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思乡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山河虽然广大,但时间却已消失。遗憾的是自己抵抗蒙古族侵略,保卫祖国的事业,遭到失败。自己不幸被俘,押送燕京(今北京)过着囚徒生活。战斗则几经风雨,囚居则饱受霜雪。生命将随着一年的终结将要消失,但自己决心殉国,对世上一切都已遗忘,不再留恋。除夕一人独守囚牢,只有孤灯相伴,连饮屠苏酒的梦也不再做了。


注释

除夜:指元朝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除夕。 乾坤:指天地,即空间。 空落落:空洞无物。 岁月:时间。 堂堂:跨步行走的样子。 末路:指自己被俘囚,不望生还,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惊风雨:指有感于当年战斗生活的疾风暴雨。 穷边:极远的边地。此就南宋的辖区而言,称燕京为穷边。 风霜:指囚居生活的风霜苦辛。 屠苏梦:旧历新年,有合家喝“屠苏酒”的习惯。 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简介

《除夜诗》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写于文天祥生前最后一个除夕之夜。表现了作者独守囚牢,孤寂寥落的心情。作者由于兵败被俘,被元人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文天祥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诗中流露出作者有志难伸,空怀一腔爱国抱负,在这个寂寥的除夕之夜,诗人唯有接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事实,度过这个不眠之夜。 这首诗的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这首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有感

〔文天祥〕 〔宋〕

心在六虚外,不知身网罗。

病中长日过,梦里好时多。

夜夜频能坐,时时亦自歌。

平生此光景,回首笑呵呵。

早起

〔文天祥〕 〔宋〕

晓日半窗红,邻鸡振翼雄。

馀子贪慵睡,佳人理发蓬。

未忘尘俗虑,那免是非攻。

前山浑不见,笼翠雾烟中。

生朝

〔文天祥〕 〔宋〕

客中端二日,风雨送牢愁。

昨岁犹潘母,今年更楚囚。

田园荒吉水,妻子老幽州。

莫作长生祝,吾心在首丘。

石三峰为示十字云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为足六句

〔文天祥〕 〔宋〕

云低昏海日,风急沸洪涛。

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

纨绮污尘土,珠玉委蓬蒿。

若作凄然赋,吾将仆命骚。

寄惠州弟

〔文天祥〕 〔宋〕

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

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之。

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

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

小年

〔文天祥〕 〔宋〕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断雁

〔文天祥〕 〔宋〕

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

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

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

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

世事

〔文天祥〕 〔宋〕

世事孤鸿外,人生落日西。

棋淫诗兴薄,书倦梦魂迷。

汩汩驰还坐,悠悠笑即啼。

一真吾自得,开眼总筌蹄。

雨雪

〔文天祥〕 〔宋〕

秋色金台路,殷殷半马蹄。

因风随作雪,有雨便成泥。

过眼惊新梦,伤心忆旧题。

江云愁万叠,遗恨鹧鸪啼。

〔文天祥〕 〔宋〕

秋光连夜色,万里客凄凄。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国迷。

衾寒霜正下,灯晚月平西。

梦过重成梦,千门鸡乱啼。