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泗城北楼

登上城北楼,遥遥望三陵。

王气何郁葱,千载藏威灵。

城面盱眙山,淮泗来绕城。

低回思沐邑,依稀怀镐京。

河流泌洋洋,玄鸟兹降精。

卜年讵有极,祈天岂无徵。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湛若水〕 〔明〕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

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

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

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湛若水〕 〔明〕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湛若水〕 〔明〕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以顶等高卑,未知孰为多。

此山系望远,地位累坡陀。

此山可远望,紫气腾冲和。

望之已可爱,而况来登歌。

即事既已高,万丈如吾何。

芝南篇赠徐子

〔湛若水〕 〔明〕

上上甘泉山,邂逅逢使君。

邀与酌甘泉,意气香袭人。

云生浙水深,家住芝山南。

君子秉明德,馨香发幽岑。

幽岑以韬光,明德在离方。

氤氲塞宇宙,烨熠何皇皇。

一年昔三秀,五百昌期缪。

阔哉何寥寥,绝无而仅有。

灵根入厚地,孤光映穹昊。

藏心美灵根,疾徐应心手。

心手皆自然,忘助一无作。

问何为灵根,此根何处讨。

九月十一日将从瓜洲渡江游焦山阻风

〔湛若水〕 〔明〕

涉江访焦山,焦山在目前。

风伯有何意,而使不济焉。

不济命乎而,遗予不尽思。

如彼隐德者,缄藏极神机。

草木与崖石,处处皆吾益。

草以观我生,石以砺予力。

宿瑞岩道院

〔湛若水〕 〔明〕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

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天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

洒落群物表,如身在虚空。

虚空复何有,扰扰将奚从。

鸟欣暂止木,久在樊笼中。

泗州学讲后作示诸生

〔湛若水〕 〔明〕

圣途久芜秽,吾衰复谁治。

人乃天地心,三才为纲维。

如何餍糠粕,人人醉如泥。

安得独醒者,哺糟啜其醨。

豁然见天地,见南北东西。

见心有六经,见心能百为。

见心本广大,见心本精微。

见心本高明,见心无倚陂。

人心即宇宙,人心即两仪。

两仪与宇宙,吾能握其机。

问机是何为,欲语逼归期。

诸生试自思,反求自得之。

泗州夙赴基运山祭告道中

〔湛若水〕 〔明〕

鸡鸣夙严驾,戴月冒秋霜。

皇命事三陵,于焉肃祼将。

踧踖履神地,草莱愁践伤。

生意谅无极,勿使我心慌。

观玻璃泉

〔湛若水〕 〔明〕

吾爱玻璃泉,泉与心同渊。

不待酌饮之,心源已涓涓。

涓流作大海,坏土成高山。

山高乃有灵,水深蛟龙蟠。

过滁州感旧作奉胡时振崔来凤二太仆田叔禾太守兼示二孟生

〔湛若水〕 〔明〕

遵涂出滁阳,望望琅琊山。

昔日阳明子,相期共跻攀。

寂寞卧山房,共话儒释言。

何期廿载下,复此同诸贤。

俯怀丰乐地,壮心与盘桓。

冥搜醉翁处,窥潭有龙蟠。

醉翁醉亦得,蟠龙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