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三

歧中更觉有歧趋,局外闲观局又殊。

天岂可欺文未丧,地何曾坠道须扶。

谁教鬼瞰高明室,竟有人争势利途。

似此熏莸同臭味,那甘戏弄任揶揄。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感事其二

〔刘绎〕 〔清〕

道在三纲与五常,谁知化外即洪荒。

无人伦理皆为鬼,有丈夫名亦贱商。

他族鼾宁容卧榻,耦俱猜恐在萧墙。

下乔入谷真非计,善变还须再较量。

感事其一

〔刘绎〕 〔清〕

堂堂中国远怀柔,文治光昭尊孔周。

悦道曾闻来楚产,谈天何故引齐咻。

异端自昔分三教,同术从无合九流。

万古六经悬日月,车书一统奉皇州。

留别螺城书院诸生

〔刘绎〕 〔清〕

一度春风序已更,三冬又作岁寒盟。

我如贺厦去来燕,人似迁乔下上莺。

山水因缘文字契,雪泥踪迹友朋情。

殷勤再订重论约,惭愧常谈属老生。

晤宁白仙话感

〔刘绎〕 〔清〕

十载回思患难时,怜君义侠共驱驰。

重谈世事嗟成败,细验人情见盛衰。

未必地舆全有据①,即论天道岂难知。

从来祸福凭方寸,造化何心任转移。

《洗砚山房诗》题词①

〔刘绎〕 〔清〕

冀北滇南鸿雪迹②,召前杜后燕贻传。

口碑已旧存遗爱,手泽如新见故编。

当日哦松情仿佛,至今捧砚意缠绵。

好将剩馥残膏守,应卜清芬世业延。

感事其四

〔刘绎〕 〔清〕

出者奴之入主之,纷纷借径亦何为。

朝秦暮楚谁罗致,逃墨归杨忍笠追。

吾道本来无畛域,汉官应自有威仪。

要将礼义销兵甲,旋转乾坤在此时。

感事其五

〔刘绎〕 〔清〕

四海同风大道亨,由来天下共文明。

何堪举国如猴沐,乍喜朝阳有凤鸣。

好为读书留种子,莫因泥礼误苍生。

维持世教须贤辅,燮理无烦口舌争。

何司直过访山庄

〔刘绎〕 〔清〕

故人良晤在春初,谈笑忘忧慰索居。

投辖幸留连日雨,披襟快读十年书。

愧无异样金针度①,赖有良言药石储。

岂独料量身后业,子孙犹得沐芬余。

酬漆古香学博惠题拙诗

〔刘绎〕 〔清〕

寒雨山窗昼漏迟,春风触手见新诗。

针缘磁石投能合,弦入焦桐赏更奇。

自觉小巫惭我法,转凭大雅得吾师。

回思四十年前事,曾侍传经董子帷①。

六月九日为亡室期年口占志悼

〔刘绎〕 〔清〕

柴门乍见升新谷,流水如闻咽古琴。

赤日逗窗尘已隔,炎风拂簟梦重寻。

事因多废常相忆,情到难言转觉深。

已卜他年同穴地,为添宿草感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