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闻子规

玉楼绮窗朝日晖,百花声中闻子规。

憔悴林莺浑不语,差池梁燕未堪飞。

绕遍南枝又北枝,可怜千春伤别离。

直从桂岭花开日,啼到巴川花落时。

巴川桂岭春难驻,越南燕北路多歧。

几处听来皆下泪,谁家闻去不低眉。

佳人玉箸垂红颊,朱颜坐叹芳菲歇。

览镜慵图两鬓鸦,停针懒绣双飞蝶。

长安大道皆言直,梦里相寻转相失。

徒闻泪血染成花,岂料贞心化为石。

含愁含恨诉香闺,想料枝头只独栖。

但令贱妆惊鸳梦,不劝行人驻马啼。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正月十六日双寿歌

〔区大相〕 〔明〕

青鸟海上来,衔书置君堂。

书中何所道,仙字八九行。

灿灿赤玉文,叠叠紫泥香。

上言圣世得贤良,下言翁姥偕寿康。

翁姥授书起,两两长跪迎天祉。

顾为青鸟言,惟我二人,佩仁行义。

若纤尘在泰山,涓潦在海水。

何能一旦感动天,皇天锡佑无穷纪。

绥山桃实成并蒂,东海扶枝作连理。

又有玉皇香案吏,绣衣白简称吾子。

韶华二八早春朝,火树千层接绛霄。

翁姥降生同此日,绣衣衔命新下朝。

天书乍听皇华咏,南国先传骢马谣。

骢马承恩向南极,登车正上扶桑日。

命服何须玳瑁簪,甘滫讵假琅玕实。

此中洞天福庭,有碧草朱华金砂玉屑,服之寿与天地毕。

观风若上瑶台望,取致高堂胜怀橘。

谭母寿歌

〔区大相〕 〔明〕

大儿行年七十馀,矫如海鹤凌烟墟。

为官岂必登卿相,得俸已足供亲娱。

小儿行年六十四,壮志翩翩若奔骥。

昨辞亲舍叩帝阍,今拜儒官过乡里。

近闻小儿赴文僚,犹记大儿曾入朝。

三釜从知屈捧檄,五斗何曾轻折腰。

借问高堂今何岁,两儿垂白堂前戏。

承颜徇禄各有人,长已归田少者仕。

谩说麻源是女身,须知南岳降夫人。

回看桂海鸾长度,却望绥山桃自春。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

〔区大相〕 〔明〕

东方血光明组练,中路官军殊死战。

马兵先溃步兵乱,四五十里横尸遍。

将领几人虽幸免,尔纵生还有何面。

吾闻定远昔策勋,三十六人横塞云。

岂有十万貔貅士,不能一剪鲸鲵群。

成功必更需名将,失道宜先斩败军。

季冬朔夜饮酒歌

〔区大相〕 〔明〕

玄夜沉沉钟漏咽,高馆燃炉丝竹折。

冻云肃穆凝清汉,薄雪参差露微月。

主人有酒千斛馀,岂合善价求沽诸。

太常斋后偏宜饮,相国园中薄剪蔬。

人生志愿何时足,取快目前适所欲。

昆虫鱼鳖皆有命,何忍驱来实吾腹。

香厨素馔本芬芳,况有紫笋白盐胜膏粱。

得遇醉饱且为乐,安用八珍五鼎腐肠之食充圆方。

顾正谊画山水歌

〔区大相〕 〔明〕

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

丹青妙手世罕传,当代沈文此其亚。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

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

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

前山合沓势峥嵘,绿水不动波无声。

万壑千岩忽满眼,对之使我心魂清。

忆昨归山采瑶草,结屋诛茅苦不早。

眼底平看沧海流,杖头忘却苍梧道。

闻君早晚向吴淞,鲈鲙莼羹秋兴浓。

便好高图钓鲈石,添作吴江江上峰。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