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五首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曲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爱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其一】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其二】 山泉绕着街道缓缓流去,万树桃花掩映着小楼。 我在楼上悠闲地翻看道教书籍慵懒着没有起身,隔着水晶帘看你在妆台前梳头。 【其三】 著压的红罗总是追逐时髦新颖的花样,绣着秦吉了花纹的纱布染着酒曲一样的嫩色。 你说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质太薄弱,稍微有些经纬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其五】 当时百花齐放,我却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给你这个皮肤洁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两三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江边,可怜只有一树绿叶和我一起度过残春。


注释

篸(zān):古同「簪」。 须臾(yú):片刻,很短的时间。 散漫:慢慢的。 慵(yōng):懒惰,懒散。 水晶帘:石英做的帘子;一指透明的帘子。 吉了(liǎo):又称秦吉了,八哥。 嫩曲(qū):酒曲一样的嫩色。 纰缦(pī màn):指经纬稀疏的披帛。 「曾经沧海难为水」句: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除却巫山不是云」句: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取次:随便,草率地。 缘:因为,为了。 发:开放。 白人:皮肤洁白的人。诗中指亡妻。


简介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赏析

唐·范摅《云溪友议》:元稹初娶京兆韦氏,字蕙丛,官未达而苦贫……韦蕙从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曰:「谢家最小偏怜女……」又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莺莺》、《离思》、《白衣裳》诸作,后生习之,败行丧身。诗将为人之仇,率天下之人而祸诗者,微之此类诗是也。 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个中人语。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于「半缘修道半缘君」句下批:「所谓盗亦有道!」 清·秦朝钎《消寒诗话》:元微之有绝句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或以为风情诗,或以为悼亡也。夫风情固伤雅道;悼亡而日「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也。



离思五首

〔元稹〕 〔唐〕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杂忆五首

〔元稹〕 〔唐〕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杂忆五首

〔元稹〕 〔唐〕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杂忆五首

〔元稹〕 〔唐〕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杂忆五首

〔元稹〕 〔唐〕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塼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离思五首

〔元稹〕 〔唐〕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离思五首

〔元稹〕 〔唐〕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春晓

〔元稹〕 〔唐〕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斑竹

〔元稹〕 〔唐〕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看花

〔元稹〕 〔唐〕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