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淮四首其三

面面疏棂傍水开,赏心亭下足徘徊。

游人自坠金鞭去,商女曾歌玉树来。

五里雾迷煎甲火,百枝灯照玩春杯。

小桃一向东墙发,惹得游蜂日几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次韵秦淮四首其二

〔吴绮〕 〔清〕

一带朱楼映紫霞,段师家世教琵琶。

碧窗晓腻鸬鹚粉,红袖春娇蛱蝶花。

垆畔远山巴子黛,栏边新水越娥纱。

当年记得吹箫曲,明月宁容薄雾遮。

王宏道舍人赞

〔周志蕙〕 〔清〕

翛然无累之神,见此有道之器。

韵收一代之风流,骨含奕世之富贵。

节临事而不夺,貌甚威而常喜。

方其少壮,则酒阑说剑。

横槊赋诗,名动塞垒。

及其倦也,则浮沅湘。

上衡霍,尽室行于山水。

至于醉心翰墨,倾倒肺怀,则有王右辖、吴武陵之风味。

驰至金城,而忠款乃著。

罢归玉关,而功名自至者。

皆非壮岁,庸讵知此老人独不如是乎。

次韵秦淮四首其一

〔吴绮〕 〔清〕

桃叶门临罨画溪,门前乌桕绿阴迷。

鸾因并舞常耽睡,莺爱成双忍独啼。

渌水歌微金管细,博山香静绣帘低。

当轩素手盈盈出,争道侬家旧姓西。

周达道通判赞

〔周志蕙〕 〔清〕

韵出缙绅,秀见眉须。

矫绛阙之风度,宜玉堂之步趋。

有人所尽有,无人所当无。

而乃袖补衮之手,而弄云泉以自娱也。

余安能探其归宿,独见于皮肤。

盖神于酌古,僻于誉书。

求于古人,则谢幼舆王子敬之徒欤。

韩廉使奉御赞

〔周志蕙〕 〔清〕

幅巾椹衣,杳然深靖。

坐藓石床,横玉麈柄。

松声度曲,笑作风听。

是故有琴,弦索不整。

人徒见其神和气平,颓然委顺。

至于垂绅正笏,守法奉命。

则活人之色严毅劲正,特不受富贵所吞,而有山林之韵。

究其心胸,山包海容。

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盖游戏人间之出世,扶持洞上之宗风者也。

山谷老人赞

〔周志蕙〕 〔清〕

盖九州以醉眼,而其气如神。

藻万物以妙语,而应手生春。

排黄龙之三关,则凡圣之情不敢呵止。

竖宝觉之一拳,则背触之意不立鲜陈。

世波虽怒,而难移砥柱之操。

诗名虽富,而不救卓锥之贫。

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

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

岂平章佛法之宰相,乃檀越丛林之韵人也耶。

次韵秦淮四首其四

〔吴绮〕 〔清〕

垂杨历乱懒禁持,乳燕啼莺顷不离。

月下有心寻舞榭,落花无力惹游丝。

高楼听雨帘长下,短笛临风榻任支。

惆怅江关萧瑟后,子山词赋可相宜。

云庵和尚舍利赞

〔周志蕙〕 〔清〕

是身梦境一尘垢,分段苦业所成就。

折旋俯仰谁使之,皆汝一念颠倒想。

若言此身非念伦,云何想中可传令。

乃知妄想融通趣,如露如幻如云影。

念清净则身光明,念杂想则身垢秽。

君看火力初无情,圣凡伪真俱发梦。

云庵偏得老南道,粹然一出支临济。

平生慈悲喜舍力,及乐说辩智慧光。

大愿所熏精进幢,上契佛祖超情见。

至妙要非粗不传,悯世狭劣示小者。

稽首作赞示同学,千载丛林有耿光。

绿珠井

〔吴绮〕 〔清〕

丽人生长共梧乡,谁道杨环胜阿梁。

为昔高楼花委地,至今寒甃水生香。

银床夜月生苍藓,金谷悲风舞白杨。

一曲新声传宋袆,顿教横笛怨凄凉。

石头志庵主赞

〔周志蕙〕 〔清〕

自住石头,老无气力。

一回上山,一回气急。

禅流相见问宗风,一日两度钵盂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