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隐居书堂

山云自往来,人事久萧索。

谁为插小松,记此常栖泊。

坡陀披浅麓,窈窕带远壑。

著书方呻吟,谁与会所乐。

鸾凰耿莫追,岁月俨如昨。

隐约玉箫声,憔悴金匕药。

风来万籁奏,一笑竟难约。

尚友徒此心,相期在寥廓。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山上的云彩自由自在地飘荡着,而人们的事务已经很久没有了生气。 有人为了种植小松树而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居所,常常停歇在这里。 山坡上散发着淡淡的泥土气息,曲折的小路带着人们往远处的山谷中穿行。 我专注地写着书,时常思索,但无人来与我一起欢乐。 鸾凤飞过,可追逐的时光却如同昨日。 隐约听到玉箫的声音,使人心灵憔悴,仿佛金匕首的药物。 风吹起来,万物发出各种声音,我却只是笑了一下,很难与他们约定。 还有一位亲密的朋友,他也有同样的心思,我们相约在辽阔的地方见面。



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李之仪〕 〔宋〕

古人偏爱竹,种不虚一席。

相将共忘年,敢惮培且植。

君家占何方,容易来秀色。

薙草出明轩,翛然耸修碧。

剪梢畏风摧,留叶期凤食。

从兹两茧足,闭户忘所适。

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李之仪〕 〔宋〕

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

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

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

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离颍昌张圣行独出城相送

〔李之仪〕 〔宋〕

黄昏促征鞍,别酒已沾醉。

风威危破腊,雪意欲着地。

超然气类人,送我奄独至。

悬知必如此,恐终欲弗类。

平生昧归宿,恍若得所诣。

胡床十馀语,仿佛京口例。

此言固近俳,要之不无谓。

觉梦犹在马,解鞍定何地。

百年谁见宰,一己乃许事。

缱绻儿女情,回首端自愧。

夜投临颍陆周仲馆待甚悉

〔李之仪〕 〔宋〕

冥行眼忽明,乃是到临颍。

倦马倚风嘶,冻仆望门逞。

初非敢此期,势逼岂容顷。

是身虽无难,从者固当省。

主人颇料理,灯烛分炯炯。

炽炭解噤颐,重帷护寒领。

招魂几剪纸,感惠非尚褧。

粲然一笑开,那复嗟断梗。

我生且莫落,随遇辄自警。

转盼已归空,区区徒画饼。

明日阻雪不得行盖冬至前一日也

〔李之仪〕 〔宋〕

才冬即欲雪,酝酿非不久。

旅馆黄昏风,半夜忽如昼。

天公时谑戏,不在我先后。

儿心见期心,咫尺弗得就。

密洒良未已,兀坐几忍灸。

遂令相逢心,感慨若奔辏。

红炉惨无光,短气犹发馏。

况兹严报本,供卫何所售。

风威果能神,排斥勿宿留。

非独寸草荣,万里同锦绣。

玉箫庵今名天圣庵

〔李之仪〕 〔宋〕

白发不我贷,青山亦世情。

斧斤借羡力,遂易当时名。

吹箫人可想,有念应难平。

从兹定相忘,那更随戏成。

松门插天半,竹径梳晶荧。

所期茅茨永,丹碧岂愿营。

含悽振落日,拊事悲颓龄。

吾生傥与归,境界滋光明。

华阳洞天

〔李之仪〕 〔宋〕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径特见滑。

屡试辄复却,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阅。

有无终可疑,雷同惭小黠。

退之固颉颃,桃源盖强说。

卒谓武陵传,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猎较,此理信难辍。

九锡庵

〔李之仪〕 〔宋〕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

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

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

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

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白鹤观

〔李之仪〕 〔宋〕

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

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

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

烧丹云未暇,弹琴聊自娱。

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

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

抚掌泉

〔李之仪〕 〔宋〕

泓渟宿寒藻,正占山一曲。

平时常湛然,抚掌珠可掬。

喜怒去千里,气类若相属。

如何辄示异,乃尔分迟速。

霜风鼓橐籥,岩树响丝竹。

语出若有答,路转疑绝续。

幽寻力恨短,博采日苦促。

便拟寄无馀,舍策遂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