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殷氏婢守节秦武昌廷韶有传识之以诗

妇家名节本从夫,殷氏分明一女奴。

少有清风辞外侮,老将遗业付诸孤。

文章郡守能为传,忠义乡人定作模。

试问衣冠涂炭地,不知曾汗此颜无。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送刘司直先生使淮府

〔石宝〕 〔明〕

朔风吹南骑,宛转如游龙。

中夜戒仆夫,行行未从容。

麒麟殿前初降节,华萼楼外犹闻钟。

君言入耳那敢宿,飞云极目何重重。

翰林主人留不得,江南碧草生春色。

乘风欲濯大江流,惊散鸳鸯与鸂鶒。

江流潺潺几千里,君王恩深如厚地。

赤社遥看金册来,故乡又见文星至。

君不见昔日巴蜀还相如,县官先驱光里闾。

佳哉此行良似之,志况不在驷马车。

胸中锦绣万段馀,时乎可卷亦可舒。

但恐江山未容尽高兴,讲殿日来催进书。

冬日寄雷广文

〔石宝〕 〔明〕

回风垒红叶,簇簇绮縠纹。

栗烈薄重裘,东隅负微曛。

当轩对酒不能饮,忽忆郡中雷广文。

广文甲第阳和西,朝朝冠盖夕轮蹄。

置酒耆英日高会,门前突兀青云梯。

云梯耸寥廓,东望大悲阁。

门楣莹如洗,南瞰滹沱水。

阁势峥嵘千仞高,老鹤直上危颠号。

吐吞云物挹四极,下视群动如蟹螯。

滹水奔霆入溟渤,怒涛汹涌如车突。

海神夜起探沧波,万颗珠光弄明月。

国之雄观乃如此,士生其间富文字。

历都并海笔力肆,我欲问之司马史。

嗟哉山川勃郁钟豪英,英风豪气还与山阁相支撑。

摩空作赋声铿鍧,词源一决翻鲲鲸。

忆昨登筵一相见,孔融新识龙门面。

餍饫清芬十五年,使我倾盖心怡然。

丈夫邂逅有相感,雄襟纵发时翩翩。

公颜如童发如丝,日服沆瀣与朝曦。

风烟近望阻谈笑,倚剑长吟有所思。

再叠鹪林书巢韵二首其二

〔李东阳〕 〔明〕

卜筑无材懒近名,暂将微物寄幽情。

略同庄子为言寓,敢效张华托赋鸣。

纵有樊笼何足累,更无缯缴底须惊。

羽毛欲作填河报,路隔天桥尚几程。

留赠翟克徵

〔石宝〕 〔明〕

海鱼移来海边住,照耀海水生紫雾。

凤皇亦绕丹山飞,采霞光属青桐树。

丈夫远志千万里,幽冀朝游青兖暮。

浩浩长风振佩环,悠悠芳草迷归路。

逢人尽与道寒暄,论心何必分新故。

相期巨擘俱抟云,不学寒蝉空饮露。

君家善庆闻有馀,大鸿胪卿亦新除。

攀龙不独一身贵,挂角况有当时书。

我行共北拭双眼,青云有意君何如。

再叠鹪林书巢韵二首其一

〔李东阳〕 〔明〕

词林别馆建深巢,已避云间第一梢。

鼹鼠分同堪共适,蠹鱼心苦漫相嘲。

飞腾岂必冈千仞,饮啄聊应水一匏。

若遣丘园随野性,未论东郭更西郊。

赋得玉泉送王元勋还南京席上作

〔李东阳〕 〔明〕

九曲峰前一派过,谁将壮士挽银河。

天池倒浸空中影,地脉潜通洞底波。

诗骨照来先见瘦,醉颜醒后不成酡。

因逢玉兔泉边客,欲斗清泠奈远何。

望春曲

〔石宝〕 〔明〕

百花篱边夜飞雨,蛱蝶愁多散还聚。

惜春心绪无奈何,欲逐游丝成万缕。

花间好鸟鸣聒聒,柳风吹绵绕天末。

一春不敢上高楼,记得楼前嘶叱拨。

郎去去不来,花残春又开。

门前远人语,又是寄书回。

文敬闻仁甫在予坐以诗见诧因次韵并柬仁甫

〔李东阳〕 〔明〕

不厌缁尘染素衣,此翁身迹信依依。

酒狂不作高阳醉,吟苦从教饭颗讥。

犹有舌存非是拙,更无家在莫思归。

何须重访东曹隐,风月西坛兴未稀。

浩歌行

〔石宝〕 〔明〕

春风秋月何年毕,今人古人三万日。

少年不觉成壮夫,一日悲歌长六七。

人人都说太平年,年去年来亦忽然。

未论功名到钟鼎,须臾白日凋朱颜。

君看书剑还如故,烟阁云台不知处。

古道聊驱羸马行,壮心几逐飞龙去。

长安辩士如悬河,豪气能倾马伏波。

簪缨貂锦一朝歇,露盘仙掌仍嵯峨。

君不见杯中酒,又不见筵前歌。

酒阑歌尽人何在,依旧年年芳草多。

金印玉腰真可羡,丈夫未遇欲如何。

文明生日以龙尾砚为寿并致一首

〔李东阳〕 〔明〕

我持龙尾溪头石,来寿凤毛池上人。

清爱石将人比德,寿看人与石为邻。

长留天地诗家事,坐镇浮浇静者身。

记取翰林挥翰客,年年来此颂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