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院旃檀白衣观音赞

我闻菩萨昔因地,所供养佛名观音。

从闻思修入悟心,心精遗闻而得道。

见闻觉知不可易,譬如西北与东南。

而此乃曰闻可遗,令人罔然堕疑网。

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

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

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

彼于异类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间断。

况我自在慈忍力,无畏解脱独不然。

钟鼓俱击声不同,知其不同是生灭。

而二种声不相参,即是同时寂灭法。

稽首净智功德聚,广大庄严悲愿海。

悯我心明力不逮,时时种子发现行。

如人因酒而发狂,戒饮辄复逢佳酝。

愿灭颠倒痴暗障,愿获辩才智慧藏。

游戏十方微尘刹,亦施无畏利众生。

凡曰有心能闻者,同入圆通三昧海。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元日顾辛峰过饮浴砚斋分韵

〔吴绮〕 〔清〕

才与梅花笑,跫然闻屐声。

幽人不厌寂,客子最宜晴。

天地留诗卷,江山入酒铛。

共言新岁好,花发五羊城。

立春夜同准庵坐月

〔吴绮〕 〔清〕

岭表俱为客,清宵逸兴同。

月高花槛外,春入酒杯中。

乡思风前燕,游踪雪后鸿。

胡床频徙倚,漏尽意难穷。

靖安胡氏所蓄观音赞

〔周志蕙〕 〔清〕

稽首净智甘露门,稽首无碍悲愿海。

稽首紫金光聚山,稽首心精遗闻地。

愿赐威光加被我,摧灭一切夙障山。

令我一切刹尘中,见此百福如月面。

菩萨常念诸众生,譬如慈母忆怜子。

子若昼夜常念母,母子百劫必相见。

如针之契诸磁石,如雷之文于象牙。

皆即自然如是应,非诸心识可思量。

鹰巢现形蚌中出,化为画女并鱼师。

皆随众生心所变,一一成办无遗馀。

妙哉三十二应身,一十四种无畏力。

愿于一念净心现,譬如秋月现止水。

一切众生见者闻,皆入圆通三昧海。

灵山寺听泉

〔吴绮〕 〔清〕

旃林尘事少,过雨一亭开。

境静声难隐,泉高响自来。

百盘穿冷翠,一道下惊雷。

童子烧红叶,烹茶日几回。

潭州东明石观音赞

〔周志蕙〕 〔清〕

大悲智光本无碍,于一切处常发现。

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

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

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

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

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

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

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

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

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

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

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

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

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

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

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

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

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旃檀四十二臂观音赞

〔周志蕙〕 〔清〕

汝意有言,枯杌作鬼。

我心不生,髑髅则水。

乃知妄觉,一法成二。

湛然圆明,百千一耳。

稽首大士,应物而形。

随其小大,如谷答声。

千臂执持,千眼观照。

以无心故,受用俱妙。

臂如青春,藏于化身。

随其枝叶,疏密精神。

唯此瑞相,四十二臂。

不越径寸,庄严毕备。

清凉宝月,或慈或威。

如欲举足,花轮乘之。

碧螺之间,有佛俨容。

如蟭螟虫,巢蚊睫中。

隐于石间,显出蚌蛤。

以无碍慈,不择清浊。

我观震旦,种性猛利。

由闻思入,甘露灭地。

愿加被我,障尽心开。

如观世音,无碍辩才。

我说此偈,万象合掌。

何以无碍,敲空作响。

夏宁枚孙殿飏过集分韵

〔吴绮〕 〔清〕

作客无停迹,能来且共谈。

年光双白鸟,春色一黄柑。

旅馆山同静,村酤兴转酣。

嗟余亦梗泛,莫更诂江南。

题自参上人莲聚精舍

〔吴绮〕 〔清〕

岂是维摩室,轩窗是可人。

焚香将过日,得句为逢春。

老树曾闻法,幽花不受尘。

谁知莲社里,有客字遗民。

涟水观音画像赞

〔周志蕙〕 〔清〕

稽首净圣甘露门,无量胜身遍沙界。

应诸众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万卉。

西方肃杀忧愁地,故住宝陀落伽山。

此方教体在音闻,故称名者得解脱。

一切众生杀心盛,痴暗不见不发心。

故现鹰巢蚌蛤中,亦作画师画其像。

菩萨岂有种种心,皆其悲愿力如是。

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庄严身。

屹然欲动千光集,譬如将回紫金山。

瞭然欲瞬众生好,譬如欲坼青莲花。

蛮奴水王来献诚,想见细雨天花落。

众生五浊热恼中,色欲爱见所熏炙。

忽然睹此宝月相,一切毛孔皆清净。

成此不思议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献。

愿我早熏知见香,愿我常披慈忍服。

愿魔障山速崩裂,愿大智慧常现前。

心精遗闻证圆通,自然静极光通达。

我当定如观世音,一切众生愿如我。

赠郑愚公州牧

〔吴绮〕 〔清〕

超然爱仁表,相遇岭南春。

诗肯从人好,官因玩世贫。

途穷无可泪,舟小不容身。

万里归何讣,凄凄别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