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即事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简介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的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首先是说明家乡之所在,其次点《忆江南》之题,洋溢着舟子,也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 全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折射出词人心灵的平静。境界的开阔和景物的明丽,又透露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摹景抒情,诗中有画,表现了诗与画的同步造诣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望江南思家

〔王世贞〕 〔明〕

回首处,薄业太湖干。

半艇春洲芦笋绿,一楼风雨杏花寒。

此景放谁看。

望江南书所见

〔王世贞〕 〔明〕

春睡足,钗玉自欹斜。

立傍镜台还胍胍,枕痕纤甲印桃花。

来试雨前茶。

望江南病后戏作

〔王世贞〕 〔明〕

闲嘱病,慎莫忌多才。

夜雨松它温锦带,霜天负我软金杯。

怕汝又安排。

望江南有感

〔王世贞〕 〔明〕

无限事,断送在长安。

只见前人前事好,后人谁道后人难。

青史不胜寒。

望江南晚步

〔王世贞〕 〔明〕

随意步,芒屦破苍苔。

半壁雨收残日去,满江风送晚潮来。

此景亦悠哉。

望江南·梦故乡作

〔王世贞〕 〔明〕

无个事,湘枕睡初酣。

青织晚潮萦似带,碧攒春树小于簪。

遮莫是江南。

三五七言秋江辞

〔王世贞〕 〔明〕

风江秋,风叶愁。

孤云阁远屿,一雁落汀洲。

贪看十五焦山月,帆到金陵不肯收。

三五七言春泛

〔王世贞〕 〔明〕

兰为楫,桂为桨。

春波既摇裔,春日仍骀荡。

归到横塘市欲收,平林一抹苍烟上。

两山竹枝歌

〔王世贞〕 〔明〕

峨舸大艑碧波间,遍截玲珑稛载还。

最是三吴多好事,家家分得洞庭山。

两山竹枝歌

〔王世贞〕 〔明〕

短短钗银压鬓鸦,围腰群捉木绵花。

莫嫌村坞行人少,夫婿经商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