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扫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晁补之〕 〔宋〕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和二叔父少监入馆见赐诗

〔晁补之〕 〔宋〕

楩楠要是晚方成,雄朔遗风世共惊。

屑去未惊容必去,逃名还自得高名。

歌行元白辞涛壮,书画钟王笔势精。

乘马辎车何足算,不将稽古愧桓荣。

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

〔晁补之〕 〔宋〕

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已似诸荀并才子,复如群窦占诗名。

尚吟河水怜孤侄,应与乡人痛伯兄。

老鹤长鸣近天汉,可容丛灌和骊庚。

与昙秀师别垂二十年而后相会于金山作

〔晁补之〕 〔宋〕

诗笔多生习气牵,老来经呗亦随缘。

何妨偶入东坡梦,未害闲依北固禅。

万里波涛凭槛语,一山风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尘埃地,更约相逢二十年。

阎醇老作默斋

〔晁补之〕 〔宋〕

净名良久文殊叹,此是如来不二门。

要识结喑非是默,应知分别亦无言。

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复能令孔子尊。

正复立谈封万户,时清何害口澜翻。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