。

”因此应允。

孔明嘱曰:“吾遣亲信将关兴、张苞随足下先去,只推救军杀入城中,以安夏侯楙之心。

但举火,吾当亲入城去擒之。

”时值黄昏,关兴、张苞受了孔明密计,披挂上马,各执兵器,杂在安定军中,随崔谅来到南安城下。

杨陵在城上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栏,问曰:“何处军马?

”崔谅曰:“安定救军来到。

”谅先射一号箭上城,箭上带着密书曰:“今诸葛亮先遣二将,伏于城中,要里应外合。

且不可惊动,恐泄漏计策。

待入府中图之。

”杨陵将书见了夏侯楙,细言其事。

楙曰:“既然诸葛亮中计,可教刀斧手百余人,伏于府中。

如二将随崔太守到府下马,闭门斩之。

却于城上举火,赚诸葛亮入城。

伏兵齐出,亮可擒矣。

” 安排已毕,杨陵回到城上言曰:“既是安定军马,可放入城。

”关兴跟崔谅先行,张苞在后。

杨陵下城,在门边迎接。

兴手起刀落,斩杨陵于马下。

崔谅大惊,急拨马奔到吊桥边,张苞大喝曰:“贼子休走!

汝等诡计,如何瞒得丞相耶!

”手起一枪,刺崔谅于马下。

关兴早到城上,放起火来。

四面蜀兵齐入。

夏侯楙措手不及,开南门并力杀出。

一彪军拦住,为首大将,乃是王平。

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楙于马上,余皆杀死。

孔明入南安,招谕军民,秋毫无犯。

众将各各献功。

孔明将夏侯楙囚于车中。

邓芝问曰:“丞相何故知崔谅诈也?

”孔明曰:“吾已知此人无降心,故意使入城。

彼必尽情告与夏侯楙,欲将计就计而行。

吾见来情,足知其诈,复使二将同去,以稳其心。

此人若有真心,必然阻当。

彼欣然同去者,恐吾疑也。

他意中度二将同去,赚入城内杀之未迟。

又令吾军有托,放心而进。

吾已暗嘱二将,就城门下图之。

城内必无准备,吾军随后便到。

此出其不意也。

”众将拜服。

孔明曰:“赚崔谅者,吾使心腹人诈作魏将裴绪也。

吾又去赚天水郡,至今未到,不知何故。

今可乘势取之。

”乃留吴懿守南安,刘琰守安定,替出魏延军马去取天水郡。

却说天水郡太守马遵,听知夏侯楙困在南安城中,乃聚文武官商议。

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曰:“夏侯驸马乃金枝玉叶,倘有疏虞,难逃坐视之罪。

太守何不尽起本部兵以救之?

”马遵正疑虑间,忽报夏侯驸马差心腹将裴绪到。

绪入府,取公文付马遵,说:“都督求安定、天水两郡之兵,星夜救应。

”言讫,匆匆而去。

次日又有报马到,称说:“安定兵已先去了,教太守火急前来会合。

” 马遵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

”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

父名冏,昔日曾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乱,没于王事。

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

奉母至孝,郡人敬之。

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

当日姜维谓马遵曰:“近闻诸葛亮杀败夏侯楙,困于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围之中而出?

又且裴绪乃无名下将,从不曾见。

况安定报马,又无公文,以此察之,此人乃蜀将诈称魏将。

赚得太守出城,料城中无备,必然暗伏一军于左近,乘虚而取天水也,”马遵大悟曰:“非伯约之言,则误中奸计矣!

”维笑曰:“太守放心。

某有一计,可擒诸葛亮,解南安之危。

”正是: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罗贯中〕 〔明〕

却说孔明班师回国,孟获率引大小洞主酋长,及诸部落,罗拜相送。

前军至泸水,时值九月秋天,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

兵不能渡,回报孔明。

孔明遂问孟获,获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祸,往来者必须祭之。

”孔明曰:“用何物祭享?

”获曰:“旧时国中因猖神作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恬浪静,更兼连年丰稔。

”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杀一人?

”遂自到泸水岸边观看。

果见阴风大起,波涛汹涌,人马皆惊。

孔明甚疑,即寻土人问之。

土人告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号。

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

瘴烟之内,阴鬼无数。

因此作祸,无人敢渡。

”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

前者马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

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

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

吾今晚当亲自往祭。

”土人曰:“须依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为祭,则怨鬼自散也。

”孔明曰:“本为人死而成怨鬼,岂可又杀生人耶?

