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二

词源滚滚正无涯,况有勋名为国华。

江汉地通朝海路,星河人识上天槎。

回看仙步离尘远,老觉君恩与岁加。

莫赋春明门外别,金陵元是帝王家。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逢太原故人

〔石宝〕 〔明〕

浮生易飘转,忽如车毂尘。

与子十年别,念君如旧贫。

感慨奏诗篇,况复届阳春。

为问城中景,一一及交亲。

白璧犹待价,巨鱼多戢鳞。

昔时富游子,忽为寒乞身。

荒芜积水处,时见红楼新。

贱子负干戈,依然羁旅人。

遭逢太平年,幸免罹苦辛。

感此人事变,对谈忽忘真。

漫书二首其二

〔石宝〕 〔明〕

曾子日在野,食力事躬耕。

纳屦踵时决,掩肘衿不盈。

岂无百镒馈,乖义色所轻。

天光触鸣籁,商颂出金声。

终焉领圣业,千载崇钜名。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一

〔李东阳〕 〔明〕

南都曾听八仙歌,欲和高风奈远何。

紫禁朝天清梦绕,青云回首后尘多。

褚虞制作唐贞观,王谢风流晋永和。

而我未忘山水地,送君吟鬓欲成皤。

馈柑于乔世赏用前韵

〔李东阳〕 〔明〕

冻地经寒裂欲开,南柑初载北车来。

霜随玉爪冰丝落,日照金盘火齐堆。

高价敢论燕市踊,远林还忆楚山嵬。

也知黄陆当时传,健笔应劳太史裁。

秋夜

〔石宝〕 〔明〕

萧萧暮秋意,似与骚人期。

西风凄布袍,河汉影垂垂。

高城奏清角,感怆有馀悲。

故垒欲辞燕,残蝉犹附枝。

烹羊及炰羔,农家欣及时。

不念抱穷士,文章光陆离。

忽触秋涛声,壮怀良在兹。

古别离曲

〔石宝〕 〔明〕

官杨何青青,野花明道傍。

妾东君向西,坐见道路长。

留妾千金刀,赠君双鸣珰。

日月如流星,岁暮永相望。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三

〔李东阳〕 〔明〕

瀛洲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从此略施经国手,向来闲却著书年。

亦知忧乐能关世,自卜行藏岂问天。

归路不须驰传急,似闻宣室正求贤。

题长春轩诗卷

〔石宝〕 〔明〕

春阳无恒燠,春雨无恒滋。

如何轩中人,日咏长春诗。

岂有师文弦,如彼鲁阳麾。

至哉万化源,舒惨固自知。

庭除辟馀壤,百卉纷及时。

春兰色可悦,秋菊亦垂垂。

脩树交清阴,好鸟鸣高枝。

俯窥华实繁,仰视风霆驰。

吟啸皆春风,习习被朱丝。

有时掔坠露,咀嚼疗晨饥。

乃知广文饭,不异商岭芝。

平生执经人,庙堂今设施。

珍重葱郁间,或有栋梁姿。

体斋赏莲次韵廉伯宫谕

〔李东阳〕 〔明〕

后堂深闭小盆池,池上花开客已知。

索赏故将狂作态,被留真以醉为期。

三年约伴人应少,五月来看事亦奇。

不似城东千叶主,有花无酒任人嗤。

谒王滹南先生祠

〔石宝〕 〔明〕

行过数仞宫,步自庑南入。

古祠就荒顿,穹碑犹岌岌。

败瓦翳绿草,颓垣跛而立。

感此百代人,安能不于邑。

在昔金氏兴,豪杰稍驱集。

惟公负雄才,辩博人鲜及。

入掌丝纶言,侃侃激懦习。

砥柱不随流,圭璋有操执。

著书阐坟典,文义无蹈袭。

乡邦识楷范,后进劳引汲。

能使绮纨子,森然如响翕。

岂徒富文学,自是高品级。

下视饕餮徒,何翅相百十。

古人不可作,流风振原隰。

愧我后知人,徒然负书笈。

登堂颜欲汗,端拱还趋揖。

虚位满尘埃,户牖莓苔涩。

陋巷谅不改,行者为迫急。

文芒无由睹,树杪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