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县尉

君诗企风雅,圣处同天工。

笔阵有前敌,一战可勒功。

夜光谢牛斗,耿耿崔嵬凶。

肯顾马千驷,甘心因诗穷。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和杨县尉

〔陈宓〕 〔宋〕

下帷抱遗经,比邻窥半面。

万里上鹏程,九秋骞鹗荐。

君乎真可人,我实未几见。

请为金石交,功名期铁研。

和陈教

〔陈宓〕 〔宋〕

昔我壬子岁,辞家莆山阳。

迎妇丞相府,调官君子乡。

于时公声名,岂独梁楚扬。

闻者尽兴起,见者斋以庄。

英华发经笥,土苴遗巾箱。

虎蔚管庸见,海钜蠡可量。

伏波少已勇,捷出翰墨场。

遗我明月珠,一见心先凉。

掷地戛清玉,映日开炎光。

春云可比态,百卉羞无芳。

下顾阴何辈,颉颃李杜行。

不知生最晚,磊磊何相望。

文臻韩氏奥,学升夫子堂。

道贯参曾唯,心悟颜斋忘。

所读者何书,诵此虞与唐。

所敬者何物,瞻彼昊与苍。

仁义久已熟,出言如探囊。

又同冲霄鹤,举世避轩昂。

斯文尚何俟,木铎天其将。

六经作黄麻,一赋卑长杨。

厚赐顾曷报,有类相马偿。

但当铭之心,刻佩联琳琅。

区区重此来,得遂举一觞。

洒然如热濯,车轮宽别肠。

归将诧朋友,亲炙道德香。

和王主簿

〔陈宓〕 〔宋〕

黄叶逐西风,归心与俱起。

况复怀美人,相望一溪水。

闻名知几年,会面数月耳。

如何于其间,四旬还索处。

美人志前修,脂车日千里。

平生洁白行,尺璧绝瑕指。

持以照寒溪,溪澄疑有滓。

和王主簿

〔陈宓〕 〔宋〕

飞乌哑哑鸣,未倦投深枝。

如何三年仕,束带事鞯羁。

丈夫志有在,岂为日再炊。

事业不足道,空成楚冠縻。

有时屏朱墨,静坐欲无为。

不复顾目前,屠沽斗群儿。

食焉不能怠,况有尸素讥。

风俗幸朴茂,不与骄侈期。

抚摩雅无术,一稔适登时。

吏议尚见贷,兹怀敢萌欺。

一日事必葺,九仞功易隳。

垂满得佳友,天怜愚顿姿。

某尝次赞府卢丈

〔陈宓〕 〔宋〕

卢君真吏师,盛名日方起。

我昔尝与言,如以石投水。

初听已莹心,久坐益醒耳。

如何但悁企,不得亲燕处。

经年始再见,相望才百里。

新诗忽来前,喜染大羹指。

词翰与其人,俱清绝尘滓。

和杨县尉

〔陈宓〕 〔宋〕

后生若无闻,诸老久矣衰。

西蜀惜子云,南闽见孙枝。

文章擅妍丽,草木春葳蕤。

从君授真诀,恐我无仙姿。

和杨县尉

〔陈宓〕 〔宋〕

昧者不自觉,役役尘土中。

丈夫意有在,肯与儿辈同。

毫锥可济世,不论汗马功。

得君起予句,使我铭诸胸。

和杨县尉

〔陈宓〕 〔宋〕

作者去千载,心事如相期。

嗟我苦生晚,昼想夜梦之。

杨君妙古学,挥毫满乌丝。

今人有如此,可不结新知。

和许月湖游鼓山

〔陈宓〕 〔宋〕

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

闻君游鼓山,骑马破烟霭。

不向晓中看,安得识眉黛。

飘然出樊笼,始觉此身大。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

青山为佳人,分外作幽态。

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

新诗时一吟,忽在千岩外。

赠喻景山

〔陈宓〕 〔宋〕

去时恨轻分,归路喜忽值。

如何七八月,两作别离味。

方冲腊雪还,可待秋风至。

读书我无诀,须君授奇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