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陇城县

数日山林间,嵬眼复倾耳。

烦襟一以换,飘若方外士。

今朝出谷口,已觉俗虑起。

可惜身上衣,斑班遂尘滓。

回首林下游,何年赤松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数日在山林中徜徉,我用崇高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聆听的耳朵去感受自然。为了换取内心的宁静与舒适,我舍弃了烦忧与纷杂,如同身处仙境的士人一般优雅自在。今天早晨走出山谷口,我已经感到了尘世的琐事重新困扰起我。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我身上的衣物却被斑斓的尘埃覆盖。回首林中小径,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前来这里的红松树痴迷者。



鸣玉亭筹笔之南

〔文同〕 〔宋〕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思归鸟左右掩作

〔文同〕 〔宋〕

峡中足啼鸟,盏邹不可会。

其道思归者,雄鸣即雌对。

前壑云渐起,后山月已背。

行人畏闻汝,一声一心碎。

夜发散关

〔文同〕 〔宋〕

风吹古关口,万木响如裂。

凄凉异乡客,骑马关下月。

板道霜凿凿,石梁溪咽咽。

怪来晓寒重,御爱山头雪。

入谷马上其三

〔文同〕 〔宋〕

北谷气象佳,有景乃天设。

峰峦互亏蔽,湍濑相绾结。

珍条拂垂袂,芳草留去辙。

自顾尘满缨,安能住深绝。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文同〕 〔宋〕

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

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

收卷势利心,欲与汗漫游。

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