吾自有主意。

”唤行厨宰杀牛马。

和面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

当夜于泸水岸上,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将馒头等物,陈设于地。

三更时分,孔明金冠鹤氅,亲自临祭,令董厥读祭文。

其文曰:“维大汉建兴三年秋九月一日,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诸葛亮,谨陈祭仪,享于故殁王事蜀中将校及南人亡者阴魂曰:我大汉皇帝,威胜五霸,明继三王。

昨自远方侵境,异俗起兵。

纵虿尾以兴妖,盗狼心而逞乱。

我奉王命,问罪遐荒。

大举貔貅,悉除蝼蚁。

雄军云集,狂寇冰消。

才闻破竹之声,便是失猿之势。

但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

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习武从戎,投明事主,莫不同申三令,共展七擒。

齐坚奉国之诚,并效忠君之志。

何期汝等偶失兵机,缘落奸计:或为流矢所中,魂掩泉台。

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今凯歌欲还,献俘将及。

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受骨肉之蒸尝,领家人之祭祀。

莫作他乡之鬼,徒为异域之魂。

我当奏之天子,使汝等各家尽沾恩露,年给衣粮,月赐廪禄。

用兹酬答,以慰汝心。

至于本境土神,南方亡鬼,血食有常,凭依不远。

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想宜宁帖,毋致号啕。

聊表丹诚,敬陈祭祀。

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

”读毕祭文,孔明放声大哭,极其痛切,情动三军,无不下泪。

孟获等众,尽皆哭泣。

只见愁云怨雾之中,隐隐有数千鬼魂,皆随风而散。

于是孔明令左右将祭物尽弃于泸水之中。

次日,孔明引大军俱到泸水南岸,但见云收雾散,风静浪平。

蜀兵安然尽渡泸水,果然“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行到永昌,孔明留王伉、吕凯守四郡。

发付孟获领众自回,嘱其勤政驭下,善抚居民,勿失农务。

孟获涕泣拜别而去。

孔明自引大军回成都。

后主排銮驾出郭三十里迎接,下辇立于道傍,以候孔明。

孔明慌下车伏道而言曰:“臣不能速平南方,使主上怀忧,臣之罪也。

”后主扶起孔明,并车而回,设太平筵会,重赏三军。

自此远邦进贡来朝者二百余处。

孔明奏准后主,将殁于王事者之家,一一优恤。

人心欢悦,朝野清平。

却说魏主曹丕,在位七年,即蜀汉建兴四年也。

丕先纳夫人甄氏,即袁绍次子袁熙之妇,前破邺城时所得。

后生一子,名睿,字元仲,自幼聪明,丕甚爱之。

后丕又纳安平广宗人郭永之女为贵妃,甚有颜色。

其父尝曰:“吾女乃女中之王也。

”故号为“女王”。

自丕纳为贵妃,因甄夫人失宠,郭贵妃欲谋为后,却与幸臣张韬商议。

时丕有疾,韬乃诈称于甄夫人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魇镇之事。

丕大怒,遂将甄夫人赐死,立郭贵妃为后。

因无出,养曹睿为己子。

虽甚爱之,不立为嗣。

睿年至十五岁,弓马熟娴。

当年春二月,丕带睿出猎。

行于山坞之间,赶出子母二鹿,丕一箭射倒母鹿,回观小鹿驰于曹睿马前。

丕大呼曰:“吾儿何不射之?

”睿在马上泣告曰:“陛下已杀其母,臣安忍复杀其子也。

”丕闻之,掷弓于地曰:“吾儿真仁德之主也!

”于是遂封睿为平原王。

夏五月,丕感寒疾,医治不痊,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入寝宫。

丕唤曹睿至,指谓曹真等曰:“今朕病已沉重,不能复生。

此子年幼,卿等三人可善辅之,勿负朕心。

”三人皆告曰:“陛下何出此言?

臣等愿竭力以事陛下,至千秋万岁。

”丕曰:“今年许昌城门无故自崩,乃不祥之兆,朕故自知必死也。

”正言间,内侍奏征东大将军曹休入宫问安。

丕召入谓曰:“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若能同心辅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

”言讫,堕泪而薨。

时年四十岁,在位七年。

于是曹真、陈群、司马懿、曹休等,一面举哀,一面拥立曹睿为大魏皇帝。

谥父丕为文皇帝,谥母甄氏为文昭皇后。

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其余文武官僚,各各封赠。

大赦天下。

时雍、凉二州缺人守把,司马懿上表乞守西凉等处。

曹睿从之,遂封懿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领诏去讫。

早有细作飞报入川。

孔明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

不如先起兵伐之。

”参军马谡曰:“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

某有一计,使司马懿自死于曹睿之手,未知丞相钧意允否?

”孔明问是何计,马谡曰:“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

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欲反。

更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诸处。

使曹睿心疑,必然杀此人也。

”孔明从之,即遣人密行此计去了。

却说邺城门上。

忽一日见贴下告示一道。

守门者揭了,来奏曹睿。

睿观之,其文曰:“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

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

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

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

如不顺者,当灭九族!

