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

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飘零速。

莫悲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年频自卜,老爱遗篇难细读。

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

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

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山下的千林花太平常,山上的一枝看不够。春风正在这片花边吹拂,菖蒲自己沾取清溪的绿色。与花一样是草木,问是谁能风雨中飘零这样迅速。不要悲伤唱歌,夜晚很深在山岩下,惊动了白云在那里栖息。 病怯的残年频繁地自我卜算,老了却喜欢留下一些难于细读的文章。苦于没有才艺能像绘画那样将人间的雕刻变得如霄鹄一般。梦中所见的人如同美玉一样,醒来时更加想起她纤腰束起。许多忧愁,问你有酒,为何不奏丝竹乐呢?


注释

归朝欢:柳永创制词牌,《乐章集》注「夹钟商」。辛稼轩词有「菖蒲自蘸清溪绿」句,名《菖蒲绿》。双调一百四字,前后阕各九句、六仄韵。 「灵山齐菴菖蒲港,皆长松茂林,独野梅花一株,山上盛开,照映可爱;不数日,风雨摧败殆尽。意有感,因效介菴体为赋,且以『菖蒲绿』名之。丙辰岁三月三日也。」:广信书院本「野梅花」作「野樱花」,四卷本丙集作无「灵山」二字。 灵山:《广信府志》:「灵山在府城西北七十里上饶县境内,信之镇山也。高千有馀丈,绵亘百馀里」 齐菴:据《沁园春·灵山齐菴赋》词「吾庐」句,知齐菴乃稼轩于灵山所造居室,而偃湖与菖蒲港亦必在灵山之下。 介菴:即赵彦端。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二十一·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吾友赵德庄,……德庄讳彦端,德庄其字也。于宣祖皇帝为八世孙。曾祖讳叔邯,赠广德军节度,使封淮阳侯。祖讳泽之,赠右朝奉郎。考讳公旦,终左朝奉郎,知建昌军南城县,赠左中大夫。妣某氏赠令人。德庄年十七应进士举,南城亦锁其厅试进士,父子俱为国子监第一,遂同登绍兴八年礼部第。主临安府钱塘县簿,公卿贵人争识之。声名籍甚。……除直显谟阁,为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以小疾得主管台州崇道观。馀干号佳山水,所居最胜。日与宾客觞咏自怡,好事者以为有旷达之风。德庄在朝时,每欲用为文字之职,讫不得用。闻其诗词一出,人嗜之,往往如啖羙味。……与人交坦然,不事畦畛。其为县务,宽其民。其为郡务,假其属邑。其为部使者,则郡之细故亦不问。喜为义事,重然诺。……官至朝奉大夫,享五十有五岁,卒以淳熙二年七月四日。……其所为文,类之为十卷,自号皆《介菴居士集》云。」 「且以『菖蒲绿』名之」:宋·赵彦端《看花回》词:「看波面垂杨蘸绿。」 莫悲歌:四卷本丁集作「莫怨歌」。 「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变用晋·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五》诗:「白云宿檐端。」 遗篇:谓赵彦端之《介菴集》。介菴卒于淳熙二年(西元一一七五年),至庆元二年丙辰(西元一一九六年)已二十一年矣。四卷本丁集作「遗编」。 「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此承上阕「老爱遗篇」句而言,自谓效介菴不得。 人似玉:宋·赵彦端《虞美人·刘帅生日》词:「起舞人如玉。」 腰如束: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唐·温庭筠《苏小小歌》:「天宫女儿腰如束。」宋·赵彦端《秦楼月·咏睡香》词:「酒愁花暗,沈腰如束。烦君剩与阳春曲。为君细拂衾罗馥。衾罗馥。一春幽梦,与君相续。」 「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此用谢安与王羲之「中年伤于哀乐」,「正赖丝竹陶写」语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简介

《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是宋代词人辛稼轩创作的词。该作写出了对赵介菴以及野梅花不幸的哀悼,又表现对其不能超脱悲哀的惋惜,语意深婉,值得读者深思。这首词是写山上一枝野梅花照映可爱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深沉感慨,潇洒飘逸而又荡气回肠。 词的上阕赋野梅。开头两句写其盛。言山下鲜花虽多,却太俗气;而山上虽然只有一枝野梅花,却因其格高韵胜,照映可爱而「看不足」。在这里,以山下千林作反衬,以一胜千,突出梅花品格之高,显示了作者重雅轻俗的审美情趣。一萼故应先春破,百花浑未觉春来。「春风」二句紧承上文说明野梅花之所以让人「看不足」的原因。言春风在其一边,占尽春光,故能先百花而报春,菖蒲冬至后五十七日而挺生(《吕氏春秋·任地》「菖始生」注),虽清翠醒目,也只能「自蘸清溪绿」水,无法与野梅相比。「与花」二句写其衰残。言野梅花和草木也有共同的命运,不堪风吹雨打而衰残,所不同的是野梅衰败更早命运更惨而已。「莫悲歌」三句写其对不幸命运的超越。言不要为野梅花的不幸遭遇而悲歌,因为白云宿岩下,悲歌会惊扰白云,破坏山间的静谧,表现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顾惜。 词的下阕志慨。「病怯」二句写书难细读。言其残年多病,命运难期,心绪欠佳,难以静下心来,细读赵介菴之遗篇,也就难掌握其精神实质。马援《诫兄子书》说:「龙伯高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吾爱之重之,而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苦无」二句活用其义,言其「效介菴体为赋」,虽不能得其神髓,至少还可以刻鹄类鹄,不亚于赵介菴。其实这是自谦之词。因为在词史上有花间体、易安体、稼轩体等,不见有另外的人提及「介菴体」,而且其词以清雅(或清丽)为宗,沉着不足,远不如稼轩之词,所可称者仅有「波底夕阳红湿」数句而已。「梦中」二句写对赵介菴的追忆。言其人腰如束素,人似琼玉,瘦削而温润,实为美男子,的确令人倾慕。结尾三句写其因愁早逝。言其有生之年,被愁压倒,为何不每天饮醇酒听音乐,以终天年呢?



玉蝴蝶·追别杜叔高

〔辛弃疾〕 〔宋〕

古道行人来去,香红满树,风雨残花。

望断青山,高处都被云遮。

客重来、风流觞咏,春已去、光景桑麻。

苦无多:一条垂柳,两个啼鸦。

人家:疏疏翠竹,阴阴绿树,浅浅寒沙。

醉兀篮舆,夜来豪饮太狂些。

到如今、都齐醒却,只依旧、无奈愁何。

试听呵:寒食近也,且住为佳。

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赵昌甫、徐斯远、韩仲止、吴子似、杨民瞻

〔辛弃疾〕 〔宋〕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

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

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

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

功名只道,无之不乐。

那知有更堪忧!

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

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

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辛弃疾〕 〔宋〕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临江仙·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

〔辛弃疾〕 〔宋〕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

好天良夜月团团。

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

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

杨花榆荚雪漫天。

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辛弃疾〕 〔宋〕

鼓子花开春烂熳,荒园无限思量。

今朝拄杖过西乡。

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

白头陪奉少年场。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辛弃疾〕 〔宋〕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坛高十丈?

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辛弃疾〕 〔宋〕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

须记:春风十里放灯时。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宋〕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破阵子·硖石道中有怀子似

〔辛弃疾〕 〔宋〕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

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

隔墙人笑声。

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

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

小塘风浪平。

破阵子·赠行

〔辛弃疾〕 〔宋〕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也忆寻常醉后歌。

新来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拚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

天寒将息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