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隆兴寺叠旧作韵

董子有言尊所闻,佛家者流称世尊。

尽有儒名而墨行,不徒守说惟空门。

昌黎辟异友文畅,相从坡印如龙云。

高人游戏无不可,岂其迷彼因果轮。

时维九月复九日,三秋令节悬晴旻。

言巡嵩岳此驻节,观者如堵纷纭纭。

佛香雁阁一纵眺,烟低近远村庄分。

恒阳尚幸薄有穫,茅檐鲜叹生不辰。

按辔频经问民瘼,霁色底用严如神。

行宫西侧近数武,从容略憩闲斋身。

便进大吏数畴咨,民安物阜休云云。

今秋西成究逊昔,讵乏釜鱼及甑尘。

芊芊陇麦明岁食,护惜早饬羽林军。

冬寒窘迫恐应甚,数事时廑予思存。

登高揽胜聊循例,闾阎疾苦忧怀真。

大端我示推行尔,及尔有司详讨论。

散金莫惜库所积,散粟莫吝仓之陈。

不须救度资佛力,但能绥恤民如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九日幸旺泉导醴亭登高

〔弘历〕 〔清〕

东垣古名郡,沃野耕桑稠。

氿泉随处溢,水利良足脩。

斯泉独名旺,久藉溉田畴。

岁远惜湮废,疏浚法宜求。

高斌建钺时,承命相视周。

淤者剔其源,塞者鬟其流。

至今宛成渠,馀润资耕耰。

为亭其旁阜,旷朗畅远眸。

名之曰导醴,意取醇饮投。

今日是何日,古制登高邱。

适值驻翠跸,于焉咏来游。

晓阴忽开霁,少皞行金秋。

拾级扶朱栏,濯清俯绿洲。

黄华才绽蕊,霜迟露颗浮。

但得有菊意,佳品何须搜。

畅眺谢龙沙,走笔怀滕楼。

来来汝大吏,供帐勿华优。

苟为事虚文,负刍讥反裘。

农功愿允惬,佳节景并酬。

故事高商飙,权城佳话留。

〔弘历〕 〔清〕

秋深候应凉,南向地颇暖。

午阳热每剧,薄寒惟早晚。

行人爽已披,农夫愿方满。

晚荞犹在田,霜迟穫无损。

事固鲜两美,欣兹实兼善。

和苏轼刻盆石诗韵

〔弘历〕 〔清〕

鹊渚鶱谒天帝孙,支机持走归中原。

玉局胡乃公案翻,曰此中山有石存。

置之平几承以盆,作歌七字探天根。

雷门布鼓予缀言,走笔趁韵赓其元。

题隆兴寺画壁

〔弘历〕 〔清〕

前度权城临小春,佛香高阁参金身。

绮语破戒赞相好,七字韵脚通元真。

信宿驻跸促归辔,未及遍览庵罗园。

兹来秋日多清暇,乃得一一探其源。

调御丈夫固拔萃,前庑画壁尤绝伦。

四十九年无一字,源流十二谁所传。

净饭王宫生悉达,天上天下称独尊。

乃至徘徊双树下,终不生心转法轮。

围绕纯陀及迦叶,恭敬帝释人非人。

土伯九约角觺觺,乾闼八部狰侁侁。

罗刹敦脢亦听法,蒙倛牛首咸来宾。

须弥四面面各色,其间众类纷纭纭。

元蜂赤蚁蟠旷宇,鬼母产□还为飧。

延颈举踵望悲护,圆光遍照何冤亲。

异哉幻境无不有,难执名相徵文言。

画师乃不识名氏,想因薰习如来禅。

知微画像必斋戒,山东法传杨契丹。

两家手迹真伪半,未能到此窥篱籓。

赵州古寺壁间水,相传作者吴道元。

此去赵州百馀里,同时留迹何疑焉。

但看一笔挥圆相,风落电转谁能然。

此画当作吴画观,兼传摩诘思开元。

阅滹沱河堤工

〔弘历〕 〔清〕

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

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

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

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

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

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

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

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

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

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

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

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

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