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 曹睿览毕,大惊失色,急问群臣。

太尉华歆奏曰:“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

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

久必为国家大祸。

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

”王朗奏曰:“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

若不早除,久必为祸。

”睿乃降旨,欲兴兵御驾亲征。

忽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曰:“不可。

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是知司马仲达无异志也。

今事未知真假,遽尔加兵,乃逼之反耳。

或者蜀、吴奸细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

陛下幸察之。

”睿曰:“司马懿若果谋反,将奈何?

”真曰:“如陛下心疑,可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

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

观其动静,就车前擒之,可也。

”睿从之,遂命曹真监国,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

司马懿不知其故,欲令天子知其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

近臣奏曰:“司马懿果率兵十余万,前来抗拒,实有反心矣。

”睿慌命曹休先领兵迎之。

司马懿见兵马前来,只疑车驾亲至,伏道而迎。

曹休出曰:“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反耶?

”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乃问其故。

休备言前事。

懿曰:“此吴、蜀奸细反间之计,欲使我君臣自相残害,彼却乘虚而袭。

某当自见天子辨之。

”遂急退了军马,至睿车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

必是吴、蜀之奸计。

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

”睿疑虑未决。

华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权。

可即罢归田里。

”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

凉军马。

曹睿驾回洛阳。

却说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川中。

孔明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

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

”次日,后主早朝,大会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师表》一道。

表曰:“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咨,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 后主览表曰:“相父南征,远涉艰难。

方始回都,坐未安席。

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孔明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

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

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忽班部中太史谯周出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

”乃顾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

”孔明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

吾今且驻军马于汉中,观其动静而后行。

”谯周苦谏不从。

于是孔明乃留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总摄宫中之事。

又留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

蒋琬为参军。

张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

杜琼为谏议大夫。

杜微、杨洪为尚书。

孟光、来敏为祭酒。

尹默、李譔为博士。

郤正、费诗为秘书。

谯周为太史。

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中之事。

孔明受诏归府,唤诸将听令: 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

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张翼。

牙门将——裨将军王平。

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 副将——定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吕义。

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 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抚戎将军、关内侯张嶷。

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

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

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

前将军——都亭侯袁綝。

左将军——高阳侯吴懿。

右将军——玄都侯高翔。

后将军——安乐侯吴班。

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

前将军——征南将军刘巴。

前护军——偏将军、汉城亭侯许允。

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

右护军——偏将军刘敏。

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官雝。

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

行参军——谏议将军阎晏。

行参军——偏将军爨习。

行参军——裨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都尉盛孛攵。

从事——武略中郎将樊岐。

典军书记——樊建。

丞相令史——董厥。

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

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以上一应官员,都随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

分拨已定,又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

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

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

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

”众视之,乃赵云也。

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

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

”云厉声曰:“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

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

愿为前部先锋!

”孔明再三苦劝不住。

云曰:“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

”孔明曰:“将军既要为先锋,须得一人同去。

”言未尽,一人应曰:“某虽不才,愿助老将军先引一军前去破敌。

”孔明视之,乃邓芝也。

孔明大喜,即拨精兵五千。

副将十员,随赵云、邓芝去讫。

孔明出师,后主引百官送于北门外十里。

孔明辞了后主,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望汉中迤逦进发。

却说边庭探知此事,报入洛阳。

是日曹睿设朝,近臣奏曰:“边官报称: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出屯汉中,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引兵入境。

”睿大惊,问群臣曰:“谁可为将,以退蜀兵?

”忽一人应声而出曰:“臣父死于汉中,切齿之恨,未尝得报。

今蜀兵犯境,臣愿引本部猛将,更乞陛下赐关西之兵,前往破蜀,上为国家效力,下报父仇,臣万死不恨!

”众视之,乃夏侯渊之子夏侯楙也。

楙字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自幼嗣与夏侯惇为子。

后夏侯渊为黄忠所斩,曹操怜之,以女清河公主招为驸马,因此朝中钦敬。

虽掌兵权,未尝临阵。

当时自请出征,曹睿即命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前去迎敌。

司徒王朗谏曰:“不可。

夏侯驸马素不曾经战,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

更兼诸葛亮足智多谋,深通韧略,不可轻敌。

”夏侯楙叱曰:“司徒莫非结连诸葛亮,欲为内应耶?

吾自幼从父学习韬略,深通兵法。

汝何欺我年幼?

吾若不生擒诸葛亮,誓不回见天子!

”王朗等皆不敢言。

夏侯楙辞了魏主,星夜到长安,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孔明。

正是:欲秉白旄摩将士,却教黄吻掌兵权。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