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家室送别

几年保新阡,托身斗一方。

问语得野人,禾黍共登场。

迁疏傥可老,持须时抑扬。

顾非马上才,犹怀袖中刚。

西风荡微气,仰视明星光。

叩齿咏真主,白眉谁最良。

师门守边钥,表表南方强。

逋诛百年寇,敢谓莫我当。

牝鸡久司晨,群吠移当阳。

荤膻固难律,谁可无宫商。

堂堂发天机,右钺左仗黄。

一旦念风云,果知筹策长。

洗涤尽馀滓,万翼争回翔。

能无出囊颖,及顾箕子傍。

平生惯草衣,岂堪事戎行。

强歌出塞曲,夭矫参龙章。

蝇因逸骥速,马为奏瑟昂。

尚期骛鼓操,奋力起病床。

贺兰夺故穴,安西还旧疆。

归上千万寿,重赓庶事康。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几年守护着新的乡村,托身斗争在一方。 问言获得了野人的支持,稻谷和谷子共同登上舞台。 迁徙的草木依然可谓老,执意坚持的胡须时而抬扬。 并非马上就有才华,怀揣的依旧是胸怀中的刚强。 西风轻轻地扫过微凉的空气,抬头仰望明亮的星光。 敲击牙齿高声颂扬真主,哪个拥有雪白的眉毛最为美妙。 守卫师门的钥匙,倡导南方的坚强。 追逐并诛杀百年的敌寇,敢于说我无人能敌。 母鸡长久地叫唤着早晨,群犬吠声逐渐移到了太阳上方。 肉食和膻味是难以禁忌的,谁能没有宫商的音律。 庄严而伟大地展示着天的机缘,右手持剑左手执黄旗。 只要一念起风云,果断地知道策略是常长久之事。 洗涤干净残余的污垢,万翼争相飞翔。 能够不吝珍藏明珠,像箕子那样一直守望在身旁。 一生习惯着简单的衣物,如何能应付军旅的长征。 高昂地歌唱着出塞曲,活泼而矫健地演绎参龙的神姿。 苍蝇因为马匹的灵巧快速,骏马因为奏出的瑟琴而骄傲昂扬。 仍期待着鼓点的奋起,努力地从病床上挣扎起来。 贺兰山夺回了曾经的老巢,安西回归了旧日的疆域。 回归千万岁的寿命,再次承担起重要的工作。



和参寥过敝庐留宿因见寄之韵为谢

〔李之仪〕 〔宋〕

及此仲春月,颇欲谢远步。

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

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

送孙叔静

〔李之仪〕 〔宋〕

浮云无定着,乍合还分离。

廓开万里天,好是无云时。

我怀苦萧屑,多感不自拾。

奈何情所亲,容易成南飞。

秦人虽受宝,睨柱谁瑕疵。

空能九宾赏,终负连城归。

此道固有命,如君应未迟。

且从淮上游,霜浓蟹螯肥。

载取一樽酒,里门相扶携。

笑语欲难背,古人良可期。

开编若对面,谑浪尤相宜。

皎皎澄汉月,森森琼树枝。

燕地重郭隗,吴儿轻陆机。

晓来犹薄露,会见高风披。

次韵黄鲁直晁尧民游马颊归

〔李之仪〕 〔宋〕

洋洋引天津,湍悍谁为写。

谋臧神所劳,穹筑限修野。

缅怀二三子,感物寓土苴。

卯饮束貂裘,指顾来其下。

霜风面欲黎,踉跄倚羸马。

一笑等飞云,吾生竟何者。

次韵晁尧民黄鲁直苏子瞻同赋半

〔李之仪〕 〔宋〕

耿耿万里心,振衣常夜半。

明星当户高,仰首每自叹。

是身固虚空,殆将等闲玩。

永怀一寸光,有之讵能散。

南山富蕨薇,采采宁待伴。

不愧郢中曲,谁报青玉案。

千载北窗风,郑声何可乱。

子职若崎岖,垢指宁与盥。

我惭老更拙,欲和知良难。

但能袭馀尘,未易窥重关。

路年与君俱,才此意少宽。

奈何舍我去,鸿鹄随骞抟。

岑楼起肤寸,万仞始一拳。

知君未易量,愿君更加餐。

亲发日益白,何以为亲欢。

以义不以时,吾君正求贤。

只欠明光宫,峨峨望君冠。

寄范七平凉有一优者颇相似每见即与从容聊遣吾思之不能已也

〔李之仪〕 〔宋〕

吾友范君谊,宛似丘迟诗。

点缀花映草,草长莺乱飞。

咏诗知吾人,因人想其诗。

不知胸中宽,西域方鞭笞。

昔为守御策,坚壁不容锥。

今作进讨计,万里入鼓鼙。

相从惜日短,既别恨见迟。

虽无老成人,仿佛颊赪儿。

每见挽手语,问我将何为。

我非浊子者,我友实似之。

典刑不可见,况复堂上奇。

边城气候晚,四月犹夹衣。

青灯照冷坐,素目披重帷。

孤怀苦萧屑,人事终难期。

何当命典刑,一笑相淋漓。

秦太虚出鲁直所寄诗因次其韵

〔李之仪〕 〔宋〕

别子又春杪,幽怀谁与欢。

返复事远途,缭绕如理绵。

家山虽入眼,尚疑隔晨烟。

破闷得子诗,鸣鸡还到船。

追随日苦短,容易悲长年。

犹能共一辙,植足临天旋。

下泽政有味,万户自我捐。

唯有不舍心,常如俯奔川。

再登斗野亭路旧韵寄太虚

〔李之仪〕 〔宋〕

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

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

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

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

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

长年浸枯蘖,有时怀层城。

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

皇皇遍诸侯,吾人愧安行。

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

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李之仪〕 〔宋〕

膏肓有前人,老意系丛樾。

差池纷鬓霜,味蜡火已绝。

一啜风漱液,幽思起复灭。

讵惭数及七,缅予在明月。

疏更蹇修途,景耿重激发。

泠然傥可御,千古同一辙。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李之仪〕 〔宋〕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

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

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

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

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

〔李之仪〕 〔宋〕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