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铭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售卖碑石的人在长安,给我留下一块古代鼎的铭文。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的确没有经过我的目睹。共有119个字,形状奇特,仿佛描摹了一些物体的形状。纵横点画,与子和丁这样的字母不相似。我试着考虑了各种传说,它的起源已经朦胧不清。宣王的石鼓文字,用词和气韵都与此格格不入。始皇的峄山碑,它的骨骼为何如此奇特。我恐怕鬼魂在哭泣时,正是因为这块物品有灵性。难道不可以找一位神仙,带走请教大庭广众呢?请你为我翻译其中的意思,读给大家听,让他们感到惊讶不已。



秦诏

〔文同〕 〔宋〕

山流濯幽坑,铜篆发古耀。

我行奉天县,叟以百钱粜。

读之乃二世,元年所刻诏。

谓法度量者,尽始皇帝造。

辞止曰皇帝,久远若为道。

乃命斯去疾,具述纪其要。

文章既精简,字画亦佳妙。

亥尔何等人,敢作万世调。

其为者非是,所累才一庙。

区区颂微末,回首皆可吊。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

漂流落荒壤,千载厄潜奥。

乃知天宇内,事有不可料。

此物今何为,惟助观者笑。

问陈彦升觅古瓦砚

〔文同〕 〔宋〕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后历典午朝,群雄力相豗。

兹台既已倾,此瓦只自堆。

岁久岸谷变,埋没深蒿莱。

初谁得耕人,刳之研松煤。

其理密且润,端歙真可咍。

彦升所有者,一一皆珍材。

自言欲购时,经岁无一枚。

琴纹与锡花,此乃如琼瑰。

前日秘阁下,重匣手自开。

示我者佳绝,恰用一朴裁。

形模甚古野,用可资怪魁。

归来作诗乞,愿致无迟回。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文同〕 〔宋〕

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

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

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

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

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

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

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

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

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

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

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

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

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

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

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

客来有欲观,稍俗不敢呈。

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

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隽老水墨

〔文同〕 〔宋〕

之人勃海后,所尚亦潇洒。

不承春秋学,乃好水墨画。

鹅溪吾乡里,有绢滑如砑。

君凡几多笔,为我秃数把。

王氏北溪

〔文同〕 〔宋〕

石龟州北群峰起,一去距城无十里。

烟岚秀气护岩扃,松菊清香泛溪水。

轻裘肥马正荣耀,春韭秋菘任凋毁。

待将底物勒移文,谷口浓云白如纸。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