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见人辄有求,所以百虑非。

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

愚夫饱欲死,志士固长饥。

出门万里涂,其亦慎所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看到人们就有求于我,所以百般忧虑都无法避免。但只要能守住简朴的生活,什么事都能做到。愚昧之人满足了欲望就会死,而有志向的人却能忍受长期的饥饿。出门行走千万里,也要慎重选择前往的地方。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吕本中〕 〔宋〕

莫惜一日勤,而忘终身忧。

农夫力耕作,其必岁有秋。

日前不卤莽,久亦有倍收。

少年不努力,老大复何求。

别林氏兄弟

〔吕本中〕 〔宋〕

二年住闽岭,所阅足青紫。

那知万众中,得此数君子。

相从不我厌,但觉岁月驶。

高论脱时俗,如风濯烦暑。

出处虽未同,气味固相似。

人生有离合,所畏为物使。

要当啜英华,不必计渣滓。

他年肯相寻,在彼不在此。

赠了老

〔吕本中〕 〔宋〕

前年见公沧海上,法会堂堂万骑将。

今年见公浙河东,犹是当时旧老翁。

送行更有天童老,骐骥齐驱猎霜草。

野狐射干胆欲破,不但独喷群马倒。

我衰且病百念绝,便得从公不为早。

忘情遁迹亦未是,言与不言俱一扫。

世人扰扰不归家,公行问渠有何好。

送杨晨当时赴夔漕

〔吕本中〕 〔宋〕

杨侯从旧名籍籍,吴中一见如旧识。

怜我衰颓病已侵,怪我辛勤百无益。

今君遽作巴蜀行,江头宿昔春水生。

路经三峡不艰阻,遍与疲民问疾苦。

随身长剑莫轻舞,试伐蛟鼍斩豺虎。

此来人士众如雨,得君此行慰羁旅。

君但垂情一笑许,胜使区区入州府。

百城因之遂安堵,亦胜无事闲坐否。

钱逊叔侍郎奉京师旧坟改葬天柱谨成挽诗一首

〔吕本中〕 〔宋〕

钱氏霸吴越,功德在斯民。

逊王早退居,身退道益尊。

至今二百年,盛事传后昆。

文采震本朝,岂惟光一门。

后来翰林公,又以直声闻。

累叶其外家,家世悉殊勋。

善恶久乃效,其报于此分。

裔孙杰立者,迎丧自中原。

遂令扰攘后,得安久旅魂。

依依天柱山,不必京洛尘。

死者如有知,当言吾有孙。

小人托末契,所恨老不文。

睹此一时盛,忍终无一言。

越水流不竭,越山旱不昏。

孝子亦不匮,锡类到礽云。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吕本中〕 〔宋〕

世人争锱铢,未语色已变。

居然面颈赤,自处亦已贱。

宁知烈士胸,渠自有志愿。

一介不妄取,万钟我亦倦。

古人有伯夷,名冠太史传。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吕本中〕 〔宋〕

我思临川居,欲往意未慊。

每怀三二子,岁月多荏苒。

后生慎所习,正是丝在染。

未须极轩昂,且须就收敛。

举动思故人,此志岂不远。

才虽有高下,事亦要强勉。

愿为江海深,莫作盆盎浅。

夜凉早起寻李贻季陆庆长所惠诗有作

〔吕本中〕 〔宋〕

夜长忘阴晴,忽听檐雨滴。

空房闭重门,凉气通枕席。

欣然欲揽被,如觅旧相识。

那知庚伏内,得此睡通夕。

起寻两君诗,令我生气力。

成蹊长桃李,已自除荆棘。

远游得数士,舍此百无益。

挑灯视皮肤,不顾蚊咬赤。

因之不复寐,为子增叹息。

将发福唐

〔吕本中〕 〔宋〕

尽此一囊粟,我行当有期。

凉风吹天涯,增我别后思。

结束向行在,问子还何时。

初无济时策,处事多参差。

环视中所有,无一施可宜。

形骸久已病,敢徼当世知。

不蒙朋友责,定遭儿辈嗤。

矧此世外人,劝归常恐迟。

相寻有如日,请盟吾此诗。

谢杨绍祖惠玉友

〔吕本中〕 〔宋〕

我来闽中居,中热久断酒。

端居苦无事,神气思内守。

故人怜我病,小缸送玉友。

极知此不凡,岭海见未有。

感君意则重,纳约况自牖。

欣然洗盏尝,不待捧素手。

空杯贮玉色,一洗市沽丑。

坐令百疾去,敢复望升斗。

从令破酒戒,可以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